收藏 分销(赏)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复习要点.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269343 上传时间:2024-12-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0.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复习要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复习要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复习要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复习要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复习要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部分 教育学原理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中外教育名言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说文解字 教育是发展健全的个性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4.教育是“依照自然法则,发展儿童的道德,智慧和身体各方面的能力裴斯泰洛齐5.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为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德国思想家康德: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质的规定性,也是教育与其他一切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 广义教育:泛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影响人的思想品德 增强人的体质 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 狭义教育:即学校教育 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

2、,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在特定的教育场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实施影响,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和过程.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及相互关系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教育活动基本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以一定的教育影响为中介.教育起源的学说观点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利托尔诺 沛西能 观点:教育起源归于本能不足: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心里起源论:代表人物:孟禄 观点: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不足:否认了人是有意识的。劳动起源论:马克思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和生产劳动相结合。5.学校教育的产生1. 原始社

3、会有学校教育的萌芽,作为独立的社会实践部门的学校教育是在奴隶社会出现的2. 夏是萌芽 商正式建立 周政教合一(学在官府)3. 最早设立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职业是商代 4. 奴隶社会:以礼乐为首的六艺教育5. 封建社会教育内容: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五经 “诗、书、礼、易、春秋”,6奴隶社会教育的出现的条件表现: 经济上,由于铁质工具的使用,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政治上,在体脑分工的基础上,社会出现了阶级和国家 文化上,人们积累了大量的生产劳动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8.原始社会教育的主要特点:教育的非独立性 教育的原始性 教育的平等性和普及型9古代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教育的特点 教

4、育从社会生活特别是生产劳动中分离出,学校轻视体力劳动 轻视生产经验的传授 学校教育为奴隶主和地主阶级所垄断,具有阶级性 等级性。学校是培养统治人才的场所 个别教学的组织形式,教育过程是一种灌输和被动接受的过程10.现代教育的特点:教育同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 教育的日趋普及型和多样性教育的科学化水平日益提高20世纪中叶以后的教育特点:(重点背诵) 教育逐渐走向民主化,教育的服务性,可选择性,公益性和公正性成为学校改革的基本价值诉求; 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学校教育网络逐步建立,学校教育教学时空得到根本性改变 教育的功能得到全面理解,教育的生产性,政治性 文化性得到人们的关注,教育在政治体制改革和

5、文化建设中的功用得到系统和深刻的认识 教育的国际化和本土化趋势同时彰显 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理念成为指导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 阶级性教育向终身化教育转变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是一门研究如何培养人的科学2教育学的发展阶段及其著作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从奴隶社会到17世纪)柏拉图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昆体良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 誉为欧洲古代教育理论发展的最高成就 ) 朱熹四书集注 韩愈师说 2学科独立和初步发展期英国哲学家培根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首次把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教育学科独立的标志洛克-教育漫画 提出绅士教育理论体系康德首次把教育学

6、列入大学课程 1803年出版 康德论教育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第一部科学形态的教育学 是教育科学形成的标志 现代教育学之父3教育学的多元发展阶段(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实验教育学梅伊曼和拉伊倡导通过科学意义的观察和实验方法研究和构建教育学的理论和体系文化教育学精神科学教育学狄二泰 斯普朗格重点:20世纪主要教育理论(1):结构主义教育理论布鲁纳-发现学习法(2):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布鲁姆教育目标分为6级(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3):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斯基(4):一般发展理论赞可夫教育应走在学生发展前面(5):最优化理论-8班司机(6):范例教学德国 瓦跟舍因、克拉夫(7):陶行知

7、:生活教育 批判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提出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的思想4 教育学科的特点:研究对象的普遍性,平凡性问题域界的恒定性和解答的不确定性学科基础的广泛性和跨学科 理论类型的多元性和学科路径的多样化 学科属性的综合性和理论结构的层次性5教育学的发展趋势 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不断扩大 教育学研究基础的扩展和研究范式的多样化 教育学科的细密分化和高度综合同时进行 教育学研究和教育实践改革日益密切6教育学的价值 反思日常教育经验 科学解释教育问题 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7教师如何学习教育学积淀扎实点教育学理论应用教育学理论与实践教育与个体发展的关系1人的发展即指身心发展2.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论内发论:

8、强调人的身心发展是由自身的需要决定,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人的生理机制决定代表人物:孟子 柏拉图 弗洛依德(性本能) 外铄论:人的发展是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如环境,刺激和要求和学校教育代表人物:荀子 洛克 华生多因素作用论: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的相互作用的结果3遗传决定论:遗传决定论强调遗传在心理发展的作用代表人物:创始人:高尔登。 美心理学家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顿的教育” 董仲舒性三品4环境决定论:环境决定论(养育论)认为后天的生活经历和环境影响其决定的作用代表人物:洛克的“教育万能论” 白板说 教育漫画 华生“环境决定论” 给我一打baby 你懂的。5:二因素论 施太论 相加说 吴

9、伟试 相乘说6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遗传素质在时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2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和阶段3遗传素质是造成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的原因之一4遗传素质本事可以随着环境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改变而改变7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2环境制约着身心发展的水平 方向。影响人身心发展的进程和速度8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重点背诵)1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2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计划性 系统性和高度的组织性。3学校教育是一致经过专门训练的教师队伍担负的培养人的工作。4学校教育能对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加以调节,控制和利用。以利于学生的发展。同时学

10、校教育可以抓住学生教育的最佳时期9辩证看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并不是万能的。2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主导作用是有条件10个体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决定性作用)1主观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动力 2主观能动性通过活动表现出来11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顺序性(不能拔苗组长) 阶段性(不能一刀切) 不平衡性(关键期和最佳期) 差异性 1经济 对教育的决定和制约作用经济发展对教育的需求是促进教育发展的动力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以及教育的内部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和制约教育目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和制约着学校课程与内容经济发展水平对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有着重要的

11、制约作用教育的经济功能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2教育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3教育是创造和发展新的科学技术的重要基地2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政治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和程度 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的目的,教育政策 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体系教育的政治功能1. 教育通过传播一定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2. 教育通过选拨和培养专门的政治人才,促进社会政治的稳定 完善和发展3. 教育通过舆论,思潮 对社会政治产生影响3社会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社会文化规范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问题,制约着人的教育观念。2社会文化影响教育内容3社会文化还具有非正式的教

12、育作用教育的文化功能:传承 选择 融合 创新4人口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人口影响着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及其战略重点2人口数量制约教育的鬼某,速度和教育经费3人口结构对教育结构的影响 4人口质量影响教育质量教育优化人口的功能1教育是控制人口数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2教育是提高人口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3教育是促进人口结构趋于合理化的重要手段之一5教育的相对独立性1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以影响人的发展为直接母的,这是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特征2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3教育与社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11认识教育独立性,有什么意义:认识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促使我们在分析和研究教育问题时,不能仅仅是从社会的政治,经济等方面去

13、考察,还必须从教育的内在的,特有的规律性趣考察,更不能简单的照搬解决政治 经济方面的方法去解决教育问题。第一 教育必须坚持自己的独立品格。第二教育要对社会有批判性。第三 教育对社会的适应要有所选择。教育目的1 教育目的:就是指教育活动所要达到点预期效果,反映人们对教育所培养人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要求。 对整个教育目的起指导作用2 教育目的体系:教育方针 教育目的(是制定培养目标的依据) 培养目标 课程目标 学段目标 单元教学目标 课时教学目标3 教育目的的功能:导向作用 选择作用 激励作用和评价作用1不同价值取向的教育目的的基本观点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两者关系1:教育目的是根据个人的发展而非社会的

14、需要制订个人的发展依赖于社会教育是一种发展人的手段,教育目的直接指向个人的发展,个人发展离不开社会2: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教育除了满足社会需要以外并无其他目的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统一的,只不过前者需要后者表现出来3:人生来具有健全点嗯能,教育的基本职能在于使这种本能不受影响的发簪教育的效果是以其社会性挥发程度来衡量的人既要社会化,又要个性化;既必然社会化和必然个性化卢梭 帕克 艾伦凯孔德 那伽尔普 凯兴斯泰2:其他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人文主义(强调人的地位价值和尊严)与科学主义(以科学为中心的功利性,关注现实生活)形式教育论(能力的训练)和实质教育论(没有什么比数学更利于培养推理能力)杜威:儿

15、童中心主义 教育无目的论3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 2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3使受教育者在道德 才智 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4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5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个性和创造精神日益受到重视4我国教育目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1人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发展相一致 2旧式劳动分工造成人的片面发展3机器大工业生产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并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4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我国全面发展的内容:德 智 体 美 劳5我国素质教育产生的背景1教育自身的问题和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呼唤2知识总量的急剧增长 知识发展速度的空

16、前加快 3对教育认识的深化6素质教育内涵: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教育5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根本区别 答: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而提出来的,两者相比较而存在,齐根本区别在与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即教育目的迥然不同。素质教育立足于“发展人”来培养人,它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性教育;应试教育立足于“选拨人”来培养人。它是一种面向少数学生的选拨性教育 第五章 学生、教师及师生关系学生的本质属性:能动性的人。发展潜能的人。一个完整的人。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学生的权利:生存权利、安全的权利、受尊重权利、受教育权利 学生的义务:遵守法律法规遵守学生行为规范,

17、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点学习任务 遵守所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中小学生发展的时代特点:生理成熟期提前学习目的多元化、实用化价值观念多元化,具有较高的职业理想和务实的人生观自我意识增强,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心理问题增多 1) 教师职业的发展阶段:(1)非职业化阶段,在人类社会的初期,教育活动与其他活动融合在一起,教师不是独立的职业。(2)职业化阶段,出现了独立的教师职业,但是教师专业的职业化程度很低,从业人员数量也十分有限。(3)专门化阶段,出现了专门培养教师的教育机构。最早的师范教育1681年 法国中国最早的师范教育,1897,盛宣杯上海开办“南洋公

18、学”(4)专业化阶段。教师工作被视为一种职业,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掀起“教师专业化”的改革浪潮。教师的职业角色:学习者和研究者 知识的传授者 学生心灵的培育者 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学生学习的榜样 学生的朋友2教师的劳动特点:复杂性 创造性 示范性(与其他劳动最大的区别) 时间上的连续性和广延性 3教师的专业素质:1崇高的职业道德2合格的专业素养3合理的专业知识(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4精湛的专业能力5强壮的身体素质6健康的心理素质4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师范教育、新教师的入职辅导、在职培训、自我教育。5傅乐的教师关注阶段论:教学前关注阶段、早期

19、生存关注阶段、教学情境关注阶段、关注学生阶段。6教师自我发展的具体途径:日常教学反思、个人行为研究、个人阅读和反思性写作、同伴交流与合作、跳出教育谋发展。7良好师生关系的作用: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及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良好的生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2)师生关系是衡量教师和学生学校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准。(3)师生关系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8师生关系的模式:专制型:这一类型的师生关系模式是以命令、权威、疏远为其心态和行为特征。教师在教室内采取专制的作风,并担

20、负全部的责任,计划班级的学习活动,安排学习的情景,指导学习的方法,控制学生的行为;学生没有自由,只是听从教师的命令,对教师往往是敬而远之。民主型:这一类型的师生关系模式以开放、平等、互助为其主要心态和行为特征。教师在教室内以民主的方式教学,重视集体的作用,与学生共同计划,共同讨论,帮助学生设立目标,指引学生对照着目标进行学习。放任型:这一类型的师生关系模式以无序、随意、放纵为其心态和行为特征。在教学中,以这种师生关系模式为主要的教师采取放任的作风,不负任何实际责任,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要他们学习自己所高兴的东西。教师不控制学生的行为,也不指示学习方法,一切活动由学生自己进行9良好师生关系的特征

21、: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教学相长。10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途径与方法:教师方面:了解和研究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热爱和尊重学生、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和学生交往、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学生方面:一是尊重和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尊重教师的人格、尊重教师的劳动 二是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自律、自尊、自爱、自强,努力完成学习任务 三是主动与教师沟通和交流,努力和教师保持良好的关系第六章 学校教育制度1学制: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人物,培养目标 入学条件 修业年限 管理体制以及它们之间的衔接和关系等2.影响学制的因素: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

22、发展状况、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民主文化传统。3.欧美现代学制主要类型:双轨制、单轨制、“Y”型学制。4.我国学制的产生与发展:壬寅学制(首次颁布 钦定学堂章程1902);癸卯学制(首次实施 奏定学堂章程1904 义务教育 1906强迫教育章程);壬子癸丑学制(蔡元培 特点是学制长!);壬戌学制(六三三学制)4解放区的新型学制的特点:干部教育与群众教育并举、学校教学的组织形式多样化,富于灵活性、依靠群众办学558的学制改革确定两条腿走路和三结合六并举 6 93年的学制改革主要内容两基两全两重调整教育结构改革办学体制改革高校的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和完善投资体制7我国改革趋势:加

23、快发展学前教育、切实普及义务教育、继续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实行终生教育1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以法律的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 社会 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基础教育 强制性 普遍性 免费性2义务教育首次以法律形式确定:宪法 1982年12月3义务教育法1986年7月1日实施 新义务教育法2006年9月1日实施4终身教育:终身教育是人一生各个阶段所受教育的总和。是个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统一体。其特点:终身性 民主性 形式多样性 连贯性 自主性 灵活性和实用性5终身教育产生的背景1社会加速发展 2科学知识和技术进步 3人口的急剧增长 4闲暇时间增多6终生教育

24、思想的主要观点1从胎儿到坟墓的人生全程教育2超越学校围墙的教育3学习方式:自我导向学习4无所不包的学习内容5终生教育的目标:完善的人和和谐的社会7终身教育和传统教育的区别从教育过程 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 教育目的 教育功能 教育机构 施教人员 教育内容及方法上加以区分第七章 教育途径和课外教育活动1教育途径:指教育者有计划 有目的 有组织的传授教育内容完成教学任务 实现教育目的 进行双向活动所经历的渠道的总称 其基本途径是教学 教育途径的主要形式:教学(主要是课堂教学) 思想教育 综合实践活动 咨询与指导 社会实践 课外活动2教学的特殊作用教学时有目的,有计划 有组织的活动组织形式进行人类经验的

25、传授,使教学活动有着良好的秩序和节奏,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教学将传授的内容科学的选择 依据知识构成的逻辑顺序和学生获得知识的认知规律编成教材,作为学生认识世界的媒体教学时在教师的引导和精心安排的过程中进行的教学能确保学生全面发展3课外活动:指学校在课堂教学活动之外,由学校或教育机关有目的 有计划 有组织对学生实施多样的教育活动 特点1组织上的自主自愿性 2形式上的灵活多样性3内容上的灵活性和广泛性4过程的实践性基本内容1思想政治活动2科学技术活动 3文学艺术活动 4体育活动 5社会公益活动组织形式:1群众性活动 2小组活动(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 3个人活动学校课外活动的实施要求要有明确的政

26、治思想性、方向性和教育目的 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周密的计划性坚持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增强活动的吸引力要照顾学生的兴趣和特张 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条件课外活动的意义和作用1加深和巩固课堂上学到的间接知识,并能获得新知识2丰富和活跃学生的精神生活3可以发展学生的体力 审美和劳动能力4有利于及早发现人才 促进人才的早期培养5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 6训练学生的交往能力7训练学生善于利用闲暇时间8是培养良好公民的手段4综合实践活动: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活动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基本理念:

27、突出学生主体2面向学生生活3注重学生实际4强调活动综合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性质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经验型课程2综合实践性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3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想学生生活领域延伸的综合性课程4综合实践性活动是一种三级管理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特点:1综合性 2实践性 3自主性 4生成性 5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研究性学习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劳动技术教育 信息技术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1利用地方和社区课程资源开发课程内容2联系学生社会实际与现代化科技开发课程内容第八章:教育研究与方法1教育研究的重要意义教育科学研究是有目的、有计划地采用科学方法并按一定程序步骤去认识、解决教育问题

28、,探索教育规律的研究活动。(1)增强教师自身素质;(开阔教师的科学视野,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促进专业发展;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开法创造潜力;增强教师的成功体验,激发教育热情)(2)提高教育教学质量;(3)推动教育改革发展(4)丰富教育科学理论。二、小知识点1.教育研究的基本特征:研究对象的复杂性;研究目的的综合性;研究主体的参与性;研究方法的科学性;研究活动的创造性。2.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选择研究课题;设计研究方案;收集研究资料;处理研究资料;表述研究成果。3.问题来源:教育实践(教育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教育实践中遇到的困难挫折;教育实践中的成功的教育经验)和教育理论(理论阅

29、读审视;他人成果承袭;争论观点思考)4.选题方法:聚焦选题发;菜单选体法;边缘搜索法。5.现场观察法可靠性高,简便易行,不需交谈灵活机动,但局限于获取资料具有表面性,难免片面性和偶然性,观察本身影响其结果,样本小,普遍性程度低。6.问卷调查具有标准化、匿名性、间接性等特点,调查面广,信息量大,便于统计,结论客观,方便灵活,省时省力。但问卷设计要求高,回收率不易控制,填答质量难保证。(标题,指导语,问题,结语)7.访谈调查法具有结果真实可靠,适用范围广、灵活性比较强,回收率非常高,但局限于费时费力且取样小,控制访谈过程比较难,访谈对象易受影响,结果难以统计分析。8.教育实验法基本构成要素:自变量与因变量:自变量是教育实验中用来作用于实验对象并引起实验对象变化的变量。因变量是实验过程中实验对象在自变量作用下发生变化的变量。(共变关系、时间顺序、无关变量控制);前测与后测:是对因变量进行两次同质性测量,第一次在给予实验刺激之前,第二次在给予实验刺激之后;实验组和控制组:实验组在实验过程中接受实验刺激,控制组在实验过程中不接受实验刺激。9.教育实验程序步骤:选择实验课题,形成实验假设,分析实验变量,确定实验样本,制定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处理试验资料,实验总结。10.文献研究法:准备阶段、搜集阶段,阅读阶段,整理阶段,运用阶段。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