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十二章 运动和力 练习题.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6269079 上传时间:2024-12-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二章 运动和力 练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十二章 运动和力 练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十二章 运动和力 练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十二章 运动和力 练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十二章 运动和力 练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十二章 运动和力练习一(运动)1小明同学坐在行驶的公共汽车内: (选填“运动”、“静止”) (1)以地面为参照物,小明是_的;以行驶的公共汽车为参照物,小明是_的。 (2)小明对公共汽车的驾驶员来说是_的,这是以_为参照物。 (3)小明对马路上的行人来说是_的,这是以_为参照物。2一只小球在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它在2s内通过的路程是5m,则它通过20m路程后的速度是_m/s。3作直线运动的某物体,在开始5s内通过的路程是20m,接下来的15s时间内作速度为5m/s的匀速直线运动,那么物体在这20s时间内作的是_运动,整个路程内的平均速度是_m/s,合_km/h。4下列关于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的

2、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 B以太阳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 C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 D以地球上的树木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5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个物体,它们的运动时间之比是1:6,运动路程之比是3:2,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 )。 A9:1 B1:9 C4:1 D1:46某同学坐在一辆以速度20m/s匀速直线行驶的车里观察路边的电线杆,从第1根电线杆在他的眼前经过算起,经1分钟时间共有41根电线杆从他眼前经过,则每两根电线杆之间的平均距离为( )。 A308m B30m C293m D286m7以乙为参照物,甲作匀速直线运动。以丙为参照物,乙静止不动。那么以

3、丙为参照物,甲作_直线运动(选填“匀速”、“变速”)。8某商厦安装有自动扶梯,当扶梯不动时,人走上去需要2分钟。当扶梯运行时,人走上去只需40秒。当人站在运行的扶梯上,由扶梯送上楼,需要_分钟。9某物体以8m/s的速度通过全程的2/3,通过剩余1/3路程的速度是21.6km/h,求全程的平均速度。10. 某同学乘坐的汽艇遥对一座高崖,他向高崖大喊一声,历时5秒他听到了回声。若汽艇以100m/s的速度正对高崖驶去,他喊时离高崖是多远?11. 汽车在长100m的公路上行驶,前50m的速度为20m/s,后50m的速度为10m/s,汽车在这100m公路上的平均速度为_m/s练习二(力)1.牛顿第一定律

4、的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1)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概括推理而得出的.它的条件是“不受力的作用”,由于自然界中不受力的物体的不存在的,因此不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这一定律.但是从定律得出的一切推论,都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它已经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2)“静者恒静,动者恒动”.原来静止的物体,不受力了将保持静止;原来运动的物体,不受力了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3)力与运动的关系: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1.力的单位是,简称,符号是.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为.2.把力的 、 和 叫做力的

5、三要素,它们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在物理学中可以画力的 来表示出力的三要素.3. 如下图中,当女孩向右用力推墙壁时,发现自己也受到 ,使自己 .这些现象都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4. 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物体只要相互接触,就一定有力的作用B.两个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就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C.有力的作用就一定有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 D.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5 (2009河南)力的作用都是相互的,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这一原理的是().A.向前划船时,要用桨向后拨水 B.人向前跑步时,要向后下方蹬地C.火箭起飞时,要向下方喷气 D.头球攻门时,要向球门方向用力顶

6、球6.(2008青海)下列事实中,属于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是().A.人坐沙发,沙发凹陷 B.降落伞匀速直线下降C.用力拉弹簧弹簧变长 D.正在进站的火车7.磁铁在吸引铁片时().A.铁片不吸引磁铁B.磁铁吸引铁片的力比铁片吸引磁铁的力要大一些C.磁铁与铁片相互吸引,而且力大小相等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8 ( 2009晋江)狂风把小树吹弯了腰,把落叶吹得漫天飞舞.从力的作用效果分析,风力不仅使小树发生了 ,还使落叶的 发生了改变.9. (2008南通)“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在距月球表面200km高度经过多次“刹车制动”,最终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卫星“刹车制动”时,沿运动方向喷射高温气体,高温气体对卫

7、星施加制动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 的在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卫星的运动状态 _(填“改变”或“不变”)卫星通过 _(填“超声波”或“电磁波”)将探测到的信息传到地面练习三(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1.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概括推理而得出的.它的条件是“不受力的作用”,由于自然界中不受力的物体的不存在的,因此不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这一定律.但是从定律得出的一切推论,都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它已经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2.“静者恒静,动者恒动”.原来静止的物体,不受力了将保持静止;原来运动的物体,不受力了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3.力与运动的关系: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8、,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1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而得出的,在生活中 用实验来直接验证(填“能”或“不能”).2.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在水平桌面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如毛巾、棉布、木板等),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三次实验现象如图12-5-3所示,比较小车沿水平面运动的距离. 第一次(毛巾表面) 第二次(棉布表面) 第三次(木板表面) 图12-5-3请你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后回答:(1)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实验中应使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填“相等”或“不等”),即小车应从斜面上的 处释放.(2)实验中,表面越粗糙,小车受到的摩擦阻力 ,它

9、的速度减小得 ;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阻力 ,它的速度减小得.(3)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即小车不受摩擦阻力),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 运动3. 牛顿第一定律.(2008海南)获得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研究方法是( ).A.只用推理 B.只用实验 C.数学推导 D.实验和推理4.(2008自贡)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已飞出了太阳系,如果探测器所受外力全部消失,那么探测器将().A.沿原路径返回地球 B.沿原方向做减速直线运动C.沿原方向做加速直线运动 D.沿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5. (2008天津)对于“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历史上经历了漫长而又激烈的争论过程著名的科学家伽利略在实验的基础

10、上推理得出了正确的结论,其核心含义是().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物体只要运动就需要力的作用C.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D.没有力的作用运动物体就会慢慢停下来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不会运动B.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C.静止的物体一定是没有受到力的作用D.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力,它将永远运动下去7.(2008潍坊)在汶川抗震救灾时,用飞机空投物品,物品下落过程中,如果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那么它将做( ).A.匀速运动B.减速运动 C.加速运动D.曲线运动8.下列几种情况中,不需要对物体施加力的是().A.物体从静止变为运动 B.物体从运动变为静止C.物

11、体的运动方向不断改变 D.物体的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都不改变9.下列关于图12-5-2的说法错误的是(). 图12-5-2A.鱼线的拉力使钓鱼杆发生形变B.瓶对海绵的压力使海绵发生形变C.球拍对球的作用力改变球的运动方向D.脚踢球使球飞出去,说明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练习四 (惯性定律)1.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2.惯性不是力,因此不能说“受到惯性”,只能说“由于惯性”或“具有惯性”.3.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交通运输中禁止车辆超载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防止车辆惯性大而造成交通事故.4

12、.惯性现象的解释:(1)明确物体原来处于什么状态;(2)看哪个物体(物体的哪一部分)运动状态发生了怎样的改变;(3)由于惯性,另一个物体(物体的另一部分)将出现题中所述情况.1.从牛顿第一定律可以知道,原来静止的物体不受力了,将保持 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受力了将保持 状态.我们把物体 叫 叫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 .2.乘坐汽车,当汽车突然开动时,我们的身体上部会 ;当汽车突然刹车时,我们的身体上部会 .为了防止汽车撞车时发生伤害,要求汽车的前排乘客必须使用 ,在高档汽车上,还安装着 系统.3(2009杭州)如图12-5-7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的小车上,放有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小球,

13、随车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当车突然停止运动,则两小球(设 车无限长,其他阻力不计)().A.一定相碰 B.一定不相碰 C.若m1GB.货物匀速下降时,FGC.只有当货物静止时,F=GD.上述三种情况,都应为F=G3.(2009潍坊)如图12-6-5所示,一小闹钟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则().A.闹钟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闹钟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闹钟受到的重力和闹钟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C.桌面受到的支持力和闹钟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D.桌面受到的重力和闹钟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图12-6-54.(2008金华)一科学兴趣小组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将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两边分别用细线通过

14、定滑轮与重物A、B相连,小车两边的细线在同一直线上且与水平桌面平行,如图12-6-5所示.当小车静止在桌面上时,A、B的物重GA和GB的关系为( ).A.GAGB B.GAGB C.GAGBD.以上三种说法都有可能5. (2008泉州)在抗震救灾中,我空降部队从高空跳伞,当伞兵受到的合力为零时,他将().A.加速下降 B.匀速下降 C.减速下降 D.加速上升6. (2008茂名)汽车在平直路面上行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力是改变汽车运动状态的原因B.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说明汽车受平衡力作用C.汽车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D.汽车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7. (2009南昌)如图12-6-10

15、所示,“奔马”模型的后蹄能稳稳地站立在手指上,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奔马”受到的重力与手指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奔马”受到的重力与它对手指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C.“奔马”对手指的压力与手指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奔马”受到的重力与它对手指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8. (2009惠安)如图12-6-11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使其匀速直线滑动.以下叙述中的二个力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 ). A.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与物体所受的重力B.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与桌面对物体的摩擦力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 图12-6-11D.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与物

16、体所受的重力9. (2009安徽)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实验表明,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如图12-6-12所示,一个物体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1)画出物体所受各力的示意图.(2)试推证: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与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 图12-6-12 答案:练习一:2.2.5m/s 3.前五秒 速度为4m/s ;后15秒速度为5m/s 平均速度为17.1km/h 4 A 5. 9:1 6. 全长1200m 平均为30m 7. 提示:把乙丙看做房子 8.时间60s 9. 7.2m/s 10解:5秒内人走的路程为: S船=V船t=100m/s 5s=500m 5秒内声音走的路

17、程为:S声=V声t=340m/s 5s=1700m 如右图可知:他喊时离高崖的距离为:S= (S船+ S声)/2=1100m11 解:前半段时间为:t=2.5s 后半段时间为:t=5s 所以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13.3m/s练习二:1. 牛顿 牛 N 1N 2. 大小 方向 作用点 示意图3. 墙对人相反(向左)的作用力 向左运动 相互的4.D 5.D头球攻门时,向球门方向用力顶球,球会向球门方向运动,是由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6 D 7 C 8. 形变 运动状态 9. 相互 改变 电磁波练习三:1.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能 2. (1)相等 同一高度;(2)越大 快 越小 慢;(3)匀速直线 3. D 4.D 5.C 6.D 7.A 8.D 9.D练习四:1静止 匀速直线运动 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 惯性定律 2. 后仰 前倾 安全带 安全气囊 3.B 4.B 5 D 6 C练习五:1.C 2.D 3.A 4.C 5.B 6.C 7.A 8.B 9. (1)物体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图略). (2)由于物体静止(或处于平衡状态),所以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根据题意,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相等;因此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休闲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