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浙江省高考地理一轮复习-6.1-城市与环境考能检测-湘教版.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267846 上传时间:2024-12-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高考地理一轮复习-6.1-城市与环境考能检测-湘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浙江省高考地理一轮复习-6.1-城市与环境考能检测-湘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6.1 城市与环境考能检测 湘教版 一、选择题    (2011·高考上海卷)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受多种因素影响。完成1~2题。 1.城市土地利用的一般模式是自中心城区到远郊区依次为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和农业用地。影响这种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  ) ①土地价格 ②发展历史 ③交通条件 ④生活习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目前,一些城市选择近郊到远郊建造公租房、经济适用房。影响该决策的主导因素是(  ) A.土地价格 B.地租支付能力 C.交通条件 D.土地利用效益 解析:第1题,城市功能分区主要受地租(土地价格)和交通条件影响。第2题,郊区土地价格较低,适宜大规模建设公租房和经济适用房。 答案:1.B 2.A    (2010·高考江苏卷)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工业、商业和居住用地比例时空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曲线①、②、③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符合一般城市三类用地时空变化特点的是(  ) A.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商业用地 B.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 C.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 D.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 解析:选C。在我国一般城市距市中心越近,居住用地所占比例越大;距市中心越远,工业用地所占比例越大;商业用地距市中心越远比例越小,且占整体用地比例较小。 4.2005年与1990年相比,距市中心12千米处(  ) A.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居住用地比例减小 B.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C.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工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D.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解析:选B。距市中心12千米处,2005年与1990年相比,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居住用地比例增加,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2010·高考海南卷)某沿海城市人口达1600万,约60%居住在离市中心3千米的范围内,城市人口54%居住在贫民窟。下图示意该城市与大型商贸中心不同距离段的用地构成。据此完成5~7题。 5.影响该城市大型商贸中心区位的主导因素是(  ) A.工业 B.行政中心 C.海洋运输和贸易 D.居民人口密度 解析:选C。从图中可以看出离大型商贸中心较近的地区,分布着较多海港,故影响该城市大型商贸中心区位的主导因素为海洋运输和贸易。 6.该城市开发最充分的区域距离大型商贸中心(  ) A.0~8 km B.9~16 km C.17~24 km D.25~35 km 解析:选A。从图中信息可知,在距大型商贸中心0~8 km范围内,城市内部的土地全部开发。 7.该城市自市中心向外(  ) A.依次分布着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 B.依次分布着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 C.土地开发比例逐渐降低 D.没有形成明显的功能分区 解析:选D。从题中信息可知,城市60%的人口居住在离市中心3 km的范围内且在距商贸中心5 km范围内有海港、工业区等分布,因此该城市商业区、工业区和居住区没有明显的界线,即该城市自市中心向外没有形成明显的功能分区。    (2010·高考天津卷)我国东北地区某重工业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期间,人口增长在10年中出现了下图所示状况。结合图文材料回答8~9题。 8.上图所示人口增长状况的分布,能够反映该城市(  ) A.人口由中心向周边迁移 B.老龄人口增多 C.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提高 D.人口密度变小 解析:选A。本题考查由产业转移引发的人口迁移,意在考查学生对图像信息的提取能力。由图可知,该城市周边地区人口增长快,这种增长很明显是由机械增长造成的。 9.伴随如图所示的人口变化,该城市(  ) A.商业用地减少 B.居住用地扩大 C.交通用地减少 D.工业用地扩大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图像信息的提取能力。人口由中心向周边迁移,会带动周边住宅用地、交通用地、商业用地的相应增加。 (2010·高考福建文综卷)城市群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群内城市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下图示意城市群内部城市间的产业链分工体系。读图完成10~11题。 10.城市群中,中心城市的优势产业处于产业链中的位置是(  ) A.①⑤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解析:选A。本题考查城市群内各城市的服务环节与地位,意在考查学生对地理规律的理解与读图分析能力。城市群中,中心城市服务等级高,科技力量雄厚,因此处于产业链中价值量最高处,其优势产业是①和⑤。 11.产业分工处于产业链上③位置的城市,其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  ) A.产品需求量大 B.交通便利 C.劳动力充足 D.土地租金低 解析:选D。本题考查产业分工与优势区位分析,意在考查学生对产业分工的理解与城市区位分析能力。产业链上③为产品的加工、组装环节,产品价值量最低,需要布局在土地租金低的地方,才能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2012·苍南县银库、灵溪联考)读某城市某功能区内的日均地铁分时段客运量统计图,回答12~13题。 12.根据客运量的时段统计,该功能区最可能是(  ) A.高级住宅区 B.中心商务区 C.电子工业区 D.公园游览区 答案:B 13.关于该功能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工厂企业集中 B.文化教育发达 C.环境污染严重 D.地租昂贵 答案:D 二、综合题 14.下图为某城市示意图,城市人口为56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表示B~C~D一线地租变化曲线的是(  ) (2)20年后该城市人口预计达113万。根据图中信息简述促进该城市发展的条件。 (3)该市工业区布局的主要特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B、C、D四地中,最有可能发展为商业中心的是______地。原因是什么? (5)A、D两地居民区中,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____地,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低级住宅区的是________地,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影响地租的两大因素:距市中心距离和交通通达度。从整体来看,城市地租从中心向四周减少,在交通线会合处出现次高峰。(2)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交通便利,有丰富的煤炭和铁矿石资源。(3)从图中可以看出,工业区主要位于城市边缘,并靠近铁路和河流。(4)形成商业区最需要人流量大和交通便利等条件。(5)A居民区位于河流下游地区,靠近工业区,环境条件差,应为低级住宅区;而D居民区位于河流上游地区,靠近风景区,环境条件较好,应为高级住宅区。 答案:(1)B (2)资源丰富;交通便捷。 (3)在城市边缘地区,靠近河流、铁路等交通便捷处 (4)C 接近消费市场;交通便捷程度高。 (5)D 靠近风景区,环境优美;位于河流上游地区 A 靠近工业区;位于河流下游地区 15.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下图为杭州湾跨海大桥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材料2:江苏将在2020年之前新建5条过江通道。下图为长三角的“Z”字形发展带示意图。 材料3:下图为以上海、南京、杭州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集聚模式与扩展方向示意图。 (1)简述杭州湾聚落分布特点。 (2)材料1图中的城市等级有________级。不同规模城市的服务功能有什么差异? (3)结合材料2、3分析,都市圈形式的发展与城市单独发展相比有何优势? 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1可以得出聚落的分布是沿交通线集聚的。第(2)题,从材料1中可以看出城市的等级有4级,大城市服务范围大、种类多、等级高;小城市则相反。第(3)题,都市圈中城市间的相互联系紧密,有利于相互间的协作、交流,从而提高都市圈整体的竞争能力。 答案:(1)沿交通线集聚。 (2)4 大城市服务范围大、种类多、等级高;小城市反之。 (3)加强城市间的联系与协作;实行区域的整体管理;促进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顺应全球化和城市化高速发展趋势;提高国际国内的综合竞争力。 - 5 -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