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广西壮族聚居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HPV感染基因型别分布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26644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900.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壮族聚居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HPV感染基因型别分布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广西壮族聚居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HPV感染基因型别分布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广西壮族聚居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HPV感染基因型别分布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目的 分析广西壮族聚居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情况为制定该地区宫颈癌筛查及预防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收集经病理明确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的患者 例采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对 种 型别进行分型检测 结果 例患者中 总检出率为.组、组和宫颈癌组的检出率分别为.、.和.总病例检出前五位的基因型别为、和 组 单一感染率分别为.、.、.多重感染率分别为.、.、.与 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与宫颈癌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和 .)组伴有、型(含、的单一或多重感染)感染率分别为:.、.、.单纯其它型别(除、型以外的其它型别)感染率为:.、.、.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2、.(.).实用癌症杂志 年 月第 卷第 期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的第二大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 近年来宫颈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有年轻化趋势 国内外大量研究证实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是导致宫颈癌的主要原因 的持续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宫颈癌是目前唯一明确病因且早期发现可有效防治的癌症 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并正式启动加快全球消除子宫颈癌战略全球 个国家做出承诺其目标是到 年为 符合条件的女孩接种 疫苗对符合条件的女性进行至少 次筛查并有效治疗 筛查阳性或宫颈病变的患者 我国是宫颈癌发病率较高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巨大的公共卫生健康挑战如何加快实现消除宫颈癌的健康战略目

3、标减轻国民健康负担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以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已经明确诊断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级别的宫颈病变患 感染情况、基因型别分布特征、年龄分布等为本地区妇女宫颈癌的筛查、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材材料料与与方方法法.一般资料 收集 年 月至 年 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收治住院经宫颈活检、锥形切除术、全子宫切除或广泛子宫切除手术明确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患者 纳入标准:已婚或有性生活史自愿参加本研究了解宫颈癌以及癌前病变筛查的意义并征得同意检查前 小时内无性生活未用阴道栓剂或其他药物清洁冲洗阴道 排除标准:个月内有宫颈手术史接受盆腔放疗或化疗治疗妊

4、娠期或哺乳期患者合并其他恶性肿瘤的患者近期服用激素类药物者 本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方法.主要仪器与试剂 实时荧光定量 仪为美国 公司产品 提取和杂交试剂由潮州凯普生物化学有限公司提供 台式高速冷冻离心机为湘仪仪器有限公司产品 型显微镜为日本奥林巴斯公司产品.病理组织学检查 病理组织由妇科医生采集随后送医院病理科检测 所有病理组织学结果均经 名病理医师进行阅片诊断 按照 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病理诊断为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宫颈癌组包括鳞癌、腺癌、腺鳞癌及其他类型宫颈癌的患者)同时具有多种病变者以最严重病变归入相应组.分型检测采用潮州凯普生物化学有限

5、公司提供仪器和试剂盒对标本进行 基因分型检测 该方法采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原理检测 种 基因型包括 种高危型(、和)和 种 低 危 型 、()具体操作按说明书进行 根据杂交膜上探针分布的位置判断 基因型单独某种基因型杂交点阳性为单一感染若 种或以上基因型杂交点阳性则为多重感染.统计学处理 采用 和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检验 .).感染模式分布 组患者 感染均以单一感染为主且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增加单一感染率呈现上升趋势多重感染逐渐下降 根据 年 月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世界卫生组织子宫颈癌癌前病变筛查和治疗指南(

6、第 版)(以下简称新版指南)筛查分流治疗策略对、进行分流原则 以伴有、型和单纯其它高危型别进行比较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增加伴有、型感染率逐渐增加并呈现上升趋势而其它型别感染率逐渐下降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见表 表 组 感染模式分布情况(例)病理分型受检人数单一感染混合感染、型感染其它型别感染(.)(.)(.)(.)(.)(.)(.)(.)宫颈癌(.)(.)(.)(.)合计(.)(.)(.)(.).不同级别宫颈病变患者 基因型别分布特征 例宫颈病变患者中共检出 病毒 株检测范围内的 种基因型中除、未检出外其它 种基因型均有检出 全部患者检出前五位的基因型为、分 别 占.、.、.、.、.组以、感染

7、率最高 组以、感染率最高宫颈癌组以、感染率最高 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增加、型总感染率呈现上升趋势 低危型别检出率低在宫颈癌组中未检出 各基因型别分布见表 表 组不同级别宫颈病变患者 基因型别分布情况(例)类型 基因型 组 组宫颈癌组合计高危型别 (.)(.)(.)(.)(.)(.)(.)(.)(.)(.)(.)(.)(.)(.)(.)(.)(.)(.)(.)(.)(.)(.)(.)(.)(.)(.)(.)(.)(.)(.)(.)(.)(.)(.)(.)(.)(.)(.)(.)(.)(.)(.)(.)(.)(.)(.)(.)(.)(.)(.)(.)(.)(.)(.)(.)(.)低危型别 (.)(.

8、)(.)(.)(.)(.)(.)(.)(.)(.)(.)(.)(.)(.)(.)(.).感染患者不同年龄段宫颈病变情况 本研究纳入研究对象 例年龄 (平均.)岁其中 组年龄 (平均.)岁 组年龄 (平均.)岁宫颈癌组年龄 (平均.)岁 随着患者平均年龄逐渐增大病变程度增加 总病例中 感染 例 组感染 例 组感染 例宫颈癌组感染 例根据新版指南一般人群初筛年龄从 岁开始每 年筛查一次的策略将患者每间隔 年分为一个年龄组共 组即:实用癌症杂志 年 月第 卷第 期 .岁 岁 岁 岁 岁 岁 组 感染患者不同年龄段宫颈病变情况见表 表 组宫颈病变患者不同年龄段分布情况(例)年龄/岁()()宫颈癌()(

9、.)(.)(.)(.)(.)(.)(.)(.)(.)(.)(.)(.)(.)(.)(.)(.)(.)(.)讨讨论论 传统的宫颈癌筛查以细胞学检查为主但德国 教授发现高危型 感染与子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不仅促进了 疫苗的问世而且推动了应用 检测作为子宫颈癌筛查的方法 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与高危型 持续感染密切相关感染 后可引起子宫颈局部微环境发生改变可能引发子宫颈细胞的癌变 但 的感染侵入与宫颈癌的形成过程可能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在其持续感染期若能通过筛查并对感染者进行针对性干预治疗可有效阻断 持续感染从而阻断癌前病变形成 流行病学多项调查研究显示不同地区 的感染情况和流行基因型不尽相同不同基

10、因型的致癌力也有所差异 来自泰州地区的一项研究显示 感染率为.甘肃省某项研究中的宫颈病变患者 感染率为.四川地区陈婷婷等的研究中显示 感染率为.本研究显示广西武鸣地区 例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中感染率为.高于其它地区 这一结果可能与广西地区相对落后多数患者来自偏远山区且对宫颈癌筛查意识不强有关 同时包括选取对象的多数患者就诊时已是宫颈癌晚期多数为病理明确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患者等的原因 本次研究数据显示广西武鸣区 型别检出率前五的基因型与之前亚洲研究数据前五排名 型别、结果相近而与欧洲的流行型别分布有所差异欧洲以、最为普遍 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基因型是 型和 型广西武鸣地区的数据显示随着宫

11、颈病变程度的增加 和 型检出率越高宫颈癌组检出最高的是 型占.其次是 型与亚洲研究结果相近 但值得注意的是广西武鸣区的 型有别于国内其它地区常见的 型也有别于亚洲其它地区常见的 型这可能与 型别分布存在地域性差异有关 基因型的单一感染和混合感染对宫颈病变是否有影响不同的文献报道各有不同 本研究 组患者 感染以单一感染为主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增加单一感染率逐渐增加混合感染率逐渐下降 等对 名性活跃妇女 感染情况研究发现多重感染患者宫颈癌风险与单一感染总体相似几乎没有多重感染的 之间存在协同相互作用的证据多重感染中的 是随机发生并独立导致宫颈疾病 而翟青枝等对 患者的研究发现 患者中单一感染与混合感

12、染与术后切缘阳性率无明显相关但与术后 清除率相关并证实混合感染术后阳性率高于单一感染 可见混合感染虽未直接加重宫颈病变但多重感染后因局部微环境紊乱更易增加病毒负荷同时可较大影响局部免疫因子的释放从而引起术后的持续感染 因此对于混合感染的患者无论切缘干净与否都建议术后按期随访观察疾病转归便于及时发现宫颈病变 由表 可见宫颈病变严重程度随着患者年龄而增高 组和 组好发年龄段均为 岁分别占.和.宫颈癌组好发年龄普遍在 岁以上占检出率的.呈现中间高两头低的特点这可能跟女性的生理周期和性生活有关 岁之前免疫力强对 清除力强可以抵抗 的侵袭 岁性生活活跃引起宫颈炎的机会增加清除 的难度增大增加了宫颈内瘤变

13、或癌变的风险女性 岁以后由于激素水平逐渐下降 岁左右进入绝经对 的免疫力和清除力下降对炎症病变和上皮内瘤变的修复能力降低容易进展为宫颈癌 以往观点认为 感染导致宫颈上皮内瘤变是一个缓慢、渐进和连续的过程从 发展到 直至恶变为宫颈癌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时间本研究发现患者年龄随着病变严重程度增加而增高从 发展到宫颈癌大致需要十年时间与以往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可是本研究发现部分年轻 患者没有 病变 而发病直接就是 病变 这一发现在 等的文献报道中得到证实该文献还指出不是所有 都是由 发展而来 可能不是 发展的必要条件有些 可以实用癌症杂志 年 月第 卷第 期 .直接从 感染的正常上皮细胞进化而来 这种发

14、病机制可能与我们已知的 致癌机制不同可能是由某些基因的甲基化程度所决定导致的病变不是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而是类似“分子开关”模型(有或无)进展为宫颈癌所需时间也更短 新版指南指出筛查年龄从 岁开始 检测若每 年筛查次阴性则 岁后可以不再筛查 若有条件对 岁从未接受过筛查的女性也应考虑进行筛查目前中国女性常规宫颈癌筛查率较低新版指南并不完全适合我国国情所以从我国国情出发及综合本次研究结果广西壮族聚居区还是要加强适龄女性进行高危型 筛查尤其是 岁以上女性对该人群进行高危型 的筛查和管理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广西壮族聚居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 感染较高宫颈癌前病变 感染率在 岁为高峰期宫颈癌患者 感染率高

15、峰期在 岁以后 感染以、和 型 为 主 对 常 见 型 别、和 型阳性患者临床应引起重视特别伴 和 型阳性患者应重点加强随访 另外建议广西壮族聚居区适龄女性加强宫颈癌筛查和选择九价 疫苗接种其可极大降低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风险实现宫颈癌的有效预防参考文献 .:.():.():.魏丽惠李明珠王 悦.世界卫生组织子宫颈癌癌前病变筛查和治疗指南(第 版)解读.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陈 飞李 舒胡惠英等.年美国阴道镜和子宫颈病理学会阴道镜检查标准解读.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杨旭梅张文研金蓉蓉等.年泰州市某医院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和鳞状细胞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特征.中国疫苗和免疫():.吉 宏任锦霞陈俊瑶等.例宫颈癌前病变及浸润性癌患者 感染状况分析.中国预防医学杂志():.陈婷婷张燕程会贤等.宫颈上皮内瘤变及鳞癌中人乳头瘤病毒不同亚型分布及多重感染的研究.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郑家凤周燕.感染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生?发展的相关性.实用癌症杂志():.:.():.翟青枝王雪琪于丹等.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型别分布及其预后.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何志晖寇增强徐爱强.感染及其免疫预防.中华预防医学杂志():.(收稿日期 修回日期 )(编辑:甘 艳)实用癌症杂志 年 月第 卷第 期 .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