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三全育人”理念下高职院校学困生帮扶工作案例探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26439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784.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全育人”理念下高职院校学困生帮扶工作案例探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三全育人”理念下高职院校学困生帮扶工作案例探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三全育人”理念下高职院校学困生帮扶工作案例探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46商情教研探索学困生的教育工作是国内外学者普遍关心的问题。一直以来,我们在学困生的教育问题上进行了诸多探索,但学者们更多的把精力放在专业知识的查缺补漏上,却忽视了学困生的精神帮扶、情感体验、意志培养,所以尽管做了很多努力,但效果不佳。学困生大多存在不思进取、自我否定、厌学心理,缺乏良好的意志品质,其辅导与教育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工作。想要取得成功,决定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教师的爱心、耐心、责任心是实施工作的前提和条件;学生、家庭、学校紧密联系的教育网络是重点;学生自信的恢复是取得成效的关键。1 案例简介梁某,男,原为 2019 级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在 2020 年10

2、月因在当学期未完成应修课程学分累计达到了 30 学分以上,故按照学校学籍管理规定,从 2019 级降到 2020 级就读。该生在转入新班级前,就有因在宿舍抽烟被通报的情况。自从来到新班级后,就开始逃课,在宿舍抽烟,不接老师电话,不回消息,不与班级同学交流。辅导员通过上课老师那里了解到,他虽偶尔去上课,但上课经常走神,不专心,玩手机,睡觉,甚至会在上课期间离开课堂。2 原因分析2.1 学生自身因素第一,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时间观念。学生自控能力差,晚上熬夜打游戏、追剧、看直播等,白天却睡到很晚才起床,常常错过上课时间。第二,学习方法不当,学生认为自己智商一般,接受能力一般,反应速度一般,对学习有

3、抵抗情绪,缺乏学习热情,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作业以抄袭为主,甚至不交作业。第三,心理方面自我否定,消极与积极并存,老是强调对于要学的知识自己记不住,学不会,非常自卑。不想努力,把自己与外界割裂开,不想别人打扰,不愿参加社团活动,班级活动,没有纪律意识,对未来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有着 00 后的特性,非常自我,喜欢自由。2.2 家庭因素家庭因素是家长的期待,教育方式及自身行为。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成才,品德修养,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家长觉得学生不学习不好就应该被教训一顿,这样才能出成绩,从而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学生爸爸性格有些偏执,因学生小时工作忙疏忽了学生的

4、成长和教育,等学生已经读大学才意识到想骤然改变却为时已晚,有心无力。虽对学生非常关心,但是常常用错了方式,用错了地方,甚至出现过度关心。每次都是把关心变成否定责备学生,不考虑孩子的爱好、能力以及内心想法,替孩子做出一些决定,使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和动力。“一言堂”式的教育思维使得学生反感家人的关心,甚至出现逃避家长关心,不接家长电话,不想回家的现象。2.3 学校因素因学生学习成绩的原因导致性格有点自卑,又无显著特长,给其他学生的印象就是抽烟逃课的问题学生,使得同学们不喜欢他,甚至想远离他。任课老师通常只关注课堂教学及学生上课情况,更多老师的关注点也是放在学习优秀,上课积极互动的同学身上,忽略了学

5、习困难学生的学习状况,而辅导员更多的是在日常管理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对学困生的学习关注不够,理论知识和思想“三全育人”理念下高职院校学困生帮扶工作案例探析田芳唐小凤武永贵(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摘要】高职院校学生数量的扩招,使得学习困难学生人数增加,这部分学生通常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和叛逆心理,帮助学困生度过学业困难期,顺利毕业,成功就业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分析“三全育人”理念下,对学困生的帮扶工作案例,提出要通过学生层面、家庭层面、学校层面三个层面,利用好朋辈帮扶力量,帮助学困生走出学业困境。树立精神帮扶与学习帮扶并重意识,按照“志智双扶”理念,促进扶心扶志与扶技扶

6、学有机融合。【关键词】三全育人 学困生 志智双扶145商情2023.46教育融入不够,对于学困学生的针对性教育和帮扶不够,教育实效性不强。3 案例处理过程及效果3.1 案例处理过程3.1.1 学生层面鉴于学生目前学习状态,辅导员老师约其来办公室进行谈心谈话。在谈话过程中,深入了解学生的想法,关心他最近生活学习中是否遇到了困难。通过聊天,感受到他对自己没有自信,也害怕麻烦别人,甚至有想退学的想法。对于这种情况,笔者采用阿伦森效应,通过四步来进行,第一,消除学生的自我贬低心理。告知学生,新的班级是新的开始,不看过去,要看未来。因为降级的学生往往内心更加自卑敏感,容易自我否定。告知他和班级其他同学一

7、样,会受到一视同仁的待遇。第二,通过不断的鼓励来唤起他的自信,给他创造成功的机会。进步时要赞扬,成功时要喝彩。第三,表达出愿意帮助他融入新集体的想法,老师和同学都是关心他的,让其在心理上感受到被关注和爱护的温暖。第四,恩威并施。和他做好约定,以后要每天按时去上课,否则会严格按照学生手册学生管理规定来进行处罚。3.1.2 发挥朋辈帮扶力量大学生群体对个人成长有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良性的朋辈帮扶能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开展可接受性强的朋辈帮扶非常关键。第一,成立学习帮扶小组,制定学习计划。首先提前与两方做好沟通,在帮扶过程中要注意受助学生的自尊心维护。学习帮扶小组成员均为单

8、科成绩排名靠前的学生干部或党员学生。其次召开帮扶小组成员会,因为梁某挂科太多,如让他一次全部重修完,会造成学生心理压力过大,容易起到副作用,故分两次报名,每科负责人一包到底,即所挂科目的重修报名,复习计划,考试时间都要负责及时提醒并督促其按时完成。第二,开展学习方法分享交流会,正确的学习方法可以提高效率,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第三,发挥宿舍同学的力量。针对学生起床晚,忘记上闹钟的问题,安排专门的人负责早上提醒他起床,等 21 天习惯养成后再逐渐取消“叫醒”帮扶。第四,安排班干严格考勤,每天汇报该生的出勤情况,如有缺勤情况,立即关注。3.1.3 家庭层面家庭和学校具有共同的教育目标,因

9、此家庭和学校要通力合作,相互配合,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一,通过与家长沟通,深入了解家长的想法,学生爸爸是爱之深,责之切的想法,妈妈是过度溺爱,提醒家长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学会关注学生内心想法,尊重学生正确的想法。现在的社会不是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年代,不能采取简单粗暴一刀切的方式,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第二,不能因工作忙对学生不关心,也不能因为现在想弥补之前的疏忽而过度关心干预学生的行为,要把握好关心的度,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问题,慢慢成长,不能操之过急。第三,家长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肯定以及鼓励,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相互尊重,相互理解,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大吼大叫的家庭教育不出优秀的孩子

10、。3.1.4 学校层面学校要积极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注重引导,多措并举,从思想和行为上引导学生养成知行合一、脚踏实地的科学精神。第一,辅导员通过五进,即进课堂、进宿舍、进食堂、进网络、进活动,关注好学生的学习、心理、生活状态。进课堂,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针对性的解决学生上课期间存在的问题。进食堂,可以在轻松的就餐氛围中,与学生进行交流,方便掌握学生日常生活情况。进宿舍,切身感受到学生所忧所急所需所盼,尽力解决问题。进网络,可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和心理动态。进活动,可服务和助力学生成才。第二,任课教师的授课方式以多彩有趣的形式进行。在高职院校,学困生是一个相对大的群体

11、,对于学生来说,听得懂,学的进才是好课。任课教师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备课备学生非常重要,老师对学困生进行学情分析和重点帮扶,多关注,多鼓励。第三,学校成立学困生帮扶中心,建立团队,要及早发现并掌握好学困生的情况,分析原因,对症下药,因材施教。3.2 案例处理效果(1)纪律方面。通过笔者主动关心帮助学生,持续约谈,传递真情,确立信任。学生逐渐吐露心声,纪律观念明显增强,并表示以后按时上下课,不在宿舍抽烟,遵守学校规定,学会自己规划时间。谈话后,上课出勤率提高,直到零逃课、零迟到、零早退。学生认识到了纪律的重要性,明白了违纪行为对自己和其他同学造成的伤害,从而自觉遵守校纪校规

12、。教研探索1462023.46商情(2)学业方面。重修科目进行消消乐,直到消清。学生需要重修的科目太多,是学生心理压力大,自我放弃的主要原因之一。学生在朋辈帮扶和自己的努力下,制定清晰的目标,由学业预警到最后一学期平均成绩达到 80 分以上,持续渐进的将所挂课程全部完成重修并顺利考试通过。通过不断的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学校院组织的活动,如学院元旦晚会,手抄报比赛等活动,并获得校级手抄报比赛二等奖。关心班集体,因时常积极主动承担班级事务,后来被班级同学选为劳动委员。(3)生活方面。在学校,学会主动收拾宿舍内务,不在宿舍抽烟,在其他同学需要帮助的时候,总能挺身而出,与同寝室同专业、同班级的同学保持非

13、常融洽的关系。平常注意锻炼身体,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兴趣运动会等,和班里其他同学一起组成班队参加学院篮球比赛。在家里,谦逊有礼,懂得感恩。学生逐渐理解了父母的苦心,不再排斥他们的关心,家长表示学生会在节日送家长礼物表达感恩,主动帮家长承担一些家务。(4)就业方面。对于很多毕业生来说,不是就业困难,而是就业迷茫。帮助其制定好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从而提高就业能力。做好就业精准帮扶,精准推送,通过不断的努力,学生成功的签约了满意的国企单位。(5)心理方面。通过不断的鼓励和肯定,一步步引导学生进步,逐步的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心,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乐趣。学生在得到肯定后,发现了

14、自己身上的不断进步,性格变得乐观开朗,不再把自己与外界割裂开,而是融入集体。4 工作的反思与展望4.1 要做好个体案例的辨别,坚持将个体引导和群体教育相结合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在工作中,要善于发现学生思想行为方面的异常,熟悉每名学生的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要对学困生趁早介入,不能等到降级才开始帮助。对已经出现学习困难苗头的同学及时采取得当措施,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学困生作为高校学生的一份子,是我们需要特别关注的重点群体。不仅要做好个案辨别,同时要注重将个体引导和群体教育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培育高校优良学风,

15、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4.2 要改变传统认知偏差,树立精神帮扶与学习帮扶并重意识学困生的学习困难问题不仅仅是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问题,还可能与学生自己内心的自我否定有关。不进行精神帮扶,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学习问题。对高职学困生这个特殊的群体,在精神帮扶方面还应在思想、心理、共情上下功夫。所以,我们要改变传统的认知偏差,树立精神帮扶与学习帮扶并重意识,在学困生的帮扶工作中要用心去发掘他们的发光点,通过不断的鼓励,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相信自己可以的。要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在关心人、帮助人中教育人、引导人。4.3 要利用朋辈帮扶力量,建立帮扶专项学习小组首先,明确

16、学业帮扶目标,在学生群体中寻找学习成绩优异、人际关系融洽、服务意识浓厚的学生。通过深入交流,与其探讨朋辈学业帮扶想法,征求其意愿和建议,成立专项学习帮扶小组。坚持“互帮互助”的理念,以强化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意识为目的,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前进动力。这样的帮扶工作不但能提高受扶同学的学习兴趣,督促他们学习,进而提高学习成绩,也能让成绩优异的同学在讲解过程中优化自己的学习方法、加深自己对新知识的理解与领悟。4.4 要增进家校联合,共同督促学生进步家庭因素出现的教育问题我们要有责任心去处理,有爱心去干预,有耐心去沟通。作为一名辅导员,要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和技能技

17、巧及时合理地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成长成才,要尊重学生、平等对话,共情感受,积极鼓励,促使他们内心转化,从思想上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正确面对和解决。与学生谈心谈话了解到的想法,分析问题原因并及时和家长沟通,对于传统教育观念浓厚的家长,通过合理的方式建议家长调整不妥的教育方式,消除家长和学生的矛盾。经常与家长联系,将学生学习、纪律、生活等方面的进步和家长共勉,增进家长与学生的信心。4.5 要发挥学校育人使命,成立学困生学习中心高职院校的学困生比例较大,长期以往,会影响学生学业发展,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学校学风,影响学生就业。高校肩负着育人使命,应组建学困生帮扶中心,成立学困生帮扶团队,建立学教研探索

18、147商情2023.46困生学习档案,按照一生一册,制定帮扶计划,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帮扶服务。除此之外,还要建立奖励机制,奖励分三个方面,一是对于进步较大的学困生,给予奖励;二是对于学困帮扶小组的成员给予奖励;三是对学困生付出精力的专业老师适当奖励;四是对于管理学困帮扶中心表现突出的老师进行奖励。学困中心的团队成员,上至老师,下至学生,都需经过严格培训才能上岗,以免适得其反。4.6 要坚持严中有爱,爱中有教相结合辅导员要坚持经常性下宿舍,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从管理上加强考勤,辅导员与任课老师做到双向沟通,将学困生实际情况传给其他授课教师,这样一来教师就能够结合学生相关情况进行因材施教

19、,从而帮助学困生走出成绩低谷,提升自身学习成绩。辅导员作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不能忽视严格管理重要性,更不能过度纵容学生。要坚持严格管理与和热心帮助相结合的原则,在原则和纪律上面严格,在生活中关爱,在思想上鼓励。管理太过严格,学生容易沉闷话少、不善交流、自暴自弃、自卑敏感,甚至可能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导致师生关系僵化。这对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和班级工作的进一步开展都是不利的。因此,辅导员要掌握好严格管理的尺度。严格不苛刻,宽容不放纵。只有做到“严中有爱,爱中有教”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学生工作个案与共性共存,虽然本文的案例只是学困生中的一个,但对于学困生群体,我们要关

20、注、爱护、尊重、真诚、理解,作为老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把爱浇灌在对学生的一言一行中,慢慢地去感动、温暖学生。学会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学困生的每天都会有小小的进步,要相信他们。虽然他们学习有困难,但他们的品质和其他同学一样,并且相比其他同学,他们是更需要关爱的。切忌忽视、厌恶、冷漠、批评,他们享有同其它学生同样的平等和民主,也应享受到优秀学生在教师那儿得到的爱。只要我们不放弃,相信他们一定能顺利毕业,有一个美好的工作,美好的未来。参考文献:1阮美飞,陈振华.学困生转化的“知情意”结合策略J.上海教育科研,2023,431(04):71-77.2羽南峧,邹立.“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学风建设培育路径的思考J.数据,2023,343(03):95-96.3毕清波.“内需型”学风建设新模式构建与创新辅导员工作案例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1,37(09):98-99.作者简介:田芳(1995-),女,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唐小凤(1990-),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新闻与传播;武永贵(1998-),男,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交通运输规划。教研探索148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