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后真相”语境下公众评论的价值判断“倒挂”.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26400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3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后真相”语境下公众评论的价值判断“倒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后真相”语境下公众评论的价值判断“倒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舆情观察2023年10月号 全媒体探索 95“后真相”语境下公众评论的价值判断“倒挂”后盾摘要:本文以“后真相”语境为探讨背景,解构在公众评论过程中出现的价值判断“倒挂”现象。通过对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分析,揭示在“后真相”时代,公众面对复杂信息时容易出现认知偏差、情感偏见等问题,从而导致价值判断“倒挂”现象的产生。旨在为理解“后真相”时代的社会现象提供理论支持,并为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提供参考,以促进信息的公正、客观传播。关键词:后真相;新闻价值判断;倒挂;认知偏差;情绪事实是新闻的生命,也是评论的基础。虽然报道事实并不是评论的任务,但如果事实虚假,在虚假事实的基础上所作出的判断也必然是站不住

2、脚的。评论的核心是观点,观点本身是一种选择,而选择要通过判断来呈现。打开真相之门的钥匙只能是客观事实。伴随着“后真相”时代造就的自媒体狂欢,公众逐渐疏离了真相,而一旦真相(也就是客观事实)排在了情绪的后面,公众在评论时的价值判断“倒挂”便发生了。“后真相”重新定义真相在拉尔夫凯伊斯提出“模棱两可将成为未来一种新的真实观”之前,“后真相”一词还仅仅是出现在美国国家杂志上一篇关于海湾战争的文章中描述“客观事实在形成舆论方面影响较小、而诉诸情感和个人信仰会产生更大影响”的词汇。虽此后屡被提及,但客观来讲在当时并未引起广泛注意。真正使“后真相”从幕后走到台前的时间点出现在 2016 年,伴随着英国脱欧

3、公投和美国总统大选两大事件,“后真相”一词使用频度增长了 20 倍,同年“后真相”被牛津字典宣布为年度词汇。尽管如此,当时的我们也无法想象这个只是用来描述“情绪的影响力超越事实”的字眼,几年后会给新闻领域乃至社会公众认知造成如此大的影响。不难发现,“后真相”并非正面词汇,甚至有学者认为“后真相”一词是形容一种不正常的舆论生态,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事实被曲解、误导和忽略,导致公众对真实情况的认知偏差。这种现象不仅加剧了社会中的偏见,还破坏了正常的舆论生态。它突出的是信息传播过程中起到的煽动情感、强化偏见的作用,人们只在意情绪或主张,而不管事实和道理。清华大学教授史安斌指出:“事实和真相的虚无化,为

4、秉持极端立场的政治人物操控民意提供了外部条件,他们仅仅从自身利益最大化出发,对事实进行重新包装,隐蔽地设置观点性而非事实性议题,由此放大和强化某种情绪或偏见。”1谎言不是谎言,而是“另类的真相”,当公众陷入这种“后真相”中时,打开真相之门的钥匙就会被谎言替代,这或将导致社交媒体的无序与传统媒体的无力。显然,这种情况近些年已经发生并扩散了。舆论场中判断的扭曲与偏差我们常说“摆事实、讲道理”,背后是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关联和顺序。显然,作为事实判断的“摆事实”,要作为价值判断的“讲道理”的前置条件和基础;而作为价值判断的“讲道理”,则成为事实判断“摆事实”的目的和导向。然而,在今天更容易影响公众行

5、为决策的不再是客观事实(真相),而是情绪、信仰、直觉等非理性因素。南京大学教授蓝江曾不无关切地感慨:“人们不是在理性分析和判断数据基础上做出决定,而是转向内心中的立场和情感。这是一个立场先于真相的时代。”2“后真相”时代就意味着客观性的终结吗?英国资深商业咨询专家赫克托麦克唐纳在后真相时代一书中认为:“后真相实际是竞争性真相,由四种真相构成,即:片面真相、主观真相、人造真相、未知真相。”新舆论场中的公众既是传者也是受者,互联网媒介成为信息卖场,拉近人与人距离的同时也在消解真相。即便理性因素告诉公众评判新闻事件需要客观理性,但“后真相”时代的信息冲击让公众时刻处于被动状态。被各种主观情绪渲染的文

6、章、视频、图片裹挟着的毫无经验的受众,感官被刺激,思维被干扰,多数舆情观察96 全媒体探索 2023年10月号情况下只能依靠直觉作出非理性判断。圈子越固定,思维越固化。网络平台算法和用户的兴趣偏好让人们更多地接触到与自己观点相符的信息,而忽略了其他观点的存在。信息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使得舆论场中的判断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而当某一事件成为热点话题后,公众往往会形成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并在网络上寻求“同道中人”的支持。此时,舆论场中的讨论就容易逐渐失去理性,甚至演变为对立和冲突。看似拥有很强主导权的公众,在回声室效应的影响下,实则关注内容越来越聚焦,群体喜好也越来越明显。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中直接

7、将这种煽动群体情绪的行为概括为“断言、重复、传染”,而终究会由某一方的“蓄意”演变为群体性的“合谋”,进而产生一群“乌合之众”。警惕价值判断“倒挂”的破坏性某种意义上讲,公众在进行信息传播、观点发布的同时,本质上是一种“二次选择”,即在事实判断的基础上进行的第二次价值判断。而近些年频发的新闻事件之所以出现反转,症结就在于真相大白前已激起声势浩大的舆论战,公众只能依据当前可见的信息片段强行进行推测、猜想和情感代入。此时,人人手中的“麦克风”已不具备以事实为依据的传播诉求,反而将寻找与个体相同的主张、情绪排在首位,导致公众在判断中往往表现出极端化倾向。相应地,一味追求爆款、热搜,自然而然成了谣言、

8、“反转新闻”的温床。社交媒体上的信息泛滥和谣言传播,舆论场中的信任失真和导向偏差,对事实的扭曲与歪曲、对证据的篡改和忽略,成为“后真相”语境下价值判断“倒挂”的三大主要现象。带主观色彩的“后真相”不仅是对客观真相的挤压,更导致公众在维护主观判断、疏离真相的同时衍生出价值判断的“倒挂”误区。虽然我们无法构建一个绝对理性的舆论场,但仍然不能无视价值判断“倒挂”现象和其可能对舆论引导造成的破坏性社会信任危机和公共秩序的破坏、网民认知水平下降和思维方式的偏颇、公共政策制定难度加大效果不佳。大数据:解构价值判断“倒挂”的利器由技术进步带来的“问题”,也必须藉由技术进步来解决。在对抗价值判断“倒挂”现象的

9、诸多方案中,“大数据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3。从传播学视角来看,大数据不仅是还原信息来源的工具,更是“后真相”时代解构价值判断“倒挂”的利器。首先,大数据技术可以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从而发现隐藏在数据背后的真相。例如,通过对社交媒体上大量用户的评论、点赞等行为进行分析,可以揭示出公众对于某一事件的态度和看法,进而帮助公众还原事件的真实情况。其次,大数据技术可以提供更加全面客观的数据支持。传统的新闻报道往往只能依靠记者的采访和调查,而这些信息也存在主观性和局限性。而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获取到更多的数据来源和数据维度,从而更加全面地呈现事件的真实面貌。此外,大数据技术还可以帮助媒体进行舆情监测

10、,及时发现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的信息并发出风险预警,从而避免事件升级和影响扩大。同时,也可以对公众的情感倾向和态度进行监测和分析,为媒体提供更加精准的舆论引导和应对策略。当然,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挑战。例如,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得到保证,否则可能会误导公众甚至引起社会恐慌。数据的隐私保护也需要得到重视,否则可能会侵犯个体的合法权益。此外,还需要加强媒体自律和监管,推动信息真实性和可信性的提升;增强公众媒介素养,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加强制度建设和法治建设,维护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稳定。结语即便新媒体愈发有取代传统主流媒体成为大众主要新闻来源的倾向,即便“后真相”印证

11、了新闻事实纽带的断裂,即便在众声喧哗的新媒体时代,事实经过无数次再阐释甚至是故意扭曲与篡改,其本身已不再是新闻报道的核心,我们仍要高高举起事实判断(真相)的大旗。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为构建一个可以接近事实的标准创造机会,才能把真相留下的空位守住而不是交给非理性,才能减少充满猜测、推断、傲慢、偏激甚至敌意的主观判断,减少价值判断“倒挂”出现的可能。参考文献 1 史安斌.“后真相”冲击西方新闻舆论生态 N.人民日报,2017-11-03(07).2 蓝江.后真相时代意味着客观性的终结吗 J.探索与争鸣,2017(04):10-13.3 顾 理 平.新 媒 体 时 代 虚 假 新 闻 的 治 理 J.新 闻 战线,2019(11):67-70.(作者单位:辽宁传媒学院新闻学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办理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