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项目 竞赛”教学模式下《人体工程学》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25891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9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 竞赛”教学模式下《人体工程学》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项目 竞赛”教学模式下《人体工程学》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项目 竞赛”教学模式下《人体工程学》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05中国包装教学研究“项目+竞赛”教学模式下人体工程学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文/河北北方学院袁卉青岛黄海学院韩国湖西大学叶辉摘要:艺术与设计教育既要循序渐进,又需要在技能与技术培养的基础上,重视学习能力和思维塑造的长效培养。为提高设计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探索在高校环境设计专业中的教学改革,以人体工程学课程为例,结合现代教育目的和课程性质,通过项目教学与竞赛教学的密切衔接和相互融合,着重培养创新创业的生力军。倡导“项目教学+竞赛教学”模式下的课程教学方法,构建起以应用型人才输出为目的的设计课程体系,以达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关键词:项目教学+竞赛教学;环境设计专业;人体工程学;课

2、程教学改革高等教育关系到学生的发展、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高等教育的工作效率如何进一步改善提升,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的共同课题。在环境设计综合类课程教学改革中,引入“项目教学+竞赛教学”教学模式,旨在提升学生独立思考与实践创新能力,输出适应性优秀、创新精神突出的应用型人才 2 人体工程学课程的优化思路人体工程学是高等院校设计类专业的一门理论必修课程,对学习设计的学生在实践中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基于学生的学习方式与当前教育环境,以场景体验式教学和理论实践结合教学的两个角度作为立足点,提出环境设计专业的理论必修课程在学习过程中的新思路和优化策略 3。在许多院校当中,针对人体工程学课程进行

3、授课的时候,大多采用传统的课程理论灌输、数据计算、公式表现等方式进行授课,这些授课方式呈现出简单、枯燥、单一的特点,通过分析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以环境设计专业人体工程学课程为例,得出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的改革性建议 5 。在众多环境设计专业的基础课和专业课中,“人体工程学”是环境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同时也是理论与实践结合较为明显的课程,采用“项目教学与竞赛教学”互相依托的教学新思路,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并行的教学目标,并且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的过程中,锻炼学生良好心态和培养团队协作意识,激发学生积极探索、迎接挑战的热情 6 。“项目教学+竞赛教学”模模式下的课程研究方法【作者简介】袁卉

4、,河北北方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艺术设计。【通讯作者】叶辉,青岛黄海学院,助教,韩国湖西大学博士在读,研究方向:艺术设计。其一,采用理论学习法,探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理论知识学习,在人体测量学、“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环境因素”的相关设计准则以及设计过程中材料的选择与施工工艺的运用上进行细致的学习。其二,采用行动研究法,从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长处,做到实践与教学相融合,以项目促进教学,以竞赛指导教学。其三,通过线106CHINAPACKAGINGTEACHINGRESEARCH上与线下的综合调查法,以实际考查的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成果进行验收,并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图1

5、)。人体测量学原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理论学习法“环境因素”的相关设计准则设计调研材料工艺的选择头脑风暴项目教学创新创意设计实践即教学,教学即实践产品输出以项目促教学人体工程学行动研究法以竞赛指导教学大赛主旨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在实践中寻求解决问题赛事内容竞赛教学作品要求实践结论成果展示访问调查法听课分析实验图1“项目+竞赛”教学模式与研究方法三、“项目教学+竞赛教学”模式的设计课程路径(一)平台建构与以赛育人根据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与就业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与调研,提出了“项目教学+竞赛教学”的教学模式,探索了应用型高等院校本科环境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搭建校内竞赛平台,促进教学模式

6、的改革,进而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实践能力。在项目实践过程中,通过对课程要求知识的理解以及实践技能的把握,在体验创新设计的基础上,还可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思路方法;而在竞赛模式下,又可以调动学生的上进心与学习积极性,达到全面培养学生的目的。以人体工程学课程教学为例,在实践中让学生完成设计调研、头脑风暴、创新创意设计等环节,从中学习和掌握人体测量学原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环境因素”的相关设计准则、材料工艺的选择等理论知识,在完成项目的同时,又以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水平整体向上,以提升不同层面学生的专业水平。(二)构建“项目+竞赛”的多维评价教学体系在项目教学的过程中,要满足“一个空

7、间,两个意识,三个特点”的基本方针。首先,学生参与的实践项目,应具有探索、现实与实用三大特点。其次,项目应该是具有打破固有思维的意识,能具有提高团队协作的意识,以便于共同完成项目要求。最后,还要充分考虑项目实施的难度,结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因素,实现既能够具有学生学习的拓展空间,又符合学生身心发展。107中国包装教学研究在竞赛教学过程中,遵循“两山制”原则,即:同时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加入竞赛概念,既能够积极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又能增强学生自信心,提高团队协作能力与沟通交流能力,从而达到个人的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项目教学与竞赛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既在一定程度上巩固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也能够

8、促进理论和实践的密切衔接和相互融合,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图2)。现实性、实用性、综合性、活动性、探索性、规范性打破固有思维,提高团队协作意识突出技能的培养项目+竞赛”标准为基础的多维评价教学体系预留学习拓展空间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图2多维评价教学体系(三)交叉性知识介入与综合性课程模式建设人体工程学课程是涉及设计学、自然科学、社会学、心理学、科技等多个领域的综合学科,传统教学模式很难满足其综合特性的学习要求。因此,人体工程学课程必须要将理论与实践充分地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理解多层次的专业知识。比如,“项目教学+竞赛教学”的教学模式在人体工程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打破了由课

9、堂独立完成教学任务,通过课堂、项目、竞赛共同完成教学。在“项目教学+竞赛教学”的教学模式实施中,要充分发挥各个部分的优势,丰富教学方式和方法,进而提升教学质量。从现阶段来看,“项目教学+竞赛教学”的教学模式和常规的教学模式之间仍具有一定的矛盾,然而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的持续开展,“项目教学+竞赛教学”的教学模式在环境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一定会不断的完善,从而不断提升环境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总结在“项目教学+竞赛教学”的教学方法下,要求应用型高等院校本科环境设计专业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从实际的项目出发开展专业自主式教学,为学生毕业后更快适应工作岗位打下有力

10、的基础,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从目前国内针对“项目教学+竞赛教学”的研究来看,高等教育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对环境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以“人体工程学”课程为例,针对其传统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通过引入多种教学理念,构建多元化的资源体系与实训平台等教学创新设计,从内容、理念、环108CHINA PACKAGINGITEACHINGRESEARCH境和考核评价等4个方面进行了课程教学改革,构建了进阶式实践教学系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全面实现了人才培养的目标,为经济社会高质旱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参考文献1张晓芹.基于“1+N+1”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探索

11、.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 0 2 0,(1 5):6 6-6 8+7 4.2谢安国,马习,李园,黄昊.地方普通本科高校人才培养与就业联动对策探析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 0 2 0,3(1 5):1 8 5-1 8 8.3吕红.环境设计专业人体工程学教学优化策略探究D.美与时代(上).2 0 2 1(0 6):128-130.4宋季蓉,李晓慧.浅谈环境设计专业人体工程学课程教学改革.建筑与文化.2018,(12):50-51.5李寅,潘芋茜.浅析室内设计专业人体工程学教学创新 建材与装饰.2 0 1 8,(5 1):116-117.6喻梅,于瑞国,王建荣,于健,高洁,徐天一,赵满坤,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与学科竞赛结合的研究.实验室科学.2 0 1 9,(0 1):2 43-2 46.7陈磊,姜喜迪.人因工程学立体化课程体系建设.大学教育.2 0 1 8,(0 2):7 1-7 3.8叶辉,左钢。“艺术同科技交融”:析辨数字媒体时代中艺术设计的嬉变与革新D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 0 2 1(0 1):9 4-9 9.9叶辉,郭威,郭伟,胡云斌.云南彝族传统纹样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与传承研究.家具与室内装饰,2 0 2 1(0 8):2 8-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