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分享学习型课堂中小组角色的重构策略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25433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享学习型课堂中小组角色的重构策略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分享学习型课堂中小组角色的重构策略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分享学习型课堂中小组角色的重构策略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136好日子 智慧课堂 分享学习型课堂中小组角色的重构策略研究 陶 涛 摘 要:小组角色重构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实现学习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项举措。双减政策下要求教学寻找适合学生学习的方式,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情感和态度的变化问题,这就需要课堂中融入合作分享的小组角色。小组学习改变了以往的教与学的关系,让教与学模式改变为小组合作1+12的模式。小组模式遵循以小组为学习共同体,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现象。初中数学课堂知识较为抽象,需要小组合作进行角色分工,在交流中学会分配学习任务,在活动中学会动手操作探讨数学核心素养。小组合作讲究公平竞争,在竞争中发现学生的闪光

2、之处,做到整体评价和个人评价相互结合,让学生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小组合作做到组内成员各司其职,学生学会在学习中构建更深层次的学习模式,让思维能力在评价和互相监督下迅速成长。本文围绕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知识、情感等方面的进步,研究适合初中生的学习型课堂中小组角色的重构。关键词:初中数学;合作分享;小组合作;角色重构 学习型课堂需要小组合作,针对学生的情感和发展需求,鼓励学生沟通交流,探索 1+12 的模式。初中数学课堂氛围需要在交流合作中找准各自的位置,让学习任务拆分简单化,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观察以往师生的相处模式,寻找合作仍然存在的问题。反思总结中制作学

3、习公约,大家互相监督保证小组合作的实施,小组任务表避免个别同学出现搭便车的现象。小组合作中制定小组问题生成表,探究学习的核心问题,在探究实践中学会借助工具解决问题。教学中可以在课堂中加入实验让学生们多动手、多思考,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中更重实践过程,锻炼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在头脑中构建数学模型。最后,巩固环节注重小组合作让科学提速训练顺利进行,学生做到数学学习共同体。一、学习型课堂中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小组合作让学生互相观察到同伴的闪光之处,可以根据自主制定学习目标,在交流,讨论和实践中找出问题的真相。学生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打开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加深问题的理解、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小组合作中,学生可

4、以充当调查记录人员,方案设计员,讲解归纳者,评价反思者等角色。课堂需要活跃的氛围帮助学生良好学习、良好的氛围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让大家有话说、会表达,在语言交流沟通中,让数字有形的展现在我们赖以生存的空间范围。小组合作运用多媒体技术和多种合作方式,把学习任务简单化,在合作中增加团队精神,自主探究形成良好的学习机制。小组合作让大家劲往一处使,具有团队荣辱感,分组学习中的激励与制约让学习更有动力,从而在合作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二、小组角色的重构存在的问题(一)没有注重培养合作意识 以往的小组合作缺乏新颖的教学策略,大家只是机械式的进行讨论。没有做到 1+1 大于二的模式,组员之间存在有些学生不知所措

5、,不懂得明确分工,从而导致合作的效率较低,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去制约和评价小组合作,不能锻炼学生的合作精神。初中生没有形成合作意识,也就成了只有合作学习的形式,但缺少合作学习的真正意义。初中数学需要沟通学习评价,让学生们在课堂中培养合作意识,增加小组合作的机会,让小组合作展现学习效能。(二)缺乏问题导向,疑惑不能沟通解决 初中数学研究解决问题需要发现问题,学生往往对于问题的发现没有明确的目标,大家的想法各异导致小组合作产生多个方向的力削弱了原本的凝聚力。小组讨论需要确定问题导向,当学生带着任务驱动的问题去思考探究问题的答案,就能做到合理的分配任务和时间,让小组合作成为一件有价值的行为。(三)方法

6、单一,缺乏分层管理 学生的小组合作方式比较单一,大家在发表自己见解时会产生消极应对和退缩的现象,也有搭便车的情况出现。针对课堂知识不扎实的学生可能不敢张口讲话,这就导致缺少课堂参与度。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分层管理,让每个学生都能发表自己的见解,做到在讨论中保证质量,注重实质,展现成果。小组合作可以采用组间合作,组内合作,大家在分享自己的成果时可以将小组内的学习方法,技能等一并分享,让大家真正做到学习共同体。三、合作与分享中小组角色重构策略(一)小组学习公约做好组织者 小组角色重构的第一步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制定学习公约,做好组织者。合作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情感的发展,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学生

7、具有合作意识后,对于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首先会想到与同伴进行分享探究,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学习上不必要的耗费时间。例如:学生在观察丰富的图形世界时,针对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和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小组长说,那我们分工合作吧!同学 a:我们可以采用纸张的方式展开与折叠。同学b:那我和同学 c 记录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图形。同学 d:那我负责监督观察实验的正确性吧。同学 e:那么,归纳总结就由我来做吧!小组长:纸张的展开与折叠,让我们发展了空间概念,那么接下来我们几个互相出考题吧!在学习生 2022 年 36 期137 智慧课堂 活中的立体图形时,大家开始了接龙游戏,随口说出自己心中所想,比如:笔筒,书本,橡

8、皮等物体,组内其他同学抢答这个物体代表的类似几何体。大家在互动和抢答中形成了互帮互助的合作意识,从而加深掌握了圆柱圆锥正方体等几何体。互动抢答环节,大家认识了常见几何体,对于几何体的顶点,侧面底面等基础知识,小组长提出可以采用分工合作制作裁剪合适的图形进行组装成为立体几何体。同学 a 和 b 进行裁剪出适合的图形,同学 c 和 d 进行组装黏合,恢复每个立方体的全貌。学生们在合作中学会沟通,让每个立方体都找到合适的位置。在小组合作组装环节,大家形成了合作意识,让学生们走进了丰富的图形世界。小组长充当小组合作中的组织者,大家制定学习公约,积极配合任务安排,一起解决难题让学习更加高效。(二)小组任

9、务表要有促进者 初中生形成简单的合作意识后,需要制定小组任务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小组任务表落实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责任感意识。小组合作中,学生们处于一个集体需要具有班级凝聚力,同时,交流中大家的思维方式发生撞击,能深化学习探索深层次的知识认知。小组任务表的出现,明确了组内人员的分工,让大家都能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学会倾听。小组合作中有组织者就需要由促进者监督每个环节,确保小组任务可以顺利进行。例如:在学习初中数学有理数的加减乘除,学生经常会把加法和乘法混淆,这就需要定期的练习,让学生加强记忆。学生往往制定计划后,会给自己找各种理由放纵。小组中的促进者c想出了小组合作

10、采用游戏闯关的形式。同学 c:我们其实可以利用课下时间进行一分钟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大家可以采用纸质互相列举 30 个计算公式。同学 d:那我和谁一起监督大家的闯关情况吧,我们两个互相监督,更能保证小组成员一起进步。学生 a:你们两个的主意非常不错哦,那我可以记录大家的做题正确率和速度。学生 b:那我们小组那两两结对互猜吧,每天在随机结对,避免互相舞弊的情况。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制定了小组任务表,每个人都充当小组合作的促进者,确保小组合作督促每个学生的进步。小组之间互动环节结合游戏体验,让有理数走进学生的生活。在课余时间,学生可以利用有理数进行接龙游戏,比如:学生 a 说出数字 4+7,学生 b 回

11、答 11,立即说出4,学生 c 回答 44,继续说出减12,学生 d 回答 32,然后给出自己的四则运算2这样大家都能有参与感,而且在接龙过程中,灵活的运用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知识点,让数学游戏走进学生的课余时光。(三)问题生成表提问中做学习者 数学课堂需要提问来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们跟紧教学的步伐,引导学生对数学学习充满兴趣。问题生成表包含课前预习将课堂中可能出现的疑惑写在表格中,各种讨论将集体存在的问题进行标注,课后复习将还存疑的问题进行归档。小组合作中需要学生充当学习者,学习者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小组内的成员乐于思考,从而形成问题生成表记录大家的头脑风暴。例如:勾股定理学习中,学生在预习

12、阶段学习例题中的电线杆与钢索的联系时。学生 a:什么叫勾股定理呀?例题中的那个电线杆的高度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学生 b:对呀,我这里有根铅笔,我们用铅笔假装成电线杆吧!学生 c:我这儿有根鞋带,可以模拟充当钢索。学生 a:那我们有想法就去动手操作寻找答案吧!学生 a固定铅笔在 8厘米处标记,学生 b在铅笔的固定点和地面绳索之间的固定点取 6 厘米处进行操作。学生c:根据以往的三角形斜边大于任意两边,所以斜边的长度大于八厘米。学生 a:三角形的斜边小于两个邻边之和,所以斜边的长度小于 14 厘米。学生 b:大家说的都挺对,那么我用直尺量钢索的长度吧,是 10 厘米。小组讨论中,在问题生成表中学生a

13、记录发现直角三角形三边的现象。大家在讨论中做一做,把一个直角三角形放在格子上,并根据边长和斜边为正方形的边长向外拓展作三个正方形。根据观察正方形 ABC 之间的关系,发现两个邻边的正方形面积等于斜边的正方形面积,这就得出直角三角形两个邻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学生们在问题记录表中对于高估定理进行记录,动手中明白了勾物定理的原理。大家学会了在小组合作中勇于提问,充当学习者。(四)解决问题模式当好设计者 学生找到问题核心后,需要通过实践探究解决问题。初中数学课堂可以注重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实验探究。学生在实践中发现主动学习的趣味性,通过小组探究合作让数学充满生命活力。在探究过程中,小组合作

14、让学习的过程高度集中,让学生们形成一种“我能学、我会做”的思想状态。时间让小组内的个体都能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动手操作,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避免盲从现象的发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掌握合作技能知识,在游戏中锻炼思维能力,在生活经验中发现美丽事物,学会捕捉生活中有趣的现象,把学习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做到学以致用。例如:数据的分析中认识了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可以分析生活中的数据,根据平均数可以知道自己的成绩处于的位置。小组同学通过分析每一次小组表现中的数据,可以找到小组还存在的问题,让数学数据也可以说话。学生在路上遇到一根电线杆想要测量它的长度,这时候如果

15、爬上去测量也不现实。测量高度可以利用三角形的相似,太阳的光打在电线杆上会出现影子。组内同学根据自己的身高和影子长度的比例,再用卷尺测量地面上电线杆的影子长度,通过比例可以推测出电线杆的长度。大家多次测量结果取平均值,更接近于电线杆的长度。初中生在掌握数学知识后善于小组合作解决生活问题,学会用数据说话,捕捉生活中美妙的数字。(五)科学提速训练都是讲授者 小组合作秉承着组内成员互帮互助,小组之间具有竞争意识。学生将合作养成一种习惯,在交流中探讨快速解决问题的办法,小组成员既充当监督员和记录员又在参与中探索更迅速地学习策略。数学课堂中的小组合作让每个学生都做出自己的贡献,在整体进度中探索新颖的合作学

16、 138好日子 智慧课堂 习方式。数学课堂因为有了小组合作,让学生充满热情,从而在字和图形结合,加深理解。对于不懂的知识点也可以及时地做好标记,上课状态会更好,更迅速地跟紧老师的上课思路。例如:学习特殊平行四边形里讲述了关于菱形,矩形和正方形的性质。大家在科学提速训练中发现,讲授的方式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同学 b:这些图形归纳总结后,我发现这些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而且也有相等的线段。菱形和正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矩形和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于是,在交流中大家动手操作制作图形,在对应的图形上标写它的特点。最后,将他独特的性质用水彩笔勾画,讨论中明白了几个图形的相同之处和差异之处。小组合作用

17、小卡片的方式和标注勾画让知识点更加形象,学生们在交流中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小组合作中的竞争意识推进了合作里的科学提速训练,学会了把知识点进行分类,用勾画的形式标出知识的重点难点。大家用语言和文字做到了在小组合作中充当讲述者,让图形和文字也能张开嘴讲述他们的特点。(六)成长记录单成为评价者 小组长组织组内成员良好的交流合作,根据小组讨论的结果随时更新成长记录单。在每月会议中,分析组内成员的成长记录单,让成员发挥自己的优势,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成长记录单让学生都成为“小主人”,在角色扮演中对于表现后进的同伴伸出援助之手及时鼓励,对于表现优异的学生学习小伙伴身上的优点

18、。合作学习产生的成长记录单,让每个学生的变化情况通过记录单形成动态变化表,从而锻炼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在快乐沟通中共同进步,保证学习的效率。小组合作的最后环节就是检测自己学习状态如何,我们老师和同学都是检测的小帮手。课堂是最直观的检测方法,除了课堂的课前提问和做题的方式,还可以布置自学的检测题。测试题可以参考做题的正确率,时间等角度进行打分机制,鼓励督促学生合作中学习。初中数学的小组合作还是需要学生们自主探究,需要老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设计分层管理模式,及时的评价反馈学生的讨论情况。例如:学习一元一次方程,小组制作的成长记录单中记录了:今年几岁、我变高了、打折销售问题。合作中,大家把检测过程中

19、出现的问题在记录单中用知识框架的形式概括。学生们在面对解决追及问题,通过小组实地赛跑实验,让数学问题真正走进生活中,在探究中保证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家运用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知识点,统计班里同学的花销情况,喜爱学科类型的占比情况等,做到将知识学以致用。四、总结 小组角色的重构需要考虑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抓住课堂知识的问题导向,让学生们学会沟通解决问题。课堂小组合作注重多样性原则,采用分层管理,让每个学生都能拥有展示自己的舞台。学生在讨论中解决自己的疑惑,制定学习公约互相监督在交流沟通里解决实际问题。小组内制做任务表,确定小组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以及需要达成的学习任务目标。学生在

20、讨论问题生成表时注重深度思考,抓住核心问题,通过实践探究找到适宜的、科学的解决问题模式。在小组合作后期注重科学提速训练,让学生产生竞争意识。学生制作成长记录单,让每个学生可以在评价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用记录单记录每个学生的成长交流心得,启发学生自主学习,让小组合作观念自然而然地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参考文献:1.边颖.高效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策略研究J.魅力中国,2018.2.央珍.普琼.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策略研究J.散文选刊:中旬刊,2019.3.刘春莲.高效课堂整体创建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研究J.教育,2018.4艾白.初中数学课堂小组互动合作教学策略的应用.2020.(作者单位:成都石室锦城外国语学校)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