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 录1总则12行政审查要点23新建城市道路专业审查要点34改扩建城市道路专业审查要点55城市桥梁专业审查要点86城市隧道专业审查要点107给水、排水专业审查要点127.1给水工程工艺专业审查要点127.2排水工程工艺专业审查要点137.3结构专业审查要点157.4电气与自控专业审查要点157.5建筑专业审查要点167.6暖通专业审查要点177.7给排水专业审查要点178环境卫生专业审查要点198.1垃圾处理工程工艺专业审查要点198.2垃圾处理结构专业审查要点218.3电气与自控专业审查要点218.4建筑专业审查要点228.5暖通专业审查要点228.6给排水专业审查要点229燃气管道专业审查
2、要点2310综合管网专业审查要点2511公交站场方案设计审查要点2711.1总平面专业审查要点2711.2建筑专业审查要点2911.3结构专业审查要点3011.4给水排水专业审查要点3311.5电气专业审查要点3411.6采暖通风与空调、热能动力专业审查要点3511.7交通工程专业审查要点4011.8消防设计综合篇审查要点4111.9人防设计综合篇审查要点4311.10节能设计综合篇审查要点4311.11环境保护综合篇审查要点4412工程估算专业审查要点451总则1.1为规范重庆市市政公用工程方案设计文件审查工作,提高审查质量和效率,特制定市政公用工程方案设计文件审查要点。1.2本要点适用于工
3、程设计资质标准(建市【2007】86号)附件3-17市政行业建设项目设计规模划分表规定的大型项目的审查。中小型项目可参照执行。1.3方案设计文件审查内容:(1)设计单位是否具备法定资质(查验资质证书),发包方式是否符合相关规定(查验中标通知书或其他有效文件);(2)设计依据是否充分、恰当、有效;文件签署、格式是否齐全、规范;内容是否完整,深度是否达到国家和重庆市有关规定要求;(3)方案设计是否符合国家和重庆市工程建设相关政策、规范和标准;(4)方案设计是否科学、可行、经济、合理;(5)方案设计是否符合环保、节能、安全等原则。2行政审查要点序号项 目审查内容2.1建设程序2.1.1报批要件1.
4、是否齐全。2.1.2审批权限1. 是否符合审批管理权限规定。2.1.3申报单位资格1. 是否具备法定资格。2.2资质资格2.2.1资质1. 企业资质是否符合相应的标准。2.2.2资格1. 执业人员资格是否符合相应注册工程师的执业范围;2. 未实施注册专业执业人员资格是否满足国家有关规定要求。2.3市场管理2.3.1文件编制1. 文件签署是否齐全、规范;2. 文件格式是否符合相应规定。2.3.2入渝勘察设计单位1. 单位是否在渝登记注册,资质、人员、场地是否符合相应管理规定。2.3.3市场行为1. 勘察设计单位和执业人员的市场行为是否规范;2. 是否存在多出职业、挂靠、出卖图章等行为。2.3.4
5、合同1. 勘察、设计合同是否合法、有效。2.3.5收费1. 勘察设计收费是否符合国家和我市的相关规定。2.3.6工作周期1. 勘察设计周期是否合理。2.3.7承发包1. 勘察设计承包、发包是否符合有关规定。2.4相关产业政策1. 设计是否充分体现了国家在环境保护、建筑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结构等新技术应用方面的产业发展政策以及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要求;2. 设计是否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否符合公众利益;3. 设计是否体现可持续科学发展的要求;4. 设计是否以我市情况为出发点,因地制宜解决实际问题。3新建城市道路专业审查要点序号项 目审查内容3.1设计文件
6、总体要求1. 对总体规划、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理解情况,进行规划方案合理性评价,如有重大变化,是否有相关的论证或批准文件;2. 拟定的总体设计原则合适,方案比较充分、合理;3. 方案设计文件应全面完整,总体方案布置合理,并达到规定深度要求,工程数量准确;4. 方案设计图纸制图规范统一,标识清楚,图纸签署符合规定;5. 施工期间交通组织;6. 道路绿化指标满足要求;7. 投资分析依据充分,造价合理。3.2强制性条文1. 是否满足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中有关涉及城市道路的强制性条文;2. 是否满足重庆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的要求。3.3主要技术指标1. 交通量分析预测年限、预测方法正确,结论可信;2.
7、 结合交通量预测结果,分析论证道路等级和设计行车速度等技术指标;3. 工程规模是否合理;4. 根据交通量的增长规律,论证项目分期实施的可行性。3.4路线部分1. 总体布置应符合规范和规划要求;2. 道路平、纵线形符合规范,线形组合合理,满足安全营运要求;3. 道路宽度及建筑限界等符合规范标准和使用交通特性要求;4. 道路线形、纵坡和控制点标高合理可行;5. 设计方案的比选得当,推荐方案依据充分。3.5交叉工程部分1. 交叉口交通量分析、预测合理,交叉口形式和功能统一,交叉口的间距是否合理,规模是否适当;2. 沿线各种交叉方式确定的依据充分,满足城市规划和交通需求;3. 沿线各种交叉口方案比选是
8、否充分,选型是否得当,布置是否合理;4. 主线、匝道平纵线形及宽度是否符合规范要求,通行能力是否满足预测交通流量要求;5. 道路平面交叉口是否满足视距要求,平面交叉口渠化处理方式是否适当;交叉口相交位置及相交角度是否合适;6. 交叉口的车行、人行组织,停车港系统是否安全合理。3.6路基部分1. 根据场地建设计划,合理确定永久边坡和临时边坡分布、性质;2. 路基设计原则和依据合理,工程结构物布置合理,采用的结构形式安全、经济、美观,考虑远近期功能和使用情况;3. 特殊路基设计原则与方案比选论证是否合理;4. 道路排水系统设计原则合理,排水设施设置适当,排水系统基本完善;5. 取、弃土场设置依据是
9、否充分,环境保护措施是否得当;6. 对高边坡、高填方应有专项设计与评估。3.7路面部分1. 路面设计原则、依据及结构类型的比选论证合理;2. 路面结构类型和结构组合是否考虑当地材料情况和使用经验,是否满足使用要求。3.8道路公用设施1. 公交停车港设置合理,与交通枢纽人流组织衔接合理,设计符合规范与规划要求;2. 管理设施、服务设施的设置符合规划与规范要求;3. 标志与标线设计合理,符合规范与规划要求。3.9附属构筑物1. 交通安全及管理设施、照明工程、绿化工程等设计合理,符合规范要求。3.10抗震与防洪2. 道路工程及重要附属构造物是否按规定标准进行抗震设防;3. 是否满足防洪要求。3.11
10、公众利益1. 是否考虑环保生态问题并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2. 是否考虑拟建道路对沿线文物单位、名老古树、重要设施、重要单位、社区利益的影响;3. 是否考虑公交、轨道、地铁换乘和人行过街方便;4. 是否进行无障碍设计并符合规范要求。4改扩建城市道路专业审查要点序号项 目审查内容4.1设计文件总体要求1. 对既有道路的运行安全性、工程现状、交通量、路口流量、流向特征及交通组织方式是否分析评价;2. 对既有路路基、路面、桥梁、隧道、立交、平面交叉口等调查检测和综合分析评价的基础上,通过交通量预测,分析论证其拓宽改造道路的建设规模和建设标准是否合理;3. 既有路病害严重地段、事故多发路段在平、纵、横技
11、术标准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按线形有关的标准、规范进行方案设计,针对既有道路路基病害和安全事故多发路段的改造方案综合分析论证是否合理;4. 方案论证应根据预测的交通量情况提出拓宽改造道路的技术标准,针对新的建设标准分析道路的利用和取舍情况是否合理可行;5. 对个别不满足现行技术标准的路段应在安全性评价和工程造价分析基础上,提出改造、旧路利用、交通组织设计的相关方案是否可行;6. 既有道路改扩建施工方案、既有道路构造物拆除方案、施工期间交通影响程度评价及临时行车交通组织方案是否可行。4.2强制性条文1. 是否满足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中有关涉及城市道路的强制性条文;2. 是否满足重庆市规划管理技术规
12、定的要求。4.3路线部分1. 道路等级是否满足城市规划和交通需求,设计速度选用是否合理;2. 道路平、纵线形是否符合规范,道路是否满足安全运管,是否结合拓宽改造道路的功能定位、旧路的技术指标、交通安全、工程经济、既有片区路网主要路口衔接、片区雨污水排水方向需求;3. 平、纵、横的拟合设计是否以既有道路大型构造物、桥梁、隧道等重要控制点为主要控制要素进行技术标准拟定,构造几何要素,分别完成各方案的线形设计,交通组织设计,初步完成工程量的统计计算,并估算造价;4. 核实规划方案的如下内容:车道数的确定、车道功能划分、公交站点设置、非机动车道和行人交通的处理;是否分析判断改造道路方案对环境约束条件的
13、适应性;5. 方案综合比选是否综合考虑交通功能、工程造价、征地房屋拆迁、施工难易程度、生态自然环境破坏程度、景观、运营、道路两侧开发情况等方面的影响,初步确定推荐路线方案及征地拆迁实施范围;6. 道路拓宽改造后路基横断面路幅分配布置形式、宽度和断面组合与规划横断面路幅分配、现状横断面路幅分配、地上及地下管线位置、两侧重要建(构)筑物车辆出入口、既有交叉口的配合处理是否合理。4.4交叉工程部分1. 交叉口交通量分析、预测是否合理,既有道路改造前后交叉口形式和功能是否一致;2. 立交节点间道路拓宽改造是否重点考虑各个互通立交节点可能的拓宽方式、车道数平衡以及车道衔接方案、施工期间的节点交通保通方案
14、;3. 节点各种方案比选是否合理,立交选型是否恰当;4. 主线、匝道平、纵线形、路基宽度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若立交节点局部改造是否与既有节点技术指标的协调衔接;5. 道路平面交叉口是否满足视距要求,平面交叉口渠化处理是否恰当;6. 是否考虑交叉口人性化和运营安全性;7. 既有立交原址改扩建、既有立交原址重建、既有立交移位新建,立交的施工方案、既有立交拆除方案对既有立交通行能力影响是否进行分析评价及施工期间交通组织方案是否合理可行。4.5路基(边坡)部分1. 高边坡、高填方是否具有专项设计;2. 路基(边坡)的设计原则和依据是否合理,路基边坡防护工程设计是否合理,采用的结构形式是否安全、经济、美观
15、,是否考虑合理利用既有的建(构)筑物,是否与既有道路周边环境景观协调;3. 现有道路的路基、构筑物、综合管线是否进行实地调查、检测评定以及对既有路基分析评价;路基、路面、构造物利用与处治措施是否合理;4. 对有大型防护构筑物、高填、深挖、隧道进出口,不良地质重大病害(如崩塌、滑坡等),经多年整治已稳定的既有路堑或有挡护设施的地段,为避免病害重新复发或引发新的病害而引起更大工程,设计处理措施是否恰当;5. 在改建(改移中线、调整纵断面、病害处理等)或拓宽道路时,不可避免遇到对既有构筑物的处理问题。其处理尺度把握的恰当与否。4.6路面部分1. 既有道路路面是否进行实地调查与检测评定,既有路面现状分
16、析评价;2. 路面结构类型和结构组合是否考虑当地材料情况和使用经验,是否考虑预测的交通量、交通组成、重载、超载等实测资料;是否考虑既有路面结构的综合利用。4.7道路公用设施1. 既有公共汽车停靠站(港)位置是否合理,与规划或既有交通枢纽、大型公共建筑设施、休闲广场、轨道车站的人流组织衔接是否顺畅,设计是否符合规范与规划要求;2. 既有加油站、停车场、公共厕所位置设置是否规划与规范要求。4.8附属构筑物1. 交通安全及管理设施、照明工程、绿化工程等设计合理,符合规范要求。4.9抗震与防洪1. 道路工程及重要附属构造物是否按规定标准进行抗震设防;2. 路基设计是否符合防洪标准及相应规范的要求。4.
17、10环保1. 重要路段或居住区道路是否考虑防噪声设计;2. 对环境敏感区的处治对策是否恰当。4.11公众利益1. 是否考虑环保生态问题并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2. 是否考虑拟建道路对沿线文物单位、名老古树、重要设施、重要单位、社区利益的影响;3. 是否考虑公交、轨道、地铁换乘和人行过街方便;4. 是否进行无障碍设计并符合规范要求。5城市桥梁专业审查要点序号项 目审 查 内 容5.1设计文件总体要求1. 设计文件深度是否达到规定深度要求;2. 设计说明内容是否全面,设计图纸是否完整齐全;3. 主要基础资料是否齐全,并满足规范要求;4. 总体设计布置是否合理,是否满足工程综合规划条件(城市总规、用地
18、、路网、轨道规划等),是否充分考虑对现状道路、管线、轨道及建(构)筑物的影响;是否充分考虑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5. 专项论证报告是否齐全,并经相关部门审批;6. 特大、大型及复杂结构桥梁,是否有必要的计算分析及结果;7. 图纸签署是否符合规定。5.2强制性条文1. 是否满足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中有关涉及城市建设桥梁专业的强制性条文。5.3主要技术指标1. 技术指标的论证方法是否正确,论证是否充分;2. 主要技术指标是否满足现行规范要求;3. 工程规模和投资是否合理。5.4方案比选1. 桥位选择的依据和理由是否充分;2. 桥型方案是否同深度比选;3. 两端接线是否合理,是否满足路网及规划要求
19、;4. 桥位及桥型推荐方案是否合理;5. 桥下及桥面净空限界是否满足相关规范要求;6. 是否充分考虑桥梁美观及与周边环境景观的协调性。5.5基础与下部结构1. 基础设计方案是否结合地质资料,选型是否合理、可行;2. 基础设计方案与既有建(构)筑物关系处置是否得当;3. 墩台形式及材料选择是否合理;4. 是否充分考虑下部结构及桥梁整体稳定性;5. 不良地质现象的处理原则和方案是否合理、可行;6. 桥墩防撞、抗震、防冲涮方案是否合理并满足规范要求。5.6上部结构1. 桥梁结构体系及构造是否合理;2. 材料选择及技术要求是否合理;3. 主要结构形式选择及布置是否合理;4. 重要结构部位设计方案是否合
20、理、可行。5.7桥面系及附属设施1. 防排水设计原则及方案是否合理、可行;2. 桥面建筑限界是否符合相关规范要求;3. 是否设置管理养护设施,其方案的位置和规模是否合理。 5.8施工方案1. 总体施工方案、施工流程是否合理、可行;2. 总体工期安排是否合理。5.9防洪、抗震及消防1. 桥梁布置是否符合防洪标准及相应规范的要求;2. 水文分析计算是否合理,跨江特大桥(跨越重要航道且有深水基础)是否进行防洪、通航、冲刷、防撞、江岸防护等专项研究和试验;3. 抗震设计标准是否得当,参数取值是否合理,特大桥梁是否进行了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4. 是否满足消防净空要求。 5.10公众利益1. 是否考虑
21、桥上通过的管线安全问题;2. 是否综合考虑管线预留空间;3. 是否有本项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分析及采取相应措施;4. 是否考虑无障碍设计、照明、节能设计、桥头绿地等公共设施及空间。6城市隧道专业审查要点序号项目审 查 内 容6.1设计文件总体要求1. 设计文件是否达到规定深度要求;2. 设计说明内容是否全面,设计图纸是否完整齐全;3. 总体设计布置是否合理,是否满足工程综合规划条件(城市总规、用地、路网、轨道规划等),是否充分考虑对现状道路、管线、轨道及建(构)筑物的影响;是否充分考虑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4. 图纸签署是否符合规定。6.2强制性条文1. 是否满足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中有关城市
22、隧道专业的强制性条文。6.3主要设计技术指标1. 交通量预测方法是否正确,结果是否可信;2. 主要设计技术指标是否满足规范要求,是否经过充分论证;3. 工程规模及投资是否合理,是否与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水平相适应。6.4隧道线位1. 平、纵线形是否满足相关规范及安全运营的要求;2. 两端接线是否合理,是否满足路网及规划要求;3. 线位方案论证是否充分,推荐方案是否合理。6.5洞口部分1. 洞口位置是否设置合理,洞门形式与环境是否协调;2. 洞口施工对附近的现状道路、管线、轨道及建(构)筑物有影响时,采取的措施是否合理可行。6.6洞身结构1. 隧道净空是否满足行车限界、装饰及运营设施的安装空间
23、等要求;2. 隧道结构布置是否合理;3. 对不良地质和复杂条件是否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4. 对隧道运营及施工影响区内的道路、管线、轨道及建(构)筑物是否开展安全影响评价和采取必要措施。6.7防排水1. 防排水原则是否合理、措施是否得当;2. 生态敏感区隧道防排水是否进行专项论证设计。6.8通风、照明消防工程1. 机电设施是否侵入建筑限界;2. 是否按规范合理确定通风卫生标准,通风方式是否满足通风卫生标准和洞内防灾要求,通风方案是否合理;3. 是否按规范合理确定洞口环境亮度和洞内照明标准,是否有照明节能、设备防震措施;4. 消防方式是否满足消防要求;5. 交通与环境信息采集、CCTV监视、通风
24、(照明)与交通控制、防灾救援、通讯、中心控制等交通监控系统设置是否合理,是否满足功能需要;6. 供配电方案是否满足通风、照明、消防、监控等各类工况的要求。6.9防洪、抗震1. 是否存在防洪问题,采取措施是否合理;2. 确定抗震等级和地震动参数是否合理,是否按规范进行抗震设防。6.10公众利益1. 工程是否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2. 施工方案是否合理,是否充分考虑对周围环境和居民的不利影响,措施是否得当。7给水、排水专业审查要点序号项 目审 查 内 容7.1给水工程工艺专业审查要点7.1.1设计文件总体要求1. 方案设计文件应全面完整,有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可研和规
25、划方案合理性和近远期结合简要再评价,如有重大变化,应有相关的论证或批准文件;2. 工程设计依据、采用的有关标准及规范、主要设计资料应该充分、有效;3. 近远期结合和近期实施方案分析;4. 对旧城区管线较为复杂给水管道布置或改建项目,宜同时具备综合管网方案设计,非拆迁重要管线应有保护方案;5. 对关键特殊技术、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有论证及说明;6. 对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对下阶段工作的建议;7. 图纸签署应符合相关规定。7.1.2强制性条文1. 满足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有关市政给水工程工艺专业的强制性条文;2. 满足重庆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的要求。7.1.3总体设计1. 工程分期
26、规模及各设计参数选取应以立项批复、可研报告为依据,并符合相关规范规定;2. 净(配)水厂选址应满足环评及总规相关要求;对比选厂址从水源、环境、场地地质、水文影响,平场拆迁等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平面与竖向设计合理恰当;3. 水源按水质优、合理、经济方案比选,保证率满足规范要求,其水质和卫生防护,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4. 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总体(专项)规划、建设周期、现有给水设施等对给水系统进行总体设计,注重近远期结合;5. 输水线路选择应结合现状、规划要求、建设时序等要求设计;6. 取水工程应符合水源平衡的论证条件。7.1.4取水构筑物1. 按批复的可研报告、航道及港监相关部门选点意见,
27、结合当地取水现状对取水构筑物位置和水源平衡进行复核论证;2. 取水构筑物工艺设计参数、结构形式、基本尺寸、设备选型及数量、起吊设施等复核相关规范要求;3. 地表取水构筑物不应低于城市防洪标准,并满足相关规范要求;4. 地表取水构筑物进水自流管或虹吸管管径及数量应满足规范要求,取水头部、自流管应考虑防淤、防堵的措施,通航河道取水头部设置应满足通航要求;5. 地下水取水构筑物应有防止水质污染和非取水层水渗入的措施。7.1.5泵房1. 工作水泵的型号及数量应根据供水量变化及备用综合考虑确定,水泵选择应符合节能要求;2. 水泵机组布置间距要求应符合规范规定;3. 岸边式取水泵房进口地坪的设计标高,应符
28、合相关规范,满足防洪要求;4. 泵房设计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引水方式,设置相应取水头。7.1.6净(配)水厂1. 应结合原水水质情况、水厂用地、投资等多方面进行处理工艺比较确定净化工艺流程;2. 各净水构筑物根据工艺选型、主要设计及设备参数以及单个构筑物的数量和尺寸应合理,符合规范要求;3. 净(配)水厂的防洪标准不应低于城市防洪标准,并应留有适当的安全裕度;4. 水厂综合管线布置应合理,并考虑过境雨污水的排放;5. 排泥水及冲洗水的排放或回收利用措施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7.1.7输配水管(渠)道1. 长距离输水工程输水方式选定应进行线路比选,其主管路径应符合总规(专项规划)要求;2.
29、输配水干管(渠)的走向、长度、管径、节点等应与供水源相协调,管材选择合理;3. 管网布局及分区应合理,宜采用管网平差计算;4. 加压泵站位置根据分区确定,选点合理,设备选型与数量宜结合水量变化;5. 调蓄构筑物的位置、容积、数量、标高等应合理;6. 现状管网较为复杂的旧城区给水管道改造,宜进行物探资料分析,其定线应考虑新旧节点转换,走廊满足管网综合走廊,并考虑管线施工对交通组织的影响。7.2排水工程工艺专业审查要点7.2.1设计文件总体要求1. 方案设计文件应全面完整,有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可研和规划方案合理性和近远期结合简要再评价,如有重大变化,应有相关的论证或批准文件;2
30、. 工程设计依据、采用的有关标准及规范、主要设计资料应该充分、有效;3. 近远期结合和近期实施方案分析;4. 对旧城区管线较为复杂给水管道布置或改建项目,宜同时具备综合管网方案设计,非拆迁重要管线应有保护方案;5. 对关键特殊技术、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有论证及说明;6. 对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对下阶段工作的建议;7. 图纸签署应符合相关规定。7.2.2强制性条文1. 满足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有关市政排水工程工艺专业的强制性条文;2. 满足重庆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的要求。7.2.3总体设计工程规模1. 根据雨污水总量所确定的工程规模、服务范围、治理目标合理,与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31、一致。7.2.4总体设计污水处理厂1. 工程规模以立项报告或批复及可行性研究报告为依据,并符合相关规范规定;2. 厂址按可行性研究报告成果从进水点、环境、场地地质、水文防洪,平场拆迁等对技术、经济评价再评价;3. 平面与竖向设计布置合理,污水厂总图各主要技术指标明确,有远期预留用地,进场道路选线合理;4. 分析污水(废水)水质,确定分质排放或单独排放,考虑近远期污水量。7.2.5总体设计雨污水管网1. 排水体制(分流制、合流制)的选择应符合片区规划要求;2. 合流制截流式截流倍数合理,考虑对溢流水的污染效应和控制措施进行合理考虑;3. 对现状水系及地形(规划道路网高程)进行流域分析,总体布置符
32、合当地地形特点,雨污水量计算采用的设计参数合理;4. 污水管径应按终期考虑容量。7.2.6排水管渠雨水管1. 雨水量按区域汇水面积及用地性质确定,暴雨强度各参数合理;2. 雨水干管尽可能就近分散排入水体布置;3. 雨水干管走向符合规划要求,走廊及竖向满足综合管网设计;4. 管道流速及埋深按地形条件确定,出水口高程低于水面应考虑淹没出流影响;5. 架空雨水管方案及架空结构应比选。7.2.7排水管渠污水管1. 污水系统布置原则适当,污水量计算合理;2. 污水干管走向符合相应规划的要求,走廊及竖向满足综合管网设计;3. 采用倒虹吸管应有论证及方案比较,流速及冲淤流速、管数量及管径满足计算和规范要求,
33、闸槽及沉泥槽等附属设施合合理,事故排放满足环保要求;4. 架空污水管结构形式及采用管材应有方案比较;压力污水管道根据规范要求设置通风措施;5. 合流制管溢流井位置及溢流方式合理,符合环保和卫生防疫部门的相关要求。7.2.8排水管渠污水中途泵站、雨水泵站1. 污水中途泵站提升与重力流应进行比较,在有条件下首选重力流排污;其泵站的数量、位置、事故出口措施合理;2. 站址选择满足防洪要求,泵的形式、水泵等主要设备的选型、数量、运行方式合理、安全、高效、节能;3. 城镇低洼处的雨水泵站集水池位置、容积选择合理,水泵等设备选择合理;4. 泵站运行方式合理、安全可靠。7.2.9污水处理厂设计1. 污水处理
34、厂的占地面积满足远期发展的要求,卫生防护距离符合相关规定;2. 根据污水进、出水水质、场地环境、环保等要求进行污水处理工艺多方案比较,采用工艺合理,技术先进;尾水排放位置符合环保及规划的要求;3. 处理构筑物的形式、主要设计数据、尺寸、构造材料及其所需设备的型号、数量、性能明确,采用的新技术的工艺原理、特点合理; 4. 污水处理厂的防洪标准不应低于城市防洪标准,并应留有适当的安全裕度;5. 污泥处置应考虑减量化、资源化稳定处理,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填埋、堆肥、焚烧等污泥综合利用工艺多方案比选;6. 在有条件的污水处理后应合理考虑中水资源化回用。7.3结构专业审查要点7.3.1设计文件总体要求
35、1. 工程设计依据、采用的有关标准及规范、主要设计资料应该充分、有效;2. 建、构筑物及管道结构的安全等级,设计使用年限合理;3. 涉及库水位、洪水位、地下水位对建、构筑物及管道结构影响,设计应考虑防水、抗浮、抗震设防。7.3.2抗震设计1. 主要建、构筑物及管道工程的抗震设防类别;2. 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及地震分组等符合建筑抗震相关规范的规定;7.3.3构筑物结构材料要求1. 构筑物的材料的强度等级、抗渗等级及设计指标应满足规范要求;2. 净(配)水厂、污水处理厂主体结构形式合理,基础形式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确定,新近回填及地质复杂应进行多方案比较;3. 低于地下水或最高洪水的构
36、筑物应考虑抗浮、防洪措施。7.3.4环境挡护1. 场地建设中若存在高切坡、深基坑开挖、高填方,应根据安全、经济、环境等进行比较,方案应合理。并按相关规定是进行专项论证;2. 场地高程与连接道路及边坡对周边构筑物有影响方案合理。7.3.5构筑物及管道结构设计1. 架空管道结构形式应多方案比较,污水架空管架空应采用工程耐久性方案;2. 穿越河道、沟壑倒虹吸管有防止管道上浮、基础沉降的措施;3. 沿河及边坡的坡地管道位置设置应有防止边坡垮塌的措施。7.3.6建筑结构设计1. 厂内建筑物结构及基础选型应根据地质情况确定。7.4电气与自控专业审查要点7.4.1设计文件总体要求1. 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
37、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如有重大变化,是否有相关的论证或批准文件;2. 设计文件应全面完整,并达到规定深度要求;3. 工程设计依据、采用的有关标准及规范、主要设计资料应 该充分、有效;4. 图纸签署应符合相关规定。7.4.2强制性条文1. 满足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有关市政给水、排水工程电器专业的强制性条文。7.4.3供电系统1. 建设地现状电源情况叙述;2. 用电负荷级别,负荷计算方法合理,供电电压、电源安全、可靠、经济,供电电源与用电负荷的等级相适应,备用电源容量的确定及性能要求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3. 供电系统的设计应考虑远期发展和近期需要相结合,技术经济指标先进合理;4.
38、用电的节能措施应合理;5. 应有建构筑物的防雷、区域性防爆阐述。7.4.4自动控制1. 自动控制、仪表设计应与工程规模、性质相适应,应满足工艺要求并符合水厂、污水处理厂、泵站相关规范的规定;2. 应有根据工艺流程相关要求的设备监控方式、厂站控制模式、各系统的数据采集和调度系统及电器控制与变配电建构筑物的平面关系的阐述;3. 应对控制室的面积、所在位置、控制设备布置、监控系统的操作站等的描述。7.4.5通讯系统1. 通讯系统的组成,应与厂区规模与性质相适应,并应符合相关规范及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7.4.6建筑照明1. 照明设计应满足国家现行标准规范和使用要求。7.5建筑专业审查要点7.5.1设计
39、文件总体要求1. 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可研合理性再评价,如有重大变化,是否有相关的论证或批准文件;2. 方案设计文件应全面完整,并达到规定深度要求;3. 工程设计依据、采用的有关标准及规范、主要设计资料应 该充分、有效。7.5.2强制性条文1.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中有关市政给水、排水工程建筑专业的强制性条文。7.5.3总平面图1. 厂(场、站)总平面地面设计高程符合城市规划及防洪要求;2. 厂(场、站)中各单体建筑、构筑物与规划红线的关系以及相应定位、消防车道、出入口数量、防火间距等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及相关主管部门的要求;3. 根据工艺总平面布置图
40、的总平面设计有效、合理利用场地地形;4. 厂(场、站)总平面绿化率满足规范以及相关主管部门的要求。7.5.4建筑平面1. 建筑平面防火、防烟分区的设计满足相关规范要求;2. 楼梯的设置、安全疏散距离、出入口数量及宽度、防火门的设置、疏散门的开启方向等满足相关规范要求;3. 对有爆炸危险或有害气体的防护措施应有初步考虑并满足相关管理部门及相关规范的要求;4. 厂(场、站)中有噪声的各单体建筑(如泵房、鼓风机房等)及城市道路隔声措施应有初步考虑以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7.5.5装修要求1. 拟采用的内、外装修材料符合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7.5.6其它1. 环境卫生专业的建筑方案审查意见可
41、参考本章节。7.6暖通专业审查要点7.6.1设计文件总体要求1. 是否与审查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一致,如有重大更改,是否有相应的批准文件;2. 方案设计说明及图纸是否达到建设部规定的深度要求;3. 主要设备表是否齐全;4. 图纸签署是否符合规定。7.6.2强制性条文1.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中有关城市给水处理工程、污水处理工程(垃圾处理)工程暖通专业的强制性条文。7.6.3锅炉房及热力管网设计1. 锅炉房的设置位置是否满足有关规范要求;2. 热负荷估算值应合理,锅炉房的锅炉台数、单台容量、总容量、额定热效率及燃料系统设计应满足有关规范要求;3. 燃气、燃油锅炉的燃料输配系统及
42、通风系统方案合理,满足相应的防爆规范;4. 热力管网说明管材、保温等方案。7.6.4通风消防系统设计1. 加氯加药间通风部位符合工艺及规范要求;2. 对有易燃易爆等有害气体的特殊场所,应说明通风系统的排、进风口位置是否合理,换气次数等要求;3. 当输送有腐蚀、易燃易爆等气体时,通风设备选型、风机及风道材质是否满足规范要求。7.6.5空调系统设计1. 需要空调的房间及空调参数的确定应符合工艺及相关规范要求;2. 简述空调冷热负荷的估算值、空调(风、水)系统、控制及气流组织设置;3. 阐述空调冷热源选择及机组的能效指标、空调管材、保温材料的选择。7.6.6其它1. 暖通专业方案审查要点主要为垃圾焚
43、烧中的锅炉,用与第八章环境卫生专业审查中采用,其它部分净(配)水厂、污水处理厂均可按里面章节采用。7.7给排水专业审查要点7.7.1强制性条文1.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中有关给水处理工程、污水处理工程(垃圾处理)工程给排水专业的强制性条文。7.7.2给水排水设计1. 给水系统水质及水压满足相关规范要求,给水厂生活消防用水采用自制给水;2. 污水处理厂内生活污水可直排格栅处,给水厂按要求设生化池(化粪池)排市政污水管网;3. 给水厂、污水处理厂区雨水及周边汇入雨水成雨水系统接入水系、市政雨水系统及尾水井内;4. 生活、生产用水用水量计算合理;5. 给水管道材质选择合适;6. 循
44、环冷却水水量计算满足水量平衡要求;7. 给水管道与场地、工艺设备布置间距合理。7.7.3消防给排水设计1. 室内外消防给水及要求设置喷淋的区域消防水量计算满足消防规范要求;2. 污水处理厂的沼气罐与建筑距离应符合消防规范要求,周边消火栓按规范要求布置;3. 消火栓给水系统布局合理;4. 建构筑物按规范规定设置消防水池,其消防用水量满足规范要求;5. 室内消防灭火器及设施选型合理。7.7.4其它1. 给排水专业方案审查要点主要为净(配)水厂、污水处理厂采用,第八章环境卫生专业审查可参照采用。8环境卫生专业审查要点序号项 目审 查 内 容8.1垃圾处理工程工艺专业审查要点8.1.1设计文件总体要求
45、1. 方案设计文件应全面完整,有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工程可行性研究和规划方案合理性和近远期结合简要再评价,如有重大变化,应有相关的论证或批准文件;2. 工程设计依据、采用的有关标准及规范、主要设计资料应该充分、有效;3. 是否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及其审批意见所确定的各项环保措施;4. 场地选址应根据环境、地形、地质、水文、运距、配套设施、运行成本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符合规划总体布局;5. 应根据城市的总体布局及现状条件进行工艺选择,采用工业合理;6. 对关键特殊技术、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论证及说明;7. 需进一步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对下阶段工作的建议;8. 图纸签署应符合相关规定。8.1.2强制性条文1.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中有关城市市政环境卫生工程的强制性条文。8.1.3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1. 垃圾卫生填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