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农业工程概论.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6251290 上传时间:2024-12-03 格式:DOC 页数:283 大小:8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工程概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3页
农业工程概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工程概论》电子教案 教材:《农业工程概论》,张 伟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    主要参考书:     1、《农业物料学》,周祖锷主编,农业出版社,1994年;       2、《农业生物环境工程》,崔引安主编,农业出版社,1994年;     3、《农产品加工机械与贮藏》,沈再春主编,农业出版社,1995年; 4、《农业系统工程》,朱永达主编,农业出版社,1993年。                            绪论                                               第一章 农业物料的工程性质               第二章 农业机械化                 第三章 农业电气化及农业应用电子技术  第四章 农业建筑与农业生物环境工程 第五章 农业水土控制 第六章  农产品加工工程 第七章  农业环境保护与农村能源 第八章  农业系统工程 《农业工程概论》电子教案 第一章 农业物料的工程性质 §1研究的意义 农业物料——一般指:动植物产品、加工成品、半成品、以及与农业作业有关的土壤、肥料、农药等。(即:产品和作业对象) 意义:有利于正确的设计工艺与设备;质量的评估。 §2 农业物料的形态特征 一、尺寸和形状  尺寸和形状 (一)圆形和球形 圆度  式中:圆度表示与理想圆的接近程度;r指各棱角的曲率半径;R值最大内接圆的半径。(P6 图1-1) 对于类球体:球度=    式中:di指类球体的最大投影面积图形的最大内切圆直径 dc指类球体的最大投影面积图形的最小外接圆直径 对于椭球:球度==== (二)尺寸的表示 (1)粒径(非类球物料) 测定计算平均粒径的简易方法: Δ粗颗粒的平均粒径(可以一粒一粒的分拣)    按表1-2的算法 会存在d3<d2<d1<d7<d4<d5<d6的不同结果 Δ粉状物的平均粒径 (取为50~100g试样)   (调和平均粒径) 或用算术平均粒径                     相邻筛子之间物粒的名义直径   ()Xi为d’i下方,d’i+1上方的物料占总质量的百分数。(权重) 应根据测定的目的选用,如 (2)单项尺寸的测定,用 (三)尺寸分布 可代表一批物料粒径的平均尺寸 二、密度 (一)真实密度(true density): (成分、水含量等) 测量方法主要有 (二)容积密度(bulk density)与孔隙率(度):(物料总质量与视在体积或称虚表容积之比) 孔隙度(率) 孔隙所占体积与整个物料所占体积之比(孔隙比——孔隙体积与物料固体物质体积之比) 三、农业物料形态特征在农业工程中的应用 (一)品质评定: 1.谷物成熟程度(与尺寸有关)、杂质含量、均匀度等与有关;土壤紧实程度 2.牛奶放置时间长,变大。 (二)确定物料清选和分级工艺 根据①球度的大小影响滚动性②尺寸形状的差异影响选择分选方法的设备 由尺寸的分布规律,确定分选的可能性及筛孔的大小等 (1)             分选可能性(分离程度)和孔型 (图1-4 不同的物料的尺寸—频率分布曲线) (2)             筛孔(窝眼)大小的选择:根据分选的目的和要求确定(图1-5) (三)设计计量装置或容器——根据容积密度 §3.农业物料的机械特性 一、应力、应变与破坏 有助于选择加工方法 (一)       应力与应变: △农业物料的流变特性是研究物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变形和流动,以及载荷作用的时效。 ※ 变形——弹性变形;流动: 流变特性用应力、应变和时间三个参数表示。 ※         应力松弛——指物料突然地变形到给定值并保持不变时,应力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与蠕变对应) 东农303马铃薯的应力松弛模量方程(P11.图1-7)弹性模量: ※         农业物料的应力——应变关系,因农业物料通常具有  等特点,而变得非常复杂(P12.图1-8)。 (二)   农业物料的破坏 (1)             破坏的原因 ①         机械力:挤压、切断、碰撞、颠簸等。 ※         谷粒的损伤与受力大小和水分高低密切相关(P12.图1-9) ②         其他应力(物理化学的作用):热应力(烘干与冷却过程);乙醇促使苹果边熟腐烂;湿应力(西瓜番茄水分过大的裂口)。 ③         物料自身的生化作用——呼吸代谢作用——在温度湿度较高条件下(受伤后速度变快),导致生命缩短而坏死(呼吸加快,营养消耗加快)。甘薯受伤后呼吸量加大(P13.图1-10) (2)             破坏的类型:切断(正切、斜切、歪切、滑切)                  粉碎(击磨——玉米;压磨——小麦、大蒜)                  去壳(克剥——核桃;热胀应力——松籽、板栗;撞击——葵花籽)                  碎土(弯曲——犁地) (3)             有害性破坏的防止 二、流体动力学特性(※ 流体——以空气、水(形变介质)为载运体) 与物料的输送、装卸、分离等作业有关系 (一)       流体对农业物料的作用力 (1)           阻力与阻力系数 根据因次(量纲)分析,流体的总阻力 C为阻力系数(一般由试验确定) A为物体垂直于平面内的投影面积 ㎡ ρ为流体密度 g/cm3 V为流体和物体的相对速度 m/s 阻力系数   ※     动力粘度的定义(P21)——单位面积、单位速度梯度时所受到的剪力。  ※     1Pa·S(帕·秒)=10P(泊:达因·S/cm2;克/cm·S)=1000CP(厘泊;毫帕·秒) C=f(Re)的关系复杂,一般为3~4个区域 (2)           物料在流体(形变介质)中的临界速度(即重力—浮力=阻力时的相对速度V0)) ①         球状物体  重力—浮力:时 球体的体积和投影面积分别为πd3/6和πd2/4,一般情况下,C≈0.44 则 ②         非球状物体  ※实验证明:当Re<50,一般不规则形状的物体的阻力系数C与球体的阻力系数C相差很小(见P14.图1-12)。 ∵当达到临界速度时,不规则物体和当量球体所受的重力和浮力相等,故二者的阻力也相等。 ∴工程中,先求当量球体(质量和密度相同的球体)的临界速度,然后加以修正——求不规则物体的临界速度。即: (当量球体) Kψ——球形折合系数(形状修正系数),P15.表1-3 给出了一般谷粒的Kψ值。 ③       有限空间对临界速度的影响 例如:物料在管道中,使流体的通过面积减小、周边流速增高、产生局部阻力(静压差变大),导致临界速度减小。 据乌斯吕斯基试验(钢球)得出经验公式: D为管道直径,ds为物体直径,V0为无限空间时的临界速度。 ④       群体物料(浓度)对临界速度的影响 相互摩擦和碰撞,激起紊流,改变了混合(液)体的密度等,将导致临界速度减小(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钱宁对均匀沙粒所做实验表明: V0为单粒的临界速度,m0为沙粒的体积浓度(实验值为5~25%),β值见P15表1-4。 ※         此公式适用于非粘性粗粒泥沙 (二)       物料流体动力学特性在农业工程中的应用 (1)             清选分离中的应用 气流分选 P16,图1-14、15、16、17 (2)             物料输送中的应用 三、流变特性 (一)       流变特性的某些特点:用应力、应变、时间三个参数描述;具有应力松弛或蠕动(的表现) (二)       流变模型   1、基本元件 ①弹性元件(弹簧)   或    (卷簧的剪切公式) ②塑性元件(滑杆)  只要有变形,就有:P≥F  (即拉力大于等于最大摩擦力) ③粘性元件(牛顿液体阻尼器)  (即应力等于动力粘度乘以应变速率)   2、粘弹性物料的流变模型 ①麦克斯韦尔模型(Maxwell 实质是流体模型) ※应力相等,应变相加。(P19.图1-21)     ②开尔文模型(Kelvin 实质是固体模型,如纺织、塑料绳等) ※ 应变相等,应力相加。弹簧的运动是非线性的(延迟弹性变形)。(P19.图1-22、23) (P19.图1-21)              (P19.图1-22、23) ③其他模型 a广义麦克斯韦尔模型:多个麦克斯韦尔单体并联,主要描述复杂的应力松弛现象 b广义开尔文模型:多个开尔文单体串联,主要描述具有一个以上松弛(或延迟)时间的物料。    c伯格斯模型(Burgers):在外力作用下,同时呈现出瞬时弹性变形、延迟弹性变形和粘性流动的性质。是用来预测物料蠕变特性最著名的流变模型之一。 d宾汉模型:由粘性和塑性元件并联,有时共同串联一个弹性元件。 ※     用表描述外力超过屈服应力时,物料才开始流动的现象。如:粘泥、果酱、油漆等。 伯格斯模型宾汉模型 (三)       流变特性的应用 (1)             调节和利用物料的表观粘度(指非牛顿液体在不同剪切速率或剪切应力下动力粘度) ※         倚时性非牛顿液体具有触稠性(如肉丸)和触稀性的特点。 在某一剪切应力τi作用下,非牛顿液体的粘度为: (2)             物料品质检验:纯蜂蜜和假蜂蜜的粘度不同;牛奶的粘度与脂肪含量成正比。 (3)             利用粘弹性物体拉伸后回缩的特性进行模口设计(P20.图1-24) (P20.图1-24) 四、              摩擦特性 (一)       固体物料的摩擦:库仑定律:摩擦力 (1)             正压力的影响:影响凹凸不平的平面上凸峰的变形——→F的变化。 (2)             速度的影响:①物料变形;②磨掉芒毛→F↑↓;③产生静电等。 (3)             水分的影响:含水物料与钢板(一般为不易吸水材料)等接触时,会产生粘附力μ,则. (4)             其他影响:滑动摩擦角、物料的方向性、尘埃等影响。 (二)       流动物料的摩擦:指流体与非流体以及各流体层之间的剪切应力。 ※     某些流体的粘度值见表1-6 (三)       散粒物料的摩擦                                       休止角 , 越大,散落性就越小,内摩擦角就越大。                   (※ 内摩擦角——反映散粒物料间摩擦特性和抗剪强度的参数) (四)       摩擦特性的应用 (1)       改变物料的运动状态,刹车片、千斤顶、地轮(减少打滑)、禾秆夹持等。 (2)       合理设计料仓。 (3)       评定物料质量:休止角 §4农业物料的热特性 一、            热量的传输过程 二、            农业物料的具体热特性 (一)比热: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每升高或降低1度(K)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依据加热过程有 ∵含水量的波动及影响,计算方法: 果蔬的比热计算: ※         随温度的升高,C略有增大。 (二)导热系数(导热率,λ):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单位温度梯度传导的热量(W/m·K), 表示导热的能力。 ※ 物料的密度对导热系数有影响,固体>液体>气体;水的导热系数为0.06 W/m·K。 果蔬的导热系数: 肉类:λ=0.0798+0.00517M(※ 当温度为0~60℃,含水率60~80%时) (三)       导温系数(热扩散系数,α):反映导热过程中物料导热能力和储热能力间的关系,是衡量物料受热后温度传导能力的重要参数。 (单位:m2/s) 三、            农业物料热特性的应用 (一)       设计烘干和冷却工艺参数和规范 供热和升温与比热有关 物料层的厚度和加热均匀度与导热系数有关 热特性跟温度和水分的关系等 (二)       品质检验:如牛奶比热C=0.93若偏离过大即为掺假或变质。 §5 农业物料的电磁辐射特性 不同的物料对不同波有不同的反射、折射、绕射(衍射)、散射和吸收作用,能引起内部组织和结构的变化。 一、农业物料的可见光特性(约为0.4~0.77μm) (一)   反射特性: 光反射率    I0和IR分别表示射向物料总辐射强度和反射回的辐射强度(即单位面积上的光通量,W/m2)。 ※     不同物料或同物料的不同发育阶段其R不相同。(P27.图1-31) ※     为了消除物料外形、光源的强弱所产生的误差,通常采用两种波长的光测其反射率差 △R或反射率比R1/R2作为判断标准。 (二)光透射特性                 透射率:T=IT/I0×100% ※     实际应用中,常采用吸光度 ,能够同时反映物料的外表特征和内部密度等。 (三)延迟发光特性 物料经过照射,使叶绿素分子离子化,产生自由电子,使最低能级的叶绿素放出延迟光,然后逐渐衰减(P27.图1-32)。 二、农业物料的其它光辐射特性(红外光:0.77~1000µm;紫外光:0.04~0.39µm) l         红外线辐射有显著的热效应和较强的穿透力。 l         红外辐射特性(R、T、A等)与物料的厚度、结构、密度、水分以及照射条件有关。   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法,可以快速、准确测定物料的品质和成分;   远红外探测器,可探测森林火灾、作物长势和预报病虫害等。 l         紫外线辐射(0.04~0.39μm),有激发光现象(不同物质发出不同颜色的荧光),用于分拣、鉴定纯度等。 ※     生物受适当强度的紫外光照射,可促进维生素D的转化,有利于健康;过强的紫外线能消毒杀菌,但有害于健康。 三、农业物料的其它电磁辐射特性 (一)微波(0.1~0.01µm) l         辐射特性(R、T、A等)比短波显著。 1、原理:※ 通过极性水分子振荡,导致细胞膜破裂和细胞间的氢键松弛破坏而难以存活;但有时可能激活细胞,增加种子发芽率等。 2、用途 (二)X射线和放射性辐射波 1、原理:穿透力强,使水和其它物质电离,从而影响新陈代谢—— 2、用途:①推迟果菜完熟期;②推迟蘑菇破膜开伞;③诱变育种;④杀菌保鲜(大蒜)。 四、电磁辐射的应用——(见P29.表1-10) §6 农业物料的电特性和磁特性 一、生物电 l         受精蛋两端电位差 l         植株受伤部分和完整部分间存在电位差,且伤势严重,则电位升高。 二、介电特性 ※ 介电常数:ε=D/E (D——电通量密度;E——电场强度) 相对介电常数 =ε/ε0=C/C0  (ε0和C0为真空介电常数和电容。表示提高电容量的能力) 介质损耗角正切:tgδ==IR/Ic (表示物料在交流电场中吸收电能转化为热能的能力) l         用途  (见P31.图1-34)                  (见P31.图1-34) ※ 充满理想电解质的电容器没有能量消耗,其电流Ic超前电压V为900。由于有了损耗,使电流I与电压V的相位角减小,损耗角δ增加。(通常)在任何给定频率下,电介质可用理想电容和电阻R组成的并联电路表示(见上图)。总电流I与外加电压V之间的角度θ称为相位角,cosθ称为功率系数,在δ很小时,tgδ≈cosθ。 三、电阻率(Ω·m) 已知        实验得出,吸湿性物料有:(水分传感器原理) ※     a、b为物料特性常数=f(品种、密度、温度等) ※      西瓜电阻率与含糖量的关系,P31.图1-35 四、磁特性 ※     用磁化水灌溉,可以增强根系的吸水性、有利于叶茎的生长。 磁化的主要表现(作用): ①作物增产。例如,在播前6~12天,将小麦种子在30~60mT(毫特斯拉)磁感应强度下进行处理数秒,能够提高净光合速率。 ②减少耕翻作业的能耗。在犁铧处安装强磁性源,可以使阻力↓11.3%;阻力波动小(波动系数由6.95%↓到1.99%)。 ③增强土粒凝聚性。 ※     土壤磁化率与有机质的关系:X=28.6+14.6Om(%) ,相关系数r=0.902; ※     磁化率=磁化强度/磁感应强度, 磁感应强度——磁性物质中单位体积的磁矩。 五、农业物料电特性在农业工程中的应用 (一)含水率测定  利用电特性(电导率、电阻率等)与含水量的关系。 (二)物料干燥  利用介电损耗原理。 ※        采用高频(1~150MHz)或超高频(微波)(915~2450MHz)加热更加优越,如:含水量17%的蘑菇经微波处理5分钟,水分便可降到5%一下,而在一般烘房内则需6~8小时。 (三)质量评定 测: ※     主频——用敲击激励苹果的方法,获得响应频率幅值最大的频率,称为响应主频率。用来检测果品坚实度、判断贮藏时间等。 (四)种子处理 用于: §7 农业土壤的工程性质 ※ 《周礼》中指出:“万物自生焉则曰土,以人所耕而树艺焉则曰壤”。古书《说文解字》对土的定义:“土者,地之吐生物者也”。并进一步解释:“‘二’象地之上,地之中”。即土壤位于岩石之上,地面以下的大地表层;“∣”是“物出之形”,表示土壤能够生长植物。两者合起来就是“土”。 本节主要内容:土/壤的形成;土壤的组成;土壤的性质;土壤盐碱化及其危害。 一、自然土与农业土壤的形成 (一)自然土的形成:岩石——母质——微生物——植物 l         五大自然成土因素: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 l         自然土(5层) (二)农业土壤的形成 l         土壤(4层) 二、土壤孔隙度、土壤水和空气 土壤为三相体(见下图) (一)土壤孔隙度 l         土壤孔隙 ※ 土壤要求:总孔隙度为30-60%,非毛管孔隙>10%;毛管孔隙(含非活性孔隙)∶非毛管孔隙=2~4∶1。 土壤孔隙度=  土壤孔隙比: (二)土壤水: ①     气态水——孔隙中的水汽; ②     吸湿水——土壤颗粒表面由空气中吸取的水分子(约20个水分子厚,密度为1.2~2.4,冰点为-78℃) ③     薄膜水——包容在吸湿水外面的水膜,最大含量为吸湿水的2~4倍。外层膜状水可以被作物利用,但移动缓慢。 ④     毛管水—— ⑤     重力水—— (三)土壤空气: 相对湿度大,氧气少,CO2多(是空气中的5~120倍)。 ※     土壤空气增多,微生物活动旺盛(尤其温度较高时),有利于有机质分解。 三、土壤含水率和土壤状态 见P34.表1-12;P35.图1-38。 l           含水量:由小——→大   状态:  固体——→塑体——→流体   力学特性:小——→大——→小 四、土壤的强度与破坏 △土壤强度——不引起屈服应变和破坏的最大应力。 外力——拉、压、剪、穿透等 破坏——断裂、压缩、塑流等 ※ 土壤强度是变化的,不是定值。∵①质地、含水量的不同;②由于孔隙的存在,难以准确地衡量有效截面积。 (一)抗剪强度(S) 据摩尔——库伦经验公式:S=C+σtgψ  (类似于物料摩擦力公式:F=μ+fP) 式中:C——粘结力;σ——正应力;ψ——内摩擦角;μ——粘附力。 ※ P35.图1-40,描述剪切应力(S)与剪切应变的关系 (二)承压强度(支承能力) 基本公式:P=K()  式中:P——载荷压强;Z——下陷深度;n——与土壤性质有关的常数;K——考虑到K与承载面积有关,故分为两部分:,其中,Kc——内聚变形模量,与面积有关;Kψ——摩擦变形模量,与面积无关;b——矩形支承面的短边或圆形半径。 △※ 土壤下塑限——开始表现可塑性时的含水量。(犁地的含水量应在下塑限以下) 土壤上塑限——失去可塑性,开始流动时的含水量。   ※ 两者之间的含水量范围称为可塑性范围,两者之差称为塑性值。 塑性值大的土壤,可塑性强。 五、土壤结持度——在不同水分下,土粒在外力作用下的难移动度。 土壤结持度与含水量有关,∵水分影响土粒的粘结力和粘附力(P37.图1-43)。   ※ 土壤的状态从 干燥——泥浆;其结持性依次为:坚固、酥软、可塑、粘韧、浓浆、薄浆。   ※ 通常为了减小机具的摩擦阻力(摩擦阻力约占总阻力的50%,而当作业速度达到14.5km/h时,只占8%),常采取以下措施: ①     增加刃口的锐度; ②     涂聚四氟乙烯和尿素树脂等; ③     电渗法:施以直流电场,使阴阳离子向不同方向迁移; ④     在酥软结持状态下作业。(另外,还有磁化犁、仿生犁等) 六、土壤压实 基本公式:  式中:A——压缩系数;P——压力;C——P0=1时的孔隙比,即单位压力下的e0。  P37.图1-44,表示干、湿土的P-e变化趋势。 △ 图1-45,表示含水量对压实程度的影响,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一般当含水量为饱和含水量的80~85%时,最易压实。 △ 压实的后果:①透水、透气性↓,蒸发↑; ②有机质分解慢,对作物供氮不足; ③耕作阻力↑,质量↓; ④影响产量。 △ 减少压实的措施: ①复式作业; ②免耕、少耕; ③降低接地压力; ④定期深松; ⑤施有机肥;…… 七、土壤的热特性 C、λ、α各参数的物理意义与§1.4是一致的。但由于土壤中水分和空气比一般物料多,∴热特性波动很大。 l         水分对土壤热容量的影响见P38.表1-13,   当水分低时:C:砂土>壤土>粘土>泥炭;   当水分高是:C:泥炭>粘土>壤土 >砂土。 ※ ∵水置换了空气,而水的热容量大约是固相的3~5倍,是空气的3000倍。 l         水分对导热系数和导温系数的影响见P39.图1-46,λ、α:砂土>壤土>粘土>泥炭。 ※ ∵水导热系数是空气的26倍,是固相的1/3~1/4,通常土壤导热系数主要受含水量和松紧程度的影响,其影响程度大于容积密度。   ※ 公式和是一致的,∵C乘以ρ即为单位容积的比热。   ※ 关系式 的作用是:通过测定α(简单),可以研究导热方面的变化。   ※ 实践证明,常见作物种子发芽的最佳土温平均>25℃。较高的土温有利于丰产。 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根系发育、作物成长以及土壤与大气中的气水交换。因此,耕作(施肥、中耕)使土壤疏松,可以使——Cv↓、λ↓、日照后升温快。 八、土壤的盐化和碱化 (一)盐碱土分类 ①     盐化土——表层的中性盐含量>0.2%,对作物有危害; ②     盐土——表层的氯化盐>0.6%或硫酸盐>2%,危害极大; ③     碱化土——表层含有碱性盐,PH≥8.5,碱化度(在水中的含量)>5%; ④     碱土——表层含有碱性盐,PH≥8.5,碱化度>20% (二)盐碱土成因 1、自然因素——①含盐高的母质,由于水的蒸发,在随雨流到低洼处;                ②耐盐力强的植物吸水时吸收了盐分,干枯时留在地表。 2、人为因素——灌溉不当、高位水库(使地下水位抬高)、水旱间隔种植等,造成次生盐渍化。 ※ 地下水位临界高度,一般认为:毛管深度+根系主要部分的分布深度。 (三)盐碱土对农业生产的危害  △   ①生理干旱——含盐水的浓度大,植物吸水难甚至“反渗”而凋萎; ②盐分毒性——腐蚀幼芽或使叶子干枯; ③营养失调——影响植物对某些营养元素的吸收或生成难溶解的化合物; ④恶化土壤理化性质——破坏团粒结构,干时板结,湿时粘重,透气性差。造成植物出芽难、微生物活动困难。 本章重点、难点:1、农业物料的机械特性;                 2、农业物料特性在农业工程中的应用。 思考题:1、农业物料的基本特性;         2、含水量对农业物料特性的影响。 第二章 农业机械化  §1 农业机械化在发展农业生产和推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     △农业机械化——用机器逐步代替人畜力进行农业的技术改造和经济发展的过程。 ※ 农业机械化在发展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替代、强化。 劳动强度的评价: 能量代谢率(Energy Metobolic Rate):EMR=×100% 式中:Ew——劳动时消耗的能量(kJ/min);ES——准备工作时消耗的能量(kJ/min);       Eb——基本代谢量。 P41.表2-1,给出体力劳动的分级 ※ 人的工作能力约为0.75kw。 §2 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条件 一、有较发达的工业基础; 二、              有一定的资金; 三、              有劳动力转移的出路; 四、              有所需的能源; 五、              有适用的农机化技术; 六、              有较好的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条件); 七、              有一定的生产规模。 §3 机械化作业项目及机具的基本类型 作业类型 机组类型 一、农用动力机械 拖拉机,固定式内燃机,电动机,农用汽车,农用飞机,风力机等。 二、作业机械 (一)种植机械    1、土壤耕作机械 铧式犁,圆盘犁,旋耕机(垂直式,水平式),圆盘耙,钉齿耙,镇压器 中耕机械:双翼(单翼)铲,培土铲,施耕锄,凿式铲等。    2、播种及栽植机械       铲式、靴式、圆盘式开沟器;(配有型孔轮排种器、外槽轮排种器、水平圆盘/拨种轮式排种器) 联合播种施肥机;免耕播种机;飞机撒播;工厂化(育苗)移栽机(水稻、玉米)    3、植保机械 喷雾器;喷粉机;弥雾机;飞机喷药等。 作业条件(晴雨、风向、风速),防污染、防中毒,防腐蚀(机具)。    4、收获机械 小麦,玉米,马铃薯,花生等。    5、灌溉机械 漫灌,沟灌,畦灌;喷灌,滴灌,渗灌。 (二)养殖机械    1、饲养管理机械       喂饲、饮水、粪便清除、通风、采暖、畜产品采集机械等。    2、饲料加工机械 清选机、粉碎机、洗涤机、铡草机、打浆机、蒸煮机、混合机、颗粒饲料压制机、膨化机等    3、草场机械(※ 我国有3.5亿hm2草原) 封育设施(网围栏、围栏等)、防鼠害设施(笼、夹、施毒饵机械、地箭等)、水利机械(打井机、挖沟机、泵)、植树机、燕尾犁,以及草场建设机械——推土机、土壤耕作机械、植保、灌溉机械等 牧草收获机械——割草机、搂草机、垛草机、捡拾压捆机、压扁机等    4、水产养殖机械 挖塘、清淤、增氧、饲养加工、投饵机械、捕捞机械等 (三)运输机械 汽车、拖斗、传送带、升运机等 运输作业生产率: (t-km/h)  ※ α——载重系数;τ——运输时间利用系数;W——载重量(t);V——平均速度(km/h)。 其中      ※     L——运距(km); L0——空行距离(km); t1——装卸时间(h)。 如果 L=L0, 则 ,(t-km/h)。 ※ 当α、W、V、t1确定时,Q=f(L)为双曲线(P56.图2-27):            P56. 图2-27 (四)农田建设机械 挖掘机、铲运机、平地机、推土机、挖沟机等 §4 农业机器配备 一、农机具、机组及机器系统 机组——由发动机、传动机构和作业机具(部件)三部分组成的、进行机械化农业生产的基本作业单位。 机群——由各种类型的动力机械、作业机具、自走机器以及辅助设备(汽车、运油车、维修车等)组成的群体。 机器系统——是指成套的机械,它们在动力机械与配套农具之间、各种动力机械之间以及各种农具之间都有一定的协调关系。 机器系统是实现某种作物全过程机械化的物质基础。 ※ 由各种作物的机器系统形成各地区的机器系统(乃至国家的机器型谱系列)。 二、机组生产率及动力机械功率匹配 (一)田间移动作业机组的生产率:(单位时间内按一定质量标准完成的作业量) 1、理论W理:W理=1.5BVL  (亩/h) = 0.1 BVL (hm2/h)※ B——结构幅宽(m);VL——理论速度(km/h)。 2、技术WP:WP=0.1BPVPτ= 0.1BVPE (hm2/h)※ BP——作业幅宽(m);VP——作业速度(km/h);τ——时间利用系数;E——田间效率(E=β×τ)。 (二)△需要的拖拉机功率:∵ (N)※ K——比阻(N/m); ∴ (①W=1.5BVpE=1.5PTVpE/K=1.5NT×3600×E/K=5400NenξNηTE/K ②AT=KL/(1000N-m×3600s)β=K×666.7m/(1000N-m×3600s)=K/5400β(kw-h/亩)) 式中:※ 分别表示传动效率、滚动效率和打滑效率。 三、机组作业成本 四、农业机器配备 (一)按作业量配备机器    第j项作业需配备的机组数:    (台) ※ Dj——j项作业适时期的日历天数; αj——可下地概率;hj——每天的作业小时数。 (二)机器功率和幅宽的选择 对于某种机型,根据“适时期”损失和固定成本的变化曲线,尽可能地选择最佳的Ne和B。 本章重点、难点:1、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条件;                 2、农业机器配备。 思考题:1、农业机械化的地位与作用;         2、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条件;         3、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 第三章 农业电气化及农业应用电子技术  §1 农村电气化 一、农村电气化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电能的三个优点: 1、便于转换——光、热、风、核能等机械能、热、光等; 2、便于输送; 3、便于控制。 二、农村供电 供电电源的几种形式 (一)大电网供电——城市、农村联网,2~3级变压,采用三相、单相混合供电方式;跨步电压。 (二)小水电供电——四极发电机 (电机转速n=60f/p p——磁极数;f——频率)    1、发出的功率:  ※ A——系数;H——净水头(m);Q——流量(m3/s)。    2、主要设备:拦河坝、水轮机、发电机、变压器, 另外:调节水轮机进水量——稳定转速;自动调节励磁电流。    3、潮汐能水电站 (三)小火电供电——500~几千kW小火电,一般以煤为燃料                     <500kW 多采用柴油机组    1、小型火力发电厂主要设备: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等;    2、柴油发电机组:①普通型——人工操作;                     ②应急自动型——断电时,10秒之内自动启动供电;来电时,2分钟内自动退出;                     ③全自动化型——各参数实行监控,自动报警,采用微机控制。 (四)风能和太阳能发电    1、风力发电机:小型 <9kW;中型 10~99kW;大型 ≥100kW。 ①     小型风力发电机:50~100W,牧区家庭用。如:风轮直径2m,2个叶片,起动风速<3m/s,额定风速7m/s,Nen=100W,与6FC-120铅蓄电池配套,全部重量100kg。 ②     中型风力发电机:风轮直径10~21m,3个叶片,起动风速<4m/s,额定风速10~11m/s,Nen=10~55kW。 ③     大型风力发电机:单位kW的造价高,调速、调向及控制技术复杂,目前仍处于研制、试验阶段。    2、太阳能发电——光电池:※ 硅光电池,转换效率10%左右;还有砷化镓光电池等。 用于航标灯等,(开发材料,减低成本是关键) 三、农村用电 (一)农业排灌及供水    1、农业排灌 l         大型轴流式水泵——采用三相绕线型异步电动机——提高起动扭矩; l         常年运行的排灌设备——采用过激运行的三相同步电动机,以改善电网功率因数; l         小功率排灌设备——采用三相鼠笼型异步电动机。 ※     及时切断空载或调整轻载运行的排灌用变压器,以减少能耗。    2、农村供水 ①     有塔式供水——水塔的水池要安装高水位和低水位2个继电器; ②     无塔式供水——水泵、密闭压力罐、压力表、机电器、管网等;   ※定期打开罐底的“放空阀门”和“进气阀门”,充进新鲜空气。 (二)农业电力拖动:国产丫系列电动机,相电压380V l  连接:①“丫”(星形)接法:              (功率<3kW的电机)         ②“△”接法: (功率>4kW的电机) l  转向:任意二相电源线倒接; l  起动:>10kW的电机,由于起动电流较大(是满载电流的4~7倍)通常需要减压起动:①“丫”—“△”换接起动法,(绕组电压由380V降为220V); ②变压器降压起动法——经三相纸耦变压器降压。 l  短路和过载保护——一般<5.5kW的三相异步电动机,多采用过载保护自动空气开关,进行控制和保护。 农业电力拖动    1、固定作业机械——主要指场上机械:脱粒机、扬场机等;    2、移动作业机械——1)电动拖拉机:日本——移动变电站、电缆小车;意大利——蓄电池电动拖拉机,苗圃作业。 2)电动绳索牵引机:组成——移行器、绞盘、电气控制、钢丝绳、农具等;                    缺点:①地块转移困难;②田间供电网投资大;③钢丝绳寿命短等。    3、农副产品加工机械 砻谷机——稻谷脱壳;碾米机——将稻米(糙米)加工成白米; 磨粉机——加工小麦、玉米等; 弹花机——加工皮棉; 榨油机、铡草机、锤式粉碎机 (三)农村电气照明    1、一般生活照明(包括家电)    2、工厂企业照明    3、田间作业照明    4、饲养、种植业中的补充照明——取暖、杀菌、补光等    5、诱捕害虫—— (四)电热——(略) (五)农村安全用电   ※每年农村触电人数达数千人,占工业和城市居民触电死亡人数的85%左右。 1、农村触电事故的特点: 1)有季节性——6~9月份,①夏秋忙季,临时接电、带电迁移;②闷热多雨,设备受潮、绝缘性差;③人出汗、人体电阻低,增加触电的危险性。 2)多发生在低压设备上——接触机会多,有麻痹思想; 3)青少年多——主劳动力,活泼好动; 4)触电隐患多——环境条件、技术水平差,缺乏安全常识。   2、电流对人体的危害       ※P71.表3-3 触电后能自动摆脱的电流 交流电流:>50mA,心脏会停跳,昏迷,致命的电灼伤;>100mA,会导致死亡。 伤害程度的相关因素——持续时间、电压、频率、通过人体的途径、健康状况;   3、触电急救 立即开断或脱离电源; 请医生就地抢救——平卧地上,人工呼吸;   4、防触电措施——加强宣传、严格操作规程、采取安全措施 ①     不要带电作业; ②     电气绝缘、屏蔽; ③     在易触电的场所工作,采用36V以下的安全电压; ④     使用安全保工具:绝缘手套、鞋、高压绝缘棒等; ⑤     易漏电的设备,应安全接地(接零); ⑥     安装低压漏电保护器——场院、建筑工地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