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第四节孙中山的民主思想.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251249 上传时间:2024-12-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节孙中山的民主思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四节孙中山的民主思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学校:江苏省宝应县范水高级中学 主备人:王健) 本人声明:本文属本人原创作品,本文著作权授予“北京全品考试书店有限公司、北京全品教育科技中心”独家所有,本人拥有署名权。” 一,选择题(50题,每题2分,计100分) 1.“睁眼看世界”的思想发展成一股社会思潮的原因不包括( ) A.鸦片战争前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加剧 B.中西方之间的联系加强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D.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先进分子研究并介绍世界知识所致 2.戊戌变法的历史作用有( ) ①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②解放了人民的思想; ③促进了人民的觉醒;④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3.19世纪90年代,维新思潮进一步发展的条件包括( ) ①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为其奠定了经济基础;②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为其提供了阶级基础; ③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民族危机的加深为其提供社会环境;④西方先进思想的传播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4.新文化运动与辛亥革命的一致性是( ) A.坚持反封建 B.消除清朝残余势力 C.反对尊孔复古 D.开展文学革命 5.“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这种思想是谁在什么书中最早提出来的( ) A.《海国图志》 B.《孔子改制考》 C.《西学东渐记》 D.《资政新篇》 6.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其根本目的是( ) A.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B.镇压太平天国 C.抵抗外国侵略 D.维护清朝统治 7.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是( ) A.提倡民主和科学 B.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C.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D.宣传马克思主义 8.“我们现在认为,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学术上、道德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此话出自( ) A.鲁迅 B.胡适 C.陈独秀 D.李大钊 9.新文化运动后期,曾经接受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不包括( ) A.李大钊 B.陈独秀 C.毛泽东 D.胡适 10.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使中国的知识分子受到民主和科学的洗礼,起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B.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宣传作用 C.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组织基础 D.有形式主义的偏向,产生了许多消极影响 11.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也是探寻、学习西方富国强兵道路的启蒙书是( ) A.《四洲志》 B.《华事夷言》 C.《海国图志》 D.《瀛环志略》 12.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严复 D、谭嗣同 13.1905年到1907年,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主要阵地是( ) A、《民报》和《时务报》 B、《苏报》和《时务报》 C、《苏报》和《新民丛报》 D、《民报》和《新民丛报》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林则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B、梁启超愤怒地谴责专制君主是“大盗” C、严复翻译《天演论》,号召发愤图强,奋起直追 D、邹容提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 15.洋务派与魏源等人的最大相同点在于主张( ) A.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B.学习西方经济技术 C. 学习西方军事技术 D.坚持抵抗外来侵略 16.在新文化运动中,对新文学具有重大影响的有( ) ①鲁迅的《狂人日记》;②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 ③陈独秀的《敬告青年》;④李大钊的《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7.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主要活动基地的关键原因在于( ) A.它是体制完备的新式大学 B.它是《新青年》编辑部的所在地 C.蔡元培推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 D.陈独秀、李大钊在北大担任教授 18.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所具有的突出特点是( ) A.与中国工人运动密切结合 B.由先进的知识分子传播 C.由俄国传入中国 D.为无产阶级所接受 19.李大钊是中国( ) ①第一个歌颂十月革命的人;②第一个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人; ③第一个推动知识分子与工农结合的人;④第一个组织共产党早期组织的人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0.康有为借孔子权威宣传变法思想,严复通过介绍“进化论”宣传维新。这是因为两人( ) A. 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B.改革的目的存在差异 C.都是要动摇封建信条    D.处于不同的历史阶段 21.从效果来看,新文化运动与维新变法的不同之处是( ) A.促进了中国社会的思想解放 B.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C.有利于近代思想文化的传播 D.深化了民主和科学的意识 22.下列表述中,正确评价鲁迅在新文化运动中贡献的是( ) A.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 B.反对无病呻吟的文章 C.把反封建同新文学形式结合起来 D.首先宣传马克思主义 23.“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错误的要害在于( ) A. 把冒牌“社会主义”同马克思主义相提并论 B. 宣传空想社会主义方案 C.用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抵制马克思主义 D. 把社会主义诬蔑为“过激主义” 24.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的共同点是( ) (1)具有反封建思想;(2)宣传资产阶级革命;(3)具有两面性;(4)提出救国主张 A、(1)(2)(3)(4) B、(1)(3)(4) C、(1)(4) D、(3)(4) 25.十月革命前,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是( ) ①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③提倡马克思主义,反对改良主义;④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6.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的是( ) A、民主与科学思想 B、反对儒家传统道德 C、问题与主义之争 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7.陈独秀说:“主张尊孔,势必立君;主张立君,势必复辟……孔教与共和,乃绝对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这里陈独秀从政治上揭露了( ) A、北洋军阀与民主政治的尖锐对立 B、尊孔与民主共和绝对不相容 C、传统道德与君主专制的相互依存 D、尊孔潮流与君主专制的内在联系 28.汉武帝时的“独尊儒术”和新文化运动时的“打倒孔家店”,二者对儒学的态度截然不同,造成这种不同的本质上的共同原因是( ) A.儒家学说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B.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中最有发展前途的思想 C.北洋军阀掀起“尊孔复古”逆流,而董仲舒则发展了儒家思想 D.儒家所宣扬的“仁”极具双重性 29.19世纪中期萌发的新思想的特点有( ) ①主张向西方学习;②主张抵御外来侵略; ③主张发展资本主义;④全面否定中国的传统思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④ 30.鸦片战争中,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改革派开眼看世界的着眼点主要在( ) A.历史地理方面 B.社会制度方面 C.思想文化方面 D.军事技术方面 31.新文化运动产生的基本条件是 ( ) A.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B.北洋军阀用封建思想维持统治 C.资产阶级强烈要求民主政治 D.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32.近代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掀起新文化运动的目的是( ) A.宣传马克思主义 B.学习西方文化 C.打破封建束缚 D.进行文化革命 33.毛泽东指出,前期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物“对于现状,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物,… 所谓坏的就是绝对的坏,一切都坏;所谓好的就是绝对的好,一切皆好”。造成这种状况的 主要原因是他们( ) A.严重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 B.一定程度上受封建思想的束缚 C.没有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没有接受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 34.关于中国近代的维新思想、民主革命思想和新文化运动共同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都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 B.都在中国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C.都是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的产物 D.都具有爱国进步思想 35.近代激进民主主义者与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的主要区别在于( ) A.传播西方民权平等思想 B.比较彻底地批判封建正统思想 C.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武器 D.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36.深刻揭露封建礼教吃人本质的作品是( ) A.《敬告青年》 B.《文学改良刍议》 C.《文学革命论》 D.《狂人日记》 37.新文化运动中所提倡的民主,主要是指( ) A.国家主权和民主权利 B.人民的民主权利和自由 C.东西方文化有机结合 D.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 38.下列言行与人物搭配,不相符合的是( ) A.应战胜恶社会,而不为恶社会所征服——陈独秀 B.北大者,为囊括大典,包罗万众之最高学府——蔡元培 C.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鲁迅 D.首先提倡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李大钊 39.近代史上,对儒家思想冲击最大的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40.史学界把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都称为近代化运动,因为它们都要求( ) A.彻底废除旧制度 B.民主和科学 C.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D.民主和共和 41.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和新文化运动中新思想的传播,所体现的主要不同在于后者( ) A.提倡西方资产阶级民权平等思想 B.着重抨击封建文化 C.主要在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中进行 D.涉及文学领域 42.袁世凯上台后大搞“尊孔复古”的主要目的是( ) A.复兴中国优秀古典文化 B.利用孔子权威巩固统治地位 C.为复辟封建帝制制造舆论 D.与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进行对抗 43.五四运动后,科学社会主义能够战胜其他社会思潮的根本原因是( ) A.“五四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B.科学社会主义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 C.中国无产阶级需要科学社会主义 D.李大钊等为捍卫科学社会主义而斗争 44.中国近代史上,共和政体确立的标志是( ) A.湖北军政府成立 B.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C.清帝退位 D.袁世凯当选为临时大总统 45.被称之为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巨变的是( ) A.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B.洋务运动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 C.辛亥革命的胜利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D.“五四运动”的发生和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46.辛亥革命和戊戌变法失败的共同原因是( )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②没有深入发动群众;③对袁世凯抱有幻想;④没有提出革命纲领: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7.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是对早期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进一步发展”是指( ) ①要求进行政治改革;②形成了完整的思想体系; ③由社会思潮发展成为政治运动;④ 与洋务派划清了界线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48.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中国近代首次思想解放运动 B.是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C.是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运动 D.是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革命运动 49.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不包括( ) A.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 B.北洋军阀推行尊孔复古政策 C.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D.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50.新文化运动前期的领导者与同一时期的孙中山等革命家相比,其共同缺点是( ) A.忽视人民群众的作用 B.对封建主义势力妥协 C.对帝国主义分子妥协D.未同封建军阀作斗争 二,非选择题(1题,20分) 51.概括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和新文化运动领袖们“向西方学习”的主要主张、社会实践和各自特点,指出他们在目标追求上的共同之处,并分析这一追求过程中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 参考答案 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C B A A A D A C D C C A D C C A C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A C D D C C B C D D A A D A C C B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B D D D D C B C B B C C C D D A 二、 主要主张 社会实践 特点 洋务派 学习西方技术(或中体西用) 洋务运动 学习西方器物、技术 维新派 要求变法维新(或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 戊戌变法 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革命派 暴力革命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实现“民主国和” 辛亥革命 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新文化运动 领袖 提倡民主与科学 新文化 运动 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共同之处:救亡图存(或挽救危亡)。 影响:①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现)代化; ②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人们的觉醒。(或答救亡与启蒙相辅相成等) 第 5 页 共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