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北宋与辽、西夏并立.ppt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6249678 上传时间:2024-12-03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5.2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宋与辽、西夏并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北宋与辽、西夏并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北宋与辽、西夏并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北宋与辽、西夏并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北宋与辽、西夏并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北宋与辽、西夏并立,1,速读课本内容,查出北宋,辽,西夏,“,三兄弟档案,”,,完成表格。,政权名称,建立民族,建立者,建立时间,都城,北宋,辽,西夏,汉族,契丹,党项,赵匡胤,耶律阿保机,元昊,960,年,10,世纪初,11,世纪前期,东京,上京,兴庆,2,原居辽河上游,游牧;后学农耕定居,1,、契丹的兴起,一、北宋与辽的关系,:,1,)契丹族,:,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2),国名:先称契丹后改称,辽,3),建立者:,耶律阿保机(辽太祖),4),时间:,10,世

2、纪初,5),定都:,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3,2,、契丹政权的巩固,一、北宋与辽的关系,:,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在中央设南、北面官,有效管理境内各民族;,注意减轻赋役,奖励垦荒;,建立孔庙、春秋祭祀;,模仿汉字笔画创制契丹文字;,制定成文法。,仿效中原王朝开设科举,选拔人才;,结论,:契丹发展是效仿中原制度、重视农耕、接受汉文化的结果。,4,3,、契丹文化对汉族文化也有影响,乳酪传入中原,契丹服装在中原流行,幽燕地区的汉族和契丹人经常通婚,不少汉人为儿孙起契丹名字,一、北宋与辽的关系,:,农牧文化在碰撞中融合,宋仁宗曾下令禁止效仿契丹人穿衣。,宋徽宗再次下诏:,“,敢为契丹服若

3、毡笠、钓墩之类者,以违御笔论。,”,(,宋史,卷,153,),5,3.,北宋与辽的战与和,耶律德光在位时,契丹从后晋皇帝石敬瑭手中得到幽云十六州。,幽云十六洲示意图,6,杨业,消极防御,7,澶渊之战,1004,年,,,辽军,大举进攻,北宋,,直逼黄河岸边的,澶渊城,,都城东京局势危急。有人主张迁都避让,宰相寇准坚决反对,力劝宋真宗亲征。宋军士气大振,射杀辽军统帅,,辽军遭受重挫。,宋真宗,寇准,东 京,澶 州,8,主要内容,:,辽退兵,宋辽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给辽银和绢。,影 响,:,宋辽间出现一百多年相对和平的局面,评 价:,澶渊之盟,“,澶渊之盟,”的订立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对宋来说是屈

4、辱的盟约;,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宋辽实力的均衡,盟约的签订保持了一百多年相对和平的局面,双方的经济、文化都得到发展。,先战后和,兄弟之国,P55,(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苏辙:,栾城集,9,北宋与辽的战与和,1.,战,(,1,)宋军北伐,宋军失败,(,2,)澶州之战,辽军失败,2.,和,1005,年,澶渊之盟,(,1,)内容,:,(,2,)影响,:,双方撤军,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给辽银、绢等钱物,成为,“,岁币,”,。,消极,: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积极,:北宋与辽互市不绝,保持了一百多年相对和平的局面,双方的经济和文化都呈现出繁荣的景象。,10,西夏,居中

5、国西北,游牧;后学农耕定居,1,、西夏的兴起,二、北宋与西夏的关系,:,1),党项族,:,2),国名:,大夏,史称西夏,3),建立者:,元昊,4),时间:,1038,年,5),定都:,兴庆(今宁夏银川),11,狄青,北宋大将,临阵被发,带铜面具,所向披靡,屡建战功。,和,(,议和内容,),:,元昊对宋称臣,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银、绢、茶叶等。,2,、北宋与西夏的战与和,影响:,议和后,边境贸易重新开放,促进了双方边境地区的发展。,先战后和,君臣之国,二、北宋与西夏的关系,:,战,:,元昊称帝后,连年与宋交战,双方损失都很大。,12,阅读书本,P102,说说西夏的生产发展情况,,13,3,、西夏仿效

6、中原王朝采取的措施,西夏皇帝十分重视儒学,广建学校,翻译儒家经书。,仁宗在位时,下诏尊孔子为,“,文宣帝,”,。,仿效中原王朝开设科举;,用汉文铸造钱币;,模仿汉字结构,创造西夏文字,。,碰撞中的融合,14,辽,西 夏,印 章,钱币,辽,西夏,碰撞中的融合,15,契丹文字,契丹大字,契丹小字,保留至今的西夏文印刷品,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品。,它们的字形结构与汉字是否相似?想想这说明什么?,交往密切,主要是和汉族交往频繁,。,16,(,1,)契丹和党项后来分别建立了哪一少数民族政权?,(,2,)辽和西夏都在哪些方面仿效中原王朝,起到什么社会效益?,辽和西夏,自契丹取燕蓟以北,拓跋自得灵

7、夏以西,其间所生英豪,皆为其用。得中国土地,役中国人力,称 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刊,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所为,皆与中国等。,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重视儒学;开设科举;模仿中原的政治制度;模仿汉字创造本民族文字。,起到了,促进民族融合,的社会效应。,17,辽,契丹,916,上京,阿保机,汉族,960,东京,赵匡胤,西夏,党项,1038,元昊,元昊出兵,战,澶渊之盟,澶州大战,战,和,兴庆,北宋,和,18,少数民族在征服中原汉族统治者的过程中,吸收了中原先进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内容,他们都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总而言之,民族关系的主流是民族融合。,

8、教师说法,19,北宋、辽、西夏的战与和,探究一:辽与北宋,西夏与北宋的关系,有什么共同之处?,探究三:北宋与辽、西夏由战争走向议和的原因是什么?,探究二: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战争性质何不同?,探究四:汉唐王朝在与少数民族的争战中有明显优势,为什么北宋时期这种优势不存在了呢?,20,探史明理,探究一:,辽与北宋,西夏与北宋的关系,有什么共同之处?,1、都是汉族与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关系,2、都是先战后和的关系,3、北宋每年都要给两国,“,岁币,”,4、与北宋签约和议后,促进了各自经济文化的发展,21,探史明理,探究二: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战争性质就交战双方来说有何不同?,北宋与辽、西夏战争,只是中

9、华民族大家庭内部的兄弟之争,不是侵略和反侵略的战争。,辽和西夏对北宋发动的战争是掠夺性战争,北宋军民抗击辽和西夏的战争是正义的,维护了中原地区的相对稳定,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22,探史明理,探究三:北宋与辽、西夏由战争走向议和的原因是什么?,1,、双方都不具备彻底战胜对方的实力,是,实力均衡,的产物;,2,、,战争,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破坏了双方的正常贸易,严重影响人民日常生活;,3,、人民,反对战争;,4,、,北宋,统治者软弱无能。,23,探史明理,探究四:汉唐王朝在与少数民族的争战中有明显优势,为什么北宋时期这种优势不存在了呢?,幽云十六州被辽割占,北宋失去屏障。,宋朝

10、重文轻武,采用,“,守内虚外,”,的策略。,少数民族汉化程度高。,24,知识拓展,北宋与辽、西夏由战争走向议和的原因是什么?,双方都不具备彻底战胜对方的实力,是实力均衡的产物。,战争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破坏了双,方的正常贸易,严重影响人民日常生活;,人民反对战争;,北宋统治者软弱无能。,25,课堂识记,一、,北宋与辽的关系,1、辽巩固政权的措施,在中央设南、北面官,有效管理境内各民族;注意减轻赋役,奖励垦荒;建立孔庙、春秋祭祀;仿效中原王朝开设科举,选拔人才;模仿汉字笔画创制契丹文字;制定成文法。,2、澶渊之盟的主要内容及影响,主要内容:辽退兵,宋辽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给辽银和绢。影响:宋辽

11、间出现一百多年相对和平的局面。,二、北宋 与西夏的关系,1、西夏仿效中原王朝采取的措施,西夏皇帝十分重视儒学,广建学校,翻译儒家经书。仁宗在位时,下诏尊孔子为“文宣帝”。仿效中原王朝开设科举;用汉文铸造钱币;模仿汉字结构,创造西夏文字。,2、北宋与西夏议和的主要内容及影响,主要内容:元昊对宋称臣,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银、绢、茶叶等。,影响:边境贸易重新开放,促进了双方边境地区的发展。,26,识图找答案,下列能正确反映辽、西夏与北宋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A,C,D,B,北宋,北宋,北宋,北宋,西夏,西夏,西夏,西夏,辽,辽,辽,辽,C,27,1.与北宋签订澶渊之盟的少数民族政权是(),A西夏 B金 C

12、辽 D元,C,2.1038年少数民族首领元昊建立的政权在右图A、B、C、D中的哪一处(),C,28,3.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C,.宋和西夏达成和议后,产生的积极影响包括(),增加了中原人民的经济负担 促进了宋与西夏的和平交往推动了西北边境地区的发展 北宋获得相对安定的发展环境,A B C D,29,5.我来判断,1、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统一了全国。(),2、“澶渊之盟”是北宋与辽的盟约(),3、北宋辽西夏是按建立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30,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朝廷,”,指什么政权?,“,蕃,”,在这里主要是指哪一少数民族?,(,2,

13、)哪一历史,“,文献,”,直接导致,“,(辽)与朝廷和好年深,”,?简述该,“,文献,”,的主要内容。,(,3,)依据所学内容回答:为什么常年生活在辽境的汉族人,“,忘南顾之心,”,?,(,1,),北宋;契丹族。,(,2,),“,澶渊之盟,”,,,主要内容:辽退兵,宋辽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给辽银和绢。影响:宋辽间出现一百多年相对和平的局面。,(,3,)辽统治者在效仿中原制度的同时,注意减轻赋役,奖励,垦荒。,6.,材料分析题,材料一 (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苏辙,栾城集,材料二 辽统治者迁移大批汉族人口北上,促进了经济交流和民族融合,长年生活在辽境的汉族人

14、在当地安居乐业,而“忘南顾之心”。,31,32,杨业,1,、北宋为什么要对辽进行北伐?,为了夺回被辽占领的地区。,(被辽占领的地区有哪些?),2,北宋北伐的结果怎样?,失败。,(之后北宋采用了怎样的防御措施?),33,北宋与辽的战与和,1.,战,(,1,)宋军北伐,宋军失败,(,2,)澶州之战,辽军失败,2.,和,1005,年,澶渊之盟,(,1,)内容:,(,2,)影响:,双方撤军,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给辽银、绢等钱物,成为,“,岁币,”,。,消极: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积极:北宋与辽互市不绝,保持了一百多年相对和平的局面,双方的经济和文化都呈现出繁荣的景象。,34,西夏,居中国西北,游牧;

15、后学农耕定居,1,、西夏的兴起,二、北宋与西夏的关系,:,1),党项族,:,2),国名:,大夏,史称西夏,3),建立者:,元昊,4),时间:,1038,年,5),定都:,兴庆(今宁夏银川),35,西夏,居中国西北,游牧;后学农耕定居,1,、西夏的兴起,二、北宋与西夏的关系,:,1),党项族,:,元昊统治时期,西夏的势力有很大的发展,其辖境,“,东据黄河,西至玉门,南临萧关(宁夏同心县南),北抵大漠,境土方二万余里,”,,包括今宁夏、甘肃大部和陕西北部、内蒙一部分,。,2),国名:,大夏,史称西夏,3),建立者:,元昊,4),时间:,1038,年,5),定都:,兴庆(今宁夏银川),36,狄青,北宋大将,临阵被发,带铜面具,所向披靡,屡建战功。,(,2,)双方议和,元昊对宋称臣,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银、绢、茶叶等。,2,、宋夏和战,影响:,议和后,边境贸易重新开放,促进了双方边境地区的发展。,先战后和,君臣之国,二、北宋与西夏的关系,:,(,1,)元昊称帝后,连年与宋交战,双方损失都很大。,37,辽,西 夏,器 物,西夏贡米,西夏“兽面瓦当”,38,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