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室外总体配套及附属工程-文档资料.ppt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6248719 上传时间:2024-12-03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4.3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室外总体配套及附属工程-文档资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室外总体配套及附属工程-文档资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林同炎,.,李国豪土建工程咨询有限公司,2009,年,09,月,上海电机学院临港校区一期工程,室外总体配套及附属工程,初步设计,1,目录,工程内容及建设条件,交通组织分析,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总体设计及道路工程,桥梁工程 及驳岸工程,给排水工程,管线综合,附属工程,工程概算,工程建设阶段划分和进度计划安排设想,存在问题与建议,2,工程内容及建设条件,(,一,),地理位置,电机学院临港新校区位于临港新城西南角。学校东南侧紧邻上海海洋大学,西南侧与重装备产业区和物流园区隔河相望。,校区规划范围东至规划,G3,路,南至橄榄路,西至芦潮引河、随塘河、北至相邻地块边界,规划用地约,61.61,公顷,规划总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并预留发展条件。学校教学发展规模为全日制在校学生,1,万人。,3,工程内容及建设条件,(,二,),工程范围及内容,1.,道路工程:整个校区内的规划道路(包括室外机动车停车场)、部分景观道路(不含面层铺装)及芦潮引河防汛通道等,不含校园小路及单体建筑内部道路。,2.,桥梁及驳岸工程(硬质):含两座车行桥和一座人行桥。驳岸根据景观总体设计形态进行结构设计。,3.,给水工程。,4.,排水工程:雨、污水管道工程。,5.,管线综合:对校区配套各管线进行综合布设,除给排水管道外,其余管线工程单独立项。,6.,附属工程:道路红线范围内附属设施,不含照明工程。,4,工程内容及建设条件,(,三,),现场建设条件,1.,地形地貌,一般地面高程在,3.8,4.3m,之间,个别田埂高程为,4.8,5.3m,。校区南部基本为围垦滩涂,北部分布较多的苗圃、鱼塘和少量农田。,现状场地标高平均在,3.7,3.8m,。,5,工程内容及建设条件,(,二,),现场建设条件,2.,道路、河道,南部有橄榄路,为城市主干道。,西侧约,15m,处为塘下公路。,一条简易道路自塘下公路向东南至农场中心河。另外,在规划校区范围内,还有一些农村机耕小路。,校区西侧有现状随塘河、芦潮引河,校区东南有现状农场中心河,均为保留河道。,6,工程内容及建设条件,(,二,),现场建设条件,3.,建筑、杆线,学校基地中部原为东海农场十八连驻地,有两座二层小楼。目前在学校开展的前期平基工作推进下,建筑已拆除。,在校区南部,沿河浜南侧呈东西走向现有一道高压线。在东海农场十八连驻地尚有零星低压电力杆线。随着校区建设将逐步搬迁。,7,工程内容及建设条件,(,三,),工程地质,3.,建筑、杆线,1,)区域为围垦滩涂地区,浅部约,0.7,1.5m,厚为,1,层填土:一般埋深约为,1.2m,,以粘、粉性土为主,夹植物根茎,表层土体性质随雨季和旱季有所变化。需进行地基处理后碾压成型。,2,)不良地质,场地内分布有河浜和鱼塘,现已部分堆填成为种植地(存在暗浜),农场中心河贯穿校区。暗浜填土一般埋深约为,1.2m,,,8,总体规划及交通组织分析,(,一,),区域路网规划,项目位于临港新城主城区,区域干道呈扇形分布,按照所处位置和功能等级分为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9,总体规划及交通组织分析,(,二,),新校区总体规划及校内道路规划,1.,新校区位于橄榄路(,D2,路)的北侧,,S3,路以南,东至规划路(,G3,路),西到芦潮引河,总用地面积约,61.61,公顷。,分为七大功能区域,10,总体规划及交通组织分析,(,二,),新校区总体规划及校内道路规划,2.,校内路网,校园规划道路,校园景观道路,校园小路(含景观园路及单体间小路),芦潮引河防汛通道。,室外地上、地下机动车停车场。,11,总体规划及交通组织分析,(,三,),对外交通组织,校园共规划三个出入口。其中两个主出入口分别与橄榄路、规划,G3,路衔接,在校园北边设置一个后勤入口。,橄榄路与,A2,高速公路相接(收费出入口距校区仅,300,余米),远期交通量较大。考虑该出入口与橄榄路交叉,实行“右进右出”的交通组织方案。,校园呈南北向狭长分布,在东侧规划,G3,路设置主出入口。通过,G3,与南北平行的橄榄路、申港大道形成对外交通。,东北角设的后勤入口,联通校内车行主、次干道,直接进入服务设施区,避免了对教学、生活区域的干扰。,12,总体规划及交通组织分析,(,四,),校内交通组织,车行规划环路及规划三、五路“环于外”,,规划景观道路“置于(环)内”,形成了“人车分流”。,1.,机动车,规划环路处于校区外围,联通各校门出入口及分区,避免对环内教学生活环境的干扰。,环线沿途分布有对外开放教学的场所,有利于学校融入城市生活。,规划环路边、校园主出入口附近布置了地面机动车停车场,大约可停放,338,辆车。可以有效限制车辆进入步行系统。,13,总体规划及交通组织分析,(,四,),校内交通组织,2.,景观道路(步行道),景观道路联系校区各功能分区及两个校门主出入口,形成了校园景观轴线。步行道原则上禁止机动车入内,但在特殊情况下,可控制车辆短时通行。,校内园路为休闲漫步道,在大型集体活动时,在疏散人群方面将起到辅助交通功能。,3.,防汛通道,防汛通道是汛期学校抢险物资运输、保证校园安全的保障,而平时与校园小路一起成为亲水景观带;防汛通道与车行道联通。,14,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1,道路等级,校园道路,车行道参照城市支路标准选取技术参数。,2,计算行车速度,根据道路规划网络的线位标准,校内车行道最小曲线半径为,25,45m,,故计算行车速度采用,20km/h,控制。,3.,路面设计荷载,BZZ,100,标准车。,4.,桥梁设计荷载:,(,1,)汽车荷载公路,级,人群荷载,3.5kpa,(,2,)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为,0.1g,,按基本烈度,7,度进行设防,结构重要性系数,1.0,。,(,3,)河道无通航要求,梁底按,4.5m,控制。,15,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5.,雨水工程,(,1,)设计暴雨重现期采用,P,1,年。,(,2,)地面集水时间采用,t1,10,15,分钟。,(,3,)径流系数采用,0.60,(综合)。,6.,污水工程,(,1,)教、科研等公建用水量分别采用,15,100m,3,/hm,2,d,。污水量与用水量之比值按,0.90,。,(,2,)地下水渗入量按平均污水量的,10,计算。,6.,给水工程,(,1,)人均生活用水量标准:,160 L/,人,d,(平均日);日变化系数采用,1.30,;,(,2,)室外消火栓用水量及喷淋消防用水量均为,108 m,3,。,16,总体设计及道路工程,(,一,),道路功能定位,出入口道路:,为联系校区内外的门户走廊,兼具为社会活动和开放办学提供交通服务。,主要车行道:,规划环路为校区各功能分区及各校门之间的联系通道,要保证车辆的通达性。,次要车行道:,规划三十路(不含九路),是各分区的分界和联系通道。规划三、五路在校区西北部形成“,C”,型外环,是校区规划环路的补充,从而形成校区车行道的完整网络。,步行道:,校内规划景观路(含规划九路)贯穿校区南北与东西,是展示校园风貌的景观轴线。规划景观路考虑平时以人行为主,但要满足临时通行车辆的要求。,防汛通道:,在满足汛期抢险需求的前提下,整体观感应与校园小路融为一体,形成完善的校园休闲步道,提高其使用率。,17,总体设计及道路工程,(,二,),平面,道路分类,规划红线宽度(,m,),道路长度(,m,),最小平曲线半径(,m,),车行主干道,31,148.324,直线,31,74.794,直线,16,2214.306,45,车行次干道,618,2457.494,25,步行道,步道宽,12m,626.075,直线,防汛通道,5.5,492.28,33.75,18,总体设计及道路工程,(,二,),平面,车行主干道一侧、,G3,路主出入口,布置了地面机动车道停车场。,车位布置均采用垂直式,一个车位按长,6m,宽,3.0m,布置。通道宽度,6m,。,按纵向或横向排列分组,每组不超过,50vch,。各组之间留出不小于,6m,的通道或防火道。,泊车位可采用前进停车,后退发车、后退停车,前进发车两种车辆停驶方式。,19,总体设计及道路工程,(,三,),纵断面,竖向规划及控制因素,整个校区内竖向规划地坪高程在,4.3,4.5m,之间,局部达到,4.6,5.43m,。故本项目路面标高根据规划,一般为,4.3m,,稍低于周边地坪,利于地面雨水收集排放。,校外橄榄路现状路面高程为,4.45m,,规划一路与之接顺;,G3,路尚未修建,暂按,4.3m,接顺。,另外,道路设计高程主要受桥梁高程控制。根据水系规划要求,桥梁跨越农场中心河处,梁底标高及中跨考虑清淤及驳岸工程控制条件,设计梁底标高大于,4.5m,。,校园西部,农场中心河与随塘河交汇处,考虑现状地形高程较高,规划五路在该段最大规划高程为,5.5m,。,20,总体设计及道路工程,(,三,),纵断面,纵断面设计,除跨越农场中心河和规划五路局部达到,5.43m,(最大纵坡,1.917%,),其余均为平坡,道路中心设计高程为,4.3m,。,1,规划环路桥梁段纵坡设计:纵坡长度控制在,3540m,左右,采用,2.28,、,2.48,的坡度。,2,景观一路桥梁段纵坡设计:以满足非机动车行驶的,3.5,纵坡尽快降坡。,3,防汛通道与规划五路相接处高程为,4.78m,左右,向东以缓坡(,0.8%,)降至,4.3m,。,4,本项目道路大部分为平坡,在小于,0.3%,纵坡路段,均设置锯齿形街沟。,5.,停车场(泊车位)竖向设计,1,)路侧泊车位采用与车行道同向的,0.5%,路拱排水。,2,)停车场中心标高按,4.5m,控制,向四周以,0.5%,的坡度排水。,21,总体设计及道路工程,(,四,),横断面,1.,车行主干道,1,)主出入口段,3.5m,(人行道),+6.0m,(车行道),+12.0m,(中央绿化景观带),6.0m,(车行道),3.5m,(人行道),30.1m,。,专业学科,宿舍食堂,基础课部,22,总体设计及道路工程,(,四,),横断面,1.,车行主干道,2,)规划环路:,3.5m,(人行道),+9.0m,(车行道),+3.5m,(人行道),16.0m,。,23,总体设计及道路工程,(,四,),横断面,2.,车行次干道,1,)规划三,十路(不含六、九路):,车行道宽度,6.0m,。,24,总体设计及道路工程,(,四,),横断面,2.,车行次干道,2,)规划六路和九路,这两条路都位于校园北部,规划定位以步行为主,宽度为,12.0m,。断面布置分别为:,6m,车行道,+6m,绿化带,+6m,车行道,3m,绿化带,+12m,人行道,+3m,绿化带,25,总体设计及道路工程,(,四,),横断面,3.,步行主干道(景观道路),1,)南北向:,36m,绿化带,+12.0m,人行道,+36m,绿化带,18.024.0m,。,规划河道以南,在,12m,人行道两侧各增设,6.0m,步道,以,36m,绿化带分隔。,局部断面结合节点广场,绿化带转为硬质铺面。,26,总体设计及道路工程,(,四,),横断面,3.,步行主干道,2,)东西向:,东段,6.0m,绿化带,+12.0m,步行道,+6.0m,绿化带,24.0m,。,27,总体设计及道路工程,(,四,),横断面,4.,防汛通道,路面宽度,4.5m,。,由于道路处于校园,行车速度较低,且车行道宽度均大于,6m,,双向行驶车辆机会较小,故平曲线不进行加宽,同时也不设置超高。,28,总体设计及道路工程,(,五,),路基、路面设计,1.,路基工程,1,)本工程大部分路床处于潮湿状态,为了保证路面稳定性,填筑,30cm,石灰土(,6,石灰)路床。土基设计回弹模量应大于,20MPa,。路基压实度采用轻型击实标准控制。,2,)车行桥桥后设置搭板,人行桥桥台后,10m,长度范围的路基,采用二灰轻质材料填筑,以避免不均匀沉降。,3,)本工程规划一、二、六路中央分隔带宽,612m,,设置一(,6m,),两(,12m,)道纵向盲沟,控制绿化渗水,保证路基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4,)施工场地处于临港新区,表层为近代围垦滩涂,形成时间短,属于欠固结土,含水率高,孔隙比大,强度低,道路地基处理采用真空降水联合低能量强夯(三降三夯)。,5,)浜(含暗浜)、沟施工时,抽水清淤,回填,50cm,砾石砂,其上用土工布包裹,然后再以二灰土回填至路床底,然后将其表面与非浜塘段清表整平后地坪顺平,在整个地坪上通铺,0.3m,厚石灰土(,6%,石灰)。其上铺筑路面结构。,29,总体设计及道路工程,(,五,),路基、路面设计,2.,路面结构,一般采用沥青混凝土常规结构组合。并适当考虑校区建设期间重载车辆通行的需求。,(一)规划道路(车行道),对于规划一、二路是校园主出入口;环路不仅是校园车行主干道,而且在校园建设过程中,还要担负施工便道及运输通道,故对其路面结构适当加强。,1,)规划环路和一、二路(主出入口):,4cm,细粒式沥青砼(,AC,13C,),7cm,粗粒式沥青砼(,AC,25C,),40cm,粉煤灰三渣,15cm,砾石砂,2,)规划三十路(除规划九路以外):,4cm,细粒式沥青砼(,AC,13C,),6cm,中粒式沥青砼(,AC,20C,),35cm,粉煤灰三渣,15cm,砾石砂,3,)室外停车场路面结构同规划三,十路车行道的结构。,30,总体设计及道路工程,(,五,),路基、路面设计,2.,路面结构,(二)景观道路和规划九路路面结构组合如下:,5cm,同色花岗石面层,3cm,干拌水泥黄砂,15cm C20,砼,15cm,碎石,(,三)防汛通道路面结构组合如下:,4cm,细粒式沥青砼(,AC,13F,),6cm,中粒式沥青砼(,AC,20C,),20cm,粉煤灰三渣,15cm,石灰土(,8,),(四)人行道路面结构组合如下:,6cm,同质砖,3cm,干拌水泥黄砂,10cm C20,砼,10cm,碎石,人行道及广场铺面的材质及结构最终由总体规划及景观设计单位确定,以保证校园景观效果。考虑本工程属于一般校园道路,不设置盲道。,31,桥梁工程及驳岸工程,(,一,),桥梁规模及总体设计,1.,校区内有一条农场中心河,共设桥梁三座,两座车行桥,一座人行桥。,2.,根据规划河口宽度,,桥梁采用简支空心板梁加简单装饰的设计方案。跨径以小三跨布置。,校区三座桥梁均跨同一河道,农场中心河,主要为排涝及沟通水系需要,无通航要求。,车行桥一,人行桥,车行桥二,32,桥梁工程及驳岸工程,(,一,),桥梁规模及总体设计,3.,主要技术标准,1,)桥梁设计荷载:汽车荷载公路,级,人群荷载,3.5kpa,。,2,)结构抗震: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为,0.1g,,按基本烈度,7,度进行设防,结构重要性系数,1.0,。,3,)横断面布置:路桥同宽。,4.,河道标准,河名,底宽,(m),底高程,(m),口宽,(m),边坡,跨河桥梁,拟建桥位处河口宽,农场中心河,5,40,-1,0.0,26,60,1:2.5,车行桥一,28,车行桥二,28,人行桥,48,33,桥梁工程及驳岸工程,(,二,),桥梁孔跨布置,桥名,桥底标高,规划河口宽,斜交角,孔跨,车行桥一,4.5m,28m,正交,10+13+10,车行桥二,4.5m,28m,正交,10+13+10,人行桥,4.5m,48m,正交,16+20+16,34,桥梁工程及驳岸工程,(,三,),上部结构设计,采用预制简支空心板梁。所用空心板梁汇总如下表所示,:,结构名称,跨径,(m),梁高,(cm),中梁宽,(m),边梁宽,(m),预应力砼空心板梁,10,52,1.0,1.0,13,62,1.0,1.0,16,82,1.0,1.0,20,90,1.0,1.0,35,桥梁工程及驳岸工程,(,四,),下部结构设计,桥墩:采用墙式桥墩,桩基采用单排桩布置的形式。桥台采用排架式桥台,桩基采用单排桩形式。桩基:主要采用,600mm,预应力管桩(,PHC,桩)。桩长,24,27m,。,(,五,),过桥管线设计,电力电缆(,10KV,)和信息管从人行道下通过,上水管抽取一片板梁从桥下穿过。,桥上不许煤气管、大于,10kV,的配电电缆以及对桥梁有破坏作用的液、气体管通过。,(,六,),驳岸,本工程驳岸型式由景观设计单位进行设计。硬质部分计入本工程范围。桥下驳岸形式为驳岸二。,36,给排水工程,(,一,),给水工程,1.,区域给水现状及规划,1,)周边供水条件,橄榄路(,D2,路)双排给水管道,道路北侧为,DN500,,道路南侧为,DN300,。,规划,G3,路将与上海电机学院临港校区同步建设,届时校区内的给水管网将与规划路(,G3,路)下拟建的给水管道接通。,应尽快协调落实规划路(,G3,路)的同步建设事宜。,2,)供水系统规划概况,校区属于临港新城供水范围,供水水源自橄榄路和规划,G3,路市政给水管网分别引入一根,DN300,给水管,联网供水。,校区低压生活消防给水干管管径为,DN200,DN300,,沿规划环路、规划车行道布置,形成环状管网供水。,37,给排水工程,(,一,),给水工程,2.,需水量预测,表中教职员工、,学生生活用水不,含漏损水量,其,它用地用水包含,漏损水量。,校区规划最高日总需水量合计约为,6124 m,3,/d,。,最大时需水量为,383 m,3,/h,。,用地性质,用地,面积,(公顷),规划,人口,(人),生活,用水量标准,(,l/,人,d,),用地,用水量标准,(,m,3,/,万,m,2,d,),最高日,用水量,(,m,3,/d,),行政会议设施,2.55,80,204,文化娱乐设施,4.09,80,327,教学科研设施,10.78,100,1078,体育设施,6.8,20,136,学生宿舍,8.49,12000,160,2496,服务设施,4.17,100,417,集中绿地,8.79,15,132,道路用地,5.81,20,116,水域,3.97,不计,预留发展用地,6.16,校区北侧用地暂不计,教职员工、流动人口,1800,160,374,合计,61.61,13800,5281,38,给排水工程,(,一,),给水工程,3.,本工程新建给水管道拟分别沿校园主入口道路、车行主干道(规划环路)、车行次干道(规划道路)以及人行主干道(规划景观道路)布置,新建,DN200,DN300,给水管道,形成环状管网供水。,本工程给水管原则上采用离心球墨铸铁管作为主体管材,承插式连接,橡胶圈柔性接口。,单体预留支管、过路管段以及过桥管道均采用焊接钢管,局部为法兰连接。,39,给排水工程,(,二,),排水工程,1.,校区排水现状及规划,1,)新校区场地现状主要为农田、鱼塘、苗圃等,目前是市政排水设施的空白点。,橄榄路下,现状为双排,1000,雨水管道,由东向西排入芦潮引河;污水管道为,DN400,DN600,,位于道路中央分隔带内,由西向东接入已建,C4,路下,DN600,DN800,污水管道。,规划路,G3,路,目前为规划待建市政道路,届时校区内的污水将向东纳入,G3,路下拟建的市政污水管道内。,2,)新校区雨水排水模式采用生态缓冲式排水模式,多头分散就近自流出浜,农场中心河、芦潮引河,或接入规划路(,G3,路)拟建雨水管道内。,3,)新校区的污水排水属于临港新城污水处理厂系统服务范围,排水体制为雨、污水分流制。,40,给排水工程,(,二,),排水工程,2.,校区水域规划概况,芦潮引河、农场中心河控制水位:,最高水位:,3.603.70m,;,常水位:,2.50,2.80m,;,低水位:,2.00m,;,规划河底标高:,0.00,0.50m,;,41,给排水工程,(,二,),排水工程,2.,雨水管道工程,1,)方案一:雨水经管道收集后,多头分散,就近自流排入新校区内的相关规划保留河道(农场中心河、芦潮引河)。,2,)方案二:靠近校区北侧、东侧区域的部分雨水考虑排入校区东侧规划路(,G3,路)下拟建的雨水管道,再沿规划,G3,路向南排入农场中心河;其余排入校区内规划保留河道。,3,)方案一雨水排水路径较近,便于统一养护管理。方案二中部分雨水排入,G3,路下拟建的雨水管道,再向南排入农场中心河,排水路径较远,且校区内道路的路面控制标高为,4.30m,,较规划,G3,路控制标高低,处于雨水排水不利状况;另外,规划,G3,路下新建的雨水管道是否能够接纳校区内的部分雨水有待进一步协商确定。,推荐采用方案一(排入校区内河道)。,雨水管道管径为:,DN400,1200,。,42,给排水工程,(,二,),排水工程,3.,污水管道工程,以河道为界分为南、北两个区域。,1,)北区,由西向东排入规划路(,G3,)下拟建的,DN400,DN600,污水管道。,设计污水管道管径为:,DN300,DN400,。,2,)南区,由于橄榄路为校区预留的,DN300,污水管道为倒虹管,管底标高较高(,1.98m,),不利于校区污水排水。因此,南片区的污水由西向东接入位于规划,G3,路(农场中心河以南段)下拟建的污水管道,再沿规划,G3,路由北向南接入橄榄路,最终纳入临港新城污水外排系统。,设计污水管道管径为:,DN300,DN400,。,北区,南区,43,管线综合,管线分类,校区内的地下管线主要有:雨水、污水、给水、燃气、信息(综合通讯)、电力等六种,其中校园的信息(综合通讯)主要由语音通讯及数据传输网络布线系统、有线电视系统、有线广播系统、消防报警系统等所有弱电管线按统一埋设的原则组成。,44,管线综合,2.,管线综合规划原则,1,)各专业管线的平面水平距离,以及交叉管线的垂直距离必须满足,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范,的相关要求。,2),校区内不安排架空电力、通信线路,全部按入地考虑。各管线自地表向下的排列顺序宜为:电力,信息,燃气,给水,雨水,污水。,45,管线综合,2.,管线综合规划原则,3),避免路面上出现太多的窨井盖,管线尽量布置在人行道或绿化带下,原则上位于主车道内尽量不设置市政管线。管线布置在人行道下的优先次序一般为:电力、信息、煤气、给水、路灯、综合通讯、污水、雨水。其中路灯电缆根据路灯布置方案,一般设置在绿化分隔带或人行道下。污水、雨水管线尽量布置在绿化带内。,4),对跨越河道的管线,原则上位于桥外侧仅设置上水管线,桥两侧人行道下的空间设置通信、电力电缆通道。上水管随桥梁结构或人行道下跨越,燃气管倒虹过河。,5,)管线覆土深度:原则上车行道下不小于,0.7m,,人行道下不小于,0.6m,。当管线覆土不能满足最小覆土深度时,须相应采取加固保护措施,具体由各专业管线设计单位自行考虑。,46,管线综合,2.,管线综合规划原则,6),管线交叉原则:所有沿道路纵向敷设的各类管线,其管顶埋设深度均须控制在,1.20m,(以路中心线标高为基准)以下,以留出空间供各类横向管线从纵向管线上方穿越;所有沿道路横向敷设的各类管线(过路管),其管底埋设深度均须控制在,1.20m,以上,或考虑预埋部分套管。,47,附属工程,(一),交通设施,1.,标志标线,(,1,),对于校园道路应限速在,20km/h,,对于步行道、园路处应视具体情况设置禁止机动车通行的标志。,(,2,)校内道路建议除规划环路外,其余道路不设标线。出入口处画示标线(含人行横道线)辅助疏导交通。,(,3,)在规划环路沿线相交的主要路口,建议采用新型立体减速标线,平面图形凸显立体感,提醒司机主动减速。,2.,安全防护及残疾人通行设施,(,1,)在道路交叉口、人行道等处设置残疾人坡道及安全护栏等。,(,2,)在校园主出入口及后勤出入口设置橡胶减速带。,(,3,)在橄榄路现状中央分隔带处设置人行及非机动车通道,并设置红白杆(反光涂料)禁止机动车进入。,(,4,)在室外停车场及泊车位设置挡车器,防止车辆倒车过度而撞损自身及其他停放车辆,同时有助于车辆停放的标准化,提高停车位的使用率。,48,附属工程,(二),绿化工程,本工程道路绿化范围是指道路用地范围内的绿化,可在人行道绿化带种行道树,在主轴景观带种植大树和灌木等。所有绿化带必须满足道路行车和通视视距要求,以确保行车安全。,根据建设单位对于工程设计的界面划分,保证校园绿化与景观总体布局、风格统一,道路断面范围内的绿化工程由景观设计单位统一设计,故本工程设计内工程量、概算不含这部分内容。,(三)照明及供配电系统,道路全线设置照明设施,灯杆一般单侧设置,在出入口处双侧设置。,49,工程概算,(一),工程规模,上海电机学院临港校区一、二期工程室外总体配套及附属工程,1,道路工程:包括校区内规划环路、规划路、景观路及防汛通道等。,2,桥涵工程:共有桥梁,3,座,其中车行桥,2,座,人行桥,1,座。,3,给水工程:,DN200DN300,,,L,3810m,和,L,4235m,。,4,排水工程:雨水总管,600,1200,,,L,5805m,。,污水总管,DN300,DN400,,,L,3170m,。,(二)工程投资,根据建设管理单位要求,本工程概算只计算到建安费,建安工程费总额为,7341.85,万元。,本工程拟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工程建安费,4302.38,万元,二期工程建安费,3039.47,万元。,其中一期工程中“建筑室外小总体给排水工程”由各建筑设计单位设计,本工程设计文件及图纸不反映这部分内容。,50,工程建设阶段划分和进度计划安排设想,工程建设分期进行,规划景观一、三路以西部分为一期工程,计划于,2010,年年底建成。,本工程设计阶段及实施,设计阶段分为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进度计划安排设想:,完成初步设计,2009,年,8,月中旬,初步设计评审及批复,2009,年,9,月上旬,第一批施工图,2009,年,9,月下旬,施工图设计完成,2009,年,10,月中旬,工程开工,2009,年,11,月,一期工程竣工通车,2010,年,9,月,51,存在问题与建议,1,校区一次规划,分期实施。校园大致以规划的南北向步行道(规划景观道路)为界,西侧至随塘河、芦潮引河之间为一期工程,东侧为二期工程。为了学校基地配套设施建设的完整性,以及为后续工程建设提供便利条件,同时考虑二期工程投资不大,室外总体配套及附属设施(包括整个校园道路、桥梁、给排水等工程),建议近期一次实施。,2,根据建设方提供水务资料,梁底标高为,4.0m,,但因目前无正式相关部门文件,根据南汇地区相关水系规划及上海市水务常规要求,本设计目前,梁底标高仍以,4.5m,控制。,另外,从桥墩的外形上考虑,离水面太近对外形尺寸的表现有一定的影响。,3,根据建设方要求,本工程投资分一期和二期,但因目前二期驳岸形式未确定,故驳岸工程里投资仅计入一期部分。,4,、建议建设方,尽快协调并落实校区东侧的规划路(,G3,路)同步实施事宜,,以合理解决上海电机学院临港校区的供水水源、污水排水出路问题。,5,给水管道施工时应加强对已实施管线的保护。,6,工程范围内的相关规划河道应与校区建设同步实施,对现状河道应采取清淤、疏浚等措施,并严格控制内河水位,以保障校区雨水排水通畅。,7,建议道路下的各类管线与道路工程同步实施,横穿道路部分的各管线可考虑预埋部分套管或设置管沟(廊)。,8,下阶段应协调相关管线单位及部门进一步核实各类管线工程规模,并提出各类管线的工程方案,以便下阶段相应调整管线综合断面布置。,52,汇报结束,谢谢各位领导、专家!,53,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