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浮力测试试题训练
(每题10分,共100分;完成时间30分钟)
知识的应用
**4.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与错误:
(1)体积相等的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也相等。( )
(2)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它的下表面受到的向上的压力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
(3)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的体积有关。( )
(4)一艘潜艇,在海里潜行和在河里潜行,受到的浮力是不相等的。( )
(5)上浮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不一定就大,下沉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不一定就小。( )
(6)一个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该物体可能是悬浮的,也可能是漂浮的。( )
图8-1
**5.如图8-1所示,一个木块浮在容器中的水面上。设想将木块露出水面的部分切去并取走,那么 ( )。
A.剩下的部分木块会下沉,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大
B.剩下的部分木块会上浮,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减小
C.剩下的部分木块不上浮也不下沉,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不变
知识的拓展
***6.甲、乙两个实心球分别由不同的材料制成,质量相等,甲悬浮于水中,乙漂浮在水面上,由此可以判断( )。
A. 甲的体积小于乙的体积
B. 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
C. 甲受到的浮力小于乙受到的浮力
D. 甲浸在水中的体积小于乙浸在水中的体积
浮力 物体的浮沉条件
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图8-4
*1.一个物体浮在液面上静止,这种情况称为漂浮。物体漂浮时,它在竖直方向只受重力和浮力的作用,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物体所受的浮力 重力,浮力和重力的合力为 。[1.0]
*2.如图8-4中的弹簧测力计,它的每个条纹间隔表示1N。观察左图可知物重为 N。当把物体浸入右图所示盛有水的烧杯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说明物体在水中受到 ,其大小为 N。[1.5]
*3.一个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由于液体有压强,因而物体的各个表面都会受到液体的压力。物体的前后表面所受的压力差(合力)为 ;物体的左右表面所受的压力差(合力)为 ;物体的上下表面所处的深度不同,液体的压强不同,因而物体上表面所受液体的压力 下表面所受液体的压力,其压力差(合力)的方向是 的,大小就等于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 。[2.0]
*图8-5
4.如图8-5所示,甲球比乙球大且比乙球重,都漂浮在同一液面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1.0]
A.由甲球比乙球大可判断甲球受的浮力比乙球大
B.由甲球比乙球重可判断甲球受的浮力比乙球大
C.由于两球都漂浮,所以,两球受的浮力一样大
*5.根据图8-6中的说明,分别画出A、B、C三个球的受力示意图。
A
下沉
B
上浮
C
静止
图8-6
知识的应用
**6.一个物体挂在竖直放置的弹簧测力计挂钩上,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3N。若将物体浸到水中,静止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8N。水对物体的浮力是 N,水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是 N。[2.0]
**7.把一个物体用线系住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将物体浸没到某种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5N。若已知物体受的浮力是0.8N,则该物体重为 N。若此时剪断挂物体的线,则物体在液体中将会 。[2.0]
**8.将一个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5N,将物体浸没到某种液体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回到了零刻线,则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N。若剪断挂物体的线,则物体在液体中将会 。[2.0]
甲
乙
图8-7
**9.一个木块的质量是500g,当它静止在水面上时,所受的浮力是 N。[1.0]
**10.如图8-7所示,有一个长方体的木块,分别以甲、乙两种方式浮在水面上,两种情况下所受的浮力分别为
F甲和F乙。则F甲和F乙的关系是( )。[1.0]
A.F甲>F乙 B.F甲<F乙
C.F甲=F乙 D.无法确定
**11.一只塑料球,放在酒精中恰好悬浮,而放在水中则漂浮在水面上。该球在这两种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大小关系是( )。[1.0]
A.在酒精中受的浮力大 B.在水中受的浮力大
C.所受浮力一样大 D.无法确定
图8-9
知识的拓展
***13.如图8-9(甲),逐渐把物块往下放,在物块全部浸没到液体中之前,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逐渐变小的,这说明物体浸入液体中越多,受到的浮力就 ;当物块全部浸没到液体中后(见图乙),让物块在液体中缓慢地平移或上下移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发生变化,这一现象所说明的问题是: 。[1.5]
***14.一个800g的物体漂浮在液面上,物体下表面所受液体压力方向 ,大小为
N,物体受的浮力为 N(取g=10N/kg)。[1.5]
***15.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称得一个物体重为5N,当把物体浸到液体中时,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了3.5N。则物体浸在液体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物体受的浮力为 N,此时物体共受 个力的作用,这几个力的合力是 N。[2.0]
***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1.0]
A.如果物体浸在液体中受的浮力等于重力,物体一定悬浮在液体中
B.只要物体在液体中是静止的,则它所受的浮力就一定等于它的重力
C.一个物体从液体中往上浮,当它露出液面继续往上浮时,浮力将渐渐变小
D.如果物体在液体中匀速地竖直往下沉,说明它受的重力大于浮力
图8-10
***17.如图8-10所示,一个重为0.2N的小球被线拉住而浸没在液体中,如果它受的浮力是1.8N,则线对球的拉力是( )。[1.0]
A.1.8N B.1.6N
C.0.2N D.ON
***18.两个物体分别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将它们同时浸没到水中,发现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的减小值相同。由此可以判断( )。[1.0]
A.两物体受的浮力一定相同
B.两个物体一定是等重的
C.浸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是相同的
D.两个物体一定处在液体中相同深度
***19.对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来说,浮力与重力大小不相等的是( )。[1.0]
A.处于悬浮状态的物体
B.匀速下沉的物体
C.匀速上浮的物体
D.沉在容器底,且对底部有压力的物体
阿基米德原理 浮力的利用
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1.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是: 。[1.0]
*2.用一根细线系住一个石块,用手提住线把石块浸到水中。在石块从接触水面到全浸入水中的过程中,石块受的浮力是 的(填变化情况);当石块全浸到水面下时,石块受的浮力为F1,松开线让石块沉到水底,石块受的浮力为F2,则F1 F2。[1.5]
*3.如图8-12所示的三只球体积是相等的,处在同种液体中静止。由图可以看出( )。[1.0]
图8-12
A.A球受的浮力最大 B.B球受的浮力最大
C.C球受的浮力最大 D.三球受的浮力一样大
*4.一个木块能浮在水面上,也能浮在酒精面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1.0]
A.它在两种液体中受的浮力相等,但在酒精中浸入的体积大些
B.它在两种液体中受的浮力相等,并且排开液体的体积也相等
C.由于酒精的密度较小,所以它浸在酒精中时受的浮力小些
D.它在两种液体中受的浮力不等,排开液体的体积也不相等
*5.木头的密度小于水,能够浮在水面上。如果将它挖空,使它的自重变轻,它就能排开更多的水,从而获得更大的 力,古代的独木舟就是利用了这个道理。钢铁、水泥的密度大于水,实心的钢铁、水泥制品在水中会下沉,但如果把一定质量的钢铁、水泥制成空心的,使它能够 ,那么它受到的浮力就增大,也就能够浮在水面上了。现代的轮船就是利用了这个道理。[2.0]
*6.一艘轮船的质量是6000t,它的排水量是10000t,它所能装载的货物的质量是 t。若取g=1ON/kg,则该船满载货物时受到的水的浮力是 N。[2.0]
*7.气球在它受到的浮力 它的总重时就上升。气球里充入的气体通常为氢气或热空气,氢气或热空气的密度都比空气密度 。[1.0]
*8.船从海里驶入河里,船的重力大小 ,受到的浮力大小 ,由于河水的密度比海水小,所以它排开水的体积 (填变化情况)。[1.5]
**9.有一个重为5N、体积为300cm3的物体。问:(1)该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的浮力多大?(2)该物体在水中是上浮,还是下沉、悬浮? [2.0]
知识的应用
**12.用线系住一个石块,提住线将石块放到水中。在石块从接触水面到全浸入水中的过程中,线的拉力将 (填变化情况);石块浸没水中后,继续往下放石块,在石块未接触容器底之前,线的拉力将 (填变化情况)。[1.0]
**13.将一个铁块侵没到水中时,铁块受的浮力是F1;将它浸没到酒精中时,受到的浮力是F2。那么,Fl和F2的关系是F1 F2(填大小关系)。[1.0]
**14.如图8-13所示的三只球体积相同,处在同种液体中静止。由图可以看出( )。[1.0]
图8-13
A.最重的是A球 B.最重的是B球
C.最重的是C球 D.三球一样重
**15.鸡蛋在清水中沉在杯底,而在水中加入盐后,鸡蛋浮上来。对此,下列解释中正确的是( )。[1.0]
A.鸡蛋在盐水中浸泡时变轻了
B.盐能够产生较大的浮力
C.鸡蛋受到的浮力比原来大了
D.鸡蛋在盐水中浸泡时体积变大了
***18.有一个空心金属球,质量是1kg,体积是1.2dm3。取g=10N/kg。(1)将该球放到密度为0.8g/cm3的煤油中,它在煤油中静止时受的浮力是多大?(2)将该球放到水中,它在水中静止时受的浮力是多大? [3.5]
***19.有一个金属球,是用密度为2.5×103kg/m3的金属制成的。在空气中用弹簧测力计称得其重为14.7N,将它浸没在水中称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4.9N。(1)通过计算说明该球是空心的;(2)求该球空心部分的容积。[3.5]
知识的拓展
***20.将一质量为30g、体积为15cm3的物块轻轻地放入装满水的容器中,将有 g的水从容器中溢出。物块在容器中静止时,受到 个力的作用,这几个力的合力为 N。[2.0]
***21.将一只质量为20g、密度为0.5×103kg/m3的实心球放在容积为300mL的容器内,往容器里加水,最多可以加 g的水。[2.0]
***图8-14
22.如图8-14所示,一个空心球置于水中,恰能悬浮,沿虚线将其分成大、小两部分,则( )。[1.0]
A. 小的部分上浮,大的部分下沉
B. 两部分仍保持悬浮
C. 小的部分下沉,大的部分上浮
D. 物质密度未知,不能判别
(注:本题解法请参考《举一反三解题经典●初中物理》第43页)
***甲 乙 丙
图8-15
23.如图8-15所示,有三个实心小球甲、乙、丙,甲球在水中悬浮,乙球在水中下沉,丙球漂浮在水面上。现将甲、乙、丙三球同时放在一只敞口的小铁盒里,然后将小铁盒漂浮在盛水的容器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1.5]
A. 只将小球甲从盒中取出放入水中后,容器中水面高度不变
B. 只将小球乙从盒中取出放入水中后,容器中水面高度下降
C. 只将小球丙从盒中取出放入水中后,容器中水面高度上升
D. 将甲、乙、丙三球同时放入水中后,容器中水面下降(1996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题)
****32.一个密度是0.8×103kg/m3、体积是100cm3的石蜡块浮在某种液体中时,有5/6的体积露出液面。当把一个金属块放在石蜡块上面时,恰好能使石蜡块没入液体中。求金属块的质量。[3.0]
图8-18
****34.有一边长为2dm、密度为0.6×103kg/m3的正方体木块。现用一细线把木块系在底面积为8dm2的圆柱形容器上,然后向容器中加水,使木块完全浸没于水中,如图8-18所示。取g=10N/kg。问:(1)细线所受拉力为多大?(2)若把细线剪断,当木块在水中稳定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减少了多少? [4.0]
综合题
图8-21
***37.如图8-21所示,在水平桌面上的盛水容器中漂浮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正方体木块,若将木块露出水面的部分截去并取走,那么( )。[1.5]
A、木块余下部分下沉,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强增大
B、木材余下部分上浮,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强减小
C、木块余下部分上浮,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不变
D、木块余下部分不上浮也不下沉,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不变
***38.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如果受到浮力的作用,那么施力物体是( )。[1.0]
A.地球 B.液体 C.盛液体的容器 D.物体本身
***39.如图8-22所示,悬挂着的金属球A依次浸没在清水和浓盐水中,则A球两次所受浮力相比较是( )。[1.0]
A、两次的浮力一样大 B、浸没在盐水里受的浮力较大
C、浸没在清水里受的浮力较大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图8-23
***40.把一根密度计先后放入三种不同的液体中,静止时如图8-23所示,那么密度计在三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1.0]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甲、乙、丙一样大
图8-24
***41.图8-24中所示为一根表面涂蜡一端绕有适量铁丝的木棍竖直浮于水面的情况,若将其露出水面的部分切去,则剩下的部分一定会( )。[1.0]
A.下沉 B.上浮
C.悬浮在水中不动 D.以上情况均有可能
***42.有一支密度计,浮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为F1,浸入水中体积为V1;将它放在煤油中,所受的浮力为F2,浸入煤油中的体积为V2,那么F1与F2,V1与V2相比较( )。[1.5]
A.F1=F2,V1=V2 B.F1=F2,V1<V2
图8-25
C.F1>F2,V1>V2 D.F2>F1,V1=V2
***43.如图8-25鸡蛋放入水中,今将水中加盐后鸡蛋浮出水面,由以上现象,下列判断何者不对( )。[1.5]
A、鸡蛋的重量小于在盐水中所受的浮力
B、浮在盐水中的鸡蛋所受的浮力,比沉在纯水中所受浮力大
C、鸡蛋的密度小于盐水的密度
D、鸡蛋的重量大于在纯水中所受的浮力
***44、甲、乙两个实心金属球,它们的质量相同,其密度分别是5×103kg/m3和10×103kg/m3。甲球挂在甲弹簧秤下,乙球挂在乙弹簧秤下,并且让金属球全部没入水中,这时( )。[2.0]
A.甲乙两球所受浮力之比是2∶1 B.甲乙两球所受浮力之比是1∶2
C.甲乙两弹簧秤示数之比是3∶9 D.甲乙两弹簧秤示数之比是11∶12
***45.甲、乙两物体体积之比为2∶1,它们都浮在水面上,浸入水中部分的体积之比为1∶2,那么它们的密度之比及质量之比分别为:( )。[2.0]
A.ρ甲∶ρ乙=2∶1,m甲∶m乙=1∶1 B.ρ甲∶ρ乙=1∶2,m甲∶m乙=1∶2
C.ρ甲∶ρ乙=4∶1,m甲∶m乙=2∶1 D.ρ甲∶p乙=1∶4,m甲∶m乙=1∶2
***46.一物体所受重力为G,放入水中后,会沉入水底。那么这个物体所受的浮力( )。[1.0]
A.等于G B.小于G
C.大于G D.不能确定
***49.有一个空心铝球,重4.5N,体积为0.5dm3,如果把这个铝球浸没在水中,①结合计算,说明它为什么上浮?②漂浮的空心铝球露出水面的体积是多少?[2.5]
***50.边长为1dm的正方形木块,密度为0.8×103kg/m3,放在一个底面积很大的平底
容器中,容器中盛有深5cm的水,求木块受到的重力和浮力。[4.0]
****51.一个体积为5×10-2m3的木块浮在水面上,要使它全部浸没入水中且保持静止,需要给它施加一个大小为它的重力的1/4,竖直向下的力,求这个木块的质量m和密度ρ各是多少?[4.0]
****52.一物块停在水中时,露出水面的体积为6×10-6m3,它的总体积为8×10-6m3,求:(1)物块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为多大?(2)物块的密度为多少?[3.0]
图8-28
****53.如图8-28所示,一个边长为0.1m的正立方体M静止浮在水面,物体M的底面与水面平行,浸入水中部分为总体积的3/5
求:(1)M物体的密度 (2)水对M物体底面产生的向上压强的大小[4.0]
****54.将一重为2N的金属筒容器,开口向上放入水中时,有1/3的体积露出水面,如筒内装如100cm3的某种液体后,金属筒有14/15的体积浸没在水中。求:
(1)金属筒的体积是多少m3?(铜壁厚度忽略不计)
(2)金属筒内液体的密度是多少kg/m3? [5.0]
****55.体积是100cm3,重2.65N的铝块挂在弹簧秤上.当铝块全部浸没在底面积为0.2dm2的圆柱形容器里的水中时,求:
(1)弹簧秤的读数。
(2)由于铝块浸没在水中,水对容器底部增加的压强。 [5.0]
[参考答案]
http://www.DearEDU.com
检测题
1.液体对它向上的托,竖直向上 2.大于,小于,等于,悬浮
3.改变自身重力,大于,等于,小于 4.错,错,错,错,对,对
5.B 6.A 7.B
8.(1)用天平称出小塑料块的质量m;在量筒中盛适量的待测液体,读出液体的体积V1;将小塑料块放入量筒中,读出液面上升到的刻度V2。
(2)ρ液=
9.1.5×10-3m3,0.67×103kg/m3 10.2N
浮力 物体的浮沉条件
1.等于,0 2.4,3,浮力,1
3.0,0,小于,向上,浮力 4.B
5.图略 6.3,1.2 7.3.3,下沉 8.4.5,悬浮
9.4.9 10.C 11.C.
12.(1)10-2m2 (2)2×103Pa (3)10N (4)10N
13.越大,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所处的位置无关
14.向上,8,8 15.1.5,3.5,3,0
16.C 17.B 18.A 19.D 20.2.4N
21.(1)3N (2)5cm
22.(1)2.7N (2)2.7N (3)0.9×103kg/m3 (4)270Pa
阿基米德原理 浮力的利用
1.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渐渐变大,= 3.B 4.A
5.可利用的浮力,排开更多的水 6.4000,108
7.大于,小 8.不变,不变,变大
9.2.94N,下沉 10.(1)0.5292N (2)0.1568N (3)0.3724N
11.(1)8.82N (2)126.42N (3)97.6N
12.渐渐变小,不变 13.大于 14.B
15.C 16.(1)0.98N (2)0.0004m3 (3)0.784N
17.(1)0.8g/cm3 (2)0.4kg,0.8 g/cm3
18.(1)9.6N (2)10N 19.(2)0.4×10-3m3
20.15,3,0 21.280 22.C 23.ABD
24.略 25.(1)空心 (2)0.2N
26.(1)1.2N (2)0.6×103kg/m3 27.(1)2×10-3m3 (2)2g/cm3
28.(1)0.588N (2)0.75 g/cm3 29.0.6kg
30.8.82N 31.(1)0.49 (2)0.05kg (3)0.67g/cm3
32.0.4kg 33.(1)2×10-4m3 (2)2N
34.(1)32N (2)400Pa
35.(1)当液面高度30cm时细线中的拉力最大,3600Pa (2)4N
36.(1)1350Pa (2)悬浮
综合题
37.B 38.B 39.B 40.D
41.B 42.B 43.A 44.A,C
45.D 46.B
47.(1)实验步骤是:
第一步:弹簧伸长后指针到达的位置。
第二步:与溢水管口相平。
第三步:缩短。
第四步:又恢复到原来的位置。
结论: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2)①等臂杠杆的平衡条件。
②对准横梁标尺的零刻度线、横梁两端螺母,使指针正对标尺中央。
③左、右。
④不超过天平的测量范围。
48.(1)小药瓶所受重力大于它所受的浮力。
(2)小药瓶所受重力等于它所受的浮力。
(3)小药瓶所受的浮力大于它所受的重力。
49.(1)上浮 (2)0.041dm3
50. 7.84N,5.39N
51.40kg,0.8×103kg/m3
52.(l)1.96×10-3N (2)0.25×103kg/m3
53.(1)0.6×103kg/m3 (2)588Pa
54.(1)3.1×10-4m3 (2)0.82×103kg/m3
55.(1)1.67N (2)490Pa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