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15届中考物理专题训练-质量和密度(含124年试题).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234148 上传时间:2024-12-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届中考物理专题训练-质量和密度(含124年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5届中考物理专题训练-质量和密度(含124年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质量和密度 1.下列各项排列中,按照尺度的数量级由大到小排列的是(  ) A.银河系、地球、原子、分子        B.太阳系、银河系、生物体、分子 C.太阳系、地球、电子、分子         D.银河系、地球、分子、原子核 2.在物理学中,原子、原子核及其更深层次的客体统称为微观粒子,以下微观粒子按空间尺度由小到大排序正确的是(  ) A.原子、原子核、质子、夸克          B.夸克、质子、原子核、原子 C.夸克、原子核、质子、原子          D.原子核、质子、夸克、原子 3.(2013年福州)一块铁块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情况是(  ) A.将它熔化成铁水      B.磨掉铁块一个角 C.把它轧成薄铁片      D.从地球运到月球 4.图6-1-9所示的是小明使用天平的操作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 图6-1-9 A.甲:测量前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B.乙:调节横梁平衡时,游码可不在零刻度处 C.丙:用手直接加减砝码;D.丁:所测物体的质量可以超过天平的最大测量值 5.如图6-1-10所示,等臂天平处于平衡状态,则左盘物块的密度是(  ) 图6-1-10 A.1.4 g/cm3  B.2.0 g/cm3  C.3.5 g/cm3  D.7.0 g/cm3 6.由不同物质组成的甲、乙两个体积相同的实心物体,质量之比是2∶3,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是(  )  A.2∶3  B.3∶2  C.1∶1  D.以上答案都不对 7.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的是(  ) 8.(2013年河源)发源于墨西哥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迅速向全球蔓延.某学校食堂为了确保师生健康,坚持把师生用过的餐具进行高温蒸煮消毒.在餐具放进冷水直至加热到水沸腾的过程中,关于餐具的下列相关物理量,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A.温度   B.体积   C.质量    D.密度 9.盛夏天气炎热,小云利用冰箱制作冰块.一段时间后,发现水全部结冰.下列关于水结冰后相应物理量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A.体积变小   B.质量变大    C.密度变小   D.比热容不变 10.(2014年茂名)小明做“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的实验时,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要使天平平衡,他接着应(  ) A.把横梁右端的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把横梁右端的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  D.向右移动游码 11.(2014年连云港)下列关于物质属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轮船用钢铁制成是因为钢铁的密度小;B.纳米铜与普通铜相比,具有更好的延展性; C.热水壶的手柄通常用胶木制作,是因为胶木的导热性好; D.电线的内芯通常用铝或铜制作,主要是因为铝或铜的强度大、抗拉性好。 12.对密度概念理解正确的是(  ) A.某种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 C.某种物质的密度与体积成反比;D.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越大,密度越大 13.请将分子、病毒、质子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填入图6-1-11所示的微观世界尺度图中.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 图6-1-11 14.(2013年清远)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________组成的,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________和不带电的________组成的. 15.实验室需取用1 kg的纯净水,除用天平称量外,还可以选用________(填实验仪器),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一个苹果的质量是162 g,合________kg;若这个苹果的体积是180 cm3,则该苹果的密度为__________g/cm3. 17.(2014年黑龙江)炎热的夏季,人们往往喜欢喝冰镇啤酒.将瓶装啤酒放入冰柜,有时却忘记及时取出.当取出时发现玻璃瓶已被冻裂,这是因为啤酒在凝固的过程中,啤酒的质量________,密度________,体积变大造成的. 18.(2013年肇庆)几种燃料的密度见下表.三辆完全相同的油罐车,分别盛满这三种燃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柴油 煤油 汽油 密度ρ/(kg·m-3) 0.85×103 0.80×103 0.71×103 油罐车编号 甲 乙 丙 A.甲车最重; B.乙车最重; C.丙车最重;       D.三车重量相同 19.(2013年连云港)为了测量一元硬币的密度,小刚用天平测量10枚硬币的质量,平衡时右盘所加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6-1-12甲所示;图乙是10枚硬币放入量筒前后的液面情况.由测量可得10枚硬币质量为__________g,10枚硬币的体积为________mL.所测硬币材料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图6-1-12 20.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属性,一位同学取了A、B两种物质研究它们在不同体积下的质量,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 物质 实验次数 体积V/cm3 质量m/g A 1 5 10 2 10 20 3 15 30 B 4 10 30 (1)对表中第1次到第3次实验的数据进行定性分析可知,同种物质体积越大,它的质量就________.进一步定量分析可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________. (2)比较第2次与第4次实验的数据可知,不同种物质的体积相同时,质量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3)请在图6-1-13中画出A物质的m-V图象,并计算出A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为________g/cm3=____________kg/m3. 图6-1-13 21.(2012年湛江)有下列器材和物品:①天平(含砝码)、②弹簧测力计、③量筒、④刻度尺、⑤烧杯、⑥细线(质量、体积忽略不计)、⑦水(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⑧长方体小矿石. 岩岩同学测小矿石的密度,主要实验步骤是: A.用量筒测出小矿石的体积为5 mL; B.将小矿石从水中取出,立即放在已调节平衡的天平盘上,加减砝码和游码,测出小矿石的质量为12.5 g. (1)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填“左”或“右”)端调;依据岩岩的数据,小矿石密度ρ石=________g/cm3,请你评估:这一实验过程测算出的密度结果将________(填“偏大”、 “偏小”或“准确”),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利用上述部分器材设计出另一种测小矿石密度的方法.(写一种即可) A.选择的实验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器材前面的序号). B.主要的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小矿石密度的最终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2012年5月7日,在第四届广东省中学物理教师创新实验能力展示交流活动中,来自潮州的黄杰华老师设计了一个“巧妙测出不规则固体密度”的实验.该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取g=10 N/kg): 图6-1-14 A.将两个已调好零刻度的弹簧测力计悬挂在铁架台下,将一溢水杯和另一空杯用细线拴在测力计下,向溢水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使水满过溢水口流入空杯中; B.当水不再流出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G1和G2; C.将一不溶于水的小石块用细线拴住并慢慢放入溢水杯中,此时溢出的水全部流入另一杯中,当水不再流出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G3和G4; D.根据以上数据,通过计算得出小石块的密度ρ. (1)上述实验中,他测得G1=0.94 N,G2=0.40 N;G3和G4的读数如图6-1-14乙所示,则G3=______N,G4=________N. (2)实验中,小石块排开水的重量是________N,小石块的体积是________m3. (3)小石块的重量是________N. (4)通过以上数据,他得出小石块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23.(2013年山西)小梦同学在用天平和量筒测盐水密度的实验中: (1)他用调好的天平按图6-1-15中甲、丙、乙的顺序进行实验,根据图中数据可知道,量筒中盐水的质量是________g,体积是________mL,盐水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图6-1-15 (2)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同组的小雨提出了另一种实验方案,其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空量筒的质量;②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盐水,测出盐水的体积;③用天平测出量筒和盐水的总质量.对上述实验步骤你所持的观点是(  ) A.能测出盐水的密度且步骤合理; B.测出盐水的密度偏小,不可取 C.易使量筒从天平上倾斜而摔碎,不宜提倡  质量和密度 1.D 解析:物体的尺度由大到小排列为银河系、太阳系、地球、生物体、分子、原子、原子核和电子. 2.B 3.B 4.A 解析: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游码要调到零刻度线处,B错;砝码要用镊子夹取,而不能用手拿,C错;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出天平的最大测量值,D错. 5.C 解析:由图可知,物体的质量m=70 g,体积V=20 cm3,故其密度ρ===3.5 g/cm3,C正确. 6.A 解析:根据题意得:V甲=V乙,=,故==,A正确. 7.B 8.C 解析:大部分物质都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当餐具的温度升高时,体积增大,密度减小,而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位置、状态、形状和温度无关,故选C. 9.C 10.D 11.B 12.B 13.病毒 分子 质子 14.电子 质子 中子 15.量筒(弹簧测力计) m=ρV 16.0.162 0.9 17.不变 减小 能力题组 18.A 解析:车重即空车重量加上燃料重量.因三辆油罐车是完全相同的,故空车重是相等的,所以只要比较燃料的重量.由题目表格已知三车燃料的密度,故可根据公式G=mg=ρVg来比较.从表格中可知三车燃料密度的大小关系为ρ甲>ρ乙>ρ丙,故可得三车燃料重量的大小关系为G甲>G乙>G丙, 故可知甲车最重. 19. 64 8 8×103 解析:(1)根据天平的读数方法,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上游码对应的刻度值,硬币的质量m=50 g+10 g+4 g=64 g. (2)根据量筒读数方法,视线与液体凹面底部平行,读出未放入硬币时的体积V1=30 mL,放入硬币后的体积V2=38 mL,则硬币的体积V=V2-V1=38 mL-30 mL=8 mL. (3)硬币的密度ρ硬币===8 g/cm3=8×103 kg/m3. 20.(1)越大 正比 (2)不相同 (3)如图39所示. 2 2.0×103 图39 21.(1)左 2.5 偏大 矿石沾水质量偏大 (2)方法一:A.①④ B.①天平测出小矿石的质量m;②用刻度尺分别测出小矿石的三条棱的长度a、b和c C.ρ石= 方法二:A.②④ B.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矿石的重量G;②用刻度尺分别测出小矿石的三条棱的长度a、b和c C.ρ石= 22.(1)1.1 0.5 (2)0.10 1.0×10-5 (3)0.26 (4)2.6×103 23.(1)111.0 100 1.11×103 (2)C 5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