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密度老城区社区公园规划建设思路初探——以深圳市罗湖区为例.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22952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9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密度老城区社区公园规划建设思路初探——以深圳市罗湖区为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密度老城区社区公园规划建设思路初探——以深圳市罗湖区为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密度老城区社区公园规划建设思路初探——以深圳市罗湖区为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建设科技 41案 例 展 示1 研究背景与范围1.1 研究背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多年来,经历了高速发展,建成区范围从建市之初的3平方公里拓展到962平方公里,是一个典型的小地盘、高密度、超大型的现代化都市。在用地紧张的背景下,城市建设与人居环境的矛盾日益凸显,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罗湖是深圳最早的建成区,也是最早遭遇“四个难以为继”城区,当前建成度已达99%,建筑密度全市最高,人口密度全市第二。深圳城市快速建设发展带高密度老城区社区公园规划建设思路初探以深圳市罗湖区为例李林蔚1 叶雪2(1.深圳市罗湖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市政园林管理所,深圳 518000;2.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

2、学院,深圳 518000)摘要 高密度老城区因早期规划建设较为粗放,绿地系统不完善,又无法大规模新增公园绿地。本文以深圳市罗湖区为例,探索高度建成区中的社区公园规划和建设思路,通过挖潜增绿、优化布局、精准提升,形成规模效应组合发力,构建山水融城的大公园体系,走出社区公园存量发展的创新之路。关键词 风景园林;社区公园;老城区;绿地规划;更新Exploration o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 Parks in High-density Old Urban Areas Taking Luohu District of Shenzhen as a

3、n exampleLi Linwei1,Ye Xue2(1.Municipal Garden Management Institute of City Management and Comprehensive Law Enforcement Bureau in Shenzhen Luohu District,Shenzhen,518000,Guangdong;2.School of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Shenzhen Polytechnic,Shenzhen,518000,Guangdong)Abstract:Due to the extensive earl

4、y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high-density old urban areas,the green space system is far from perfect,and it is impossible to add large-scale parks and green spaces.This paper takes the Luohu District of Shenzhen City as an example,the paper explores th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ideas of community

5、 parks in highly built-up areas,forms a scale-effect combination by tapping into potential to increase greenery,optimizing layout,and improving precision,builds a macro park system with mountains and rivers integrating the city,and embarks on an innovative path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park

6、inventory.Keywords:landscape architecture,community park,old urban areas,greenfield planning,renewal来的问题和挑战在罗湖区最先出现,也较为典型。1.2 研究范围与对象2017年版城市绿地分类标准中,将公园分类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及游园,其中社区公园对面积的界定为宜大于1公顷。深圳市结合发展特点和需求,构建了由“自然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的 三分类体系,并结合近年来深圳不断涌现的新型开放空间特征,将口袋公园纳入社区公园分类体系中。社区公园是指在一定范围内为居民提供户外休憩、运动和观赏等活动

7、空间的开放式绿地,DOI:10.16116/ki.jskj.2023.14.00942 建设科技特 别 关 注The Special Focus宜 居 住 房 和 环 境 治 理包括一般社区公园与口袋公园,根据深圳市公园城市发展专项规划(2021-2035年)中的标准,面积大于2000平方米的属于一般社区公园,小于则属于口袋公园。本文中所称社区公园,是指深圳市创新分类体系下的社区公园,即包含了2000平方米以下的口袋公园。2 特征及问题2.1 罗湖区山水城格局与建设发展特征罗湖区城市开发建设空间有限,山水资源优越,呈现出“一半山水一半城”的特色格局。人口密度为1.45万人每平方公里,居全市第二

8、。城市绿化覆盖率达65%,但绿地资源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东部,如深圳水库以及梧桐山风景名胜区,以及西北部的银湖山郊野公园,对居民的日常使用而言便利性不足。中西部为高密度老城区,建成度超过99%,建筑密度高,城市绿化条件非常有限。2.2 公园体系特点及社区公园现状特征2.2.1 规模:社区公园数量多,密度大,以小规模为主罗湖区共有公园108个,包含4个自然公园,11个城市公园(8个综合公园、3个专类园),各级单位管理的社区公园共93个,社区公园数量占比高达86.1%。社区公园密度仅次于福田区,居全市第二,但普遍规模较小,2000平方米以下的口袋公园有33个,占比35.4%。而传统定义上面积大于1

9、公顷的社区公园仅10个,占比仅9.3%。总体来说,罗湖区社区公园数量多,密度大,但以小规模社区公园为主。人均公园数量较多,但人均公园面积较小。2.2.2 分布:沿街型分布为主,体系不完善,供需分布不平衡因建成区用地紧张,绿地空间有限,罗湖区的社区公园有约40%是利用道路附属绿地及防护绿地进行建设的,还有部分社区公园位于道路旁边。总体上,有70%的社区公园沿城市主次干道部分,沿街型分布的特征明显。从全区绿地分布来看,罗湖中心区包括的桂园、东门、南湖街道,绿化覆盖率仅为15.16%,与周边街道差距较大,更是远低于全区绿化覆盖率的65%,公园绿地分布不平衡。根据罗湖区人群热力图,东晓居住片区、黄贝岭

10、居住片区、莲塘居住片区等人口密度较大,需求较旺盛,但以上片区社区公园数量并不多,公园的分布与使用人群分布的匹配性、平衡性较差1。早期的公园绿地建设,未能遵循统一的前期规划,也是公园分布不均的主要因素之一。2.2.3 品质:功能较单一,设施不完善,半数公园品质较低对现有的社区公园,采用了问卷调查加实地踏勘调研的方法,加以评价分析。其中问卷调查收集了辖区内各个街道居民的意见,共发放问卷2000份,收回有效问卷1572份。问卷结果显示,34%的居民认为社区公园的设施质量较差,超过一半居民认为灯光照明不足,40%居民认为缺少功能性活动空间,25%的居民认为总体环境不佳。总结而言,居民对社区公园的使用需

11、求十分旺盛,但现状社区公园功能单一、活动场地不足、设施不完善的问题,还不能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生活休闲需求。通过实地踏勘调研,对全区社区公园从运动健身设施、服务配套设施、公园特色、景观元素及效果、植物搭配、管养情况6个方面,分别进行打分,根据总体得分情况,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最终评价结果,优占比为27.9%,良占比23.2%,中占比37.2%,差占比7%,约4%因临时占用等情况未能纳入评价。近年来,罗湖区通过“美丽深圳”绿化提升行动,提升改造及新建了一批社区公园,公园的总体面貌及品质得到了一定改善。但总体而言,仍有近一半的公园在良好级别以下,公园品质还有较大提升空间。3 困境与挑战3.1

12、 高密度老城区社区公园规划及建设的困境3.1.1 经历了“早起”粗放型发展时期,自身体系不完善罗湖区是深圳市最早的建成区,与其他行政区域相比,罗湖区早起的发展建设呈现出较为粗放型、自发型的特点,一些中心片区的建设没能像福田中心区一样,经过精心的规划和城市设计,也就导致了中心城区缺少足够的城市绿肺、绿地分布碎片化的现象,未能形成完善的绿地网络和公园体系。建设科技 43案 例 展 示3.1.2 建成程度高,无法大规模新增绿地罗湖区高度建成,受用地条件限制,难以大规模新增绿地,无法依托增量进行公园规划建设。在城市进入更新阶段背景下,社区公园规划和建设和整个城市建设一样,进入存量发展时代,需依托存量用

13、地寻求机会。3.2 面临的挑战在存量发展的情况下,社区公园规划和建设应以空间结构的优化以及公园品质的提升为重点2,并面临三大挑战:一是如何利用现有条件挖潜增绿,通过多种灵活手段提升社区公园数量。二是在本就难以形成增量绿地的情况下,如何兼顾分布的平衡性和公平性,并完善体系,形成能更大发挥绿地能效的规模效应。三是如何最大程度地与所处环境相匹配,同时能精准响应所服务人群的游憩和使用需求3,最大化提升社区公园的服务效能。4 策略与路径4.1 挖潜增绿,优化布局4.1.1 摸清底账在全面摸清现有社区公园面积、分布、评价等级基础上,结合人群热力分析、以及社区公园服务半径覆盖率、可达性等数据分析,识别出绿地

14、分布公平性不足的区域,为下一步增量规划和建设时序安排提供参考和依据。4.1.2 法定释放,更新补绿罗湖区存在着因一些历史遗留问题,绿地被占用,权属复杂,公园建设难以推进的问题。通过全面梳理核查法定图则绿地、核对现状占用情况,梳理可释放的法定绿地,作为社区公园建设备选用地。同时协同笋岗-清水河等片区更新贡献公共空间用地,以及人民南、火车站等片区整体规划,在片区更新和规划层面注重公共绿地布置,谋求公园增量,并考虑构建区域社区公园体系。4.1.3 见缝插绿,灵活布置利用小块废弃空间、街角、高架桥下、屋顶等空间,建设小微社区公园、口袋公园,打造小而精的品质绿地。在罗湖区高密度老城区用地紧缺的情况下,2

15、000平方米以下的口袋公园,因布局灵活、形式多样,在社区公园体系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4。充分发挥老城小街区密路网优势,串珠成网,渗透社区,实现走出来就像在自家花园一样的美好图景。4.1.4 充分利用非公园绿地进一步挖掘和利用道路防护绿地、附属绿地等,将消极的难以进入的带状林荫绿地,植入休憩空间和慢行道,成为具有服务功能的公园绿地,同时串联起慢行道系统,并编织带状公园网络。4.1.5 补短板与良性互动结合罗湖区的东门、南湖、桂园街道建成度极高,社区公园分布不平衡性尤为突出,需着重通过见缝插绿等形式,缓解供需矛盾,填补短板。同时,这几个街道也是商业较为活跃的片区,在进行口袋公园布置时,可充分结合商

16、圈业态和餐饮、零售等服务设施,形成公园与周边商业服务的良性互动,充分发挥“公园+”的复合效应。此外,社区公园布局时尽量考虑与绿道、碧道等进行连接,提高公园可达性,并与慢行网络上的其他功能节点互相补充。4.2 公众参与,共享借绿公众参与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对现有社区公园提升的意见参与。可通过现场走访、调查问卷、方案公示等方式进行。如翠湖社区公园改扩建过程中,通过走访调研,并发放1400份问卷,收回1317份有效问卷,更准确地了解到公园使用者的类型和诉求、个人喜好等,为精准提升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方案形成后再通过网上及现场进行公示,根据收集的意见进行优化。第二个层面是共建共享,鼓励公众将

17、小块集体用地,如居住小区、校园、城中村中的小片空地,或内部消极空间,挖掘出来,引导群众进行活化利用,打造社区共建花园。这种小型绿地花园虽不属于社区公园,却是高密度城区中社区公园的重要补充。近几年深圳市调动各方力量进行共建花园建设,取得良好成效,仅2022年全市就有120座共建花园建成,其中罗湖区建成20座。这种群众参与设计、建造,甚至自己管养的形式,除了提升环境,也让市民更有归属感和认同感。4.3 精准提升,重塑品质在充分收集公众意见的前提下,精准识别出深圳这座快节奏的城市中不同使用人群的个性化需求,并将不同区域和环境下的社区公园与不同需求精准适配,侧重功能性提升,最大化发挥每个社区公园的服务

18、效能。同时,针对数量众多的社区公园,还需谋求差异化、特色44 建设科技特 别 关 注The Special Focus宜 居 住 房 和 环 境 治 理化发展。以绣花功夫建设小而美、小而精的社区公园,打品质战,打特色战。4.4 公园群+公园带,组合发力从散点提升到集中发力转变,结合罗湖区大部分社区公园沿街道分布的特点,打造公园连道,形成公园带。结合生活圈规划,将地域范围临近、达到一定力度的公园群落打包形成社区公园群,公园彼此之间功能互补,各具特色,步行可达性强,组合发挥综合公园的服务作用。以市民最需求、现状最迫切、位置最重要三大原则,对社区公园进行整体谋划和管控,聚焦重点,打包提升,形成八大公

19、园群与两大公园带,发挥规模效应,组合发力。4.5 融合生态基地,构建大公园体系依托绿道、碧道及公园连道,串联沿线社区公园,加强各社区公园群之间的联系,形成连接建成区与周边郊野公园的绿色纽带,提供舒适无障碍的出游体验。让小微社区公园与大生态基底进行衔接和融合,真正发挥一半山水一半城的资源优势,打造整个城区山水融城的格局和典范。参考文献1周聪惠.公园绿地规划的“公平性”内涵及衡量标准演进研究J.中国园林,2020,36(12):52-56).2郭竹梅.基于大城市老城区的绿地系统规划创新思维关于北京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研究与实践四)J.中国园林,2007(8).).3周聪惠,张彧.高密度城区小微型公园绿地布局调控方法.中国园林,2021,37(10):60-65).4张文英.口袋公园躲避城市喧嚣的绿洲 J.中国园林,2007,23(4):47-53.).作者简介:李林蔚,1989年生,女、硕士、风景园林工程师(中级)。主要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与建设。叶雪(通讯作者),1989年生,女、硕士、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儿童友好型城市空间。C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