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副县长在全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暨城乡统筹转户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副县长在全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暨城乡统筹转户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县政府决定召开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暨城乡统筹转户(以下简称“农转城”)工作视频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农业农村工作和农转城工作的会议精神,总结20*年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农转城工作取得的成绩,分析当前形势和存在问题,安排部署今年的工作任务,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化认识,明确目标、扎实工作,全力开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农转城工作新局面。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20*年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农转城工作总结回顾 回顾过去一年,全县上下一心,团结一致,认真落
2、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农转城工作的安排部署,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农转城工作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转移人口不断增加,务工收入持续增长。 20*年全县累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2.8万人,比上一年增加5000人;实现务工收入17.39亿元,比上一年增加近4亿元,增长29.8%;务工纯收入10.35亿元,比上一年增加近2亿元,增长23.9%。 (二)技能培训力度加大,转移就业能力增强。 坚持把农村劳动力培训摆在工作的重中之重,以打牢劳务经济发展基础,立足地方产业发展和外部劳务市场需求,坚持“订单培训”模式,根据用工市场需求,全力推进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在深入劳务
3、市场调研并签订用工协议的基础上,指导培训机构开展电焊工、电工、餐饮服务、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传统手工艺、挖掘机、装载机等为主的职业技能培训7003人(次),大大提高了转移就业水平。 (三)输出模式有所创新,务工渠道多种形式。 抓住国家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机遇,抓好辖区内“昭巧公路”建设、“两站”移民建设、大项目、大工程建设。大力鼓励发展规模种养殖业,建立各类专业合作组织,支持龙头企业,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为我县拓展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空间,开辟了多形式的务工渠道。20*年组织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15226人,有效带动了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 (四)宣传动员引导到位,转
4、户工作成效显著。 全县上下高度重视农转城宣传动员引导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多种渠道,组织开展多样化、全方位的宣传活动。20*年通过广播、电视宣传53次,挂标语横幅42条,发放宣传单50000余份,发放宣传手册5000余份,营造了转户工作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20*年,全县完成农转城54015人,超市级下达任务数4.2万人的28.6%,超县级任务数4015人,荣获市政府农转城工作二等奖。通过开展农转城工作,全县的城镇化率由20*年的18%提高到27%,增长了9个百分点。 总体来讲,20*年全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农转城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工作推进中仍然存
5、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我县农村劳动力总体受教育程度明显偏低,富余劳动力小学以下文化占30.1%、初中文化占56.4%、高中及以上文化只占到13.5%,农村劳动力培训教育难度大、见效慢。二是转户工作意识不够强。部分乡镇和部门重视不够,还没有真正认识到促进农转城是破解“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的重要抓手,没有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去研究和思考,就转户而转户,尚未将其作为系统性工程去实施。三是政策宣传还需加大。部分乡镇和部门工作积极性不高,没有认真学习吃透政策,宣传引导转户不主动。有关部门没有将本部门的职能职责与农转城政策认真对接,没有结合实际制
6、订出更多的转户优惠政策。四是配套措施有待完善。由于省、市相关部门没有明确的、可操作的实施细则配套,导致县级部门虽拟定了一些实施细则,但政策不具体、不实在,难以指导一线开展工作,转户人群的权益保障落实存在一定差距。五是未把农转城工作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全县各乡镇农转城工作自去年年底完成20*年任务后,今年1至5月就几乎停滞不前,没有把它当成一项长期性工作来开展,这是一个相当突出的问题。这些困难和问题需要各乡镇和有关部门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二、明确目标,强化措施,认真抓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 2013年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县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实现农
7、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8%的目标。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能人带动”的原则,按照培训服务齐抓、需求供给对接、就业创业并举的思路,加强培训,规范管理,搞好服务,提高劳务输出的数量和质量,促进农民增收致富。2013年,全县要累计完成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13.35万人以上,创造务工收入19.2亿元以上,实现务工纯收入11.5亿元以上,培训农村劳动力0.59万人以上,为中国X8226;昭通国际玩具城输送工人700人以上。围绕以上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培训工作,提高劳动力市场竞争力。 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重点,也是实施人力资源强县战略的关键所在。各乡镇、县人力
8、办要整合培训资源,充分发挥培训基地的作用,以技能培训为主,引导性培训为辅,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加大投入,注重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和继续外出务工的,开展务工技能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对有资金、有技术、有创业愿望的,组织开展创业培训,提高其创业能力;对愿意留在家乡从事产业发展的,开展种植业、养殖业、特色产业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业生产技术能力;对人力资源市场需求,开展订单、定向、定点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专业技能水平,切实提高劳动力市场竞争力。 (二)创新输出模式,带动更多劳动力转移。 各乡镇要注重培养和扶持当地的“劳务经纪人”、“劳务带头人”,建立一支组织劳动力转移的能人队伍,
9、并创造条件,建立激励机制,让这支能人队伍经常活跃在基层,扩大能人带动效应,不失时机地带出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提高转移输出的组织化程度;要认真做好回引农民工返乡创业和引进企业落户巧家兴办企业的“双引”工作,鼓励创业带就业。各级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返乡创业农民工和到巧家兴办企业者,在创业场地、税收优惠、金融信贷、就业扶持、创业服务等方面,给予最大限度的优惠,带动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三)强化信息建设,完善劳动力资源信息库。 一是要抓数据库建设,在健全台帐的基础上,认真抓好农村人力资源数据库建设,搞好动态追踪管理,进一步摸清本地农村劳动力资源情况及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总
10、量、求职愿望、外出务工人员输出数量、务工地点等基本情况。县人力办要充分利用县人力资源开发网,随时收集和发布劳务用工信息,加强对外劳务市场对接,努力搭建劳务信息平台。二是完善制度管理,建立健全农民工服务体系。要建立完善一系列管理制度,包括农村人力资源调查制度、农村劳动力培训管理制度、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制度、农村劳动力维权救助制度、情系农民工活动制度等。进一步完善工作手段,提高服务能力,形成一套工作运行高效、督促检查有力、信息反馈灵敏、上下步调一致、左右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 (四)严格资金管理,确保培训经费发挥效益。 项目资金是项目得以正常开展的重要基础,要严格按照资金管理办法使用培训项目资金,对
11、资金实行专户储存,专款专用,确保资金用在实处,发挥实效。县监察、审计部门要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适时监督,杜绝出现违法违纪行为,确保培训资金使用安全,让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效益。 (五)加强对接沟通,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输出。 提高转移质量和打造劳务品牌,必须加强劳务市场对接,努力开辟劳务用工市场,积极引导组织农民工有序转移输出。一要与市内工业园区搞好对接,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努力完成中国X8226;昭通国际玩具城企业700人以上的招工任务。二要通过参加各种劳务洽谈会搞好对接,积极同输出地的用工企业进行沟通联系,认真考察用工岗位,确立合作意向,进一步拓宽沿海发达地区劳务市场,有组织地输送农村劳动力。三要与务工能人、劳务中介机构等搞好对接,充分发挥其信息灵通、联络面广的优势,在组织引导劳动力合理流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第7页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