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结构整理一、单元内容:本单元的中心内容是“至爱亲情”,这其中包含了融注在背影中的深深的父爱,蕴含着母爱的甜甜的泥土,人琴俱亡表现同生共死的兄弟之情,父母的心说明再优越条件也割不断的父母对子女的情愫。本单元教学要求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使其引起对自己家庭生活的回忆及共鸣,在此基础上体会父母兄弟的至爱亲情。在单元教学上,四篇文章可各有侧重,如背影可重在反复朗读中理解作者朴实的饱含深情的语言,甜甜的泥土通过一包奶糖化为“甜甜的泥土”的故事,告诉了人们人间的至亲至爱应该犹如宽广厚实的大地,无所不在,无处不有。人琴俱亡则通过十分简洁的语言,刻画了子猷的独特形象,表现了兄弟
2、之间的深厚的兄弟之情。我的母亲截取了人物表现中最典型的经历来表现人物,通过四个片段,集中表现了母亲普通而伟大的形象,感人泪下。父母的心则通过平凡的故事,描写了动人肺腑的亲子之爱。二、教学目标1.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2.在说话过程中注意表情、语气、身姿、手势等非语言因素,使说话更有感染力和说服力。3.在反复吟诵中感悟蕴含在文中的人文内涵,体会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浓浓亲情。4.结合特定的时代背景,品味人物的成长和情感的变化5.学会在作者朴素的描绘中寻找生活中的至爱,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生活的至爱。6.能在学习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选出研究主
3、题,并指定计划,合作解决问题。三、教学课时安排(共14课时)背影2课时甜甜的泥土1课时人琴俱亡2课时父母的心1课时我的母亲2课时诵读欣赏2课时写作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甜甜的泥土情境设计教学目标1、体会离异的母亲对儿子的至爱之情;2、理解文章结尾的含义;教学重点离异的母亲对儿子的疼爱;教学设想1、本文是一篇小小说,故事情节简单,所以怎样让学生从简单的故事情节中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疼爱是本文的教学难点和重点;2、运用多媒体作为直观教具;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合作式学习,注重学生能力的训练;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欣赏歌曲,创设情境 欣赏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体会“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
4、的孩子像根草”的含义,导入新课 导入语: 我们刚才欣赏了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歌中的那句“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没妈的孩子像个草”,可能引起许多同学思想上的共鸣,那就是“母爱”。母爱,对有的人来说是那么的垂手而得,对有的人来说却是那么的遥而无望。今天我们所学的课文到底表现了怎样的母爱呢?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一)读准下列词语黯(n)淡 呆滞(zh) 蹭(cng) 蓦地(m d) 愣怔(lng zheng) 吮(shn) 涮(shun)净 晕眩(yn xun)(二)这篇文章给我们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试着概述。(过去的妈妈送奶糖、吃奶糖、埋奶糖,奶糖融化) 三、合作学习,理解课文1.
5、文章中的“她”是谁?到学校来干什么?(王小亮过去的妈妈;她到学校来是给心爱的儿子送最爱吃的奶糖。)2.我们可以从哪些语句看出她对王小亮的“至爱亲情”?(专心致志地等候放学后的儿子、见不到儿子后内心的悲痛.)3.王小亮得到奶糖后,“惊喜极了”。他知道这包奶糖是谁送给他吃的吗?说说你的理由。(知道。因为这包糖是他“最喜欢吃的奶糖”,也只有王小亮“过去的妈妈”才知道儿子最喜欢吃奶糖。吃了奶糖后,当晚就梦见过去的妈妈笑着回来了,现在的妈妈垂着头走了。)4.如果文中的王小亮就是你,那么你拿到母亲送来的奶糖会怎么办?课文中王小亮又是如何处置奶糖的?他为什么这样做?(先和同学、老师一起分享 “过去的妈妈”送
6、来的奶糖,然后在回家的路上埋藏好奶糖。因为他想到了“现在妈妈”的冷酷。)5.当王小亮发现奶糖融化后,“呆呆地凝视着”,此时此刻他想到了什么?(想到了老师、同学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想到了“过去的妈妈”对自己的疼爱;想到了社会上好心人对自己的帮助.) 四、探究学习,拓展思维讨论:小说前面写,王小亮的亲妈妈把糖放在“大襟棉袄口袋里,掏出一包裹得很紧的、还带着体温的糖”,奶糖放在棉袄口袋里未能融化,地温回升难道能超过体温吗?你是如何理解小说的这一艺术构思的呢?(注意:人的体温是37) 五、布置作业,训练写作小说中有这样一句:“同学们在嘻嘻哈哈的笑声中和他一起分享着欢乐,只有老师悄悄背过了身”老师为什么要“悄悄背过了身”?你能想象出老师此时此刻的神情和心理活动吗?请把这种神情和心理活动描述出来,不少于200字。 六、歌曲回味,重温母爱结束语: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甜甜的泥土这篇小说,小说描写了王小亮过去的妈妈送来了他最爱吃的奶糖,以及王小亮把糖分给老师、同学一起分享,但是由于害怕现在妈妈不得不将糖埋藏在回家的路上,以至融化到泥土中。正当他为糖化感到伤心时,他想到了母亲、老师、同学以及好心人对自己的关心和帮助,甜到了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