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年级下生物复习提纲1、人体的营养(1)、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水、无机盐、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六大类。其中糖类、脂肪、蛋白质能提供能量,它们被称为“三大产热营养素”,提供能量最多的是脂肪;贮能的是脂肪;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糖类。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是水、基本物质是蛋白质。(2)、检测蛋白质用双缩尿试剂,呈现紫色反应;检测维生素C用吲哚酚试剂,呈现褪色反应。(3)、夜盲症-VA;坏血病-VC;脚气病-VB1;口角炎、皮炎-VB2;佝偻病-VD和钙2、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1)、人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消化腺两部分。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消化器官。最大的消化腺是肝
2、脏。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胆汁。肠液和胰液消化液含最多种类酶。(2)、需要经消化才能吸收的物质有淀粉、蛋白质、脂肪,各自的起始消化部位在口腔、胃、小肠。淀粉遇碘会变蓝。直接吸收的物质有:水、无机盐、维生素。 (3)、淀粉在口腔内初步分解为麦芽糖,在小肠内最终分解为葡萄糖。蛋白质在胃内初步分解,在小肠内最终分解为氨基酸。脂肪在小肠内通过胆汁的乳化,最终消化为甘油和脂肪酸。 (4)、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小肠,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结构特点:1)消化道中最长一段,环行皱襞、小肠绒毛增大消化和吸收的面积2)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3)含消化液肠液、胰液、胆汁,可消化糖
3、类、蛋白质、脂肪。 二、人体内物质的运输1、循环系统由 血管 和 心脏 组成。2、血液由 血浆 和 血细胞 组成,血细胞包括 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淡黄色半透明液体。主要作用是 运载血细胞 ,运送营养物质和废物。红细胞:在显微镜下,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红细胞,没有细胞核。红细胞具有 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 的功能。一个人 红细胞 数量太少,或 血红蛋白太低,就是 贫血 。白细胞:有 细胞核 、比红细胞 大 , 数量少 ,有 吞噬病菌 的作用,当人体 有炎症 的时候,白细胞数量大量 增加 。血小板:最小的血细胞,没有细胞核,形状不规则。有 止血凝血 的作用。3、血管主要有:动脉:将血
4、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部分去的血管。管壁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毛细血管:在人体内最多,管壁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非常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这样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静脉: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管壁薄,弹性小,血流速慢。4、心脏及血液循环:(1)心脏的搏动推动血液的流动,是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2)心脏四个腔D 左心房肺静脉、G 右心房上、下腔静脉、F 右心室肺动脉、E 左心室主动脉,心壁最发达,收缩力最强的是E 左心室 。(3)心脏中瓣膜J的作用是 防止血液倒流 。(4)将血液由心脏运送到身体各处的血管是A主动脉 。血液循环包括 体循环 和 肺循
5、环 。体循环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此时血液中的 氧气 进入组织细胞,血液由 动脉血 变为 静脉血 。肺循环路线是 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此时血液中的 二氧化碳 进入 肺泡 ,血液由 静脉血 变为 动脉血 。5、血压、输血和血型血压表示“收缩压/舒张压”,高于17.3/12千帕为高血压,低于12/8千帕为低血压。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三、人体的能量供应1、细胞通呼吸作用释放能量,呼吸作用的意义在于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2、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人的呼吸系统由 呼吸道 和 肺 组成,既属于消化系统,又属于呼吸系统的器官是 咽 ,咽是食物和
6、空气进入体内的共同通道,吃饭时说笑,食物容易误入气管的原因是 会厌软骨未盖住喉的入口 (3)呼吸系统中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是 肺 。特点:肺泡数量多,总面积大 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 壁薄,仅由单层细胞构成等,所以很适合进行气体交换。 经过气体交换后, 氧气 由 肺泡 进入 血液 ,经血液循环后,氧气最终到达人体 细胞 。而 二氧化碳 由 血液 进入 肺泡 ,所以呼出的气体含较多 二氧化碳 。(4)肋间外肌收缩 肋骨上提并外展,胸骨上移 胸廓的横径加大 ;膈肌收缩 隔顶下降 胸廓的纵径加长 胸廓容积扩大肺容积扩张新鲜空气由呼吸道进入肺,即吸气 肋间外肌和膈肌
7、舒张胸廓容积缩小肺容积缩小肺泡内部分气体排出提外,即呼气。四、人体内废物的排出1、代谢废物的排出有不同的途径:通过 皮肤的汗腺 以汗液的形式排出一部分水和少量无机盐、尿素等;通过呼吸系统以 气体的形式排出 二氧化碳 、少量的水分;通过 泌尿系统 以 尿液 的形式排出绝大部分水、无机盐以尿素等废物;还有某些代谢废物随粪便排出体外。2、 肾脏 是形成尿液的器官,肾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肾单位,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3、右图是尿液形成示意图:(1) G 、 H和I 合称为肾单位 (2)血液从 G 肾小球 过滤形成原尿(3)原尿经过 I 肾小管 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重吸收的物质包括全部的
8、葡萄糖 ,大部分的水 和部分的无机盐.(4) 如 G 肾小球 有炎症,尿液中会出现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若胰岛分泌的 胰岛素 不足,尿液中会出现 葡萄糖 .五、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1、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反射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神经元 ,由 突起 和 胞体 组成,突起包括树突和轴突。树突:短,是树状分支;轴突:长,分支少 神经元的功能: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冲动、传导冲动的功能。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反射 ,参与反射的神 经结构叫 反射弧 。受刺激后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反射是指 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产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非条件
9、反射(简单反射):如 缩手反射 、 膝跳反射 、 排尿反射 等。条件反射(复杂反射):如老马识途、望梅止渴、谈虎色变等。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是人类所特有2、眼的结构和功能 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 镜头 ,起折射光线的作用。人眼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瞳孔:相当于照相机的 光圈 ,能调节进入眼中的光线的多少巩膜:“眼白”虹膜:“眼黑”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 胶卷 ,物像只有落到 视网膜 上才能看清这个物体 近视眼:晶状体 曲度过大 ,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远视眼:物像落在视网膜后方,配戴凸透镜视神经:传递信息到大脑,在视觉中枢形成视觉眼球中能感光细胞位于视网膜 3、耳的结构和功能:外耳 耳廓:收集声波外
10、耳道:传送声波鼓膜:产生振动中耳 鼓室:咽鼓管与咽部相通听小骨:由锤骨,钻骨和镫骨组成听骨链 耳蜗:含听觉感受器 内耳 前庭:含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半规管:含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视觉感受器:视网膜 听觉感受器:耳蜗 头部位置感受器:前庭和半规管 嗅觉感受器:嗅黏膜 味觉感受器:味蕾4、激素调节激素名称产生部位主要功能异常症生长激素垂体促进生长幼年:不足侏儒症;过多巨人症;成年:过多肢端肥大症性激素性腺促进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甲状腺激素甲状腺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幼年:不足呆小症(智力低下)成年:不足甲状腺功能低下分泌过多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缺
11、碘导致合成过少: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胰岛素胰岛降低血糖浓度分泌过少糖尿病外分泌腺与内分泌腺的区别腺体类别导管分泌物去向举例外分泌腺有导管进入体内管腔或排出体外唾液腺、肝脏、肠腺、胃腺、皮脂腺等内分泌腺无导管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岛、性腺等六、健康的生活1、传染病要流行,必需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三者缺一不可。2、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就有,对所有侵入人体的病原微生物都有抵抗作用。3、 免疫: 特异性免疫:受抗原刺激后形成,一种抗体只对一种抗原起作用。1、 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共同特点:都是排除和消灭侵入人体的病原微生物,维护人体的健康。2、 计划免疫:注射疫苗目的是注射抗原,进行特异性免疫,保护易感人群。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