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质量发展下江西省生态旅游产业效率评价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21552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8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质量发展下江西省生态旅游产业效率评价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质量发展下江西省生态旅游产业效率评价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质量发展下江西省生态旅游产业效率评价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532023年第2 期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文章编号:1 0 0 8-35 37(2 0 2 3)0 2-0 0 5 3-0 6高质量发展下江西省生态旅游产业效率评价研究胡颖“,葛振兴b(景德镇陶瓷大学a.管理与经济学院,b.教务处;江西景德镇333403)摘要: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符合生态文明建设及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客观要求。客观评价生态旅游产业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具有显著意义。本文以江西省为研究对象,采用三阶段DEA模型,对2 0 1 7 一2 0 2 1 年全省1 1 个地市生态旅游产业效率进行实证分析与判断。结果表明,在这5 年间江西省1 1 个地级市生态旅游产业效率值整体向上增长,但由于受

2、到新冠疫情的影响仍需在生态旅游产业的政策和方法上进一步优化。关键词:生态旅游产业效率;三阶段DEA模型;江西省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识码:A引言新的历史时期,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推进旅游业生态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以江西省为研究对象,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江西省内1 1 个地级市的生态旅游产业效率进行评价研究,并进行总结,针对性提出促进江西生态旅游产业效率提升和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以期能充分发挥江西省生态资源优势,拓展生态旅游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加快江西旅游产业绿色崛起步伐,为旅游企业制定发展战略及相关政府管理部门制订旅游业

3、发展政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对江西省旅游产业发展有良好促进作用,从而实现“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目标。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一)研究方法由于传统的一阶段DEA方法得到的效率值易受环境因素影响。因此,为了更好地评价江西省生态旅游产业效率,拟采用三阶段DEA模型。整体评价过程将分为三个阶段展开:1、第一阶段:使用传统DEA模型,进行江西各地市生态旅游产业效率评价。2、第二阶段:随机前沿分析(SFA)。把第一阶段的松弛变量拆解成三个部分:环境因素影响、管理无效率影响和随机因素影响。借助SFA方法,用第一阶段的松弛变量值对环境因素影响和随机因素影响进行回归。在生态旅游产业中,各生产要素的投人是决策

4、者可以控制的,产出的多少则受到生态旅游产业投人水平以及管理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而采取投入导向型的模型进行相关分析。3、第三阶段:调整变量后的DEA效率分析。在对投人或产出数据进行调整、修正后,根据第一阶收稿日期 2 0 2 3-0 3-2 7【基金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江西省生态旅游产业效率评价研究”(J17219)【作者简介】胡颖(1 9 8 3-),女,江西景德镇人,副教授,研究方向:金融与产业发展;葛振兴(1 9 8 3-),男,江西景德镇人,讲师,硕士,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产业创新。54胡高质量发展下江西省效率评价研究法学经济颖,葛振兴段所建立的DEA模型,剔除

5、外部环境和随机因素这两个干扰项,重新计算各个地市生态旅游产业效率,同时用第一阶段测算得出的效率值与该阶段所得进行比较,从而可以更加直观的看出三者的变化趋势,以此来分析原因。(二)研究区概况江西省地处我国东南偏中部地区,长江中下游流域,下辖1 1 个地级市,如南昌、九江、赣州、景德镇等。境内气候温和湿润,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全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便位于省内;河道资源密集,赣江、抚河、信江等河穿流而过。森林覆盖率达63.35%,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和矿藏资源丰富,居全国前列。全省目前有5 处世界遗产地、3处世界地址公园、2 处国际重要湿地、1 8 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优质的自然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底

6、蕴深厚的历史文化,成为江西发展旅游产业的重要基础。作为长江流域生态保护的重要区域,江西省未来如何提高生态旅游产业效率,转变旅游产业发展方式,促进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三)指标体系与数据来源以尽量少的投人实现最大的产出是产业发展最理想的状态。研究生态旅游产业效率,就是要研究生态旅游投人与产出的关系,研究如何将旅游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达到产业发展最优状态,实现经济与生态二者共赢。参考各类文献资料,本文选取旅游资源吸引力、第三产业年末从业人员数、住宿和餐饮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投入指标,其中旅游资源吸引力通过3A级以上景点数来表示;而代表劳动力和资本投人要素的指标应分别为

7、旅游业从业人员数和旅游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但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本文用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数代替旅游从业人员数,因为旅游产业发展具有联动性和综合性,旅游产业在江西省第三产业中的占比也较大,指标稍微放大不影响效率评价结果间的比较,因此这一替代指标具有较强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此外由于官方统计数据中没有完整的旅游业固定资产投资额数据,而住宿和餐饮业为旅游业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设施保障,因此选取住宿和餐饮业作为替代指标。产出指标则分别为旅游总收人、旅游总人数等。环境变量包括交通便利性、大气优良质量、森林覆盖率等。指标体系详见表1。表1 氵江西省生态旅游产业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指标变量单位指标解释旅游资源吸引力个3A级

8、以上景点数投人指标第三产业年末从业人员人住宿和餐饮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万元旅游总收人万元产出指标旅游总人数人次交通便利性公里2级以上公路里程环境变量大气质量%每年的优良天数森林覆盖率%二、江西省生态旅游产业效率评价分析(一)第一阶段:传统DEA模型分析通过整理2 0 1 7-2 0 2 1 年5 年间江西省1 1 个地级市的生态旅游产业投入指标与产出指标的原始数据,应用DEAP2.1软件,测算出每一年各地市及全省生态旅游效率值,结果如下:数据来源:2 0 1 7 一2 0 2 1 年江西统计年鉴和江西各地市统计年鉴、统计公报以及环境公报等55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3年第2 期1、规模效率表2江

9、西省1 1 市生态旅游产业规模效率指标城市排名20172018201920202021均值赣州1111一11吉安2111111鹰潭30.9850.9610.9450.9160.9590.9532宜春40.9760.9370.9890.9060.9540.9524萍乡510.9290.8840.8170.9680.9196规模新余610.820.8320.8620.9550.8938效率九江70.8950.9720.980.5720.7690.8376南昌80.9910.8170.6030.7630.8346景德镇90.9270.7920.7260.7090.7120.7732上饶100.860

10、.7280.6770.5610.6360.6924抚州110.7030.7490.6610.5150.5380.6332平均值一0.93960.89890.86460.76920.84130.8627由表2 可知,2 0 1 7-2 0 2 1 年全省年均规模效率为0.8 6 2 7,距离有效前沿面0.1 37 3,其中赣州、吉安、鹰潭、宜春等六市规模效率高于全省平均,占全省数量的5 4.5 5%;始终处于效率前沿面的地市只有赣州和吉安,这一比例仅为1 8.1 8%。数据表明,全省生态旅游产业规模效率普遍不高。在规模效率低于全省均值的五个城市中,排名倒数第一的是抚州市的0.6 332 效率值,

11、其距离有效前沿面达0.3668。此外,测算数据显示,抚州市在2 0 1 7 至2 0 2 1 的各年间,规模效率均未达同年省内平均水平,2 0 2 0年其规模效率平均水平更是低至0.5 1 5,抚州这种规模效率低下的情况拉低了全省总体效率水平,需调节改善。南昌、上饶、景德镇、九江等四市规模效率则出现较为明显的反复与波动,稳定性较差。2、纯技术效率表3江西省1 1 市生态旅游产业纯技术效率指标城市排名20172018201920202021均值景德镇一一11111赣州2111111鹰潭3111111宜春410.9080.855110.9526上饶50.8720.9950.9130.8850.93

12、90.9208新余6110.9880.710.8230.9042纯技术效率九江70.7820.8410.8010.7520.7640.788南昌80.6910.6510.6970.6280.7620.6858萍乡90.8550.7080.6990.5640.6010.6854吉安100.4840.4960.5320.4790.5260.5034抚州110.4280.4150.5140.4650.4970.4638平均值一0.82840.81940.81800.77120.81020.8095表3数据显示,2 0 1 7-2 0 2 1 年全省年均纯技术效率值为0.8 0 9 5,较有效前沿面差

13、距0.1 9 0 5,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的城市有六个,占总数的5 4.5 5%。其中,赣州、鹰潭、景德镇3市的纯技术效率值无论是各年水平还是五年均值都为1,始终处于生产前沿面,占全省地级市总量的2 7.2 7%。省内其他8 市纯技术效率5 年间波动较大,尤其是南昌、吉安、萍乡、抚州4市年均纯技术效率值都低于0.7,说明江西省生态旅游产业纯技术效率水平整体不高。3、综合技术效率56胡高质量发展下江西省业效率评价研究颖,葛振兴法学经济表4江西省1 1 市生态旅游产业综合技术效率指标城市排名20172018201920202021均值九江1111111新余2111111鹰潭310.8330.8420.

14、88310.9116上饶40.9620.8620.8310.7950.9380.8776景德镇50.9230.9720.9160.5070.7040.8044综合技术萍乡60.9150.9830.7540.5280.7100.778效率吉安70.8330.7450.6450.4930.6010.6634南昌80.7230.6240.5010.4440.5360.5656赣州90.6560.5710.4780.4870.5340.5452宜春100.4830.4760.4910.4610.5360.4894抚州110.3090.3140.3420.2450.3730.3166平均值一0.8003

15、0.76180.70910.62210.72110.72292017-2021年全省年均技术效率的平均值为0.7229(如上表4所示),距离有效前沿面0.2 7 7 1。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的城市占比为5 4.5 5%,分别是新余、九江、鹰潭、上饶、景德镇、萍乡6 市。其中,新余和九江两座城市连续5 年综合技术效率值为1,始终位于有效前沿面。然而,吉安、南昌、赣州、宜春、抚州5 市年均综合技术效率水平低于全省均值,尤其注意,抚州市该效率值仅有0.31 6 6,较全省平均水平差距较大。全省生态旅游产业综合技术效率分布呈现两极分化,说明产业资源配置和规模聚集情况有待优化。(二)第二阶段:基于SFA的随

16、机前沿分析将第一阶段的投入变量一一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旅游吸引力、旅游接待能力、住宿和餐饮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松弛变量作为被解释变量,解释变量为交通便利性、大气优良质量、森林覆盖率这几个外生环境变量,借助Frontier4.1软件进行SFA回归,对生态旅游产业各投人变量调整,剔除环境变量和随机误差影响,便于在第三阶段重新测算江西省生态旅游产业效率表5第二阶段随机前沿回归估计结果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旅游吸引力住宿和餐饮业固定资产投资额项目系数值系数t值系数值常数-169.1258-2.3544-143.1587-1.99762.0293E+062.0014E+07大气质量-0.3622-1.15420.

17、79151.92676.2766E+043.5842E+03森林覆盖率2.83812.95670.60240.6315-5.6408E+05-2.4237E+05交通便利性0.01832.84350.00921.44582.6842E+035.8087E+00822566.02452.15493308.96573.26351.0975E+141.1213E+140.951530.18730.916325.98950.9756136.8245Log-235.4515-384.72-783.34一LR50.936182.1564.22根据对2 0 1 7-2 0 2 1 近5 年的数据测算,SFA

18、回归结果显示:广义似然比LR通过5%的显著性检验,说明环境变量对投人松弛变量均有显著影响,采用SFA模型进行回归分析也是合理且必要。大气质量、森林覆盖率和交通便利性对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投人几余和旅游吸引力投人穴余的回归系数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外部生态环境对产业从业人数及旅游吸引力均有显著影响,但对第三产业固57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3年第2 期定资产投资额投人穴余的回归系数显著性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影响显著性不足。(三)第三阶段:调整后DEA模型分析依据第二阶段调整后的投人变量与原始产出变量,运用DEAP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如下表6:表62017-2021年第三阶段江西省1 1 市生态旅游

19、产业效率分析结果年份效率值上饶九江赣州南昌新余吉安景德镇鹰潭萍乡 宜春抚州全省均值综合技术效率110.723 0.72410.8590.73810.8790.5670.3480.80352017规模效率110.7930.81910.9430.74110.888 0.582 0.3530.8290纯技术效率110.9150.89410.927110.9940.962 0.9920.9713综合技术效率110.858 0.7960.4910.7380.6960.4360.5270.5410.2780.66922018规模效率110.8560.9010.4590.8180.6950.4950.634

20、0.6270.3150.7091纯技术效率1110.86210.88910.8840.8080.880.8790.9275综合技术效率10.978 0.90410.9320.7710.8090.615 0.7490.6220.2390.78352019规模效率10.979 0.98710.9340.9270.8910.7150.832 0.8320.4610.8689纯技术效率110.927110.8410.9090.8580.9010.7240.5180.8798综合技术效率110.906 0.9230.7280.6950.7990.4750.430.6170.4070.72552020规模

21、效率110.9210.9230.7090.7140.8040.4910.4690.6230.4180.7338纯技术效率111110.96910.9610.9720.9880.9640.9867综合技术效率110.947 0.8090.620.6320.2950.6780.482 0.7190.3120.68132021规模效率110.9450.9010.6250.6390.3030.6770.4950.7420.3220.6954纯技术效率1110.912110.98810.9740.9460.9630.9803综合技术效率10.99560.86760.85040.75420.7390.66

22、740.64080.61340.61320.31680.73265年均值规模效率10.99580.90040.90880.74540.80820.68680.67560.66360.68120.37380.7672纯技术效率110.96840.933610.92520.97940.94060.92980.90.86320.9491根据第一和第三阶段结果比对,在消除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的影响后,1 1 个城市的生态旅游产业效率发生了明显变化,调整后的生态旅游产业效率高于一阶段的效率值且呈上升趋势。其中,江西省生态旅游产业规模效率均值为0.7 6 7 2,低于纯技术效率均值0.9 49 1。纯技术效

23、率均值也较第一阶段的效率水平0.8 0 9 5 相比,有明显提高,调整后的三阶段的纯技术效率更趋于有效前沿面。综合技术效率也从调整前的0.7 2 2 9,小幅上升至调整后的0.7326。从中不难推断,在排除环境和随机误差因素的影响后,纯技术效率的大幅提高是引起综合技术效率水平提高的重要原因。从总体上看,2 0 1 7 2 0 2 1 年江西省1 1 地市生态旅游效率处于较高水平,均值为0.8 1 6 3,距离效率前沿面还存在1 8.37%的效率差距,表明江西省旅游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虽然较为协调,但其生态旅游产业效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研究期内,江西省生态旅游产业效率呈上下波动态势,11

24、地市中上饶、九江2 市一直处于效率前沿面,南昌、赣州2 市增长较大,这主要得益于旅游总收人和游客总人数快速增长,带动了整个江西省旅游经济的发展;江西省积极出台并贯彻落实绿色环保与节能减排等相关政策,推动旅游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初见成效,生态旅游产业效率得到快速提升。而景德镇、抚州、萍乡3市则呈现下降趋势,究其原因在于2 0 1 9 年末开始的新冠疫情,导致旅游人数以及旅游总收人的锐减,从而导致生态旅游产业效率的降低。58玮责任编辑:罗胡高质量发展下江西省生业效率评价研究法学经济颖,葛振兴三、结论与建议生态旅游产业效率评价是反映旅游产业发展水平与质量的关键要素。综合以上研究结果:江西省的生态旅游产

25、业效率的变动既受到投人要素的影响,也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经过SFA调整投人要素变量,2 0 1 7-2 0 2 1 年5 年间旅游生态效率值虽有波动,但整体稳定向上增长;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导致2 0 1 9-2 0 2 1 三年间间部分城市效率值下降,可以作为特殊事件来对待。根据结果分析,为促进江西省生态旅游产业效率的提升和高质量发展,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规划引领,优化管理模式。深化旅游体制改革,变政府主导旅游产业发展为引导,构建政府机构与旅游企业等各方合作机制与平台,强化旅游业协会的协调监督职能,增强各旅游相关部门和企业活力;加强规划设计,强化省域旅游的发展思路,充分利用上饶、南昌、九江

26、等地市的引领带动作用,实施跨地市合作互助,激发不同地区的生态旅游的活力;通过构建江西省生态旅游一体化建设,以及各种帮扶政策的倾斜,克服因新冠疫情导致的旅游人数、旅游业产值以及生态旅游效率下降的风险,推动江西省整体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2)保护改善生态环境。环境资源的优劣是影响生态旅游的品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因素。切实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思想,关注生态环境变化,强化对旅游景区景点、景观的保护;在开发旅游项目、建设旅游设施、设计旅游线路时,应科学合理规划,确保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与自然景观相协调;对生态承载能力弱的地区要限制甚至禁止旅游开发。要发展低碳经济,减少碳排放,尽量扩

27、大植被覆盖面积,加强水环境治理工作,发展清洁能源,进一步提升江西省生态环境质量。(3)强化要素有机整合。合理调整劳动力、资本等各要素的投人比例,提高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尤其是旅游从业者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加速推进旅游业数字化发展,以智慧旅游的新业态充分发挥技术要素优势,提高江西省旅游产业效率;充分利用固定资产投资额,杜绝盲目建设、重复建设,加强对资产的监管,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优化A级景区结构,积极创建、申报A级景区,丰富江西生态旅游的文化内涵,提高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和对旅游效率的贡献率。参考文献:1王梓怡,刘德光.科技创新、产业结构调整与旅游生态效率提升J.统计与决策,2 0 2 2(2 1):1 2 7-1 30.2黄钰婷.基于DEA模型的中国旅游生态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 0 2 1(7):32-34.3郑群明,陈子奇.基于碳足迹的旅游生态效率研究一以江西九江市为例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22(5):74-82,101.4邢夫敏,孙琳.基于旅游效率的江苏省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J.企业经济,2 0 1 9(1 0):5 5-6 05舒卫英,方磊,张水芳.基于DEA的滨海生态旅游效率研究以宁波市为例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 0 1 4(4):9-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