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歌鉴赏专题古典诗歌之炼字 【教学目标】体会古典诗歌的炼字之妙【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学习掌握古典诗歌炼字技巧,提高鉴赏古典诗歌语言的能力。【情感目标】激发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兴趣,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重难点】炼字题的做题方法【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合作探究。【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苏小妹与哥哥苏东坡和朋友黄庭坚一起玩吟诗游戏,苏小妹出了个对子要两位诗人填上两个字,把诗写完整,并能表达意境。这两句就是:轻风细柳,淡月梅花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二、古典诗歌中的炼字何为炼字?所谓炼字,就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在用字遣词时进行精细的锤炼推敲和创造性的搭配,使所用的字词获得简练精美、形象生动
2、、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这种对字词进行艺术化加工的方法,就叫做炼字。三、品赏佳句,推敲字词1.宋祁玉楼春:红杏枝头春意闹。2.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3.春风又绿江南岸。4.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5.“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婕一剪梅舟过吴江6.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四、学生讨论回答后,老师总结规律:词性角度:关照动词关照修饰语(形容词、副词、颜色词)关照特殊词(叠词、数量词)设问方式某一联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赏析。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这首诗某句中某字可否换成另一字?请简述理由。诗歌的诗眼是什么?鉴赏它的妙
3、处。某个词语或某个字被认为是全诗的关键,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五、题型示例:春日即事李弥逊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答案:网,即网住之意。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了用丝织成的网,再由丝网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这个想象、比喻非常生动、新奇。表达了作者的惜春之情。新晴野望王维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注:尘垢:尘埃。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答案:分别是“明”和“出”,明,即明亮之意;出,即秀出之意。雨后新晴,诗人极目
4、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粼粼,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表现了诗人爱自然、爱田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六、答题步骤:体悟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看是否运用修辞手法。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思考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七、练习:见幻灯片。八、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对以上诗歌中动词、形容词、数词等实词以及虚词的赏析,初步了解了古典诗歌的炼字技巧,学会从字词的修辞手法、展现的景象,表达情感以及结构上的作用去体会经典字词的妙处,希望同学们能将这节课学到的炼字技巧,运用到我们的诗歌鉴赏中去。九、板书:见黑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