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地域文化影响下艺术高校包装设计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21101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4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域文化影响下艺术高校包装设计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地域文化影响下艺术高校包装设计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地域文化影响下艺术高校包装设计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51Green Packaging Research EducationAbstract:The design education in ar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now entered a critical stage of connotative development,quality improvement and comprehensive cultivation of professional talents.As the mainstream discipline of design specialty,packaging design h

2、as stood at the forefront of teaching mode exploration through educational reform and leapfrog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At the moment of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culture and continuous innovation of design application,integrating regional culture into packaging design teaching is u

3、ndoubtedly an important category of packaging design teaching mode reform.Based on the necessity of integrating regional culture into packaging design teaching,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packaging design teaching,explores the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path of packagi

4、ng teaching reform from market research and teaching application,and proposes solutions for interdisciplinary and innovative teaching models,with a view to providing some theoretical reference and new thinking for packaging design teaching.Key words:regional culture;ar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pac

5、king design;teaching mode;reform exploration刘畅,安澜,王彩云(东北大学艺术学院,辽宁 沈阳 110819)地域文化影响下艺术高校包装设计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Reform And Exploration of Packaging Design Teaching Mode in Ar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theInfluenceofRegionalCultureLIU Chang,AN Lan,WANG Cai-yun(Art College of Northeastern University,Shenyan

6、g 110819,China)摘要:艺术高校的设计教育如今已步入了内涵式发展,提升质量,全面培养专业复合人型才的关键阶段。包装设计作为设计专业的主流学科,近年来通过教育教学改革与跨越式发展,已站在了教学模式探索的前沿。在民族文脉继承发展、设计应用不断创新的当下,将地域文化融入包装设计教学,无疑是包装设计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范畴。本文立足于地域文化融入包装设计教学的必要性,分析了当下包装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从市场调研、教学应用中探索包装教学改革的产学研路径,为学科交叉和创新教学模式提出解决策略,以期为包装设计教学提供些许理论借鉴与新思考。关键词:地域文化;艺术高校;包装设计;教学模式;

7、改革探索中图分类号:TB482;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00(2023)07-0051-04DOI:10.19362/10-1400/tb.2023.07.009521 艺术高校包装设计教学中地域文化的融入及教学改革的必要性1.1 包装设计教学中对于地域文化的融入信息时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加快了设计产业与经济文化的整合进程。“文化趋同”现象,让包装设计教育正面临着一场时代挑战。如何在包装设计教学中,秉持创新原则并突显城市区域文化特色及品牌价值,这正是设计教育教学亟待改革的关键问题。艺术类高校,作为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孵化基地,应高质高效的整合教育资源,对包装教学中的地域文化进行

8、深入挖掘探索,将其引入教学活动;针对专业教学模式进行全方位改革创新,以补齐传统教学体系中所存在的短板,更好的助力于包装设计实践与产学研的结合,实施教学改革已势在必行。1.2 艺术高校包装设计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及 现状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包装设计,是一个区域民俗文化、风土人情在产品包装上的文化印记延展与体现。当一件产品包装融入地域文化特色时,不仅突显城市文化的精神面貌及文化建设成果,成为一种让受众过目不忘、产生移情共鸣的品牌传播载体。当下,在包装设计教学中因诸多因素所致,地域文化在专业教学中被忽视及淡化,设计教学瓶颈难以突破。第一,教学前期对于地域文化重视力度不足。尤其在当代商品同质化、竞争日趋

9、激烈的市场大环境下,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多重视后期呈现而忽略前期对市场需求、消费者心理模式的充分调研,难以真正突出包装区域品牌构建的焦点与核心。第二,市场调研考察力度不足。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设计调研是设计之前重要的关键环节。部分包装设计教学中,仍以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着闭门造车的设计现状,使得包装设计教学呈现出因循守旧、缺少创新的模式。第三,部分高校包装教学模式单一陈旧,教学中产学研的实践环节脱节,纸上谈兵的教学模式无法适应新时代包装设计人才培养需求。少部分专业艺术类院校普遍存在理论知识和实践训练衔接不足现象,教学中的实践性被忽略,由于缺乏对设计流程的整合训练,导致学生很难进行充分的设计实践与

10、演练,更因条件和场地的局限性,学生、教师和企业之间缺少实际的合作交流,设计实践“走过场”现象屡见不鲜,设计方案的完成多只是流于表面形式的改变,学生缺乏专业的实践渠道,专业能力阻滞不前,学习热情和动力也随之倦怠。第四,课程内容局囿于艺术和设计领域,思政审美教育元素缺失。包装设计作为艺术专业主流课程,应肩负着民族时代审美的设计使命,在教学改革中应始终坚持为社会主义建设培育人才的责任初衷,突出体现思政教育元素,与国家政治方向始终保持一致,保持以美育人、净化心灵之设计初心,培养有时代担当的优秀设计人才。针对上述症结,建议加快包装设计教学模式改革进程,助力设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2 地域文化影响下的艺术

11、高校包装设计教学模式创新探索2.1 强化包装设计教学中地域文化的融入力度当下随着科技信息的进步与发展,东西文化之交融碰撞为商品市场发展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民族产品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更多的收稿日期:2023-02-02作者简介:刘畅(2001),女(汉族),辽宁普兰店人,现为东北大学艺术学院 2020 级视觉传达设计本科生;安澜(1998),女(汉族),江苏徐州人,现为东北大学艺术学院 2021 级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王彩云(1969),女(汉族),辽宁葫芦岛市人,硕士,现任职于东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民族包装文化研究、品牌学、设计产业化研究。绿色包装研究教学53G

12、reen Packaging Research Education品牌效应及品牌价值,包装的地域文化特征,是民族设计的重要标志与符号;是受众识别民族品牌的标志性因素。在时代产品包装中,如缺少了民族与区域特色,产品将淹没在诸多品牌的海洋中,无法绽放出民族品牌的区域性风情及魅力。在众多同类产品的竞争中,失去市场的应用份额及市场占有率,对于企业商业品牌塑造将大打折扣。设计者理应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变化,积极灵活地做出科学决策。在设计中巧妙的融入地域文化元素及民族特色元素,使产品在文化繁杂的品牌中脱颖而出,凭借地域文化彰显出品牌的独特性与民俗情结。在包装设计中,以地域性特征显著的古建筑符号及城市地标性历史

13、著名建筑元素符号,进行图形解构或以元素重构设计,呈现在包装设计的主视图中,以强化产品的地域性及城市文化特征。与其他同类品牌有着明显区别,使品牌文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2.2 强化设计前的设计调研及数据分析创新性永远是包装设计的第一原则。创新就是突破原有的思维模式,就是要塑造鲜明的品牌个性,让品牌从已有的众多产品竞争中脱颖而出,塑造富有区域特色及个性的形象,增强品牌的吸引力及视觉冲击力。有利于消费者识别与认同,促进消费。闭门造车的设计无法与时俱进,无法满足新生代对于产品的精神审美及时代审美需求。包装设计初衷就是美化生活,使受众体验创新带来便利与高品质生活。如此,设计的市场调研应作为设

14、计的第一要素,应行之有效的落实调研。通过该教学环节,建立起市场调研的概念并掌握基本方法。在设计前期,教师应引导学生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深入市场调查,全面了解产品所在地区的文化、企业信息、目标消费者的心理特征及现有包装的现况及优劣趋势等,并对调研成果进行分析总结及数据分析。第一,在某品牌主题特产包装设计中,应组织学生前往特定区域市场及企业,了解企业的经营理念和文化内涵,掌握企业对于产品的设计定位及市场目标;围绕着这个目标,进行较有针对性的调研。汇集同类商品相关信息进行逐项分析,根据实态调查成果撰写调查报告,并对后期包装设计形成设计规划。第二,组织学生利用查阅文献、走访地区文化传承者等渠道,对于特定

15、地域文化基因进行全面调研;寻找包装与民间文化的契合点。使设计论据充分。第三,如果缺少对于市场深入的了解,没有建立系统的前期调查工作,在设计依据、市场销售及产品目标空白状态下开展任何形式的包装设计,则都是徒劳无益的。应根据特定主题设计,精准的对接市场信息调研,进一步加强考察,了解市场规律及现有包装材料设计现状,进而为下一步做好设计积累充分的准备。大力强化设计调研的落实与实施,使设计有的放矢、胸有成竹。2.3 创新包装设计教学模式,加强产学研的教学实践环节包装设计专业是一门具有较强综合实践性的专业学科。集品牌、材料、结构及二维设计的实践性学科。要求学生具备完善的设计操作能力与解决设计实际问题的能力

16、,任何教学形式的“纸上谈兵”模式都将减缓人才培养质量及教学改革的成效。亟待包装设计教学中产、学、研融合的立体教学模式完善应精准实践教学、坚持产学研合作。其一,可应用高校企业建立校企联盟,运用设计孵化器及实践公共工作室,建立校企合作培养、学术导师和企业兼职导师联动的“双轨制”培养模式,构建起与专业对口的产学研窗口。积极利用校外实践基地,形成教师与企业对接,设立创客空间、艺术沙龙等实践教学模块,通过校企合作历练学生实践能力;其二,可运用教赛融合,将课程实践项目与主题竞赛、企业命题项目结合,以赛促学、以赛促练。针对包装设计课程的实战特点,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设计赛事,并协助对具有商业发展潜力的作品申

17、请外观设计专利。其三,通过设计赛事,一方面激发学习热情,有效锻炼学生设计能力;另一方面参与竞赛有助于更好的掌握设计规范标准;同时,参与竞赛的学生团队通过分工协作,也是锻炼团队精神和沟通协力的重要途径。其四,可组织学生参加包装行业展会、参观印刷工厂等,多维度拓展教学实践空间;体现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延展性,拓展学科建设的影响力。54绿色包装研究教学2.4 不断探索包装设计教学模式中思政审美教育的延展性包装设计专业课程矩阵,呈多学科交叉的应用学科特征。除了包装结构、功能造型、图形色彩等成分,还包括材料、印刷工艺等技术环节,涉及消费心理学、市场营销学、可持续发展等商业元素和诸多社会文化范畴4。高校教学

18、改革,应立足多元化教育方法及模式,以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为准则,以“立德树人”为教学导向宗旨,教学中还应有机融入思政元素,创新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打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新模式。除了专业技能培养外,还应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与较高人文素养的综合性人才。引导学生对时代审美、生态设计、环保理念、人文关怀进行深入思考。根据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可将包装设计教学的思政教育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传授基础理论与技能同时,有目标的规划思政教育切入点,在探讨包装设计发展中将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引入设计中。由于授课环节,融入展示悠久历史的民族器物造型纹样,培养学生文化自信与自豪感;第二阶段,运

19、用辉煌的民族包装及历史获奖作品,让学生从民族文化中提取民族纹样作为设计元素,让学生深入感知华夏民族的文明成果,引发设计文化自信及民族情怀;第三阶段,加大跨学科课程体系的比重,注重艺术、科学、人文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可将环境艺术、公共艺术和工业造型等专业的设计方法、构思模式和设计理念融入包装设计教学中,专业交叉融合将会带来包装设计的新思路、新创意及新途径。第四阶段,倡导设计的伦理观念融入。美国巴巴纳克提出,设计不但要为健康人服务,设计要为全球的生态保护服务,要为所有人服务。包装教学中,要树立正确的人文价值观念,要从“创新、绿色、开放、共享”理念,启示对过度包装的污染与资源浪费问题进行反思,使设计

20、回归到伦理道德与社会责任;使新时代的包装设计,可以彰显当代价值观念、反映地域化特征及审美追求,设计出具有地域化特色的包装作品,彰显设计初心、中国品格4。3 结论地域性的产品品牌塑造与品牌文化传播,需要不断创新的设计模式,需要设计者的与时俱进及时代责任与担当。作为设计教育者,应着眼于未来,以艺术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与教学改革模式,不断创新与探索,构建包装设计教育体系与未来人才培养的蓝图,为时代发展培养创新人才。高校包装设计教学改革应抓机遇、看时机,加大对设计资源、文化资源的整合力度,培养出更多高素质、复合型的包装设计人才。从而更好地传播优秀的民族地域文化。参考文献:1 蔡洁.融入地方文化特色的包装设计教学初探 J.武夷学院学报,2009,28(01):78-82.2 薛虹.地方特色文化融入包装设计课程的教学探索 J.普洱学院学报,2021,37(04):138-140.3 田振兴.课程思政视域下“包装设计”教学改革研究 J.大学,2021(48):71-73.4 周威,周颐.包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 J.包装工程,2021,42(S1):261-266.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