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23_T 3628—2023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成效评估技术规范.docx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621099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75.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23_T 3628—2023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成效评估技术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DB23_T 3628—2023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成效评估技术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DB23_T 3628—2023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成效评估技术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DB23_T 3628—2023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成效评估技术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DB23_T 3628—2023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成效评估技术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13.080CCS A 2023黑龙江省地方标准DB23/T 36282023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成效评估技术规范2023 - 11 - 30 发布2023 - 12 - 30 实施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23/T 36282023目次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成效评估原则15 成效评估方法26 成效评估内容27 成效评估程序38 评估结果应用59 成果归档510 特殊情况处理5附录 A (规范性)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成效评估指标6附录 B (规范性) 成效评估指标说明与评分细则11II前言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

2、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自然资源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自然资源生态保护修复监测中心、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市龙兴土地矿 产资源咨询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朱博、张福刚、杜国明、关英辉、袁媛、李全峰、韩伟、王孟岩、李献宇、孙 佳岩、张娜、杨茂考、付砚、师军、胡睿、王历瑶、孟燏、李真婧、姜岩、邸延顺、张珉、马辰、陈怀 宇、赵常青、杨思博、邹新宁、赵明玉、刘丹丹。DB23/T 36282023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成效评估技术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成效评估的范围

3、、术语和定义、评估原则、评估方法、评估内容、 评估程序、结果应用、成果归档、特殊情况处理。本文件适用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成效评估,其他成效评估工作可参照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331302016 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以科学合理规划为前提,以乡镇为基本实施单元(整治区域可以是乡镇全部或部分村庄),整体推进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和乡村

4、生态保护修复,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格局,促进耕地保护和 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助推乡村全面振兴。3.2成效评估依据合理的评估原则,选取适宜的评估指标,运用科学的评估方法,对预先确定的全域土地综合整 治目标实现程度所进行的综合性评估过程,包括底线评估、基础评估和修正评估。4 成效评估原则4.1 规范性原则真实、严格地按照评估方法和评估程序执行。4.2 可操作性原则数据可获取、指标具有相关性、结果可应用。4.3 可验证性原则不同的评估主体按照同一方法对同一评估对象的评估应该得到相似的结果。4.4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24对具有客观数据支撑的指标,采用定量评估;对难以量化的指标,

5、采用定性描述。5 成效评估方法5.1 目标比较法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实际效果与预期目标进行比较,分析完成目标或未完成目标的原因,从而评 估成效水平。5.2 专家评议法对专业性强,难以直接量化的指标,可以邀请相关专家参与评估。专家充分掌握有关情况后,根据 自己的专业判断,给出相应的指标分值。5.3 资料查阅法通过查阅项目建设管理和后期利用的相关资料,包括规划设计文件、建设管理文件、施工检验资料、 地方统计资料等,获取有关评估指标的数据并开展成效评估。5.4 问卷调查法通过设计不同形式的调查问卷,在一定范围内发放、收集并分析调查问卷,开展成效评估。5.5 实地访谈法借助实地调查、资料收集、部门访谈

6、、人员座谈等形式,获取项目基础信息与数据,为开展成效评 估提供支撑。5.6 抽样调查法从评估对象中抽取部分项目进行考察和分析,并用抽样部分的特征去推断总体特征。5.7 横向比较法将评估对象与建设条件、目标相似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内容进行横向比较,分析并判断成效评估的 结果。6 成效评估内容6.1 底线评估依据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有关政策文件,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开展的合规性评估过程,包括数量管控评估、质量管控评估和其他管控评估。该类指标评估不设置权重,所有参评指标应在完成底线评估后, 开展后续评估工作,如存在某个不合格指标,即可认为底线评估为不合格。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成效评估指标按附录 A、成效评估指标

7、说明与评分细则按附录 B。6.2 基础评估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后,对其产生的效益进行的综合性评估过程,包括生产效益水平、生态效 益水平、生活效益水平、投入目标评估、产出目标评估和公众满意度评估。开展基础评估应考虑项目规 模、建设现状等完成指标遴选、权重确定,相关指标类型和权重按附录 A、成效评估指标说明与评分细则按附录 B。6.3 修正评估在基础评估的基础上,对基础评估结果进行的修正性评估过程,包括正面加分和负面减分。其中, 正面加分最多可加 10 分,负面减分最多可减 10 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成效评估指标按附录 A、成效评估指标说明与评分细则按附录 B。7 成效评估程序7.1 评估组织7

8、.1.1 确立评估组织机构评估组织机构可由市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确立,负责评估工作的统筹领导及组织协调,制定评估工 作方案,组建评估专家小组,监督评估工作开展,确定评估结果和审核评估报告。7.1.2 制定评估工作方案评估组织机构制定评估工作方案,对评估方式、组织、内容、范围、时间、流程等做出具体安排。 评估工作方案内容应包括目标任务、基本方法、进度安排、人员安排、经费预算等。7.1.3 组建评估专家小组评估专家小组应由具备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水利工程、城乡建设、财务审计等专业背 景的专家组成,宜为 7 人9 人,选取单数。评估专家小组应在审阅资料、听取汇报、实地踏勘和座谈访谈的基础上独

9、立开展评估工作,形成评估意见。7.2 评估准备7.2.1 收集资料7.2.1.1 过程性资料包括: 项目立项和设计文件。包括可行性研究文件、立项批复文件、规划设计文件、设计变更文件、土地权属调整方案、永久基本农田调整方案等; 项目工程施工文件。包括施工招投标文件、合同文件、施工实施方案、工程质量评定资料等; 项目验收和管理文件。包括综合验收资料、工程结算报告、工程复核报告、工程审计报告、项目信息入库情况等。7.2.1.2 现状调查资料包括: 自然资源调查数据。包括地形、地貌、土壤、水文、生态环境等; 社会经济调查数据。包括行政区划、人口情况、经济发展情况、设施配套情况、民风民俗情况等; 土地利

10、用现状调查数据。包括各类用地的面积、位置、质量等,如耕地利用情况、耕地质量现状、建设用地利用情况等; 土地权属调查数据。包括土地权属现状调查、土地流转意愿调查、土地权属调整意愿调查等。7.2.1.3 公众参与情况资料。包括规划设计、工程实施和结果验收阶段的公众听证情况、公示公告情况、意见征询情况、社会监督情况等。7.2.1.4 公众满意度调查资料。包括项目建设成效满意度和组织管理满意度。7.2.2 整理与补充资料将评估资料按底线评估、基础评估、修正评估进行梳理归类,若评估资料不能满足成效评估要求, 应进行补充调查与收集,并对存疑资料进行现场核实。7.3 评估时点评估工作应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

11、整体验收后开展。7.4 评估实施7.4.1 指标选取与体系构建评估专家应依据项目规模、建设现状和本底特点等实际情况,选取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成效评估指标, 构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成效评估体系,评估体系应包括底线评估、基础评估和修正评估。7.4.2 指标权重确定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成效评估体系确立的基础上,评估专家依据专家打分法或层次分析法确立评估 指标的权重值,也可参考附录 A 确定权重值。7.4.3 评估结果计算对每个评估对象而言,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成效评估结果的计算公式如下:gleF = Ai ai + Bm - Cn式中:F成效评估总分值; Ai第 i 个指标得分; ai第 i 个指标权重; g

12、指标个数;Bm第 m 个加分项目的分值;l 加分项的项数;Cn第 n 个减分项目的分值;e 减分项的项数。7.4.4 评估结果分等i =1m=1n=1成效评估结果满分为 100 分(附加项加分后,总分不能超过 100 分),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其中,在通过底线评估的基础上,评估结果介于 90 分100 分的可判定为优;介于 80 分89 分的可判定为良;介于 60 分79 分的可判定为中;小于 60 分可判定为差;未通过底线评估的判定为不合格,不进行后续评估工作。7.4.5 评估报告编写成效评估报告应包括基本情况、工作组织与程序、评估指标选择与体系构建、底线评估分析、基础评估分析、修正

13、评估分析、成效评估结果与分析、结论与建议、附件等内容。成效评估报告应内容真实、 层次分明、逻辑清楚、用词准确。8 评估结果应用8.1 依据基础评估和修正评估结果,明确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整体效益,可作为对项目组织单位工作绩效评价的基本依据。8.2 为后续相关项目的设计、管理提供借鉴。9 成果归档成效评估工作成果归档应留存工作方案、专家评估小组评估意见、成效评估工作报告等资料。10 特殊情况处理10.1 评估过程中发现下列情形的,可视为特殊情况: 不配合评估专家小组工作,拒不提供有关资料,或提供虚假资料,或阻碍、拖延评估工作的; 底线评估为不合格的。10.2 如果出现 10.1 中所述情形,评估

14、结果应认定为不合格。评估专家小组应在评估意见中说明出现的具体情况。A A附 录A(规范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成效评估指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成效评估指标按表 A.1。表 A.1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成效评估指标表评估类型目标层参考目标层分值参考目标层权重准则层参考评估内容参考指标权重指标单位指标得分备注底线评估-数量管控新增耕地面积比例-%大于 5 %新增永久基本农田占调整比例-%大于 5 %节余建设用地指标-平方米大于等于 0质量管控永久基本农田质量-等有提高其他管控历史文脉保护-得到保护违法用地情况-不存在违法用地黑土地保护-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公众参与意愿-公众支持率大于等于90 %建设方向合规性-合

15、规生态红线冲突-符合生态红线管控要求是否合格(是/否)表 A.1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成效评估指标表 (续)评估类型目标层参考目标层分值参考目标层权重准则层参考评估内容参考指标权重指标单位指标得分备注基础评估生产效益水平20 分0.2农用地高质量集中连片耕地质量平均利用等别提高数0.15等耕地图斑平均增加面积0.1平方米高标准农田增加面积0.15平方米耕地连通度提高率0.1%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增减挂钩指标节余规模0.1平方米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规模0.1平方米经济综合发展潜力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率0.05%人均纯收入增长率0.1%新增粮食产能0.1Kg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数0.05个基础评估生态效益

16、水平20 分0.2生态空间布局优化新增林地面积0.15平方米农田防护林林网密度0.15平方米/平方米新增草地面积0.1平方米生态环境质量提高农田排水系统完善度0.1-植被覆盖提升率0.05%河塘沟岸整洁性0.05-表 A.1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成效评估指标表 (续)评估类型目标层参考目标层分值参考目标层权重准则层参考评估内容参考指标权重指标单位指标得分备注水土流失治理面积0.1平方米侵蚀沟治理情况0.15平方米生态结构稳定提升生态用地面积占比0.05%生态文明理念落实生态文明理念宣传度0.05-生态友好型产业发展现状0.05-基础评估生活效益水平20 分0.2乡风文明与文化保护历史文化景观保护0

17、.05-村规民约制定情况0.05-农村建筑特色风貌0.1-公共服务配套情况医疗设施覆盖率0.05%教育设施覆盖率0.05%文化体育设施覆盖率0.1%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卫生厕所普及率0.1%自来水覆盖率0.1%供电设施覆盖率0.1%硬化道路覆盖率0.1%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0.1%垃圾处理覆盖率0.1%表 A.1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成效评估指标表 (续)评估类型目标层参考目标层分值参考目标层权重准则层参考评估内容参考指标权重指标单位指标得分备注基础评估投入目标评估15 分0.15资金投入水平预算投入资金完成率0.2%资金实际到位率0.15%资金实际支出率0.15%社会资本投资占比0.15%建设管理水平

18、信息系统报备情况0.15-管理制度健全性0.1-管理监督规范性0.1-产出目标评估15 分0.15资金目标进度预期项目收益总额0.15万元数量目标进度农用地整治项目完成率0.15%建设用地整治项目完成率0.15%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完成率0.15%公共空间治理项目完成率0.1%质量目标进度项目质量合格率0.15%工期目标进度项目实际完工率0.15%公众满意度评估10 分0.1项目建设满意程度经济发展满意程度0.3-生活条件满意程度0.35-生态环境满意程度0.35-表 A.1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成效评估指标表 (续)评估类型目标层参考目标层分值参考目标层权重准则层参考评估内容参考指标权重指标单位指标

19、得分备注修正评估-10 分0.1正面加分积极拓展投资融资渠道0.2-此项指标为附加项设立农户多元参与渠道0.2-设立创新管理实施机制0.2-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理念0.2-其他提名、奖励、荣誉等0.2-10 分0.1负面减分发生违法违纪事件0.25-此项指标为附加项出现重大权属纠纷0.25-信访举报经查属实0.25-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0.25-BA附 录B(规范性)成效评估指标说明与评分细则B.1 底线评估指标B.1.1 数量管控B.1.1.1 新增耕地面积比例新增耕地面积比例的计算应符合以下要求:a) 该指标评估整治区域范围内新增耕地面积是否符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政策文件要求;b) 该指标计算

20、方法为:整治区域新增耕地面积比例(整治区域内整治后耕地面积整治区域内 整治前耕地面积)/整治区域内整治前耕地面积100% 。B.1.1.2 新增永久基本农田占调整比例新增永久基本农田占调整比例的计算应符合以下要求:a) 该指标评估整治区域新增永久基本农田占调整比例是否符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政策文件要求;b) 该指标计算方法为:整治区域新增永久基本农田占调整比例(新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面积 调整的永久基本农田面积)/调整的永久基本农田面积100% 。B.1.1.3 节余建设用地指标节余建设用地指标的计算应符合以下要求:a) 该指标评估节余建设用地指标是否符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政策文件要求;b) 该指标

21、计算方法为:节余建设用地指标整治区域范围内整治前建设用地面积整治区域范围 内整治后建设用地面积。B.1.2 质量管控B.1.2.1 永久基本农田质量永久基本农田质量的计算应符合以下要求:a) 该指标评估永久基本农田质量利用等别变化情况是否符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政策文件要求;b) 该指标主要通过整治后或新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平均耕地质量利用等别现状来衡量,若整治后 永久基本农田平均耕地质量利用等别降低,或新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耕地质量利用等别低于调整前的,即评定该指标结果为不合格。B.1.3 其他管控B.1.3.1 历史文脉保护历史文脉保护的计算应符合以下要求:a) 该指标评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范围内,

22、对历史文化、传统风貌、文化遗产等保护情况;b) 该指标主要依据实地调研、座谈访谈、问卷调查等,充分了解并定性评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关 于历史文脉保护的做法,若出现破坏文物古迹、重点保护乡村私自拆建等现象,即评定该指标结果为不合格。B.1.3.2 违法用地情况违法用地情况的计算应符合以下要求:a) 该指标评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范围内,相关用地的合法合规性,及对违法用地的处理情况;b) 该指标主要依据实地调研、座谈访谈、问卷调查等,充分了解并定性评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 违法用地及处理状况,若存在违法用地情况且未及时处理,即评定该指标结果为不合格。B.1.3.3 黑土地保护黑土地保护的计算应符合以下要求

23、:a) 该指标评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范围内黑土地的保护现状;b) 该指标主要依据实地调研、座谈访谈、问卷调查等,充分了解并定性评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 否存在破坏、占用黑土地资源现象,若存在即评定该指标结果为不合格。B.1.3.4 公众参与意愿公众参与意愿的计算应符合以下要求:a) 该指标评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开展过程中的公众参与意愿情况;b) 该指标主要依据实地调研、座谈访谈和问卷调查等,充分了解并定性评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 否存在违背公众意愿搞合村并居、大拆大建、群众基础差等情况,若存在即评定该指标结果为不合格。B.1.3.5 建设方向合规性建设方向合规性的计算应符合以下要求:a) 该指标评估全

24、域土地综合整治范围内建设用地的利用现状;b) 该指标主要依据实地调研、座谈访谈、问卷调查等,充分了解评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否存在 突破城镇开发边界的情况,若存在即评定该指标结果为不合格。B.1.3.6 生态红线冲突生态红线冲突的计算应符合以下要求:a) 该指标评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范围内生态保护红线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b) 该指标主要依据实地调研、座谈访谈、问卷调查、工程竣工验收文件等,充分了解并定性评估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否存在突破生态保护红线、破坏生态环境砍树挖山填湖、占用耕地搞人造景观等现象,若存在即评定该指标结果为不合格。B.2 基础评估指标B.2.1 农用地高质量集中连片B.2.1.

25、1 耕地质量平均利用等别提高数耕地质量平均利用等别提高数的计算应符合以下要求:a) 该指标评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开展后,耕地质量的变化情况。指标值计算公式为:耕地质量平 均利用等别提高数整治后项目区耕地国家利用等别平均值整治前项目区耕地国家利用等别平均值;b) 该指标主要依据整治前后的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成果,结合工程竣工验收文件确定整治前后 项目区耕地国家利用等别平均值,平均值可根据各耕地图斑的面积加权平均求取(保留两位小数)。指标得分耕地质量平均利用等别提高数/标准值100 ,标准值为共同参评项目该指标值的平均值,该比值不超过 1,按百分制折算。该指标属正向指标。B.2.1.2 耕地图斑平均

26、增加面积耕地图斑平均增加面积的计算应符合以下要求:a) 该指标评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开展后,耕地斑块面积的总体提升水平, 一定程度反映耕地集中连片现状。指标值计算公式为:耕地平均斑块面积提升量现耕地总面积/现耕地斑块数 原耕地总面积/原耕地斑块数;b) 该指标主要依据整治前后的土地利用现状图,结合工程竣工验收文件确定整治前后的耕地面积 和图斑数。指标得分耕地平均斑块面积提升量/标准值100 ,标准值为共同参评项目该指标值的平均值,该比值不超过 1,按百分制折算。该指标属正向指标。B.2.1.3 高标准农田增加面积高标准农田面积提升量的计算应符合以下要求:a) 该指标评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开展后总体

27、耕地质量水平的提升情况。指标值计算公式为:高标 准农田面积提升量整治后区内高标准农田面积整治前区内高标准农田面积;b) 该指标主要依据工程竣工验收文件,确定整治前后区内高标准农田面积。指标得分高标准农 田面积提升量/标准值100 ,标准值为共同参评项目该指标值的平均值,该比值不超过 1, 按百分制折算。该指标属正向指标。B.2.1.4 耕地连通度提高率耕地连通度提高率的计算应符合以下要求:a) 该指标评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开展后,耕地空间的连通程度,一定程度上反映耕地斑块之间的 规模化程度;b) 该指标主要依据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开展后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借助 Fragstats 软件计算耕地斑块连通

28、度。指标得分耕地斑块连通度/标准值100 ,标准值为共同参评项目该指标值的平均值,该比值不超过 1,按百分制折算。该指标属正向指标。B.2.2 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B.2.2.1 增减挂钩指标节余规模增减挂钩指标节余规模的计算应符合以下要求:a) 该指标评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开展后,因增减挂钩指标交易节余带来的村庄建设发展潜力。指 标值计算公式为:增减挂钩指标节余规模整治产生的增减挂钩指标总规模用于本项目区农村发展的增减挂钩指标;b) 该指标主要依据工程竣工验收文件确定通过整治产生的增减挂钩指标总规模和用于本项目区 农村发展的增减挂钩指标。指标得分增减挂钩指标节余规模/标准值100 ,标准值为共

29、同参评项目该指标值的平均值,该比值不超过 1,按百分制折算。该指标属正向指标。B.2.2.2 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规模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规模的计算应符合以下要求:a) 该指标评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开展后,对村庄内部低效建设用地集约整合利用水平的潜力;b) 该指标主要依据工程竣工验收文件,确定整治前后对于村内破旧、空置或废弃存量建设用地进行盘活改造的规模,即为指标值。指标得分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规模/标准值100 ,标准值为共同参评项目该指标值的平均值,该比值不超过 1,按百分制折算。该指标属正向指标。B.2.3 经济综合发展潜力B.2.3.1 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率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率的计算应符合

30、以下要求:a) 该指标评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开展后,农村集体经济体量提升的水平。指标值计算公式为:农 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率(整治后的农村集体经济收入整治前的农村集体经济收入)/整治 前的农村集体经济收入;b) 该指标主要依据实地调研、座谈访谈、问卷调查等,获取地方农村集体经济收入相关数据,充 分了解整治前后的农村集体经济收入情况。指标得分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率/标准值100 ,标准值为共同参评项目该指标值的平均值,该比值不超过 1,按百分制折算。该指标属正向指标。B.2.3.2 人均纯收入增长率人均纯收入增长率的计算应符合以下要求:a) 该指标评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开展后,人均收入水平的改善程度。

31、指标值计算公式为:人均纯 收入增长率(整治后的人均纯收入整治前的人均纯收入)/整治前的人均纯收入;b) 该指标主要依据相关年份的统计年鉴、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等,确定整治前后的人均纯收入。 指标得分人均纯收入增长率/标准值100 ,标准值为共同参评项目该指标值的平均值,该比值不超过 1,按百分制折算。该指标属正向指标。B.2.3.3 新增粮食产能新增粮食产能的计算应符合以下要求:a) 该指标评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开展后,某一种作物在项目区内单位耕地上实际增加的粮食产量。 粮食作物可选用小麦、水稻、玉米等。指标值计算公式为:新增粮食产能整治后的粮食产 能整治前的粮食产能;b) 该指标主要依据实地调研

32、、座谈访谈、问卷调查等,确定整治前后的粮食产能变化。指标得分新增粮食产能/标准值100 ,标准值为共同参评项目该指标值的平均值,该比值不超过 1, 按百分制折算。该指标属正向指标。B.2.3.4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数的计算应符合以下要求:a) 该指标评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开展后,区域土地流转、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提高,实际转移出 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数。指标值计算公式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数整治前的剩余劳动力数整治后的剩余劳动力数;b) 该指标主要依据实地调研、座谈访谈、问卷调查等,确定整治前后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指标得 分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数/标准值100 ,标准值为共同参评项目该

33、指标值的平均值,该比值不超过 1,按百分制折算。该指标属正向指标。B.2.4 生态空间布局优化B.2.4.1 新增林地面积新增林地面积的计算应符合以下要求:a) 该指标评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开展后,为提高生态环境质量而新增的林地面积;b) 该指标主要依据工程竣工验收文件,确定新增林地面积,即为指标值。指标得分新增林地面 积/标准值100 ,标准值为共同参评项目该指标值的平均值,该比值不超过 1, 按百分制折算。该指标属正向指标。B.2.4.2 农田防护林林网密度农田防护林林网密度的计算应符合以下要求:a) 该指标评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开展后,为提高农田生态环境质量而增加的农田防护林的面积;b) 该

34、指标主要依据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开展后的土地利用现状图,确定农田防护林面积占整治 区农田面积的比例,即为指标值。指标得分农田防护林面积占整治区农田面积的比例/标准 值100 ,标准值为共同参评项目该指标值的平均值,该比值不超过 1, 按百分制折算。该指标属正向指标。B.2.4.3 新增草地面积新增草地面积的计算应符合以下要求:a) 该指标评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开展后,为提高生态环境质量而新增的草地面积;b) 该指标主要依据工程竣工验收文件,确定新增草地面积,即为指标值。指标得分新增草地面 积/标准值100 ,标准值为共同参评项目该指标值的平均值,该比值不超过 1 ,按百分制折算。该指标属正向指标

35、。B.2.5 生态环境质量提高B.2.5.1 农田排水系统完善度农田排水系统完善度的计算应符合以下要求:a) 该指标评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开展后,农田排水系统完善度;b) 该指标主要依据实地调研和工程竣工验收文件,确定农田排水系统是否符合 GB 502882018 的要求。符合即该指标得满分,否则依据实际情况酌情扣分,按百分制折算。该指标属正向指标。B.2.5.2 植被覆盖提升率植被覆盖提升率的计算应符合以下要求:a) 该指标评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开展后,整治区内植被覆盖提升情况。指标值计算公式为:植被 覆盖提升率(整治后植被覆盖率整治前植被覆盖率)/整治前植被覆盖率;b) 该指标主要依据工程竣工

36、验收文件,确定整治前后的区域内耕地、园地、林地及草地的面积, 植被覆盖率耕地、园地、林地及草地的面积之和/区域总面积。指标得分植被覆盖提升率/标准值100 ,标准值为共同参评项目该指标值的平均值,该比值不超过 1, 按百分制折算。该指标属正向指标。B.2.5.3 河塘沟岸整洁性河塘沟岸整洁性的计算应符合以下要求:a) 该指标评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开展后,河塘沟岸整洁性的改善情况;b) 该指标主要依据实地调研及工程竣工验收文件,确定主要的河湖水系、河塘沟岸附近是否存在 垃圾乱堆乱放与乱垦乱种的现象,若不存在即该指标得满分,若存在则依据实际情况酌情扣分,按百分制折算。该指标属正向指标。B.2.5.4

37、 水土流失治理面积a) 该指标评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开展后,整治区内采用各种治理措施,达到水土流失治理标准的 土地面积;b) 该指标主要依据实地调研及工程竣工验收文件,确定整治区内是否开展水土流失治理,水土流 失情况是否改善。指标得分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标准值100 ,标准值为共同参评项目该指标值的平均值,该比值不超过 1, 按百分制折算。该指标属正向指标。B.2.5.5 侵蚀沟治理情况a) 该指标评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开展后,为提高生态环境质量而进行的侵蚀沟治理情况;b) 该指标主要依据实地调研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开展后的土地利用现状图,确定整治前存在 的侵蚀沟是否得到有效治理,指标得分侵蚀沟治

38、理面积/标准值100 ,标准值为共同参评项目该指标值的平均值,该比值不超过 1, 按百分制折算。该指标属正向指标。该指标属正向指标。B.2.6 生态结构稳定提升B.2.6.1 生态用地面积占比生态用地面积占比的计算应符合以下要求:a) 该指标评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开展后生态用地面积的现状,一定程度上反映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指标值计算公式为:生态用地面积占比生态用地面积/整治区域面积;b) 该指标主要依据工程竣工验收文件,确定生态用地(如林地、草地、湿地等具有生态功能的用 地)面积和整治区域面积。指标得分生态用地面积占比/标准值100 ,标准值为共同参评项目该指标值的平均值,该比值不超过 1,按百分制折算。该指标属正向指标。B.2.7 生态文明理念落实B.2.7.1 生态文明理念宣传度生态文明理念宣传度的计算应符合以下要求:a) 该指标评价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开展过程中,是否秉持并积极宣传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b) 该指标主要依据实地调研、座谈访谈、问卷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