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师:知道什么叫“圆舞曲”吗?
师: “圆舞曲”是为一种交际舞伴奏的音乐。听过圆舞曲的举手。听过华尔兹的举手。圆舞曲也叫“华尔兹”。
师:维也纳听说过吗?谁来说说你所了解的维也纳?
生:维也纳是音乐之都,还是花的天下.维也纳有个举世闻名的金色大厅,是许多音乐家向往的天堂。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每当夏天夜晚,公园便会举行音乐会。人们在漫步时,随时可以听到那优雅的华尔兹圆舞曲。维也纳的许多家庭有着室内演奏的传统,尤其在阖家欢乐的时候,总要演奏一番,优美的旋律传遍街头巷尾。
我们今天走进维也纳,欣赏---读课题
师:我们再来看这个题目,一位作家要写这样一篇文章,一般来说要写一写与音乐直接相关的东西,你们在预习的时候有发现作者详细描写闻名世界的金色大厅吗?有写家喻户晓的音乐家吗?有写耳熟能详的乐曲吗?那作家都写了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快速读课文。
师:我刚才和很多同学一起读,读这篇文章的时候,读着读着有一个词会不断地冒出来,这个词就是——音乐。
师:这篇文章一次又一次地让我们想到音乐。我们马上梳理一下,你觉得这篇文章先写了什么?
师:鸟鸣,接着写维也纳的花,然后写了生活,最后写到小酒馆。
师:真是出人意料!这些常见的生活场景,在音乐之都维也纳散发着浓郁的音乐气息,它们和音乐有什么关系呢?请你默读1-4自然段,想想鸟叫和音乐有什么关系?并划出有关句子。
师:我们来看这段话写了几种鸟叫声?生:四种。师:一起来读!
师:作者写4种鸟叫声,写法上有共同点,发现了吗?
师:你看,这里有很多的比喻词,如果冯骥才要写五种六种七种,他还会用什么呢?
师:宛如花腔女高音,婉转、嘹亮、悠长,变化无穷”一般这些都是描写音乐家的,而这里描写鸟叫声,这些鸟叫声像音乐般。
生:音乐会一般都是歌唱家或是著名音乐家演奏歌唱的,但这里说鸟儿们的合唱是音乐会,说明鸟儿们的歌唱非常动听。
师:我听了他们的发言概括出两条:第一、维也纳的鸟叫声很好听;第二、这些你鸟叫声就像音乐。你们同意吗?还有补充吗?
生:一般我们听音乐会的话会有很多乐器,还会有很多种不同的情绪,而这里鸟儿有各种各样的叫声就像音乐会里的乐器一样,所以我觉得他还是和音乐有点联系的。
批注一:批注二:
(6)小结:我们刚才通过认真读文发现作者选取的这些鸟叫声,别具匠心,再划句、圈词通过联想和想象让阅读变得更有趣味,更有收获。接下来,请大家展开联想和想象,读读后面几部分内容,你可以选择其中一段读读,圈圈,划划,然后像老师一样把阅读体会写在旁边。(板书:联想 想象)
3.选择部分学生交流、点评。
4.再次赏读课文第8自然。
(1)学生交流想象到的画面。
(2)配乐引读。《维也纳华尔兹》
作者坐在乡村的当年酒家里,体会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维也纳音乐。你看,作者饮着——芳香四溢的葡萄酒,咬着——刚刚出炉、烫嘴、喷香而流油的烤猪排,听着——欢快的华尔兹舞曲,看到了——满脸通红的老汉,看到了——他满是硬胡茬的下巴,看到了——他拉着一把又小又旧的提琴,还看到了——一条短尾巴的大黑狗起劲地跳起舞来……
5.联系全文,提升理解。
师:小酒馆的人们尽情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在维也纳,鸟叫,花儿,街道,这一切都让人陶醉!
音乐,在维也纳 ;
音乐,与人们的生活 ;
音乐, ;
音乐, 。
(四)拓展课外资料,再赏选材之妙。
1.师:刚才我们通过联想和想象,感受到了维也纳时时、处处都有音乐的存在。其实在维也纳和音乐有关的东西还有很多:闻名世界的金色大厅,闻名遐迩的音乐家等等(配乐欣赏相关图片)
师:刚才欣赏到的这些似乎更能说明维也纳是举世闻名的音乐之都,可是作者却只写鸟叫、花儿、小路、酒馆,你觉得作者这样写高明在哪里?
3.总结:是呀,作者真是选材独到,用生活中人人可见、可听,可感的事物,让读者真切感受到维也纳的人们离不开音乐,走进维也纳就是走进音乐的世界。所以说这是一首美妙、动听的——维也纳生活圆舞曲。(齐读课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