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下室围护方案 一、基坑概况 本工程基坑平面形状基本成正方形,根据岩石工程勘察报告及有关招标文件,确定了基坑围护及开挖方法。现场实际开挖深度较大。 场地地面垃圾较多,人防工程及地下室工程因开挖深度较大,对基坑的排水要求很严格,为了保证在基坑的干作业条件下施工,本工程采取切实有效的排水和防水措施,现采用井点降水法进行地下工程阶段的排水工作。 二、围护体系方案选择 根据工程地质报告,本基坑围护具有基坑大面积局部开挖深度较大,场地土类别为二类土。 根据本场地特点、工程特点以及施工规范等各方面的要求,经计算分析,确定采用优化的土钉墙支护体系。该方案集中了土钉墙施工速度快,挖土施工方便,可以边挖土、边打
2、设土钉墙支护结构的特点。同时考虑到基坑的土质较差,为防止流沙的出现,采用压密注浆对土质进行改善和加强止水功能。 本工程中,h号楼地下室围护严格按浙大岩土工程设计的基坑围护方案进行施工;地下车库一基坑因挖土深度相对较小,经计算复核采用钢筋砼素喷墙护坡,基坑侧四周设排水沟及集水井(详见附图)。h号楼地下围护主要施工顺序: (1)砌筑排水沟,施工井点降水管; (2)施工锚杆,护坡和土钉墙; (3)待己施工完成的土钉墙达到80%设计强度后,进行第二阶段土方开挖,挖至第二道土钉墙标高深度,每层开挖深度不超过1.2m,沿基坑边每完成10m长度的土方开挖,立即进行相应范围的土钉墙及护坡施工。 (4)地下室施
3、工完毕后,立即进行外墙防水施工,分层回填地下室四周土方。 地下车库一围护主要施工顺序: (1)砌筑排水沟,施工井点降水管;(2)施工钢筋砼素喷墙护坡; (3)地下室施工完毕后,立即进行外墙防水施工,分层回填地下室四周土方。 三、围护结构具体做法 h号楼的整个基坑采用二至三层锚杆进行围护。第一层锚杆采用20螺纹钢筋,长9-10米,水平间距1米,垂直间距1.151.4米,土钉倾角5,孔径为100,如果出现成孔困难,用等长483.5花管代替。喷射砼等级为c20,喷射厚度为100mm,水泥采用32mpa普通硅酸盐水泥。 围护沿基坑四周满板布置,底部伸入基坑底300mm,上口翻到地面上宽度为1000mm
4、。围护坡度比为1:2。地下车库一的地下室部分及电梯井局部加深处采用钢筋砼素喷土砼墙护坡,。 四、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 井点降水 (1)冲孔直径不小于300mm,反滤层使用加工砂,用黄泥封口。 (2)开挖过程中确保地下水位低于开挖面1.0m以上。(3)井点管经过混凝土处时,加套管予以保护。(4)为防止停电发生,施工中备置发电机,真空度大于70kpa。 五、围护监测和应急措施 为确保施工的安全和开挖的顺利进行,在地下室结构施工过程中应进行全过程监测,实行信息化管理施工。通过现场监测,及时了解基坑开挖过程中围护结构及周围土体的受力与变形情况,掌握基坑开挖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以更有效指导施工,及时调整施工
5、方案,采取有效的措施。基坑工程的监测委托有丰富经验的专业监测人员实施。 1、监测内容: 包括深层土体水平位移,基坑周边建筑物,道路的沉降,地下水位等,测点布置根据支护设计图共设测斜管6根,水位管8根。 2、监测要求。(1)基坑开挖期间一般情况下每天观测一次,如遇位移、水位及其它变化速率较大时,则应增加观测的次数。 (2)观测数据一般应当天填入规定的表格内,并及时提供给建设、监理、设计和施工等单位。挖土到坑底期间增加观测次数。 (3)每天的数据应整理成有关表格,并绘制成相关曲线,如位移沿深度的变化的曲线,坑外地下水位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等,根据其发展趋势分析整个基坑的稳定情况,以便及时采取安全措施。
6、 (4)监测记录备有相应的施工状况描述。 (5)监测人员对监测的值的发展和变化应有评述,当接近报警值时,及时通报监理,提请有关部门关注。 (6)工程结束时形成完整的监测报告,报告包括全部监测项目、监测值全过程的发展和变化情况、监测相应的工况、监测最终结果及评述。 (7)侧向变形警戒值为3cm,速率3mm/日,竖向沉降3cm,地下水位须在基坑开挖面下1.00m以上。 3、预防和应急措施 (1)基坑开挖的土方及时运出场外,不堆放在基坑周围。(2)工地上准备20X槽钢和编织袋,一旦发现围护结构局部位移过大,及时在基坑外侧挖土卸荷,在坡脚堆压草包和土,必要时用20X槽钢打入加固。(3)如出现围护结构局
7、部阻水失效,水从其间隙流入基坑时,迅速埋管引流,嵌入钢筋网片,支侧模用快硬混凝土从内侧捣实,封闭围护结构间隙。若涌水的间隙过多,可沿围护结构浇筑钢筋混凝土矮墙或加压浆形成新的止水屏障。 (4)开挖过程中,根据监测情况和数据,必要时邀请有关专家会诊,对基坑围护结构状况进行分析,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六、基坑围护安全措施 1、基坑深度不超过2米的采用1.2米高栏杆防护,深度超过2米的基坑施工采用密目式安全网做封闭围护;临边防护栏杆离基坑过口的距离不小于50厘米。 2、坑槽开挖时设置的边坡符合安全要求;坑壁支护做法及地下管线的加固措施符合施工方案要求;支护设施产生变形时有加固措施。 3、基坑施工方案按
8、方案设置有效的排水措施,深基坑施工采用坑外降水的,有防止临近建筑物沉降的措施。 4、基坑边堆土,料具堆放数量和距基坑边距离等符合施工方案要求。 5、基坑施工设专用上下通道,通道的设置满足安全施工要求。 6、按施工方案和规程挖土,不超挖。机械作业位置稳定、安全,挖土机作业半径范围内严禁人员进出。 7、作业人员有稳定、安全的立足处;垂直、交叉作业时设置安全隔离防护措施,夜间施工设置足够的照明灯具。 第二篇:地下室围护方案北景园小区配套公建公交首末站工程 地 下 室 围 护 施 工 方 案 编制: 审核: 审定: XX市第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2004年5月25日 工程概况: 公交首末站由XX市草荡小
9、区建设指挥部开发兴建,建设地点位于XX市石桥镇,南临永安路,工程为框架结构民用建筑,由XX市凤起监理公司监理,杭五建组织施工。 土方开挖及地下室围护工程施工 总则。本工程土方工程施工方案根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编制。 本工程土方开挖及围护的重点为公交首末站的地下通道部分。该工程挖深为4.2米-4.8米,现场平均自然地坪高度为-1.150米即黄海标高4.150。 土方开挖: (1)土方开挖应在降水后方可进行。根据工程现场实际情况、周边20m范围内无建筑物,我方拟对基础土方大开挖1: 1.5至 1.25两级两次放坡进行,开挖在建筑物轴线以外5米范围进行分层大
10、开挖至2米深处.放坡1: 1.50即从原始自然地坪黄海标高 4.150.挖至黄海标高.第二次以黄海标高4.150挖至设计桩顶标高(-5.850)、第二步1: 1.25放坡至坎底,可加打一排松木桩,胸经12cm,间距800,长度6米,有效防止基坑側壁的变形,严禁暴露时间过长。 (2)土方开挖选用1.0m反铲挖土机开挖,側边沟槽由人工配合挖土,底部三角土以人工修整为主。挖至设计标高后,通知质监、监理、建设、设计各方,进行基底验收,随即进入下道工序。 3(1)基坑开挖,设一名施工员跟班控制基底的标高,板底以上30cm及地梁、承台、集水井等局部深处土方采用人工挖土。 (2)土方挖运日夜施工、项目部在施
11、工前将与有关部门协调,完成施工许可证申请工作,严格按时限施工。 (3)严格控制土方开挖时的坡度,高差,防止基坑土体滑坡。 (4)土方施工应时常对基坑进行观测,准备防雨彩条布。 (5)土方及地下室施工期间,基坑四周地面严禁堆放钢筋、钢管等重荷载材料。 土方开挖注意事项: (1)土前各项施工准备工作到位后,由总工程师签发挖土令才能进行土方开挖。坑上周边的排水沟应设置完整,沟底坡度应大于0.5%。 (2)土方开挖过程中将采用信息化指导施工,对监测数据每天进行记录、分析,随时注意基坑的变形情况,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施工方案。 (3)为保证基坑外水不进基坑,在基坑顶进基坑处,用水泥砂浆切筑一道拦水
12、坝。 (4)开挖过程中严格按施工法案进行,严谨超挖出现,机械开挖至距坑底30cm处由人工修土至设计标高,确保基底土不被扰动。 (5)挖机作业时将遇上工程桩桩体,要求挖至坑底时动作幅度不宜过大,严禁撞击桩体,凡机械不能挖到之处辅以人工配合挖 除,以免造成桩体位移修整。 (6)基坑局部土差,可用打木桩、喷素砼加固。 (7)现场计划准备钢板网100m,钢管,喷浆机一台,木桩等抢险材料备用。 围护结构施工方案: 本工程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5.300米。 基坑10米范围不得堆载超过15kpa,台面上严禁堆载。围护施工顺序: 降水-土方按层开挖-第一台阶1: 1.25至黄海标高4.15m,第二台阶1:
13、 1.25至坎底,视情况加打一排松木桩,胸经120,间距800,长度6米。 基坑排水: 本工程采用集水井进行降水,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将投入10台污水对基坑进行日夜不间段排水,在基坑四周设置贯通的排水沟,沿排水沟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集水井,将地下水排入城市下水管网。 地下室基坑围护安全生产措施: 为确保施工的安全和一挖顺利进行,在整个过程中应进行全过程监测,实施信息化施工。现场监测对深基坑的土方开挖和地下室施工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只有进行现场监测,才能及时获取基坑开挖过程中围护结构及周围土体的受力与变形情况,掌握基坑开挖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对地下室施工的顺利进行及时提供 2指导。 监测内容: 1、周围环
14、境监测。包括周围建筑和道路路面的沉降、倾斜、裂缝的产生和开展情况,以及地下管线设施沉降、变形等。 2、深层位移监测,主要监测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护结构及其后土体随深度的水平位移。 3、地下水位监测:可以利用基坑周边集水井进行观测。监测要求: 1、在施工前,先了解掌握监测对象的情况,如对建筑已有的裂缝有必要的拍照存挡。 2、各监测项目一般应每天观测一次,如遇位移沉降及其速率较大时,应增加观测次数。 3、观测数据一般应每天填入规定的记录表内,并当天提出供给有关单位。 4、每天观测到的数据应绘制成相关的曲线,一般二至三天提供一次。 监测警报值: 水平位移。连续三天每天的位移都超过3,或累计位移达25mm
15、时应向有关各方报警,采取有效应急措施。 为防止突发事故的出现提出以下应急加固措施: 1、应备有应及措施的材料及设备。砂袋.钢管.钢筋.水泥.喷浆机具及施工机具。 2、出现局部漏水时,应马上降水,同时坡面挂网喷射砼。 3、土钉支护部分若发现局部位移量较大,为避免出现塌方等现象,应立即回填并临时补打超前土钉,其长度、密度视具体情况而定。 第三篇:基坑围护方案一、地质状况 1、杂填土。层厚0.61.2米。以砼地坪、块石、碎石为主,含少量粘性土。 2、粉质粘土。层厚2.02.6米。无层理,可塑至软可塑。 3、淤泥质粉质粘土。层厚4.411.9米,灰色,流塑状态,较均匀,局部还将有粉细砂。层底标高-11
16、.88-4.40米。 4、粘土。层厚6.811.3米。可塑至硬可塑状态,无层理,局部含泥质结核。 5、粉质粘土混砾砂,层厚0.92.7米。可塑至硬可塑状态。 6、全风化流纹岩。层厚1.89.8米。全风化岩以下部分因对围护结构及基础无较大影响,故不予考虑。本工程基坑设计要求开挖尺寸lb=5540016300,基坑底位于粉质粘土层及淤泥质粉质粘土层上,根据基坑及地质情况,该基础施工应采用围护结构。 二、常用围护结构比较 1、放坡开挖及简易围护放坡开挖是选择合理的基坑边坡以保证在开挖过程中边坡的稳定性,包括坡面的自主性和边坡整体稳定性。放坡开挖适用于地基土质较好,开挖深度不深,以及施工现场有足够放坡
17、场地的工程,但本工程受场地限制无法放坡,且挖土深度达到3.87米(局部5.85米),因此,本工程不宜采用放坡开挖方式。 2、悬臂式围护结构悬臂式围护结构常采用钢筋砼桩,此结构是依靠桩足够的入土深度和桩的抗弯能力来维持整体稳定和结构安全。悬臂结构所受土压力分布是开挖深度的一次函数,其剪力是深度的二次函数,弯矩是深度的三次函数,水平位移是深度的五次函数。悬臂结构对开挖深度很敏感,容易产生较大变形,对临近建筑容易产生不良影响。此结构形式适用于土质较好,开挖深度较浅的基坑工程。本工程根据地质报告,地质变化多,地形起伏较大,部分孔基底进入粉质粘土层,部分孔基底仅至淤泥土,因此很难保证桩进入某层土深度,亦
18、即保证桩入土有足够深度有一定困难。同时,此种围护方式变形较大(水平位移大),会对东边五层办公楼和西边五层宿舍产生不利影响。而且工程费用较高,对本工程使用时,应慎重考虑。由于采用悬臂式围护结构,会加快工程进度,便于施工开展,因此若要使用,必须在沿基坑开挖边线增加地质钻探孔,间距15米,以充分保证桩入土深度。 3、水泥土重力式围护结构水泥土重力式结构在工程中使用得较多,常采用深层搅拌法,有时亦采用高压喷射注浆法形式,水泥土与其包围的天然土形式重力式挡土墙支挡周围土体,保持基坑边坡稳定,深层搅拌水泥土桩重力式围护结构常用于软粘土地区,开挖深度约在6.0以内的基坑工程,由于水泥抗拉强度低,变形较大。本
19、工程中,由于基岩较深,不宜采用重力式围护结构。 4、内撑式围护结构内撑式围护结构由围护体系和内撑体系两部分组成,围护结构体系常采用钢筋砼桩,内撑体系可采用水平撑和斜支撑,根据不同开挖深度可采用单层、二层、多层水平支撑,当基坑平面面积较大,开挖深度不太大时,宜采用单层斜支撑。内撑常采用钢筋砼支撑和钢支撑两种。钢筋砼支撑刚度好,变形小,目前华东地区采用钢筋砼支撑体系较多。内撑式围护结构适用范围广,可适用各种土层和基坑深度。本工程基坑开口面积较大,基底下土质分布复杂,采用内撑式围护结构方式,可充分避免不利因素带来的各种影响,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5、其它围护结构形式其它常用结构围护形式有拉锚式围护结构
20、,土钉墙围结构等,由于它们均不宜在软粘土、淤泥土中使用,故均不予考虑。鉴于以上情况,本工程围护结构形式经过多方面的考虑,经粗略计算后,最后采用了单层砼支撑,600钻孔灌注桩围护结构,主要采用500深层水泥搅拌桩止水,局部采用压密注浆止水。该结构能确保基础工程施工期的安全,又能合理控制工程费用。施工操作方便易行。综上所述,本工程的基础围护结构采用内撑式围护结构是合理、可行的。基坑围护方案和围护方案概算 一、设计依据 1、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图纸 2、建设单位提供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3、jgj120-99 4、db33/t1008-2002 5、建设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6、
2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8、其它与之相关的国家现行规范 9、深基坑工程设计施工手册 二、工程概况与环境条件及分析本工程总开挖面积约900m2,实际开挖深度为3.85米北边为解放东路,车流量不大,且距离较远。南面为XX县区河道,距离基坑2m。西边为五层砖混结构居民楼,距基坑4m。东边为五层砖混结构办公楼,距基坑4m。 三、地质状况具体详见1X5X孔地质状况图。 四、支护结构选择由于在本工程场地内,地质状况起伏变化不大,根据地质报告,围护支撑宜分段采用同一支护方式,经多层次方案比较,采用600-456水位情况。(2)查明周边
22、建筑物、构筑物和地下管线的位置和情况,研究基坑开挖及支护施工对其的影响。(3)编制专项施工组织设计,保证供排水和动力的需要;安排设计单位进行技术交底,全面了解设计意图。(4)按总图布置位置,沿基坑边线,重新进行钻探(作鉴别孔即可),以充分确定灌注桩桩端进入土层情况。 2、桩施工桩施工中,应先施工钻孔灌注桩,待灌注桩砼达到一定强度后(7天),再施工水泥搅拌桩(不在同一部位时可不受限制)。钻孔灌桩施工中应严格控制施工顺序,必须采用跳打方式,时间间隔要在48小时以上,严禁按顺序施工。 3、灌注桩压顶梁施工在灌注桩施工到一定数量后,即可进行地槽开挖,施工压顶梁,大面积土方开挖必须在灌注桩压顶梁砼达到8
23、0%强度后可开始。 4、土方开挖挖土视实际土质情况决定,若土质状况较好,对工程桩无影响,则可一次到位,否则应分两次进行。 5、排水系统施工排水系统施工分二部分进行:(1)地表排水系统:即围护顶排水沟,此部分应在挖土前施工前施工完毕。(2)基坑底排水:在土方开挖后,基坑内应沿轴线方向纵横做排水盲沟,并设好集水井,基坑边严禁设排水沟,施工时必须要准备好一定数量潜水泵,以备随时使用。 6、施工注意事项(1)做好专项施工组织设计,并在施工期间根据工程进展及时作出必要的调整。(2)施工时要认真核对实际地质情况与地质报告和设计图纸,如有重大偏差及时向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通报,以便及时调整施工方案。
24、(3)应确定施工期间周边环境中的重点保护对象,制订周密的监测计划,实行信息化施工。(4)重视地表排水、基坑排水措施,保障排水设备和动力,以保证排水畅通。(5)基坑土方开挖时应注意对支护结构的保护,不得对其产生挠动,甚至破坏。(6)挖出的土方以及建筑材料和大型施工机械不得堆放在坑边。(7)机械开挖时,严禁野蛮施工和超挖,挖土机械和运输车辆应按要求路线行驶。(8)基坑开挖应严格按照专项施工组织设计规定的挖土程序、速度进行,应做好应急措施。 二、施工监测(1)支护施工监测包括以下内容。a、支护位移测量b、地表开裂(位置、裂缝宽度)的观察c、临近建筑物和重要管线等设施的变形测量和裂缝观察d、基坑渗、漏
25、水和基坑内、外地下水位的变化在支护施工阶段,每天监测不得少于4次,并随时进行进行观测,完成基坑开挖、变形趋于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可适当减少次数,持续到整个基坑回填结束,支护退出工作为止。(2)支护位移的量测有基坑边壁顶部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测点位置应选在变形最大或局部地质条件最不利处,及附近有重要建筑物处,总数不小于3个,间距不大于30mm。(3)应加强雨天和雨后的监测,并对各种可能危及支护安全的水害来源仔细观察。(4)当基坑顶部侧向位移h/h3时,应密切加强观察,分析原因并及时对支护采取加固措施。 三、工程事故预防对策在基坑施工过程中,应着重注意观测以下宜发生的事故苗头。(1)支护结构位移倾斜
26、(2)墙体破坏(3)边坡失稳(4)渗水、流砂、管涌、坑底突涌(5)周围地面变形沉降导致的周边建筑物、构筑物开裂、倾斜。工程事故苗头的预防与应急措施 1、加强观测,当基坑顶部侧向位移h/h3时,应密切观察周边地面变形沉降及周边建筑物、构筑物的开裂、倾斜情况,并分析原因,及时对支护结构进行加固措施,如增加锚杆或锚索,在必要情况下,应增设其它支护结构如钢板桩支撑等。 2、应做好坑内外排水工作,防止地下水对土体力学性能降低,同时应密切注意观测降水对周围土体产生的变形沉降影响。 五、对工程地质勘察进一步深化的要求本基坑围护方案因所需相关资料不够全面,故仅作在假定条件下的设计、计算,提供了具体的计算方法和
27、计算过程,并得出了在假定条件下的计算结果,完整的、全面的设计须在施工前获得详尽的资料(指深基坑围护所需的地质水文资料及周边环境条件)后完成并通过认可。故对工程水文地质勘察探作深化要求如下: (一)应增设钻孔点并沿开挖线布置,并绘制沿开挖线的工程地质剖面图及垂直于基坑边线的地质剖面图。 (二)对基坑周边建筑物、构筑物、管线、道路的现状进行调查,判断基坑开挖对其的影响程度,提供其与基坑的相互关系、基础形式、埋置深度等内容。 (三)确定标高(按施工图) 第四篇:地下室防水方案楼工程 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 防水施工方案 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工程,位于,建筑面积m2,1X、2X楼地
28、下一层,地上三十三层,建筑高度m,框架剪力墙结构本工程防水等级为二级,地下室底板及侧墙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为p8,底板上铺设1层聚乙烯丙纶高分子复合防水卷材,侧墙外壁为聚氨酯涂料防水,消防水池墙面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为p8。 二、施工要求 1、卷材防水层的基面应坚实、平整、清洁,阴阳角处应做圆弧或折角,并应符合所用卷材的施工要求。 2、铺贴卷材严谨在雨天、雪天、五级及以上大风中施工;冷粘法、自粘法施工的环境气温不宜低于5,热熔法、焊接法施工的环境气温不宜低于-10。施工过程中下雨或下雪时,应做好已铺卷材的防护工作。 3、防水卷材施工前,基面应干净、干燥,
29、并应涂刷基层处理剂;当基面潮湿时,应涂刷湿固化型胶粘剂或潮湿界面隔离剂。基层处理剂喷涂或刷涂应均匀一致,不应露底,表面干燥后方可铺贴卷材。 铺贴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采用配套的聚合物水泥防水粘结材料; 2、卷材与基层粘贴应采用满贴法,粘结面积不应小于90%,刮涂粘结料应均匀,不应露底、堆积; 3、固化后的粘结料厚度不应小于1.3mm; 4、施工完的防水层应及时做保护层。 预铺/湿铺防水卷材应符合下列规定: 1、基层面应坚实、干净,并充分湿润,无明显积水。 2、抹素水泥砂浆或聚合物水泥砂浆粘结层3-5mm厚于找平层或基层上,粘结层的宽度比卷材的长,短边各宽出100-300
30、mm,并确保粘结层的平整度。 3、揭掉防水卷材下面的隔离材料,将卷材平铺在素水泥浆上,卷材与相邻卷材之间为平行对接,对接缝宽度宜控制在3-5mm之间。也可采用搭接方式,将搭接处的隔离纸揭掉,相邻卷材间搭接宽度为80mm。 4、铺设完毕后晾放2448小时。一般情况下,环境温度越高所需时间越短。高温天气下防水层不宜暴晒,可以用遮阳布或其他物品遮盖。 采用外防外贴法铺贴卷材防水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先铺平面,后铺立面,交接处应交叉搭接。 2、临时性保护墙宜采用石灰砂浆砌筑,内表面宜做找平层。 3、从底面折向立面的卷材与永久性保护墙的接触部位,应采用空铺法施工;卷材与临时性保护墙或围护结构模板
31、的接触部位,应将卷材临时贴附在该墙上或模板上,并应将顶端临时加固。 4、当不设保护墙时,从底面折向立面的卷材接槎部位应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 5、混凝土结构完成,铺贴立面卷材时,应先将接槎部位的各层卷材揭开,并应将其表面清理干净,如卷材有局部损伤,应及时进行修补;卷材接槎的搭接长度,高聚物改性沥青类卷材应为150mm, 合成高分子类卷材应为100mm;使用两层卷材时,卷材应错槎接缝,上层卷材应盖过下层卷材。 采用外防内贴法铺贴卷材防水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采用外防内贴法铺贴卷材防水层时,混凝土结构的保护墙内表面应抹厚度为20mm的1:3水泥砂浆找平层,然后铺贴卷材。卷材宜先铺立面,后铺平面
32、;铺贴立面时,应先铺转角,后铺大面。 2、卷材防水层经检查合格后,应及时做保护层。 3、顶板卷材防水层上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采用机械辗压回填土时,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70mm;采用人工回填土时,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50mm;防水层与保护层之间宜设置隔离层。 4、底板卷材防水层上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 5、侧墙卷材防水层宜采用软质保护材料或铺抹20mm后1: 2.5水泥砂浆层。 三、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法 地下室防水施工具有工期短、基层潮湿的特点,而sbs防水卷材对基层含水率要求严格(含水率不得大于9%),这样对工期有一定影响,而且施工成本高。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可在潮湿环境施工(无明水
33、即可),该产品设有抗老化层,无纺布纤维呈无规则交叉结构,形成立体网状,使其抗拉强度增加,抗渗能力强。并且施工成本低廉。拟底板及外墙采用300g/m2聚乙烯丙纶高分子复合防水卷材防水,错缝铺贴两遍。 1、地下底板、外墙防水层施工方法 地下工程防水层应采用“外防外涂法”施工。其防水施工工艺如下:在待浇筑的基础梁、承台外侧的垫层上砌筑一道永久性保护墙体, 连同垫层一起抹水泥砂浆找平层,然后在平面及保护墙体上完成聚乙烯丙纶高分子复合防水卷材防水施工,其施工采用上下两遍复合作法,待主体结构浇筑完后,再在结构墙体外侧完成外墙防水施工。(1)沿承台及基础梁外侧通长设置砖代模,采用m10水泥砂浆砌筑mu10灰
34、砂砖,内侧抹1: 2.5水泥砂浆至砖代模顶面,砖代模垫层为c15砼100mm厚。 (2)砖代模防水施工至砖墙顶,在砖墙顶部留出卷材接槎,以便做墙体防水施工时搭接,卷材上面砌筑二皮砖砌体保护卷材。基础防水层施工完成后,基础底面做40mm厚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承台及基础梁侧面抹20mm厚1: 2.5水泥砂浆保护层,防止基础结构施工时破坏防水层。 (3)四周承台顶防水施工时先用20mm厚1: 2.5水泥砂浆找平,然后铺贴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与砖代模处卷材接槎,上面做20mm厚1: 2.5水泥砂浆保护层。 (4)墙体防水施工时,将混凝土表面处理平整,然后铺贴两层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至砖胎模上卷材接槎。
35、防水层施工完成后抹20mm厚1: 2.5水泥砂浆保护层。 (5)地下室顶防水施工时先用20mm厚1: 2.5水泥砂浆找平,然后铺贴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与砖代模处卷材接槎,上面做40mm厚c20混凝土,纵横间距为6米留缝,缝宽10mm,缝内嵌sbs改性沥青密封胶。 (1)底板及砖代模防水节点 (2)砼墙体支模拉杆节点 (3)砼外墙施工缝防水节点 (4)穿墙管节点 (5)后浇带防水节点 四、施工要点 1、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施工要点 (1)铺贴卷材的基层必须平整、阴阳角处做成r=20圆弧形,铺贴前清扫干净,并洒水保持湿润。(2)卷材胶粘剂配制: 卷材胶粘剂配合比为:水泥:801胶:水=1:0.3:0.
36、3配制,容器及工具须清理干净。配成的胶不允许有颗粒硬性物质和杂质,用搅拌器拌均匀无凝块,无沉淀即可使用。(3)铺贴卷材: 在铺贴卷材时,应对阴阳角、管口、后浇带等复杂部位先做密封处理和附加层增强处理。卷材铺贴均采用满铺法,胶粘剂涂刷在基层上应均匀、不露底、不堆积;胶粘剂涂刷后随即铺贴卷材,防止时间过长影响粘结质量。铺贴卷材不得皱折,也不得用力拉伸卷材,并应排除卷材下面的空气和多余的胶粘剂,保证卷材与基层以及各层卷材之间粘结密实。铺贴卷材时保证搭接宽度长边不小于100mm,短边不小于150mm,用刮板压实的同时应注意卷材下面有无硬性颗粒及其它物质,如有应及时重新铺贴。平立面转角处卷材接缝应留在平
37、面上,距立面不应小于600mm,从底面折向立面的卷材的接荐部位应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 1、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准备: 聚氨酯防水涂料,应具有出厂合格证及厂家产品的认证文件,并复检合格。 2、主要机具: 电动工具:电动搅拌器 手动工具。搅拌桶、小铁桶、小平铲、塑料或橡胶刮板、滚动刷、毛刷、弹簧枰、消防器材等。 3、作业条件 防水层聚氨酯防水涂料冷作业施工,涂刷防水层的基层应按设计要求抹好找平层,要求抹平、压光、坚实平整,不起沙,含水率低于9%,阴阳角处应抹成圆弧角。 涂刷防水层前应将涂刷面上的尘土、杂物、残留的会浆硬块,有突出的部分处理、清扫干净。 涂刷聚氨酯防水涂料不得在淋雨的条件下施工,施工的
38、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0,操作时严禁烟火。 4、操作工艺 基层清理涂刷底胶涂膜防水层施工做保护层 基层处理。涂刷防水层施工前,前将基层表面的杂物、砂浆硬块等清扫干净,并用干净的湿布擦一次,经检查基层无不平整、空裂、起砂等缺陷,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刷涂底胶(相对于冷底子油): 底胶(基层处理剂)配制:先将聚氨酯甲料、乙料和二甲苯以1: 1.5。2的比例(重量比)配合搅拌均匀,配好的料在2h内用完。 底胶涂刷。将配制好的底胶料,用长把滚刷均匀涂刷在基层表面,涂刷量为0.3/左右,涂刷后4h手感不粘时,即可做下道工序。 5、涂膜防水层施工: 防水材料配制:聚氨酯按甲料、乙料以1:2的比例(重量比)配合,
39、用电动搅拌器强制搅拌35min至充分拌合均匀即可使用。配好的混合料应2h内用完,不可时间过长。 附加涂膜层:穿过墙、顶、地的管道根部,地漏、排水口、阴阳角、变形缝及薄弱部位,应在涂膜层大面积施工前,先做好上述部位的增强涂层(附加层)。附加涂层做法:是在涂膜附加层中铺设玻璃纤维布,涂膜操作时用板刷刮涂料驱除气泡,将玻璃纤维布紧密地粘贴在基层上,阴阳角部位一般为条形,管根为快形,三面角,应裁成块形铺设,可多次涂刷涂膜。 涂刷第一道涂膜:在前一道涂膜加固层在材料固化并干燥后,应先检查其附加层部位有无残留的气孔或气泡,如没有,即可刷涂第一 层涂膜;如有气孔或气泡,则应用橡胶刮板将混合料用力压入气孔,局
40、部再刷涂膜,然后进行第一层涂膜施工。 涂刷第一层聚氨酯涂膜防水涂料,可用塑料或橡胶刮板均匀涂刮,力求厚度一致,在1.5mm左右,即用量为1.5/2。 涂刮第二层涂膜。第一道涂膜固化后,即可在其上均匀地涂刮第二道涂膜,涂刮方向应在第一道的涂刮方向垂直,涂刮第二道与第一道相间隔时间一般不小于24h,亦不大于72h。 涂刮第 三、四道涂膜。涂刮方法与第二道涂膜相同,但涂刷方向应与其垂直。 涂膜保护层。最后一道涂膜固化后,即可根据建筑设计要求的适应形式抹水泥砂浆找平层。 五、质量控制 1、严把材料质量关,进场材料必须具备出厂质量保证书及检验报告,并经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2、施工质量检查 (1)严格按
41、施工规范操作,对特殊部位要认真检查,防止漏做而留有渗漏隐患。 (2)防水层必须形成一个完整的闭合防水整体,不允许有开裂、脱落、气泡、和末端收头密封不严等缺陷存在。 3、防水施工不得进行交叉作业,应在前道工序完成后进行下一步施工。 4、防水工程施工完成后应注意成品保护。 六、安全措施 1、防水作业人员通过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 2、施工作业人员必须穿戴防护用品。 3、防水作业区必须保持通风良好。 4、材料堆放处、库房、防水作业区必须配备消防器材。 第五篇:地下室拆除方案地下室模板拆除方案 编 制: 审 批: 单 位: 日 期: 2018年7月1日 地下室模板拆除方案 一、施工准备 1.技术
42、准备 (1)按时与实验室联系,取得相关资料(即所拆除模板部位试块试验报告),根据报告中数据,强度必须达到要求后方可报监理复核,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方可进行模板拆除工作。(2)拆除模板之前必须做好对工人的技术交底工作。(3)拆模时必须有专职技术人员进行现场监督与指导。 2.安全教育 (1)施工人员在拆模之前必须进行良好的安全教育,杜绝一切安全事故的发生,消灭一切安全隐患。 (2)施工人员必须全部配好安全帽、安全带及所需工具。 二、拆模顺序 1.对于剪力墙的模板,按由上至下、由一边的中间向两边的顺序,拆除固定支撑后再拆除模板。 2.对于地下室顶板模板的拆除,先进行支撑的拆除,拆除时必须由整个板底中间
43、部分开始,先拆除梁侧模的固定支撑再拆除其模板,其次拆除板底模的支撑再拆除其模板,最后拆除梁底模的支撑再拆除其模板。 三、拆模方法 1.拆除模板时严格按照施工顺序进行。 2.拆模时用两班同时作业的方法,先由整个板底的中间开始,再分别向两边拆除。 3.根据地下室净空的高度及支撑的长度,把拆模人员按空间分为三层作业,上层施工人员负责支撑、扣件及模板的拆除,中层施工人员负责支撑、扣件及模板的传递,下层施工人员负责支撑、扣件及模板的及时外运。 4.施工过程中的专职技术人员必须完全起到负责人的监督与管理职能,严格控制施工作业人员的操作行为,不得不按顺序施工、不经中层人员的传递而直接将物品投向底板。 5.拆模时必须注意操作,严禁将砼的表面及棱角破损。 6.如在拆除模板过程中发现砼有蜂窝、麻面等质量问题,不得擅自进行修补工作,必须报监理公司检查,并出具处理措施待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方可进行修补。 7.拆除后的模板、支撑及扣件等物品,必须做好对其的修整、保养工作,以备再次的使用。 8.拆除模板后,及时做好地下室内的清理,以备下一道工序的进行。 9.对于剪力墙的模板,拆除后必须及时进行养护。第29页 共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