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黄河题材国画赏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20879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1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河题材国画赏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黄河题材国画赏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黄河题材国画赏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Art 艺术2023.06渊下冤 黄河 黄土 黄种人黄河题材国画的创作手法在国画发展过程中,画家逐渐探索出一系列独特的艺术创作手法,例如单线、留白、虚实结合等,赋予国画独特的欣赏价值。黄河题材国画的创作将国画的精神渗透于中国画的“笔墨观”中,以笔墨描绘形态,借线条勾勒意境,用留白传达情感,生动呈现波澜壮阔的黄河。以笔墨描绘形态国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之一,是文人墨客表达思想情感的重要载体。与西方绘画不同,国画更倾向于“浓墨重彩”的艺术表现手法,以笔墨描绘形态,在丰富表达层次的基础上,彰显国画的艺术魅力。国画着笔重在勾出轮廓,着墨重在渲染,以生动形象地展现画面。以画家冯大中创作的黄河题材国画 黄

2、河朝晖 为例,使用积墨手法描绘远处山脚,用淡墨一层层堆叠逐步加深墨色,营造左低右高的视觉效果;使用破墨手法描绘黄河水,淡上加浓、浓上加淡,以破开单纯的墨色,有效突出黄河水富含泥沙的艺术效果。与此同时,画卷左下方的河流以墨色突出明暗对比,表现阳光照耀下的云彩投影于黄河水之上的斑驳,并与中间部分的水流形成色差,突出黄河水雾的明亮。总体来说,黄河朝晖 巧妙运用笔墨技法,展现黄河的内在气韵,呈现黄河壶口水流的汹涌澎湃、气势磅礴,极具艺术感染力。借线条勾勒意境线条是国画创作的基础 元素,借流畅的线条勾勒画面的意境,看似随意,实则蕴含创作者的巧思,使作品在形似的基础上达到神似的艺术效果。线条在中国绘画艺术

3、发展中具有悠久的历史。起初,画家在陶器、岩壁上的古画创作中使用线条以呈现朴素的生活画面。而后,随着绘画艺术的不断发展,画家在注重画作整体风格表现的基础上,逐渐开始以线条强调细节之处。在国画创作中,画家利用线条的浓淡、长短、粗细变化来具象化抽象的事物,通过勾勒线条与上色使充满生命力的形象跃然纸上,以达到形神兼备的艺术表达效果,使画作充满艺术美与活力美。以画家谢瑞阶创作的 黄河入海流 为例,将黄河水作为视觉描绘对象,以线条的粗细、长短与曲折变化展现黄河水的静态与动态。其中,在静水无波处,画家选用平稳的线条塑造“靠”的姿态;而对动水即画中主体部分的黄河水,画家选用长短不同且相对流畅的曲线加以描绘,以

4、粗线条通过明暗对比勾勒浪头、水花起伏的动态美;飞鸟、帆张海江黄河题材国画赏析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孕育出黄河文化,在中华儿女的不懈奋斗中形成黄河精神。黄河自古以来便是艺术家最常表达的艺术母题之一。国画作为文化底蕴深厚的中国传统绘画形式,以独特意境与美学理念引发大众情感共鸣、唤醒大众文化记忆。黄河题材国画以笔墨描绘形态、借线条勾勒意境、用留白传达情感,诠释黄河的自然美与黄河流域的人文美。冯大中 黄河朝晖57艺术 Art黄河 黄土 黄种人 2023.06渊下冤船等细节处理则以细线条进行勾画点缀。用留白传达情感在国画创作中,巧妙的构图能够营造美好意境、传达深厚情感,强化画面整

5、体的视觉效果。留白作为构图的重要形式之一,能够带给观赏者无限的遐想空间。留白即画面留出的空白区域,其作为画面的一部分,充分体现出笔墨与画卷的有机结合。与西方绘画力求通过铺满画面来呈现事物具体形态的艺术表现手法不同,国画因受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而讲究“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因此,在国画中的留白是不可忽略的部分。恰当的留白既能提升画作的深邃感,引发观赏者的无尽遐想,又可使观赏者通过留白与画家进行思想情感交流,加强观赏者对国画内涵意蕴的深刻理解。以画家石鲁创作的 黄河纤夫 与 黄河两岸渡春秋 为例,前者描绘纤夫肩负长绳奋力拉纤的场景,整幅画面并未出现黄河的具体景象,但大量的留白如同一重重看不

6、见的屏障营造出压抑朦胧的气氛,使观赏者充分感受到在黄河行船的艰辛;后者将黄河水与天空进行留白处理,右侧一艘小船似乎徜徉在天地之间,使人分不清究竟是水还是天,寓意着“黄河之水天上来”,整幅画因恰当的留白呈现出“不着一笔而满纸江湖”的简洁空灵之感。黄河题材国画的意义蕴含情感表达,引发思想共鸣情感表达与国画创作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国画作为传统艺术表现形式之一,是历代文人墨客寄托情感的重要载体。另一方面,情感因素贯穿于国画创作的整个环节,无论是在内容描绘还是意境营造方面皆赋予国画以独特的生命气息与人文关怀,引发受众情感共鸣与思想共鸣。在黄河题材国画创作中,现实主义情感与民族情感的注入,可显著

7、提升黄河题材国画的多样性与层次性。现实主义情感表达层面,一方面,画家将现实感悟凝聚于画作中,以画卷描绘时代变迁,赋予国画历史叙事的象征意义。比如傅抱石创作的 黄河清,借助壮阔的黄河水、黄河两岸郁郁葱葱的景色、耸立的高压电线杆来凸显时代气息,山头上点缀的人群与往来车辆传达出黄河儿女投身建设的万丈豪情与坚定信念,表达时代飞速发展下黄河儿女对工业文明发展的美好憧憬。另一方面,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情感的注入能够使国画更接地气,使观赏者与画作产生共鸣,提升国画创作人文性。长期以来,由于国画画家与普通观赏者之间的理解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使得国画仅局限于小范围传播。而生活情感的注入能够使观赏者基于与画家在生活

8、经验方面的共通之处,感受到画家通过画作传达的思想。国画作品是画家日积月累的生活情感的输出载体,兼具温度性、人文性。以画家赵望云创作的 黄河系列插秧 为例,从黄河流域农民的日常生活入手,以自然质朴的画风描绘出世世代代黄河儿女与黄河和谐相处的情景,具有平淡生活的真实感与意味隽永的诗意性。再如画家安正中创作的 归船,描绘人民在湍急河流上归船摇橹的场景,以空旷的画面展现黄河儿女的生活谢瑞阶 黄河入海流石鲁 黄河纤夫582023.06渊下冤 黄河 黄土 黄种人状态,以小船在大河之上逆行的画面传达黄河儿女拼搏奋进、热爱生活的高昂情绪。民族情感表达层面,黄河题材的国画蕴含深厚的民族情感。国画是具有中国特色、

9、代表中国绘画的艺术形式,因此,画家在创作国画作品的过程中,通常会通过对祖国的大好河山、历史事件细节的重现等来表达深厚的民族情感。画家冯远创作的保卫黄河系列画作百年家国耻 义勇军进行曲 北定中原日三幅组画就生动再现了抗日战争时期的情景。其中,百年家国耻 真实地刻画出日本侵略者残害、屠杀中国人民的悲惨景象,以一群振臂呐喊的人物传达出中华儿女不屈的抗争精神;义勇军进行曲描绘出八路军东渡黄河开赴抗日战争前线的英雄壮举;北定中原日描绘出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场景,画作中哀悼亲人、抚慰孤儿的细节让人为之动容。挖掘文化内涵,传递黄河精神黄河文化在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共有记

10、忆。历史上就有“河出昆仑”和“四渎之宗”之说,意味着黄河为百川之首。国画作为一项表意性的艺术,可以生动展现黄河的艺术美,并在画笔的精妙勾勒下传递黄河文化、在创作背景中延续黄河精神。而以黄河题材国画为桥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中蕴含的文化价值和时代价值,将促进历史文脉的延续和文化自信的增强。一是寻根黄河文化。蕴含深厚文化底蕴、围绕黄河文化题材的国画作品以独特视角带领当代民众重视黄河文化,进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精神。一方面,部分国画画家借助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进行文化寻根,比如画家周韶华所举办的“大河寻源周韶华画展”正式拉开了国画领域对黄河文化的寻根之旅。所展出的作品以开拓的思维融汇东西

11、方文化,在追寻写意象征主义与东方表现主义的过程中,彰显黄河文化的气韵,真正实现了国画的现代化转型。以 黄河魂 为例,将汉代雕塑“神兽雄视黄河水”作为画面的主体,呈现出神兽气定神闲的从容状态,展现黄河的稳重。另一方面,部分国画画家通过直接描绘黄河的自然景观进行文化寻根。以画家谢瑞阶创作的 大河上下浩浩长春 为例,通过描绘黄河的波澜壮阔,营造浩浩荡荡、富有生命 力 的 意 境,体现黄河文化的生机与活力。二是记录时代变迁。黄河在历史上是一条典型的“福祸河”,一方面蕴含深厚的中华文化,可为中华儿女带来福祉,另一方面其引发的自然灾害给两岸民众的日常带来不便。黄河安澜是中华儿女的千年期盼,黄河治理更是时代

12、变迁的重要见证,而国画便记录了这一发展过程。比如画家李仲云的 向黄河进军 描绘了黄河水库建设地质勘探的场景;画家钱松喦的 三门峡工地 描绘了三门峡水库建设过程中的繁忙景象;画家谢瑞阶的黄河第一座单跨桥 呈现出黄河水利设施建设完成后的景象。总体来说,在黄河治理的伟大实践中,国画画家将治理黄河的时代主题与山水画紧密结合,遵循艺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宗旨,为探寻黄河治理的时代变迁提供参考依据。三是传递黄河精神。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出璀璨的中华文明。当代,中华儿女重视黄河生态文明建设与黄河文化寻根实质上是在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与黄河精神。回顾黄河题材的国画,无论是对黄河水还是黄河人的描绘,画家都不约而同地借画笔以炽热的爱国情怀诉说中华民族历经沧桑却仍旧散发光芒的民族魂。比如画家赵望云创作的 黄河系列插秧 与画家谢瑞阶创作的 黄河第一座单跨桥 就记录了代代中华儿女治理黄河的斗争史;画家冯远创作的保卫黄河系列画作,记录了中华民族反抗侵略、救亡图存的革命史。因此,黄河题材的国画是传递黄河精神的重要载体。渊作者单位 河南柒堂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冤钱松喦 三门峡工地59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