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关于山西省绿道规划建设的思考.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20857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1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山西省绿道规划建设的思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关于山西省绿道规划建设的思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山西林业1980年创刊2023年第4 期总第2 8 5 期doi:10.3969/j.issn.1005-4707.2023.04.006关于山西省绿道规划建设的思考朱晋存(太原市国土绿化中心,山西太原0 3 0 0 12)【摘要】绿道是城市园林建设和美丽乡村及郊野通道建设的必要条件,更是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介绍了山西省绿道规划设计目标与原则、程序、内容以及绿道的分类、选线等。【关键词】山西省;绿道;规划建设【中图分类号】S731.8【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 0 5-4 7 0 7(2 0 2 3)0 4-0 14-0 2绿道是生态文化建设必要的基础设施之一。通过绿道串联重

2、要自然及文化资源节点,完善绿色空间网络构建完整的绿道生态网络,进一步彰显地域特色,吸引城乡居民休闲度假与康体健身,构建完整的绿道生态网络和文化休闲“生态长廊”,充分发挥绿道的生态功能和社会效益及其生态、环境、健康、社会、经济等功能,传播生态文明思想,提升生态文明价值,提高人们生活品质。绿道规划设计应由政府牵头。本文着重对绿道规划建设进行思考与阐述。1绿道定义及建设绿道的必要性1.1绿道定义绿道规划设计技术导则指出,绿道是以自然要素为依托和构成基础,串联城乡绿色开空间、古村镇、民俗大院、历史文化遗迹,以游憩、健身为主,兼具绿色出行、野生动物活动、迁徙等功能的廊道。1.2建设绿道的必要性随着我国绿

3、道建设实践和发展,绿道规划设计和建设逐渐由城镇层面向乡村层面、郊野层面扩展、延伸。创建国家森林城市5 大类2 4 项指标要求,城市每万人人均绿道1.9 km。为满足指导、规范绿道规划建设需求,外省纷纷出台了地方性绿道规划设计标准、导则及建设指引等。因山西省内各地域条件相差较大,规划设计和施工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难以参照操作,应该通过制定标准,明确标准化绿道基本要求、规划设计内容和成果要求。山西省绿道规划设计技术导则的颁布设施,有效指导、规范了全省绿道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工作,将为全省开展绿道规划-14-设计提供技术标准,进一步促进绿道规划设计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实施。构建完整的绿道生态网络和文化休闲

4、“生态长廊”,发挥绿道生态功能和社会效益,也是交通节能、减少碳排放的重要手段之一。2绿道规划设计目标与原则2.1规划设计目标依托国土空间规划和绿地系统规划,统筹城乡自然与人文资源,构建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功能完善、生态良好的慢行游憩通道体系。2.2规划设计原则设计原则包括:生态优先: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优先利用现有条件和自然资源;统筹规划:科学布局,构建连续、完整的绿道网络体系;地域特色: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文化资源,彰显地方特色;以人为本:人性化设计,满足不同人群对健身、休闲、游憩需求;突出实效:发挥绿道生态功能和社会效益,体现社会公益性。3绿道分类3.1城镇型在城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依托道路

5、、水系沿线等绿色空间,串联城镇功能组团、公园、广场、防护绿地、滨水空间、历史文化街区等,供公众休闲、游憩、健身、出行的绿道。比如,太原市汾河景区人行绿道和滨河自行车专用绿道、汾河东西两侧北沙河、虎峪河等8 条河流绿道,阳城县滨河绿道等。3.2乡村型在乡村间连接村落、农田、果园、森林等不同特调查研究色乡村景观,突出展示乡村人文景观,供公众休闲、宜2.5 0%,特殊情况8.0%时应辅以梯步通行;骑行游憩、出行的绿道。乡村型绿道在全省分布广泛,各道、综合道纵向坡度宜2.5 0%,特殊地段不应市县(市、区)均有建设成果。3.50%;绿道游径坡度、坡长关系:纵向坡度2.5 0%,3.3郊野型限制坡长3

6、0 0 m;纵向坡度3.0%,限制坡长2 0 0 m;纵在城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外,依托山体、河流、向坡度3.5 0%,限制坡长15 0 m。森林等自然条件,串联远郊自然公园、旅游度假区7.1.3绿道弯度等,是供公众亲近自然绿色空间的绿道。比如,太原骑行道、综合道转弯半径应10 m。转弯半市东西山旅游绿道、晋中市榆次区环城旅游绿道等。径 10 m时,转弯处游径宽度增加1.0 m以上。4绿道选线7.1.4路面材料与色彩选线应做到:优先选择人口密集区域进行布局;满足荷载、防滑等使用功能,宜采用生态、经济、外部应有可衔接的道路,提高可达性;充分利用现有舒适、安全的透水铺装材料及可再生材料。色彩应与步行

7、道、自行车道、公路、城市道路、废弃铁路、古驿周边环境相呼应,宜采用不同颜色区分各种功能。道、堤岸等线性廊道空间;可结合城乡生态廊道,充7.2绿带分利用现有水系、农田、林地等开放空间的边缘地绿带设计应遵守以下要求:乔灌草相结合,优带;避让生态敏感区,减少对野生动植物的生境影先选用适应性强、景观好、成本低、易养护的乡土植响,避开泥石流、滑坡、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易发区。物;植物配置应速生与慢生、常绿与落叶相结合,5现状调查注重季相变化,兼顾生态、景观、遮荫等需求;保护调查绿道沿线地形地貌、植被类型、地质结构等原有植被、古树名木、珍稀植物等,防止水土流失,对自然条件;调查古村镇、古树名木、人口、经济、

8、乡土已遭到破坏的区域应及时进行生态修复;绿道转人情、人文景观、自然保护地等社会经济情况;调查弯处应保证15 m视线范围内通视,不得设置破坏环交通、通讯、电力、网络、给排水等基础设施情况境、影响通行的设施,确保安全;城镇型、郊野型绿6规划设计程序道单侧绿带宽度不宜 8.0 m,乡村型不宜 1.5 0 m。包括:总体规划:根据上位规划,确定区域绿8设计成果道总体布局、功能、类型、规模、配套设施、投资、期限8.1方案设计成果等;调查评价:对拟选线路进行现状调查、资料整方案设计成果包括:设计说明的主要内容包理、分析评价;可行性研究:在调查评价基础上进括:现状调查分析、设计依据及理念与原则、空间结行必要

9、性、可行性研究;方案(初步)设计:根据可构分析,功能分析,绿道控制范围,设计方案,各类设行性研究报告,开展绿道游径系统、绿带和附属设施施配套要求、节点衔接方案、投资概算等;设计表及节点衔接的设计,并进行论证;施工图设计:按包括现状调查表、分专业设计表、投资概算表;设照技术规范要求,完成各专业施工图设计。计图包括区位图、现状图、总平面图、绿道游径设计7规划设计内容图、绿带植物配置图、驿站设计图、各专业分项设计7.1绿道游径图、标识系统设计图、重要节点设计图、效果图等。7.1.1绿道宽度8.2施工图设计成果城镇型:步行道2.0 m3.0m;骑行道3.0 m按相关专业要求完成。4.0m;综合道3.0 m4.0m。特殊区域不应 1.5 0 m。9档案管理乡村型:步行道3.0 m;骑行道3.0 m;综合道3.0 m。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对规划设计的基础资特殊区域不应 3.0 m。郊野型:骑行道3.0 m4.0m;料、成果等要整理归档,妥善保存。综合道3.0 m4.0m。特殊区域不应 3.0 m。【作者简介】朱晋存(19 6 6-),男,2 0 0 5 年北京林业大学7.1.2绿道游径坡度应符合下列要求毕业,现任太原市国土绿化中心高级工程师。纵向坡度需结合自然地形:步行道纵向坡度【收稿日期】2 0 2 3-0 7-0 5;【修回日期】2 0 2 3-0 8-0 5。-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