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赓续红色基因承继优良传统——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空间维度与建设路径.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20323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5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赓续红色基因承继优良传统——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空间维度与建设路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赓续红色基因承继优良传统——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空间维度与建设路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赓续红色基因承继优良传统——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空间维度与建设路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赓续红色基因 承继优良传统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空间维度与建设路径张芸(四川文理学院 档案馆,四川 达州 635000)摘要:档案空间既是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场域,也是延展红色档案生命力的基本向度。展示、体验、情感是建设红色档案空间的三个重要维度,展示空间是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物理场域,体验空间是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互动场域,情感空间是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心理场域。要推动档案资源的空间整合、空间转换与空间生产,需以展陈为载体、以互动为中心、以教育为主线,着力加强展示空间、体验空间和情感空间建设,从而为赓续红色基因、承继优良传统、坚定理想信念提供新的载体和方法。关键词:红色档案;红色

2、文化;空间;情感中图分类号:D642;G279.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5248(2023)04-0049-05收稿日期:2023-02-16基金项目:四川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华师范大学四川党史党建研究中心项目“川东红色档案资源挖掘与传播利用研究”(DSDJ22-13)作者简介:张芸(1987),女,四川内江人。馆员,硕士,主要从事档案管理研究。红色档案,最真实的记录着中国共产党可歌可泣的奋斗历程,最客观的见证着中国共产党在烽火硝烟的岁月中如何谱写了中华民族艰苦卓绝的壮丽篇章。收集好、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红色档案资源,就是对红色精神的赓续、对光荣传统的弘扬、对初心使命

3、的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对红色档案资源高度重视,强调“推动档案事业创新发展,特別是要把蕴含党的初心使命的红色档案保管好、利用好”。1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宝藏,学界从叙事表达、国家记忆培育、群体认同建构、数字化建设2-5等诸多维度对红色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展开了研究。空间是物体存在和社会互动的重要场域,空间思维及其建构能够将过去搬到现在,将记忆转化为行为,将“不在场”的历史予以“在场化”呈现。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其实就是要借助一定的空间载体,将过去的人物、事件、场景等再现出来,以达到砥砺意志、激发情感、凝聚共识、传承精神的思想教育目的。但值得注意的是,现有的一些研究并未注意到空间建设在红色档案资

4、源开发利用中的重要价值。本文试图从空间视角探讨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内在机理和建构路径,从而为赓续红色基因、承继优良传统、坚定理想信念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一、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空间维度列斐伏尔6认为,空间不仅是一种静止的物质形态,它还是互动的场域和精神的场所,据此,他将空间分为物质空间、社会空间和精神空间。第33卷第4期Vol.33 No.4四川文理学院学报Sichu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Journal2023年7月Jul.2023 49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一则要将散乱的档案资料予以物理空间整合,便于展示展览;二则档案与用户之间应能产生某种交

5、互,使档案“活”起来;三则在交互过程中,档案与人之间应建立感性关系,进而拨动人的感性意识和情感神经。因而,红色档案资源空间开发利用,可以从三个维度进行界定,即物质的维度、行为的维度和文化的维度。其中,物质维度表现为展示空间,属于物理场域;行为维度表现为体验空间,属于社会场域;文化维度表现为情感空间,属于精神场域。三个空间辩证统一,共同促进了红色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一)展示空间: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物理场域展示,就是将红色档案由封存的记忆转变为“可参观的去处”。展示空间,犹如红色档案资源的“集装器”,一些恍如隔世的革命物件、红色家书、老报纸、老勋章等被整理收集起来,借助相应的展示载体,如建筑

6、、设计、艺术等形式,成为供用户和游客参观与学习的景观。展示空间是被构造的物理场域,其空间设计,每一个元素、每一个单元及每一个组件,都是对红色档案资源精神内核的再挖掘,从而创造出“会说话的环境”,成为可被识别的空间。红色档案资源的展示空间,既庄严肃穆,又生动有趣,用户和参观者的注意力被吸引过来,展示空间具有了公共意涵,它不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不再是呆板的,而是“可读的”。展示空间将红色档案资源,以景观和艺术的形式保留下来,既促进了红色资源保护,还可以发挥知识增进和思想教育的目的。(二)体验空间: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互动场域体验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人们已厌倦了平面化的展示和严肃的说教,数字影

7、像、全息成像、裸眼 3D 技术等虚拟体验,以及参与性的实践体验,逐渐成为红色研学的新宠。体验设计就是为了让参观者由单一的观展行为,转变为感知与交互行为,参观者可被声音、视觉、意象所包裹,沉浸其中,形成深刻的场所感知和现场体验。红色档案资源的体验空间设计,就是要改变红色史料的传统叙事结构,以实践参与的形式或借助现代数字技术,将档案与视觉听觉体验结合起来,让参观者全身心的融入其中,全面调节和刺激参观者的感觉、意识和情感。沉浸式体验空间是对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升华,以体验为中心的红色叙事,能够将历史以鲜活的形态表现出来,将革命年代的人物、事件、故事等予以情景化、项目化,从而增强红色历史的真实感、现

8、场感。(三)情感空间: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心理场域档案具有触动、引发“情感共鸣”的能力。作为一种情感符号,红色档案资源铭刻着国家和民族的根与魂,镶印着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每一份档案材料都在述说着无数革命先烈的悲壮故事,他们用献血和生命换来了来之不易的红色江山和中华民族的稳定安康,他们慷慨激昂、英勇就义的伟大人格展现了革命者的优良作风和精神风貌。红色档案资源的情感空间建设,就是要以情感为主线,将各个单元和主题串联起来,进而从心理层面激发用户和参观者的感性认知,拨动其内心深处最柔软的神经。情感叙事是最有效的思想教育手段。情感空间的搭建,不仅要在参观者与革命历史间建立情感连接,也要在参观者之间

9、建立情感共鸣,只有如此,才能有效培育公民的国家记忆和坚定的民族认同。二、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空间逻辑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空间逻辑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由空间区隔到空间融合,由一维空间转向多维空间,由物质生产转向情感生产。(一)空间整合:由区隔到融合红色档案资源的空间区隔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利用者和参观者与档案的空间区隔。多数档案部门缺少具有互动性和参与性的档案利用活动,利用形式单一、活动内容单调,展示展2023年第4期张芸:赓续红色基因承继优良传统 50览仅限于照片展示,缺乏特色和吸引力,双方无法实现双向互动。二是档案之间的空间区隔。红色档案散存于不同部门或个人手中,档案的征集、展览、

10、编纂的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一些珍贵史料抢救与保护不够。三是红色档案的跨界融合程度不高。档案与历史、文博、旅游、新媒体等行业存在空间区隔,不利于红色档案资源的利用和传播。加强空间整合,推动红色档案资源由区隔化走向融合化是空间建设的基础和前提。空间整合主要包括资源整合、人才整合和功能整合等。红色档案资源的空间整合,就是要打破空间区隔,充分挖掘档案资源,全面开发馆藏档案,深度征集散落档案,深入推动跨界人才联动,增强利用者和参观者的参与度、现场感和体验感,将红色档案资源打造为集展示、体验和情感于一体的档案空间新形态。(二)空间转换:由一维到多维一维化的红色档案空间以物理场域为存在形态,其叙事方式是单向

11、度的,仍以物品展示和丛书编纂为主,用户体验感较差且“黏性较低”。而多维化的红色档案空间则更注重互动场景营造,红色档案故事以多维度、立体化、交互式的方式呈现与表达,不仅叙事主体更加多元,叙事客体更加立体,而且红色档案的故事空间也得以延展。红色档案的叙事结构由一维到多维的空间转换,就是推动档案叙事由线性叙事转向可视化叙事、由静态叙事转向动态叙事、由平面叙事转向立体叙事。多维化空间善于吸纳和运用现代数字技术,将时间和空间统合起来,改变“历时态叙事序列”,建构“共时态的叙事体系”,对红色故事、人物、事件等进行重新编码和解释,进而深入档案的细节,以“微观观察”取代“宏大叙事”。多维空间使红色档案具有了更

12、多的美学体验,既有利于讲好红色故事,传播红色文化,也有利于增加档案叙事的“代入感”,激发用户的参与意识。(三)空间生产:由物质到情感作为国家的精神符号,红色档案的空间意义超越了建筑和实物,其社会价值更体现为对民族记忆的唤醒、国家认同的培育和情感共鸣的型塑。档案空间中的场景、语言、风格、图文等都是情感生产的载体,每一幅图片、每一件实物、每一封电报、每一个故事等,都是历史的深刻见证,每一次的观看和学习都是向历史的回溯及与革命先烈的时空对话。档案与VR/AR、全息等现代技术手段的跨界融合,则为民众构建了一个“基于共同情感结构的浸入式记忆场景”,民众被“带回历史现场”,在高度复原的虚拟仿真革命场景中沉

13、浸式体验学习。红色档案空间是一种情感生产机制,将情感带入档案利用中,将强化民众的历史共同记忆,凝聚国家意志,激发爱国情怀。三、红色档案资源空间开发利用的具体路径档案形成于空间结构,并在空间体系中完成记忆重构、价值传递和情感生产。从空间视角来看,红色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应聚焦展示、体验、情感三个空间层面,加强资源整合、场景营造、情感嵌入等,深化民众的感知体验和多模态交互,从而完成空间重组,重构档案叙事范式,活化红色资源。(一)以展陈为载体:红色档案资源的展示空间建设一是打造展陈环境。展陈环境与红色故事应是融为一体的,展陈空间中的每一板块,包括建筑、布局、色调、灯光、文体、图片,以及声音、触感等都直

14、接影响到参观者的感受和认知。好的展陈环境具有穿透历史的力量,每一个符号设计都在述说着一段感人至深的红色历史故事,参观者驻足其间犹如回到历史的深处,其所看到每一个实物、每一段文字、每一幅画面,均具有了鲜活的生命。甚至环境中的声音、光线、色彩和材料等也蕴含着“红色印记”,既庄严肃穆,又真实可感。因而,要讲好红色档案故事,需要聚焦平台,强化空间环境设计,空间布局、色彩、背景、语音张芸:赓续红色基因承继优良传统2023年第4期 51导览、展柜等既要充分体现红色文化精神内核,又要在艺术审美上进行再创造,将内容与环境连接起来,参观者被带入环境之中,形成客体和主体、外在和内在交融共生的观展关系。二是构建叙事

15、主线。展示空间就是为百年来留下的文件、照片、报纸、日记、红色歌曲及其它档案实物提供一个“存储器”“加工场”和“展览馆”。展示空间应能较为全面的记载和体现地方的红色历史发展轨迹,并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中华民族发展史深入融合,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在地方上的奋斗历程和英勇事迹。展示空间的叙事主线可以聚焦红色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场景,为讲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提供重要平台。(二)以互动为中心:红色档案资源的体验空间建设一是强化数智赋能。数字化既可以推动档案展示由静态模式转变为动态模式,又有利于重构公众与档案之间的关系,公众

16、不再局限于档案使用者的身份,而是成为档案空间的建设者、参与者。互动装置、全息投影、VR、AR等现代技术,以可视化的形式,重构了红色档案空间,网上展馆、VR 展厅、云展览等,能够带给参观者沉浸式体验并实现多感官交互。红色故事、战役、会议等均可借助全息影像技术、虚拟现实技术(VR)、增强现实技术(AR)、混合现实技术(MR)等虚拟呈现,打通时空区隔,将红色历史与现实世界切换叠加,实现视觉、听觉、触觉的实时交互。而且公众也可以参与红色档案的数字化创作和设计,制作音视频、动漫、卡通头像等,并通过开发线上游戏、剧本杀、虚拟盲盒等,增强公众的参与感、体验感。二是加强实践参与。近年来,“红色+研学”逐渐成为

17、红色旅游的新宠,除了借助现代科技营造虚拟体验场景之外,“真人秀”模式也是赋予红色档案资源以生命和活力的重要机制。如果说数字技术能够给公众带来更多科技感的话,那么实践参与则更注重公众的身体在场,在亲身参与中感受感知革命先烈的伟大人格和革命历程的苦难辉煌。通过情景编排和现场体验,能够给公众带来历史的真实感,进而深化他们对革命传统、红色精神、家国情怀和民族大义的感悟与敬仰。(三)以教育为主线:红色档案资源的情感空间建设一是强化寓档于教。红色档案既是珍贵的研究史料,也是教育教学的最好教材。要把红色档案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之中,自觉把“好故事”与“好思想”结合起来。因而,一方面需要大力开展红色档案进课堂活动

18、,鼓励将红色家书、红色故事、红色事迹等与课堂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开展红色情景剧、红色歌舞等创作大赛活动,打造“课堂思政”。另一方面也要鼓励将课堂搬进红色档案馆,开展红色亲子体验、红色文化实践活动,将档案馆打造成“思政课堂”。红色档案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能够促进思想共振,升华思想情感,赓续红色血脉。二是建构情感场域。情感是红色档案空间建设的基调,无论是对红色档案的展示展览,还是感知体验项目设计,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激发当代民众的情感共鸣,唤醒民族意识,培育家国情怀。在红色档案的展示空间和体验空间建设中,应着力烘托出一种情感氛围,档案的叙事逻辑要与情感逻辑相适配,叙事的空间、结构、方式等要始终能

19、够激发民众对革命先烈的深切情怀,对祖国、民族的情感认同。红色档案的存储与展示空间,犹如一个情感场域,参观者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多种感官均被置放于情感的浪潮之中。民众走进红色档案,他们无须像在学习一份历史知识一样细细品读,档案空间中的每一个符号、元素应均能让其直观的感受到红色文化的震撼人心。结语空间既是理解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重2023年第4期张芸:赓续红色基因承继优良传统 52参考文献:1陈向阳.让红色血脉永远赓续江苏红色档案资源的开发与传播 J.档案与建设,2021(11):4-9.2周林兴,姜璐.红色档案资源开发中的叙事表达研究 J.档案学研究,2022(4):4-9.3刘芮,

20、卜昊昊.文旅融合视域下红色档案资源开发的场域分析和行动逻辑 J.档案学研究,2022(4):17-23.4倪丽娟.红色档案资源开发与公民国家记忆培育 J.档案学研究,2022(4):10-16.5彭庆红,孙晓丹.红色档案资源数字化开发利用的路径与梯度 J.档案学通讯,2022(4):10-16.6(法)亨利 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 M.刘怀玉,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21:18-21.责任编辑加晓昕The SpatialDimension and Construction Path of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Red Archives Re

21、sourcesZHANG Yun(Archives of Sichu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Dazhou Sichuan 635000,China)Abstract:Space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field of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red archives resources,but also thebasic dimension of extending the vitality of red archives.Display,experience and emotion

22、are three important dimensionsto understand the construction of red archives space.Display space is the physical field of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of red archives resources,experience space is the interactive field of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red archives resourc-es,and emotional spa

23、ce is the psychological field of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red archives resources.To promotethe spatial integration,spatial transformation and spatial production of archival resources,it is necessary to take the exhibi-tion as the carrier,the interaction as the center,and the education as t

24、he main line,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dis-play space,experience space and emotional space,so as to provide new carriers and methods for continuing the red genes,inheriting fine traditions,and strengthening ideals and beliefs.Key words:red archives;red culture;Space;emotion要维度,也是延展红色档案生命力的基本向度。展示、体验、情感既是三个不同的空间维度,也存在辩证统一的内在关联,展示空间为感知体验和情感生产提供了物理场域;体验空间赋予展示空间以活力,并促进了情感迸发;情感空间弥漫于展示与体验之中,为展示空间和体验空间建设定下了内在基调。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应遵循空间逻辑,推动档案资源的整合、转换与生产,以展陈为载体、以互动为中心、以教育为主线,着力加强展示空间、体验空间和情感空间建设,从而促进红色档案资源和红色文化的存储、保护与传播,为激活红色档案、赓续红色基因、弘扬民族精神等提供新的载体和空间场域。张芸:赓续红色基因承继优良传统2023年第4期 5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