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校图书馆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20111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014.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图书馆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校图书馆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校图书馆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收稿日期:2023-06-07作者简介:赵娜(1982),商丘师范学院图书馆馆员。高校图书馆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赵 娜(商丘师范学院图书馆,河南 商丘 476000)摘 要:高校图书馆消防安全隐患相当普遍,高校要明确自身肩负的重要职责,以最新的科学技术为依托,为高校图书馆的消防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文章对高校图书馆消防安全存在的安全隐患做了剖析,提出了解决高校图书馆消防安全的对策,为提升高校图书馆消防安全提供了解决方案。关键词:消防安全;隐患;对策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23)07-0067-03 高校图书馆是集教学、科研于一体的文献信息资源

2、中心,是为高校教学、科研提供服务的重要机构,具有人员密集、人员流动性大、火灾诱因集中、火灾后果严重的特点。据相关机构统计,国内外高校图书馆都曾发生过非常严重的火灾教训,如: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曾经发生火灾,造成馆藏珍贵图书文献几乎损毁殆尽的惨剧。高校图书馆作为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平台,发生火灾不仅会损毁图书文献资料,还会对入馆学习的师生、馆员生命财产安全构成极大威胁。在信息化和人工智能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随着“智慧图书馆”“智慧消防”等信息化理论的提出和应用,高校图书馆的消防安全工作已经迈上了新的台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从当前高校图书馆消防安全工作开展的整体状况看,高校图书馆的消防安全现状

3、依旧不容乐观,甚至更加严峻。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是当前高校图书馆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1 当前高校图书馆硬件设施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1.1 很多高校图书馆投入使用的时间比较久远 由于当时图书馆的设计和施工标准较低,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图书馆消防安全需求,存在较多的消防安全隐患1。图书馆在装修设计和装修施工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图书馆装修防火规范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如:设计和施工中降低图书馆对耐火等级的要求、防火和防烟分区的设置及建筑构造不科学、安全疏散出口设置不合理,安全疏散距离过远、后期装修中材料和施工工艺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等。此外,图书馆有非常多的易燃物品,如纸质图书、文献资料、木质桌

4、椅、布艺沙发等都属于易燃物品,馆内还有大量的电气设备和照明设施,日常使用中难免出现电弧和电火花,一旦具备着火条件就会引起燃烧,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扑救就会造成严重后果。1.2 消防设备设施不完善 高校图书馆的消防设施是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人员安全疏散系统、防火分区和防火分隔等设施的总称。这些设施能及早探测初期火灾,及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启动自动灭火系统,将火灾消灭在萌芽状态;防火隔离设施能够限制火灾蔓延的范围,通过设置的防火墙和防火卷帘将火灾限制在一定时空范围内,为火灾扑救赢得宝贵的时间,从而减少火灾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很多高校图书馆的消防设施仅局限于室外消火栓、室内消火栓、

5、手提式灭火器等“老三样”,甚至存在消火栓年久失修、管路水压不够,灭火器没有定期检验、超压或欠压、超期服役、胶管老化、瓶体锈蚀、压把生锈等问题,一些新的自动灭火系统,如消防控制室控制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室内自动灭火系统、智能安全疏散引导系统、防排烟系统等没有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2。有些高校图书馆虽然在建馆之初的消防硬件设施比较完善,但因缺乏专业维护保养机构对其进行定期保养维护,致使已有消防设施的完好率偏低,误报警、错报警和漏报警现象时有发生。长此以往,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不堪其扰,76第 43 卷第 7 期河南图书馆学刊2023 年 7 月直接屏蔽了报警功能,本应发挥“千里眼、顺风耳”作用的火

6、灾自动报警系统成了“瞎子”和“聋子”,发挥不了自动报警、自动灭火的功能,不能实现早预警、早疏散,将火灾消灭在萌芽状态的初衷。1.3 消防救援通道不畅通 高校图书馆外的环形消防车道在火灾救援中发挥着保障救援车辆和设施迅速到达火灾现场的重要作用,如果车道宽度和承载能力不能满足救援通行要求,势必造成救援力量不能第一时间到达最佳救援位置。根据火灾发生和发展的规律,火灾初期造成的财产损失是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的,如果不能在最短时间内展开救援行动,随时间的推移,事故损失将以几何倍速增加。很多图书馆对安全疏散通道与安全出口设置及管理缺乏应有的重视,疏散路线设置不合理、疏散距离过长、疏散指示标志不清、安全疏散门

7、不能按设计要求及时开闭的情况屡见不鲜。有些图书馆在疏散通道内摆放桌、椅、杂物挤占疏散通道,甚至为了方便管理,将安全疏散门长期锁闭的现象也相当普遍,当火灾真正发生时,起不到应有的疏散逃生作用,造成逃生人员拥挤踩踏,酿成悲剧。2 安全教育培训及管理存在缺失2.1 对消防安全重要性认识不足2.1.1 馆员对消防安全工作认识不到位。据笔者对一些高校图书馆的调查,发现许多馆员对“消防结合,预防为主”的宗旨理解不到位、认识上存在偏差,没有认识到图书馆的消防安全重在预防,没有认识到防患于未然是高校图书馆消防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大部分馆员存有侥幸心理,认为图书馆没有明火不会引发火灾,即使有一点小火,凭借图书馆

8、的消火栓和手提式灭火器也很容易扑灭,火灾的防范和扑救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因此,许多馆员对消防法律、法规的学习敷衍了事,有些图书馆领导不愿在消防安全上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精力,对日常消防的巡查、检查等流于形式,思想上产生麻痹大意、趋于应付的状态。2.1.2 入馆新生消防安全意识不强。在新生入馆人员组成中,在校学生占绝大多数,每天入馆的新生基数大、相对集中、进出频率高,他们没有接受过全面系统的消防安全教育和演练培训,多数新生消防安全意识不强,认识上存在误区,不了解消防安全的重要意义;对火灾的预防、初起火灾的扑救和安全逃生技能缺乏最基本的常识;对手提式灭火器、火灾报警按钮、防火门、防火卷帘等消防设施不具备

9、基本的操作技能。还有一些新生随意拉动桌椅,挤占安全疏散通道,在防火卷帘下方放置杂物,私拉乱扯电线,使用大功率电器。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往往成为引发火灾的重大消防安全隐患3。2.2 消防安全制度不健全、不完善 目前,部分高校图书馆对消防安全规章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没有给予高度的重视,现有制度也仅仅局限在纸面上,未有效开展学习培训活动,让各项规章制度入心入脑,进而外化于行,把维护消防安全转化为一种自觉行为。没有制度就没有责任,制度缺失,事后追责亦无规可依,消防安全责任制就不能得到有效落实。有些高校图书馆只重视制度的制定而不重视制度的贯彻执行,让制度流于形式等于没有制度,如:部分高校图书馆的门禁管理制度

10、贯彻执行不到位,门禁系统形同虚设,各类人员可以随意出入,既不能实现人像自动识别,让无关人员不得随意进入图书馆,也不能做到对违禁物品的自动监测报警,从根本上阻断安全隐患的来源。入馆值班人员对出入人员及携带物品检查登记也形同虚设。3 高校图书馆的消防安全对策3.1 着力解决硬件方面存在的不足 图书馆在规划和设计之初就应实现消防安全设施“三同时”,即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使用,并严格依照建筑设计规范(GBJ16)图书馆防火规范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D)的有关规定进行设计和施工,从工程论证阶段就将建筑的消防安全作为一项重要指标进行科学论证。藏书超过 100 万册的图书馆,

11、书库耐火等级应为一级,图书馆特藏库、珍善本书库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藏书量不超过 100 万册的图书馆、书库、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图书馆在设计之初还要将建筑构造和防火、防烟分区的划分结合起来,将消防设施、安全疏散纳入其中。消防安全所需经费应纳入工程预算,重要消防设施和建筑主体工程同时进行施工,工程验收时消防设施和主体工程同时进行验收,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图书馆坚决不允许投入使用,从根本上杜绝消防安全隐患。在建筑材料的选用上,图书馆应严格依照规范标准采用难燃和不燃材料,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电气线路设计和施工,避免设计、材料选择和施工的随意性,如:采用安全型照明灯具,并将功率控制在 60 瓦以下,

12、照明灯具与其他材料应保证有 50 厘86赵娜:高校图书馆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米以上的距离,保证电气线路敷设的科学性和安全距离,避免因超负载而产生短路、引起火灾,提高图书馆的安全性。图书馆要充分运用互联网和现代信息技术,建立集消防安全,视频监控于一体的消防控制室,将火灾早期预警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功能集中整合到消防控制室内,实现报警和视频监控的全方位、无死角覆盖,真正做到精准预警、实时监控。同时,图书馆还要加强对消防设施的日常巡查和维护保养,及时发现消防设施运行中的安全隐患,确保其全天候处于适应状态。所谓定期巡查是指高校图书馆按照消防安全要求的频次进行检查,或按照不同季节特点进行检查。在图书馆开馆

13、期间,图书馆安保人员每隔两个小时就要对消防重要部位和场所巡查一遍,对易出现安全隐患的消防设施要重点排查:一是做好消防报警电话的检查测试,二是做好消防广播的检测,三是定期检查防火门和防火卷帘,四是定期对消防应急灯和安全疏散指示标志进行检查和测试,五是经常清理火灾报警控制器的探测装置,六是定期检查室内消火栓,七是检查灭火器配置是否符合灭火器配置规范要求,八是定期检查自动灭火系统的末端试水装置是否有水。图书馆安保人员在检查中发现一时无法修复的问题要及时上报图书馆主要领导,使馆领导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安排工作人员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避免将消防安全隐患演变为不可接受的灾难4。图书馆加强环形消防车道和消防救

14、援场地的建设和管理,消防车道宽度和承载能力要满足重型消防车辆的通行要求,杜绝非法挤占消防车道,加强对入馆人员的安全宣传教育,加大对各类消防安全隐患的检查和监督整改力度,做到早发现、早整改和立行立改,绝不允许严重危及生命和财产安全的消防安全隐患存在。3.2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馆员的消防安全意识 图书馆领导要强化馆员消防意识的安全教育活动,着力提高馆员的“四个能力”,即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的能力、扑救初期火灾的能力、组织人员疏散逃生的能力、开展消防安全教育的能力;要根除馆员麻痹大意的思想,杜绝侥幸心理的存在,同时增强馆员消除安全隐患的责任心和执行力,加大监督检查的频次,使每一位馆员都能做到发现危及消防

15、安全隐患时及时进行制止和纠正,遇到火灾险情时能果断采取处置措施,确保万无一失5。此外,图书馆还要加强对入馆人员的消防安全教育和消防安全演练活动,每年在新生入馆前对他们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他们对图书馆消防安全认识的重要性,使他们能够掌握安全疏散的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图书馆要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有针对性地对入馆新生进行消防演练,使他们在应对危机时不会手忙脚乱、惊慌失措。3.3 加强高校图书馆消防安全制度的落实 高校图书馆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健全是建立“智慧消防”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加强高校图书馆消防安全管理的首要任务,用完善的制度管理人、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如:制定图书馆消防安全管理

16、办法每日消防安全巡查制度图书馆消防安全十不准消防安全周报表消防安全隐患治理验收制度等,同时明确馆领导和馆员各自的消防安全职责,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贯彻“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安全管理方针,在高校图书馆实现消防安全人人抓的良好局面6。4 结语 高校图书馆要充分认识到自身在高校安全建设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将消防安全作为图书馆的一项中心工作常抓不懈,开展好定期检查和重点排查工作,及时发现图书馆在消防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采取过硬的消防措施消除一切不安全因素。目前,高校图书馆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实际的消防安全管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每一位馆员都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明确责任

17、,树立忧患意识,始终绷紧消防安全这根弦。总之,高校图书馆要充分贯彻“人本”理念,担当好高校消防安全主力军的角色,为高校师生营造一个更加和谐和优质的学习环境。参考文献:1 许凤祥.高校图书馆消防安全及对策J.安防科技,2011(6):35-37.2 张丽娜.图书馆消防安全工作创新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7(1):72-73.36 罗振军.试论高校图书馆消防安全管理的实践与创新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5(8):126-128.4 钟文.高校图书馆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学理论,2014(35):270-271.5 刘丽娟.简谈高校图书馆消防工作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6(11):26-28.(编校:崔萌)96赵娜:高校图书馆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