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课题名称:10的加减法姓名:汪学军工作单位:城关镇工农小学学科年级:一年级教材版本:人教版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在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科书第66页,有关10的加法和减法。教材省去了学具摆的内容,让学生对照点子图直接利用10的组成进行计算。在内容的呈现上教材采用了逐步提高要求的做法,从73和103起,后面算式中的数基本上要求学生自己根据点子图去填写,同时55和105的计算教材取消了点子图,直接让学让想相应的10的组成算出得数。教材这样安排,既反映了循序渐进的编排原则,也体现了学生的认识过程及规律。二、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在有趣的教学情境中体验学习数
2、学的乐趣,激发同学积极探索新知和学好数学的愿望。 2、能够,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逐步培养数学能力。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和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比较熟练的掌握了10的组成,并初步认识了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为学习10的加减法作了知识上的铺垫。10的加减法是以后学习20以内进位加和退位减的重要基础,是本单元中最重要的教学内容。另外,学习这部分内容还可以渗透简单的函数思想。一年级学生刚入学,年龄比较小,注意力容易分散,整节课我以秋游这一情境贯穿始终,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学习10的加减法之前已经有7、8、9加
3、减法的铺垫,所以学生对这一类型的加减法比较熟悉,也有一定的计算能力和计算方法,而且有很多学生在学前班和家里也已学会了这些计算,所以学生学习起来就比较熟练。因此,在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同时,我把教学重点放在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以及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此类问题的能力(也就是算法多样化)。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在这节课中,我对多媒体的运用并不多。设计了秋游的环节,可以用课件也可以用小黑板出示场景。因为在日常上课中可能并没有充分的时间使每节课运用到多媒体。有些学校只有一个多媒体教室,无法满足所有班级的需要。所以在这节课中我选用了一些比较容易在日常准备的东西。如小黑板,卡片,红花片(也可以用一
4、些学生玩的小卡片代替)我在教学这一节内容有几点创新的地方:创新一: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初讲时是采用了老师逐一按照分法进行讲授的,目的是为了能将知识讲明、讲透。在学生发现、经历了1、9分有了分歧之后已经产生了自主探究的兴趣,激发了寻找问题解决方案的欲望。创新二: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形式。这样的形式学生的热情高,参与意识非常强烈。创新三:充分肯定孩子们的组合方案,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和认可,让学生的思维的火花尽情绽放。创新四:培养了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让孩子们能针对一节课说出自己又学会了什么、懂得了什么、明白了什么。关键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梳理的过程。五、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
5、际,使同学熟练的计算10的加减法。难点:1、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新问题。2、应用10的组成正确计算10的加减法。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出示动物图片。 提出问题:每一位小动物身上都有一个数字,哪两位能组成10就是一对好朋友,你愿意帮助它们找到自己的朋友吗? 1.师:小猴子和大象这两个好朋友因为分香蕉发生了争执,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是怎么回事。 2、师:大象和小猴子一起到果园里摘了10个香蕉。大象说:“我大你小,我吃9个你吃1个。”你能根据大象的分法列一个加法算式吗?3、 师:你是怎样计算的?让学生逐次帮助小动物找朋友并说出数的组成。生:9+1=10指名学生说算法。这里我采用了孩
6、子们帮助小动物找朋友的形式,意在对已有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并且加强孩子们语言表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完整、顺畅地进行语言运用。二、师:可是小猴子并不同意大象的分法,它说:“应该你吃1个,我吃9个。”(师调换图片。) 提问:谁能根据小猴的分法编一道加法题?1、师:这两个加法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师强调: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2、师:谁能根据这幅图编两个减法算式题?3、师:观察上面的4个算式,你都发现了什么?生:1+9=10。指名生说计算方法。老师引导学生语言描述,要求说完整话。指名学生说一说:10-1=9 10-9=1教师指导学生说完整话,语句通顺、流利。数学虽然是理性思维大于感性思维
7、的培养,但是对于学生思想的渗透却是需要我们结合不同的情境、不同的时间适时进行的。所以此处我会稍加询问,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语来表达,明白做事要尽量公平,懂得谦让。三、.师:上面的两种分法,小猴子和大象都不同意。下面,就请同学们帮忙分一分,老师相信除了黑板上的分法以外,你们一定还有别的分法。(师分发香蕉图片,生划分并列式,师巡视。师个别投影演示、订正。) 师:在同学们的划分中有2、8分的,有3、7分的,有4、6分的,还有5、5分的。你们认为在这些分法中哪一种分法两个小动物会都同意呢? (师强调5和5只能列一个加法一个减法。)10.师:从大象和小猴子分香蕉这件事中,你懂得了什么?11、师:用小伞解决1
8、0和0组成的4个算式。学生编题、列式。让学生说一说。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学生动手操作,列出算式。生观察图上都画了什么,找出与10有关的加法算式。教学中,在遵循数学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自主创设了生动有趣、贴合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有效的情境中乐于学习、乐于探究,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问题的密切关联。从上面的两加两减算式体会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为下面的自主探究作好铺垫。四、 总结:1、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小朋友们通过观察图自己学会了10的加减法,通过讨论学会了不同的计算方法,说明大家很聪明,回家后将今天的10的加减法说给父母亲听听,并在生活中找一找有关10的
9、加减法。2、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用手指来描述一下10的加减法吧!投影出示儿歌:一九九一好朋友,二八八二手拉手,三七七三真亲密,四六六四一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五、练一练:1.观察图画,寻找问题。师:下面老师要考考你们的眼力如何。(1)出示图片:放学之后,10位小朋友一起相约到果园里帮助农民伯伯摘果子。你能从中发现哪些与10有关的加减法算式呢?(2)师手动图片学生列出减法算式2.买水果活动。师:,一共只能买10个,可以有几种买法呢?(每张水果卡片上都有数量:桃子4个、苹果3个、梨5个、桔子6个。)3.算一算。幻灯出示:10-()=8 6+()=10 ()+7=10 10-9=() 5+()=10
10、 ()+4=1010-()=7 ()-6=4 3+()=10 9+()=10师:本节课,你都学习到了那些新知识,有什么收获呢?想到方案的孩子到板前去摘果子卡片,指名下面的学生说一说他的方案对不对。请10名同学来完成,答对的奖励一把小伞。设计意图:1、低年级的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暂,为此课中安排了一个儿歌,既复习巩固了新知识,也锻炼了孩子们的手口协调能力,放松情绪。2、针对一年级小学生的特点布置口头任务,让学生将所学的说给父母听,不但使父母了解孩子的所学,又使学生逐步养成懂得梳理知识的习惯。经历了上面的分发过程,学生已经对问题产生的原因有所了解。所以此处适时放手让学生分一分,既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
11、情也符合他们深入探究问题的心理。此处虽然只是采用了手动操作。但是教学效果很好,孩子们的注意力完全集中,思考状态更为积极,反应也更为迅捷。有效地解决了学生对10和0组成的4个算式的理解和掌握。七、教学评价设计一、基础练习1、填空(10的数列练习)小结:数数时要按顺序数2、复习10的组成(1)儿歌引入:我有一双小小手,一共10个手指头,弯1个剩9个(2)对组成10的口令:我说1,我说9,1和9组成103、填一填(学生独立完成)( ) 10 10 ( ) 10 4 6 ( )2 3( ) 1 9 ( )5小结:注意看清楚题目所表示的是分成还是组成。二、提高练习1、看图写算式小朋友,你从图里面知道了什
12、么?(说说图意)请你根据图的意思写出2道加法和2道减法的算式。小结:写加法的算式时,把两个部分数合起来。减法时,是从总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数等于另一部分数。2、学生活动(同桌互动,生1说:我是4,生2说:我是6,4和6组成10,我们是好朋友)把准备好的19数字卡片拿出来,2个小朋友合作找出两张相加得10的卡片,并把算式写出来。评价反馈:你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说出想10的组成)3、看图计算(计算10的加减法的巩固练习) 教师引导学生弄清题意,明确都是10减掉孔雀屏的每一个数,然后把得数填在相应的圈里。4、比赛活动(计算小能手)我2分钟作对了( )题91 103 41 63 66 54 7381 9
13、4 35 101 85 63 10528 72 90 108 93 72 小结:计算要细心,看清楚符号再计算,这样才能算得又对又快。八、板书设计 10的加减法 1+9=10 9+1=10 10-1=9 10-9=110的加减法1+9=10 9+1=10 10-1=9 10-9=12+8=10 8+2=10 10-2=8 10-8=23+7=10 7+3=10 10-3=7 10-7=34+6=10 6+4=10 10-4=6 10-6=4 5+5=10 10-5=5九、实践反思 小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这就是所谓的
14、“乐学之下无负担”。特别是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和好动,喜欢做游戏,因此在教学中我计了一些游戏活动:找朋友、歌谣、抢答等等。通过游戏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学习气氛,让知识的学习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进行。 我是分三个层次进行教学的,一是检查复习:利用找朋友的游戏练习学过的加减法,使用口算条练习,全员参与,体现了面向全体,又极大的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第二个层次是授新知:这部分教学又分成三部分,先是看图说图意,再说出四个算式,初步感知10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然后是看算式直接计算结果,让学生们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在肯定了学生们说出的各种方法后,指出想数的组成的方法快而且好;最后通过口算条巩固计算方法
15、。第三个层次是利用各种形式考查学生们的学习效果,先是找朋友相加得10,再是做书上的练习10的减法,最后抢卡片的游戏,培养竞争意识。儿童的好胜心、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所以要经常创造机会让学生充分表现,让他们在心理上得到满足,要不断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增强勇气,胜不骄,败不馁。今后,改进措施: 1、加强备课环节。认真研读教材教参,多向同组教师请教,正确把握知识的重难点。使教学环节更加合理。 2、课上认真关注学生的反应,随时调整教案,使其更加适应学生的接受能力,做到精讲易懂。 3、 更多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 我们常说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法宝,如何在课堂上真正用上这个工具,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问题。我们要根据儿童自身的特点,激发学生快乐学习,创造地学习,就要采取多样的教学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