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校思政课新媒体影响力提升研究——基于微信公众平台WCI的实证分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19730 上传时间:2024-01-1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思政课新媒体影响力提升研究——基于微信公众平台WCI的实证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校思政课新媒体影响力提升研究——基于微信公众平台WCI的实证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校思政课新媒体影响力提升研究——基于微信公众平台WCI的实证分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文化软实力C U L TUR A LS O F TP OWE R2 0 2 3年第2期N o.2 2 0 2 3高校思政课新媒体影响力提升研究*基于微信公众平台WC I的实证分析徐瑞鸿,王丽琴 摘 要 对高校思政课新媒体影响力的调查研究有助于把握高校思政课在新媒体阵地的建设情况。提升新媒体影响力对高校思政课应对传播关系变革、助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涵养时代新人数字素养、不断增强针对性和吸引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7 4个高校思政课微信公众号为研究对象,并依据清博指数对高校思政课的新媒体影响力进行实证研究,分析高校思政课在新媒体领域的建设情况,探讨高校思政课的新媒体传播特点和规律。我们发现高校思

2、政课在新媒体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但高校思政课在新媒体的运用和建设上仍存在一些短板,可以从资源的协同共享、需求的精准反馈和传播格局的系统化中有效发挥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的影响力。关键词 高校思政课;新媒体影响力;微信公众平台 作者简介 徐瑞鸿: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王丽琴: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这强调了新媒体技术对于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作用与时代价值。而高校思政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需要在

3、新媒体影响力提升上下足功夫。本文在阐释高校思政课新媒体影响力提升必要性的基础上,以微信公众平台这一新媒体形态为着力点,分析高校思政课新媒体影响力的建设现状,并进一步阐发其提升路径,以期为促进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课的创新发展提供助力。一 高校思政课新媒体影响力提升的必要性新媒体是指将传统媒体与互联网相结合的一种媒体形式,其具有即时性、交互性、共享性等特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新媒体界定为“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而新媒体影响力则是反映和衡量新媒体传播效果的标尺。随着传播媒介由传统媒体到新媒体的变迁,高校思政课的实践形态和运行模式也随之变化,提升高校思政课新媒体影响力成为

4、高校思政课建设必须关注的时代课题。(一)高校思政课应对传播关系发生深刻变革的根本抉择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社会交往的信息化,而新媒体作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迅速融入各级各类群体以及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新挑战,其新颖的传播方式与传播途径冲击了传统的传播关系,进而引发了传播关系的变革。新媒体的交互性和实时性打破了传统媒体信息传播主客体间的界限,更加突出强调信息传播者和信息接收者的双主体地位。C NN I C第5 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 0 2 2年1 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 0.6 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 5.6%。我国手68*基金项目 本文系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

5、评审委员会课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信教学平台构建研究”(X S P 1 8 Y B C 2 9 8)的阶段性成果。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 0 1 6-1 2-0 9(1).肖凭.新媒体营销实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 0 1 8:3.徐瑞鸿,王丽琴:高校思政课新媒体影响力提升研究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WC I的实证分析机网民规模达1 0.6 5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 9.8%。这反映了我国网民规模巨大,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社会新空间。习近平指出:“我多次说过,人在哪儿,宣传思

6、想工作的重点就在哪儿,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新空间,那就也应该成为我们党凝聚共识的新空间。”高校学生由于其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强而成为新媒体的主要用户群体。高校思政课发挥着塑造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国家意志、推进国家治理的主渠道作用,因而在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政课利用新媒体平台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是适应信息时代传播关系变革的必然要求。(二)高校思政课助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的现实需要习近平指出:“历史发展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历史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担当和责任。”“基于此,我向全党反复强调,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准备付出更为

7、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必须高度重视和切实防范化解各种重大风险。”新媒体以手机、电脑、数字电视等终端设备为载体,其面临的重大风险挑战主要体现为传播格局的复杂性和网络秩序的无序性。一方面,复杂多变的世界局势加剧了新媒体传播格局的复杂性,部分西方国家借助新媒体平台对我国实施错误思潮入侵和意识形态渗透。新媒体对重大风险的防范化解具有重要影响。俄乌冲突过程中产生的“信息战”对于舆论走向以及战争局势的深刻影响便体现了这一点。如何在变动不居、纷繁复杂的国际传播格局中坚定高校学生的理想信念,是高校思政课在巩固新媒体阵地建设中所面临的现实挑战。另一方面,新媒体自身的多元性和共享性为海量信息的生产、分配、交换、消

8、费提供了丰富的渠道和方式,使得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生产者、传播者和接收者,这就间接导致了以网络诈骗、网络黑客、信息犯罪等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信息异化,并进而扰乱了传播秩序。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因新媒体技术发展而衍生出的诸多风险挑战深刻改变着高校思政课的空间环境和交互手段,同时也对高校思政课如何在新媒体阵地中筑牢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改进教育教学方式、塑造新媒体价值观提出了新的要求。(三)高校思政课引导时代新人涵养数字素养的必然要求“数字素养与技能是数字社会公民学习工作生活应具备的数字获取、制作、使用、评价、交互、分享、创新、安全保障、伦理道

9、德等一系列素质与能力的集合。”这从数字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角度对数字素养进行了全面翔实的界定。习近平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突出强调了青年群体在国家发展中所蕴含的强大生命力和无限创造力。数字化时代需要数字素养,高校学生是青年群体中的领头雁和排头兵,提升高校学生的数字素养是顺应时代潮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高校思政课新媒体影响力的提升对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数字素养均提出了更高要求。教育者在高校思政课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既要引导教育对象树立数字意识以不断提高数字素养,又要在数字运用的实践过程中引导教育对象增强对于数字信息的甄别

10、能力并相应地提高数字伦理素养,以求充分实现高校学生数字素养、理论素养以及道德素养的统一。(四)高校思政课不断增强针对性以及吸引力的重要举措提升高校思政课新媒体影响力不仅是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内在要求,更是不断增强高校思政课针对性和吸引力的重要举措。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这一命题,为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战略方向,同时也对高校思政课新媒体影响力的提升提出了更高目标和更高要求。习近平强调:“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深刻指出78参见: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5 1次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J.国家图书馆学刊,2 0 2

11、3,3 2(2):3 9.习近平.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J.求是,2 0 1 9(6):5.习近平.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埋头苦干、勇毅前行J.求是,2 0 2 2(1):1 2.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专家系列解读|加强数字素养与技能教育 培养合格数字公民E B/O L.(2 0 2 2-0 8-1 8)2 0 2 3-0 6-0 4.w w w.c a c.g o v.c n/2 0 2 2-0 8/1 8/c_1 6 6 2 4 4 8 1 5 9 6 0 0 0 9 2.h t m.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

12、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 0 2 2:7 1.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N.人民日报,2 0 2 3-0 5-3 0(1).文化软实力2 0 2 3年第2期了教育数字化对于促进教育新发展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只有不断提升新媒体影响力,才能提高高校思政课的针对性。数字时代衍生出的数字空间和智能技术为新媒体影响力的提升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而新媒体影响力的提升又会助力高校思政课在教学设计环节中强化对于学情分析的广度、深度和精度。通过大数据调查实时精准掌握高校学生的关注焦点和思想动态,从而提高高校思政课的针对

13、性。另一方面,只有不断提升新媒体影响力,才能增强高校思政课的吸引力。当前,全方位的科技革命拓展了人类活动的空间维度,同时也引发了高校思政课形态的根本转变。提升新媒体影响力既可以为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丰富的资源禀赋,使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成为可能,同时又可以激发新媒体创新要素的充分涌流并进而助力高校思政课不断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使人人愿学、处处探学、时时想学蔚然成风,通过提升新媒体影响力赋能高校思政课吸引力跃升。二 高校思政课新媒体影响力的现状分析以海量微信用户为典型特征的微信公众平台在探究高校思政课新媒体影响力方面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研究以2 0 2 2年9月1日至2 0 2 3年

14、2月2 8日(共1 8 1天)为评估时间段,以“高校思政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题词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随机抽样,共筛选出了包含3 7所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微信公众号在内的共9 1个与“高校思政课”紧密关联的微信公众号,并依托清博指数月榜以“思政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关键词对各选定公众号的推文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的精准检索,依据目前国内公认在微信公众号影响力评价领域较为权威的新媒体指数WC I(微信传播指数/清博指数)对所选取的高校思政课微信公众号的新媒体影响力进行测评,其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表1 WC I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指标权重整体传播力O(6 0%)日均阅读数R/d8

15、 5%日均在看数Z/d9%日均点赞数L/d6%篇均传播力A(2 0%)篇均阅读数R/n8 5%篇均在看数Z/n9%篇均点赞数L/n6%头条传播力H(1 0%)头条(日均)阅读数R t/d8 5%头条(日均)在看数Z t/d9%头条(日均)点赞数L t/d6%峰值传播力P(1 0%)最高阅读数Rm a x8 5%最高在看数Z m a x9%最高点赞数L m a x6%调查数据显示,在所统计的9 1个高校思政课微信公众号中,有1 7个高校思政课微信公众号中在2 0 2 2年9月1日至2 0 2 3年2月2 8日这一时间段内未推送文章,对其加以剔除后,高校思政课微信公号最终的有效样本总数为7 4。(

16、一)高校思政课新媒体辐射广泛,但发展差异显著一方面,高校思政课微信公众平台受到广泛关注。据统计发现,7 4个高校思政课微信公众号发布的与“思政课(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关的文章共计9 7 6篇,总阅读数达到1 0 1 6 4 8 2,总点赞数为5 3 7 6,总在看数为1 8 4 0。本研究所选取的高校思政课微信公众号微信传播指数排名前十位的分别为思政金课高等教育会议中心、老夏说课、读读马原著、理论创新研究院、人民教育、思想理论教育导刊、高校思政课教学活页、思享前沿、清马来了以及思想政治理88徐瑞鸿,王丽琴:高校思政课新媒体影响力提升研究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WC I的实证分析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其

17、具体数据情况如表2所示。分析这前十名的高校思政课微信公众号的发文数、阅读数、点赞数、在看数以及其获得的WC I指数可以发现,以用户量庞大的微信为载体的高校思政课微信公众号传播方式顺应了时代潮流,其发文内容受到了受众的广泛关注,在新媒体阵地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表2 WC I指数排名前十位的高校思政课微信公众号排名公众号名称发文数阅读数点赞数在看数WC I1思政金课高等教育会议中心1 3 51 4 9 9 2 43 1 53 1 64 8 2.1 62老夏说课1 85 3 9 3 71 1 5 92 0 24 4 7.1 53读读马原著1 9 61 0 8 0 2 75 8 22 6 14 3 5

18、.7 74理论创新研究院3 58 6 4 4 68 52 04 2 9.2 15人民教育23 0 2 8 98 04 44 1 9.6 56思想理论教育导刊83 7 9 6 89 06 03 9 5.4 17高校思政课教学活页22 3 4 3 28 42 53 9 1.7 48思享前沿93 7 3 7 45 82 33 7 9.3 19清马来了1 53 7 0 5 01 9 35 23 7 7.8 31 0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1 43 4 0 6 81 3 65 93 6 5.9 9 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信公众号影响力差异明显。在本研究评估时间段内所随机选取的调研对象中,WC

19、 I指数排名前十位的高校思政课微信公众号总发文数为4 3 4、总阅读数为5 9 8 5 1 5、总点赞数为2 7 8 2、总在看数为1 0 6 2。WC I指数排名末十位的高校思政课微信公众号总发文数为2 4、总阅读数为3 9 3 9、总点赞数为5 5、总在看数为1 1。其中,微信传播指数排名最末位的高校思政课公众平台仅以发文数1、阅读数1 2、点赞数0、在看数0获得WC I指数5.7 5。高校思政课微信公众平台既是高校思政课网络空间建设的重要阵地,同时也是在潜移默化中提升高校思政课传播力、感染力和影响力的重要依托。从全样本数据来看,高校思政课微信公众号WC I指数之间存在的较大差距说明高校思

20、政课新媒体影响力呈现不均衡发展态势,其中原创类高校思政课微信公众号影响力明显高于转载类,资源共享类高校思政课微信公众号影响力明显高于信息发布类。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负责高校思政课微信公众平台运营和日常维护的大多是非专业人员,没有新媒体平台构建、运营和维护等方面的系统性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导致高校思政课新媒体平台建设缺乏专业性。二是高校思政课新媒体平台在运营和更新方面缺乏统一有效的规范性体制机制,致使各平台间存在运营管理混乱、内容发布重复以及同步更新滞后等问题。三是单位之间缺乏常态化的交流互动和经验分享,导致走在前列的高校思政课新媒体平台会在影响力提升方面拥有更为丰富的发展机会,而起步较晚的高校

21、思政课新媒体平台的影响力提升仍处于不断摸索、相对滞缓的阶段。(二)高校思政课新媒体用户集中,但互动反馈欠缺高校思政课微信公众号的用户对象较为集中。高校思政课微信公众号与目标用户的联结是建立在微信用户通过主动搜索识别这一自觉行为或者订阅号消息个性化推荐这一算法行为对高校思政课微信公众号进行关注这一前提之上。而人的动机意识是其做出行为选择的先决条件,这就反映了高校思政课新媒体受众的用户画像在经历和背景上具有相似性,即高校思政课微信公众平台的用户群体在纵深的时间维度上和延展的空间维度上是相对集中的。但与此同时,高校思政课微信公众平台在运营方面存在重视信息的收集和输出而忽视用户的互动和反馈现象,具体可

22、通过高校思政课微信公众平台的栏目设置以及推送文章的互动情况得以窥见。一方面,就高校思政课微信公众平台本身而言,其功能设置未能充分发挥和利用新媒体平台的数据资源和技术优势。以本研究所涉及的3 7所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高校思政课微信公众号为例,统计数据98 文化软实力2 0 2 3年第2期显示,其鲜有设置专门的互动交流栏目。其中仅有中国人民大学马院、南开马院、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N J U(南京大学)马院、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个微信公众号设置有专门的互动栏目,所占比例不足六分之一。高校思政课微信公众平台运营团队和受众群体间互动反馈渠道的缺失将会间接导致受

23、众群体需求反馈表达意愿的降低。另一方面,就用户互动情况来看,高校思政课新媒体平台互动较少。高校思政课微信公众平台推送文章的点赞数和在看数远少于阅读数,并且其文末留言也屈指可数。本研究所随机选取的7 4个高校思政课微信公众号样本,其总阅读数达到1 0 1 6 4 8 2、总点赞数为5 3 7 6、总在看数为1 8 4 0,但是推文末尾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均没有留言,或者仅有零星几条留言。从中可以看出高校思政课微信公众平台的用户群体更加倾向于浏览和吸收平台上所发布的信息,而缺少对推文内容、平台运营或平台建设的意见表达。因此,受众用户的需求反馈和意见表达也就成为高校思政课微信公众平台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需

24、要着力关注和推进的焦点。(三)高校思政课新媒体内容丰富,但发展模式固化高校思政课新媒体兼具教学探讨、学术研究与资源共享功能。通过对本研究所选取研究对象中WC I指数排名前十位的高校思政课微信公众号文章内容进行总结,发现其内容涵盖党史故事、政策文件、典型经验、人物风采、研究成果、活动竞赛、讲座培训、招就信息、学习体会、征稿信息、期刊目录、资讯报道等多个板块,诸多类别内容的一体式呈现彰显了高校思政课微信公众平台极强的承载力和辐射力。但是,高校思政课微信公众号所发布的推文也存在着运营滞后、内容趋同、形式固化、路径依赖等问题,具体表现为更新频次不稳定与更新时间不及时、内容发布重整理而轻巧思、形式设计重

25、模仿而轻革新、运营管理重传承而轻发展等。例如,WC I指数排名1 2的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微信公众号其热点菜单下的二级菜单仍显示为“学习贯彻十九大”;WC I指数排名5 2的HNU(湖南大学)马院微信公众号在其日常动态菜单下的二级菜单中仅有2 0 1 5年集锦、2 0 1 6年集锦和2 0 1 7年集锦,未同步设置和更新之后年份的集锦,体现了其在运营和更新过程中存在的滞后性。微信公众平台兼具创作文字消息、图文消息、图片消息、音频消息以及视频消息等多种形式,并且可以通过自定义菜单、合集标签以及作者精选设置来对推文内容进行分类整理,其符合时代潮流特征的丰富形式和功能拓展为高校思政课微信公众号的运

26、营和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但是,当前高校思政课微信公众号在实际运营方面往往存在因循守旧的形式固化以及遵从惯例的路径依赖现象,发布的日常推送仍以图文消息为主。三 高校思政课新媒体影响力的提升路径习近平指出:“现在,意识形态领域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往往因网而生、因网而增,许多错误思潮也都以网络为温床生成发酵,互联网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高校思政课对于主流意识形态的建构和塑造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递和弘扬离不开新型传播媒介的支持和引导。据调研发现,当前高校思政课新媒体建设在内容生产和受众普及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短板,可从以下方面着手改进。(一)畅通协同共享渠道,推动高校思政课新媒

27、体资源集聚高校思政课新媒体的建设和运营要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在媒体融合传播和典型经验学习中提升其新媒体影响力。其一,加强高校思政课新媒体平台的专业化建设,我们要以建立专业的运营队伍为着力点,提升高校思政课新媒体运营的质量和水平。通过社会公开招募的方式引进专业的新媒体平台运营专员,或者邀请高校新媒体相关专业师生以及相关从业人员就高校思政课新媒体平台影响力提升开展定期培训讲座和经验交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促进高校思政课新媒体影响力的提升。其二,积极推进高校思政课新媒体融合传播。在当今信息时代,互联网日益成为驱动社会创新发展的先导力量,高校思政课新媒体影响力的提升应当多头并重、统筹开展。具体而言,高

28、校思政课新媒体是居于主导地位的整体,而具体的高校思政课新媒体终端则是处于从属地位的部分。高校思政课新媒体终端的功能、变化及其作用的发挥会关联到整个高校思政课新媒体的影响力,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会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因此,我们要通过加强09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 0 1 9:1 5 1.徐瑞鸿,王丽琴:高校思政课新媒体影响力提升研究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WC I的实证分析顶层设计和资源整合来推进高校思政课新媒体的同步发展和融合发展,共同致力于提升高校思政课新媒体影响力,通过矩阵覆盖和跨屏联动等模式来凝心聚魂并巩固和传播好主流意识形态。其

29、三,推广和学习高校思政课新媒体建设的典型经验。就高校思政课新媒体影响力现状分析来看,不同高校、不同平台间均存在发展差异。因此,高校思政课新媒体影响力的提升要发挥“先富带动后富”的精神,挖掘高校思政课新媒体影响力较大的优质案例,并通过设立重大项目、举办重要赛事等方式激发高校思政课新媒体创新活力,从而充分发挥优质案例的引领示范作用。例如,可以由影响力较大的单位或个人牵头举办以提升高校思政课新媒体影响力为目的的大型主题评选活动。这既可以激发高校思政课新媒体建设的创新活力,同时又可以为起步较晚、经验不足的高校思政课新媒体平台提供学习范式。(二)坚持需求导向理念,提升高校思政课新媒体建设成效问题是时代的

30、声音。高校思政课新媒体的建设和运营要强化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运用战略性思维谋划前景蓝图。“坚持问题导向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发展路径,要直面来自现实生活实际的 真问题,聚焦社会广泛关注的 热问题,扣准社会思潮脉搏的 大问题,在不断破解新问题的过程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效果。”高校思政课的受众群体主要是高校师生,因此高校思政课新媒体平台的建设初衷、运营模式以及未来愿景均应当围绕高校师生展开,因为处于信息时代的高校师生对于高校思政课新媒体的依赖已经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生活习惯。首先,高校思政课提升其新媒体影响力务必要关照高校师生的需求与成长。我们要充分发挥和利用新媒体平台的数字技术优势,通过建立长期共享

31、并定期填写的共享表格实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关注焦点和思想动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学情分析和相应的教学设计,借力新媒体平台影响力提升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和引领性。其次,高校思政课新媒体建设要满足社会需要以及时代发展。我们要利用多元的新媒体技术和平台促进高校思政课的创新发展,实现高校思政课与时代同步、与人的发展同步。提升高校思政课新媒体影响力要将高校思政课教学和学生关注和感兴趣的热点话题以及生动案例结合起来,利用新媒体丰富多样的形式和实时交互的技术,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深奥的道理浅显化,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后,高校思政课新媒体的建设应当推陈出新建立交互反馈的渠道和平台。例如,开通匿名树洞

32、功能,引导用户即时反应自己的真实诉求和意见建议,以用户的真实体验和实时反馈倒逼平台做出相应改进,从而提高高校思政课新媒体的影响力。(三)打造系统传播格局,强化高校思政课新媒体价值引领高校思政课新媒体的建设和运营要统筹兼顾、合力推进,在内容与形式、传统教学与新媒体建设以及时度效的统一中提升其新媒体影响力。一是要坚持高校思政课新媒体内容建设和形式呈现相统一。内容与形式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内容,形式因内容的变化而变化。因此,高校思政课新媒体影响力的提升应当兼顾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在内容方面,尤其要体现和反映高校思政课的政治性、导向性和教育性,高校思政课新媒体平台的运营团

33、队要把好平台发布内容的质量关,通过制定规范、有序的内容筛选细则和发布标准来保证内容品质。在形式方面,高校思政课新媒体平台的内容应充分展现新媒体全方位的数字化和个性化特点。例如,平台可以将文字与图片、音频、视频甚至是漫画作品和在高校学生中备受欢迎的表情包等元素结合起来,在丰富感官体验的基础上提高高校思政课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二是要坚持高校思政课教学与新媒体平台建设相统一。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环境是现实社会环境和网络虚拟环境的结合体,高校思政课新媒体影响力的提升应当是建立在虚拟与现实和谐这一范畴之上的。一方面,高校要主动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延伸至新媒体阵地,推进线下教学和新媒体平台的同步发展,以坚定的

34、政治立场、正确的价值取向来引领新媒体意识形态建设。另一方面,高校要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新媒体思维,培养师生的数字素养,以更快适应和更好运用新媒体教育教学手段。三是要坚持高校思政课新媒体建设时机、力度与成效相统一。高校思政课新媒体建设的时机蕴藏在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交互关系中,作为主导方的教育者要审时度势地抓住有利于推进高校思政课新媒体建设的关键时机,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时而异,在细致入微的观察中实现高校思政课价值观念的精准触达,以促成高19沈壮海.新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 0 2 2:2 2 9.文化软实力2 0 2 3年第2期校思政课新媒体影响力的提升。高校

35、思政课新媒体建设的力度指的是其所选取和采用的教学手段以及方式方法的合理性与适当性,因此,我们要关注新媒体与高校思政课的契合之处,广泛运用各类新媒体平台,弘扬时代主旋律,传播社会正能量,积极传播高校思政课内容,营造有利于高校思政课发展的舆论氛围和媒体环境。高校思政课新媒体建设的成效是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内容以及教育载体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我们在提升高校思政课新媒体影响力的过程中,要增强教育者的数字素养,关注教育对象的接受程度,重视传播内容的客观准确,充分掌握新媒体平台的运行机制。提升高校思政课新媒体影响力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战略选择,是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要抓手。高校思政课新媒体建设

36、对于增强高校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促进高校思政课在潜移默化中融入学生日常从而达到入脑入心的实效具有重要作用。我们要发挥新媒体平台的积极作用,要将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有机融合,化自发为自觉,化求解为自解,充分考虑高校思政课新媒体的时代引领力,提高高校思政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全方位促进高校思政课新媒体影响力的提高。AR e s e a r c ho nt h e I m p r o v e m e n t o f I n f l u e n c eo fI d e o l o g i c a l a n dP o l i t i c a lL e s s o n s i nC o l l e g

37、e so nN e w M e d i a:a nE m p i r i c a lA n a l y s i sB a s e do nWC Io fW e c h a tO f f i c i a lA c c o u n t sXUR u i-h o n g,WANGL i-q i nA b s t r a c t:D o i n gr e s e a r c h e so nt h em e d i ai n f l u e n c eo fc o l l e g ei d e o l o g i c a la n dp o l i t i c a l l e s s o n sw o

38、 u l dh e l pg r a s pt h es i t u a t i o no f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 i d e o l o g i c a la n dp o l i t i c a le d u c a t i o ni nn e w m e d i af i e l d.I t i so fg r e a t i m p o r t a n c eo fi m p r o v i n gi n f l u e n c ei nn e w m e d i ai ni d e o l o g i c a la n dp o l i t i c a

39、 le d u c a t i o nf a c i n gt h er e f o r m a t i o no f s p r e a d i n g,h e l p i n gp r e v e n tm a j o rr i s k sa n dc h a l l e n g e s,c u l t i v a t i n gd i g i t a la c c o m p l i s h m e n to fn e wp e o p l e i nn e we r a.T h i s r e s e a r c h t a k e so f f i c i a l a c c o u

40、 n t so f 7 3c o l l e g e i d e o l o g i c a l a n dp o l i t i c a l l e s s o n sa so b j e c t sa n d m a k e sa ne m p i r i c a lr e s e a r c ho nt h e i ri n f l u e n c e so nn e w m e d i aa c c o r d i n gt oG S D AT At oa n a l y z e 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s i t u a t i o no f i d

41、e o l o g i c a l a n dp o l i t i c a l l e s s o n so nn e wm e d i aa n de x p l o r e t h e f e a t u r e sa n dr u l e so f i t.W e f o u n dt h a tc o l l e g e i d e o l o g i c a l a n dp o l i t i c a l l e s s o n sm a d es o m e i n f l u e n c eo nn e w m e d i ab u t t h e r ea r es t i

42、 l ll a c k si nu t i l i z a t i o na n d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n e w m e d i a.T h e yc o u l de f f i c i e n t l ye x e r tt h ei n f l u e n c eb ys h a r i n gr e s o u r c e s,p r e c i s e f e e d b a c ko fn e e d sa n ds y s t e m a t i c a l s p r e a d.K e yw o r d s:c o l l e g e i d

43、 e o l o g i c a l a n dp o l i t i c a l l e s s o n s;i n f l u e n c eo nn e w m e d i a;W e c h a to f f i c i a l a c c o u n t sA b o u t t h ea u t h o r:XU R u i-h o n g,l e c t u r e ro fS c h o o lo f M a r x i s m,H u n a n U n i v e r s i t y,s p e c i a l i s ti ni d e o l o g i c a la n d p o l i t i c a le d u c a t i o n.WANG L i-q i n,m a s t e rc a n d i d a t eo fS c h o o lo f M a r x i s m,H u n a nU n i v e r s i t y.29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