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189492 上传时间:2024-11-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印台区红土中学 阴菊霞一、基础知识(30分)1、按原文填空。(14分)(1)何当共剪西窗烛, 。(2) ,隔江犹唱后庭花。(3 水何澹澹, 。 (4)几处早莺争暖树, 。 (5)春天像 , ,领着我们向前去。(6)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 。2、给加点的字注音或将词语补充完整 (8分)梦寐 ( ) 澄清( ) 酝酿( ) 芊芊细草( ) 蓬蓬( )发 花( )招展 披( )戴笠 轻飞( )舞3、文学常识填空 (5分)(1)春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名篇,它的作者是现代著名作家 先生。(2)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 ,他被誉为“人民艺术家”,其代表作有话剧茶馆和小说 。(

2、3)钱塘湖春行的作者是唐代诗人 。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 代散曲家马致远。 4、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上中学以来,他一直始终参加学校田径队的训练。修改:删去“一直”,或删去“始终”。B通过这次小提琴比赛,使她的自信心增强了。修改:删去“通过”,或删去“使”。C到了退休年龄的她,精力和身体都还很健壮。修改:将“健壮”改为“充沛”。D我们要利用一切人类的优秀成果,为祖国建设服务。修改:将“一切”放到“人类的”后面。5、为了使上下文语气连贯,下面一段话中空缺的语句应是() (1分) 有一件事情是许多人都知道的,到了晚年耳朵完全聋了,他指挥交响乐队在演奏,自己却什么也没有听见。A、

3、人们称誉贝多芬为乐圣B、被人们称誉为乐圣的贝多芬C、贝多芬被人们称誉为乐圣 D、人们把贝多芬称誉为乐圣二、阅读理解(40)(一)阅读春选段,回答610题 (16分)“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 ( )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 )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

4、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 )着。 6、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方法(有几种说几种): (6分)“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7、第自然段中的四句话,从人的感觉的不同角度,写出了春风送暖的景象,请将相关的项目用线连起来。(3分)第句 嗅觉 春风轻柔温暖第句 听觉 鸟鸣的宛转和笛声的嘹亮第句 触觉 泥土清新的气息8、如

5、果将第1自然段划分层次,正确的划分是( )(2分)A B C9、文中括号里应填入的词语依次是() (3分)A混 脑 罩 静默 B夹 恼 盖 沉默C混 恼 笼 静默 D混 恼 飘 静默10、“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这句话刻画出雨中的树叶和小草的什么特点?(3分) 说一说“逼”字的遣用之妙。 (2分)(二)阅读济南的冬天选段,回答1115题 (16分)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_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_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_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_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

6、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11、根据课文,在文段横线上填上一组动词: 。(4分)12、用“一髻儿白花”来比喻的本体是 ;用“日本看护妇”来比喻的本体是 。 (4分)13、这段文字围绕“_”字描写了山上的矮松、黄草和薄雪等景色,又按_顺序从山上写到山坡、山腰。(4分)14、找出这段的中心句,画上波浪线。 (1分)15、“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雪后山景“妙”在何处?(3分)(三)阅读下面的诗,完成1617题。(8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

7、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6、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3+2分)17、“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选择角度,作简要赏析。(3分)三、写作(30分)“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一年四季,多姿多彩,风景如画,美不胜收。请问,你爱哪一季,你爱哪一景?请将此景描绘出来,供大家欣赏,好吗?请以“我爱 ”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字数不少于600字; 七年级上期第三单元测试参考答案1默写(一个空格2分,错一个字扣半分,空格扣满为止

8、)却话巴山夜雨时 商女不知亡国恨 山岛竦峙 潮平两岸阔 谁家新燕啄春泥 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 浸在苦涩的汗水 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2mi chng ning qin 勃 枝 蓑 曼 3每空1分 (1)朱自清 (2)老舍 骆驼祥子或四世同堂 (3) 白居易 元 4C5B 6(1)引用 比喻 (2)拟人 (3)比喻 排比 7第句 触觉 春风轻柔温暖第句 嗅觉 泥土清新的气息第句 听觉 鸟鸣的宛转和笛声的嘹亮8B 9C10青翠、浓绿的特点。极写了小草的青翠,以一个动词达到了形容词达不到的效果。(意思相近即可)11顶 镶 露 穿 12.树尖上的雪 顶着白雪的树13、妙 空间(方位) 14第一句15妙在松的翠与雪的白相映生色; 妙在如洗的蓝天与似银的雪相映生辉; 妙在白雪与暗黄的草色,组成彩色的美景; 妙在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写出雪的情态。(意思相近就行)16B 17A三、写作(略)- 4 -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