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班级_ 姓名_ 成绩_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1我国的宰相制度开始和结束的时间是( )。A秦明 B秦清 C汉明 D汉清 2以下不属于东厂职权范围的是( )。A监视 B议政 C逮捕 D处罚3我国古代的军机处开始设立于( )。A明太祖时 B明成祖时 C清康熙时 D清雍正时4造成晚清思想家龚自珍在诗中感叹“万马齐喑”的原因是( )。A八股取士 B文字狱 C军机处设立 D厂位制度
2、5郑成功收复了台湾,赶走了( )。A日本侵略者 B荷兰侵略者 C英国侵略者 D葡萄牙侵略者6曾两次率军在雅克萨打败沙俄的是( )。A顺治帝 B康熙帝 C雍正帝 D乾隆帝7以下是康熙帝在位期间的业绩的是( )。平定准噶尔叛乱 册封五世达赖 册封五世班禅 制定“金瓶掣签”制度A B C D 8以下有关清朝驻藏大臣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1727年设立 B是中央政府长驻西藏代表 C独立管理西藏事务 D监督“金瓶掣签”活动9清朝前期修建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的根本目的是( )。A让蒙古王公觐见皇上 B让蒙古王公陪皇帝打猎 C联络与蒙古王公的感情 D加强地方与中央联系,以巩固统治10清朝前期加强对西北地
3、区统治的措施不包括( )。A粉碎大小和卓叛乱,重新统一新疆 B设置伊犁将军 C在西北各地设立参赞大臣,兼管军务和民政 D册封达赖和班禅,设置驻藏大臣11我国历史上曾建都北京的朝代有( )。秦 西汉 元 明 清 A B C D12明代北京城的三重结构由外向里的正确顺序是( )。皇城 宫城 京城A B C D13明成祖修建北京城的目的是( )。A明成祖起兵称帝前居住在此 B为了抵御清军入关 C为了加强北方的军事防御力量 D为了显示帝国力量的壮大 14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的是( )。A神农本草经 B黄帝内经 C千金方 D本草纲目15被西方人称作中国17世纪科技的百科全书的是( )。A农政全书 B水
4、经注 C缀术 D天工开物16思想性、文学性成就极高,成为我国古典小说的颠峰之作是( )。A儒林外史 B红楼梦 C西游记 D水浒传17郑和下西洋时最远到达( )。A印度沿岸和红海沿岸 B印度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C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D榜葛剌和红海沿岸18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造成的最严重后果是( )。A限制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B阻碍了中外文化的发展 C使中国更加远离世界发展的潮流,逐渐在世界上落伍了 D限制了航海事业的发展19中华帝国最后一个繁荣时期是指( )。A“康乾盛世” B从明中期到清前期 C从元中期到明前期 D隋唐时期20以下不属于明清时期面临的危机的是( )。A近代化因素的萌芽遭到摧残 B大
5、兴“文字狱” C英国推行鸦片贸易 D统治者对外国的侵略妥协退让 二、改一改(共计10分)21以下材料中有五处错误,找出并改正。为了防范匈奴骑兵南下侵扰,明朝在历代长城的基础上,先后花了近二百年的时间修筑长城。明长城东起辽东,西到嘉峪关,全长五千多千米,无论规模、质量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长城是促进南疆经济开发的生命线和连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纽带。经郑成功等著名将领加固增设,长城沿线声势联结,确保了半个多世纪的和平和安宁。错误1:( ) 改正:( )错误2:( ) 改正:( )错误3:( ) 改正:( )错误4:( ) 改正:( )错误5:( ) 改正:( )三、连一连(每小题5分,共计10分)2
6、2将下列作者与作品进行正确连接。罗贯中 水浒传吴承恩 红楼梦施耐庵 三国演义曹雪芹 西游记宋应星 天工开物23将下列事件和人物进行正确连接。朱元璋 组织雅克萨自卫反击战戚继光 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郑成功 抗击东南沿海倭寇康熙帝 建立明朝顺治帝 册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四、列一列(每小题4分,共计8分)24列出四项中国古代伟大的工程。(4分) 25列出中国古代出现的治世局面。(4分)五、想一想(第26题4分,第27题5分,共计9分)26阅读以下材料后回答问题。故吾以为明太祖制义取士,与秦焚书无异,特明巧而秦拙耳,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 廖燕明抬祖论请回答:(1)“明太祖制义取士”指的是什么
7、?(2分)(2)为什么廖燕认为“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2分)27阅读以下材料后回答问题。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 马克思请回答:(1)马克思为什么说“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2分)(2)这种“保存”真的有效吗?最终导致了什么后果?(3分)六、读一读(第28题13分,第29题10分,共计23分)28阅读历史地图册清朝疆域图、明清时期经济图,完成下列习题。 (1)写出清朝疆域的四至。(4分)(2)写出明清时期两个商业中心和两个丝织业中心。(2分)(3)在图上找出清朝设置的五个将军辖区的名称。(5分)(4)1727年,清政府在西藏设置的机构名称是什么?(2分)
8、29阅读郑和下西洋路线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郑和下西洋是在哪个皇帝在位期间进行的壮举?(2分)(2)郑和及其船队远航的目的是什么?(2分)(3)郑和的船队在哪两大洋中穿行?(2分)(4)郑和下西洋有哪些伟大的意义?(2分)(5)你认为我们应该学习郑和哪些可贵的品质?(2分)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案 A B D B B B C C D D C C C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D B C C B D 二、改一改(共计10分)21错误1:匈奴 改正:蒙古错误2:辽东 改正:
9、鸭绿江错误3:五千 改正:六千错误4:南疆 改正:北疆错误5:郑成功 改正:戚继光三、连一连(每小题5分,共计10分)22将下列作者与作品进行正确连接。罗贯中 水浒传吴承恩 红楼梦施耐庵 三国演义 曹雪芹 西游记 宋应星 天工开物23将下列事件和人物进行正确连接。朱元璋 组织雅克萨自卫反击战戚继光 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郑成功 抗击东南沿海倭寇康熙帝 建立明朝顺治帝 册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 四、列一列(每小题4分,共计8分)24故宫、长城、大运河、赵州桥、都江堰。25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五、想一想(第26题4分,第27题5分,共计9分)26(1)八股取士。(2分) (
10、2)明代的八股取士是想通过它来钳制人们的思想,使通过这种考试的人成为统治者忠实的奴仆;秦朝的“焚书坑儒”同样是为了钳制人们的思想,以巩固统治。(2分)27(1)因为与外界的隔绝(闭关政策),有防御西方殖民势力的一面。(2分)(2)没有。它使中国逐渐在世界上落伍了。(3分)六、读一读(第28题13分,第29题10分,共计23分)28(1)略。(4分)(2)略。(2分)(3)伊犁、吉林、黑龙江、盛京、乌里雅苏台。(5分) (4)驻藏大臣。(2分)29(1)明成祖。(2分)(2)宣扬国威和到西洋取宝。(2分)(3)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2分)(4)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而且推动了
11、华侨移居南洋,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2分)(5)略。(2分)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卷班级_ 姓名_ 成绩_一、单项选择题(在下面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请将其选出并填入相应的表格中,每个2分,共5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1.隋朝时开凿的南北大运河以( )为中心。A. 长安 B. 涿郡 C. 洛阳 D. 余杭2.隋朝的统治类似于下列哪一个朝代( )?A. 秦朝 B. 东汉 C. 西晋 D. 东晋3. “贞观之治”是中国古代史上为政宽容、对外
12、开放和国力强盛的时期,此局面的形成得益于( )的英明统治。A. 隋文帝 B. 唐太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4. 唐朝实行的行政制度是( )。A. 郡县制 B. 科举制 C. 三省六部制 D.“羁縻州”制度5. 下列与武则天有关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 代唐高宗视政,初显管理才能 B. 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周” C. “武周政治”时期,社会经济达到前所未有的极盛时期 D. 以残酷诛杀的手段对付李唐宗室6. 僧人都有法号,“西天取经”的陈祎,法号是( )。A. 三藏 B. 玄奘 C. 鉴真 D.一行7. 唐朝文学里,最光彩夺目的是( )。A. 辞赋 B. 诗歌 C. 散文 D. 词曲
13、8. 唐太宗曾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使他得以实现这一愿望的主要工具是( )。A. 举荐制 B. 九品中正制 C. 科举制 D. 分封赏赐有功之人9. 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在社会生活上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的国家是( )。A. 朝鲜 B. 印度 C. 日本 D. 印度尼西亚10.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中的第二个“人”指的是( )。A. 魏征 B. 房玄龄 C. 杜如晦 D. 姚崇11. 被西藏人民亲切称为“阿姐甲沙”(意为汉族阿姐)的人是( )。A. 昭君姑娘 B. 文成公主 C. 则天皇帝 D. 金城公主12. 为“唐风洋溢奈良城”作出贡献的中国僧
14、人是( )。A. 鉴真 B. 玄奘 C. 阿倍仲麻侣 D. 一行13. 唐朝的哪座城市,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A. 洛阳 B. 长安 C. 扬州 D. 成都14. 现在各国人把中国人称为“唐人”的原因是( )。A. 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B. 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望 C. 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 D. 中国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15. 下列对我国石窟艺术的表述正确的是( )。石窟是封建统治阶级宣传佛教的产物 石窟是我国古代雕刻和绘画艺术的宝库莫高窟是世界艺术宝库之一 石窟艺术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艺术上的巨大成就A. B. C. D. 16. “世上疮痍,
15、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幅对联称颂的是( )。A. 屈原 B. 李白 C.杜甫 D. 白居易17. 下列关于唐代历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饮茶之风风靡全国 B. 人们可以用上青瓷碗白瓷壶 C. 农民可以用曲辕犁犁耕,筒车灌溉 D. 除夕夜,百姓挂年画,贴“桃符” 18. 自称是唐朝皇帝外甥的少数民族首领是下列哪个民族的( )?A. 吐蕃 B. 回鹘 C. 突厥 D. 南诏19. 下列地名属于唐朝时称“天竺”的地方是( )。A. 印度 B. 巴基斯坦 C. 孟加拉 D. 泰国20. 古代中国人确立姓氏后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A. 明世系,别婚姻 B. 区别人们的生活区域 C
16、. 区别人的民族 D. 区别人的职业21. 下列科技成就中,哪一项是隋朝时期出现的( )?A. 设计建造赵州桥 B. 发明活字印刷术 C. 发明地动仪 D. 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22. 下列事件中,不属于唐朝对外关系的是( )。A. 玄奘西游 B.尺带珠丹上书唐朝皇帝,说唐蕃已经“和同为一家”了 C. 鉴真东渡日本 D. 新罗派使节和留学生到唐朝学习23. 唐朝时期造型美观、釉色绚丽,被誉为世界工艺珍品的著名陶器是( )。A. 唐三彩 B. 青花瓷 C. 青瓷 D. 白瓷24. 下列唐朝与国外友好交往的史事,不是发生在贞观年间的( )。A. 日本第一批遣唐使来到中
17、国 B. 鉴真东渡 C. 玄奘西游 D. 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25. 唐都长安的“坊”实际上是( )。A. 居民区 B. 商业区 C. 宗教活动场所 D. 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二、材料题(共计40分)26、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杜甫忆昔材料二: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王谠唐语林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中的“开元全盛”时代是哪个皇帝当政时期。(2分) 由材料一可知唐朝主要的粮食品种是什么?(2分)(2)阅读材料二,结合教材知识指出,开元年间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2分)(3)除了“开元盛世
18、”,唐朝前期还出现了哪些盛世、治世局面?(2分) 27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银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咏史诗汴水材料二:“尽道随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请回答:(1)简要说明胡曾对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看法。(2分)(2)说一说皮日休对隋朝开凿大运河的评价。(2分)(3)你同意上述哪位作者的观点?为什么?(6分)28.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太宗的话)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未足,征求无已,亦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至之灭。此皆朕所目,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
19、下无事。材料二:(唐太宗的比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人主,可不畏惧!材料三:(唐太宗对大臣的训示)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 以上摘自 贞观政要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有否关系?理由何在?(3分)(2)材料二表明唐太宗意识到了什么实质问题?他说这番话的意图何在?(2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唐太宗的根本目的何在。(2分)29.材料一:“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人赵嘏 材料二:“天下英雄人吾彀中矣。(人彀:被收罗笼络的意思)” 唐太宗阅读后回答:材料一中的“长策”是指什么制度?这种制度开始于什么朝代?什么朝代逐渐完善?最关键
20、的人物是谁?唐朝时最重要的科目是什么?获得第一名的叫什么?什么朝代被废除的?(10分) 从材料看,这种制度获得收益最大的是谁?(2分)这种制度有什么影响?(3分) 三、简答题(10分)30隋唐时期我国科技发达,有许多走在世界的前列,请列举出来。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案 C A B C C B B C C A B A B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B C D A A A A B A B A 二、材料题26(1)唐玄宗;(2分)稻和粟。(2分)(2)重用贤能,大力整顿吏治,改革
21、漕运制度。(2分)(3)“贞观之治”“贞观遗风”。(2分) 27(1)胡曾认为,大运河的开凿是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他对此持否定态度。(2分)(2)皮日休认为,大运河的开凿利大于弊,以至数百年后南北往来仍然依赖它。他对此基本持肯定态度。(2分)(3)两种观点都不够全面。 大运河的开凿和隋炀帝巡游江都都役使了大量的民力,也消耗了大量的财力,极大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虽然大运河的开凿有加重人民负担的一面,但是大运河的开凿,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隋朝的灭亡是隋炀帝众多暴政的综合结果,并非只是因为开凿大运河所致。28(1)有。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励精图治,从而出现政治清明的“贞观之治
22、。” (3分)(2)意识到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意在注意调整统治政策,以缓和阶级矛盾。(2分) (3)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利益。(2分)29(1)科举制度1分; 隋朝(1分); 唐朝时期(1分);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3分);进士、明经两科最重要(2分); 状元(1分); 清朝。(1分)(2)封建最高统治者皇帝。(2分)(3)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为人们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推动了一系列改革,开创出政治、经济、文化及民族关系的崭新局面,给社会带来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3分) 30唐都长安是当时的国际性大都市;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石拱桥,比欧
23、洲早700年;我国在世界上最早发明印刷术;唐朝印刷的金刚经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我国在世界上最早发明火药。(10分,每点2分)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班级_ 姓名_ 成绩_一、选一选(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不属于北宋与西夏和议的原因的是( )A战争破坏了双方正常贸易 B西夏节节取胜 C北宋中断对西夏粮食供应 D辽国从中调和2、下列时间顺序正确的是( ) 阿保机称帝 赵匡胤建立宋朝 澶渊之盟 宋夏和议元昊建立西夏 A B C D3、西夏仿效中原王朝表现在( ) 推行汉法 创造西夏文字 用汉字铸造钱币 推广汉语 改穿宋服A B C D4、我国古代由国家为征税而设立
24、的边境贸易场所,称之为( )A 市场 B互市 C 杂场 D 榷场5、常年生活在辽境的汉族人在当地安居乐业,而“忘南顾之心”原因是( )A北宋臣服于辽 B辽革除北宋赋税政策的弊端 C 汉人“既来之则安之” D北宋不予接纳北上之人6、岳飞在满江红中写道:“靖康耻,犹未雪。”其中“靖康耻”发生于( )A1004年 B 1027年 C 1127年 D 1114年7、“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反映南宋大将( )领导的军队生动写照。A宗泽 B 韩世忠 C 王彦 D 岳飞8、1141年,宋金立和议,至此形成了( )A宋金南北和谐 B宋金南北平衡 C宋金南北对峙 D宋金南北友好9、北宋快灭亡时,被金军掳走的皇
25、帝是( )A宋真宗,宋神宗 B宋徽宗,宋高宗 C宋神宗,宋钦宗 D宋徽宗,宋钦宗10、关于辽、宋、夏、金、元时期,反映农业发展状况,不包括( ) A从越南引进占城稻 B棉花的种植面积从广东、福建推广到长江流域 C10世纪中期辽海地区成为沃野 D金统治者向全国颁发农桑辑要11、两宋政府在外贸港口设立的外贸管理机构是 ( )A、市舶司 B、商行 C、工部 D、转运使12、下列关于宋金和议的叙述正确的是:( ) 南宋向金称臣 双方以淮水和大散关一线为界 南宋向金送纳岁币 双方在边境设榷场进行贸易A. B. C. D.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13、这首诗中
26、杭州与汴州分别是今天的什么地方( )A杭州与南京 B南京与开封 C 杭州与开封 D杭州与北京14、作者写这首诗的主要目的是( )A.讽刺金统治者醉生梦死 B.讽刺南宋统治者醉生梦死C.赞美东京的繁华 D.赞美临安的繁华15、煤得到大量开采是在( )A南宋B北宋 C唐朝D隋朝16、由分裂走向大统一的朝代不包括( )A 秦朝 B 隋朝 C 元朝 D宋朝17、契丹族在中国历史上消失是在:()A南宋 B元朝 C明朝 D清朝1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谁的诗句?( )A.铁木真 B.忽必烈 C.文天祥 D.王安石1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元朝是统一多民族的国家 元朝最高行政机构是中书省
27、 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 文天祥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A. B. C. D.20、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北宋时期哪个城市的繁华景象 ( )A、临安 B、燕京 C、东京 D、上京二、材料分析(每小题10分,共20分)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 韩非子有度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朝夕,指东西方向)鬼谷子谋称:“郑(国)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惑,指迷失方向) 材料2 据萍洲可谈载,北宋时有人在广州看到“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 材料3 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
28、,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材料4 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回答: 从材料看,司南至迟发明于什么时候?司南和指南针在哪些方面发挥了它的辨别方向的功能? 应如何理解材料3的内容? 材料4中鲁迅揭露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 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22、“迄今牛邑犹荒凉,居民生资惟榷场,马军步军自来往,南客北客想经商。”(宋.刘迎)什么叫“榷场”?举例说
29、明榷场的作用。 你如何看待这历史现象?三、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23、分析“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杭州岳坟联的含义,并回答岳飞为什么受到后人的肯定?举例说明。24、概述元世祖的历史功绩。 第二单元 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测试及答案一、 选一选1、D 2、B 3、C 4、 D 5、B 6、C 7、D 8、C 9、 D 10、 D 11、 A 12、B 13、C 14、B 15、B 16、D 17、B 18、C 19、B 20、C提示:1提示:辽未参与战争和和议2提示:见书P54-613提示:创立西夏文字本民族习俗服饰未变4提示:见书P575提示:见书P576提
30、示:靖康之变书P607提示:见书P608提示:见书P62第一段9提示:见书P60第一段10提示:元的农桑辑要11提示:见书P6812提示:见书P62排除13提示:北宋都城汴州(东京)见书P65图14提示:“歌舞”“醉”“作”反映醉生梦死15提示:见书P6616提示:宋朝未完全统一全国17提示: 蒙古灭掉辽国18提示: 见书P7719提示:文天祥不是我国民族英雄,蒙古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一员20提示: 见书P92二、材料分析21答:战国。生产(或采玉)、导航、迷信活动(或看风水) 马克思指出了中国的三大发明传到欧洲后,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促进作用。 旧中国的愚昧落后,中国古代先
31、进科学技术未能充分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或古代先进科学技术的沦丧)。 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22答:辽夏金宋时期在边境上设置的收税和贸易的市场.促进了贸易的往来与经济文化交流,北宋生产的稻米、茶叶、丝织品、瓷器、漆器、辽的马、牛、羊、骆驼,西夏的毡毯、药材都在这交易战乱分裂不能阻挡民族间交流,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之间友好交往合作是历史主流.三、问答题23提示:作者赋予青山,白铁以人的感情,就更能突出岳飞爱国精神,和秦桧等人卖国的卑劣.爱国爱民,高尚的情操和“不爱钱”,“不惜死”的一身正气。24提示:1276年元世祖灭南宋,后来统一了中国;建立行省制度,对全国实行有效统治;重视发展农业,设立专管农业的机构;修治了黄河,使北方的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文章莲山课件 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