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对新材料、化工领域应用型人才需求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思考——以山西工程技术学院为例.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18644 上传时间:2024-01-17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015.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新材料、化工领域应用型人才需求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思考——以山西工程技术学院为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对新材料、化工领域应用型人才需求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思考——以山西工程技术学院为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对新材料、化工领域应用型人才需求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思考——以山西工程技术学院为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 年 第 16 期 广 东 化 工 第 50 卷 总第 498 期 241 对新材料、化工领域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对新材料、化工领域应用型人才需求的 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思考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思考 以山西工程技术学院为例以山西工程技术学院为例 许书源,王栋,白利忠*,王超男,于永建(山西工程技术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山西 阳泉 045000)摘 要为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发挥行业资源优势,发挥企业的重要主体作用,建设新材料现代产业学院已成为培育符合行业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本文中就新材料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也给出一些宝贵的意见,并从四个方面推进新材料现代产业学院的

2、建立,为国家的新材料及化工领域提供具有可持续竞争力的应用型人才。关键词应用型人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新材料及化工领域;可持续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TQ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865(2023)16-0241-02 Reflection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Industrial College for the Demand of Applied Talents in the Field of New Materials and Chemical Industry Taking Shanxi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an

3、d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Xu Shuyuan,Wang Dong,Bai Lizhong*,Wang Chaonan,Yu Yongjian(Department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Shanx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Yangquan 045000,China)Abstract:In order to promote the“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further giv

4、e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industry resources,and play the important role of enterprises,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industry College of new material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way to cultivate high-level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in line with the needs of the industry.This paper also gives some va

5、luable suggestion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llege of Modern Industry of New Materials,and promote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ollege of modern Industry of New materials from four aspects,so as to provide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pplied talents for the national field of new materials and chemical

6、industry.Keywords: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 and enterprise;new materials and chemical industry;sustainable competence 1 前言前言 在未来产业不断的需求之下,培养具有面向未来和可持续竞争力的新型人才,有助于推动工程教育不断改革、促进产业持续性升级、更好的服务于地方经济,这种培养新型人才的方式可以代表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1。高等学校肩负着培育社会可持续发展中所需

7、各类人才的重任。然而高校传授的知识相对于社会的发展有一些滞后,这造成高校的毕业生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吸引对人才有需求的企业参与高校的人才培养是缓解这个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2-3。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为地方的经济建设培育出大量应用型人才的必由之路4。因此,在国家不断的推进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要向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趋势下,应用型本科高校也逐渐推动现代产业学院建设5。在 2017 年 12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 的文件中,为探索和实践以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指明了方向。因此必须将产教融合贯穿于教学环节、素质训练以及技能培训等教育教学改革全过程6-7。近年来

8、,阳泉当地富有铝矾土、硫铁矿等资源,坐落着以耐火材料、建筑材料、特种无机非金属材料(石油煤层气压裂剂、特种陶瓷、尖端碳材料等)和氧化铝为主营业务的行业企业,依托于当地资源优势与企业经济发展需求。阳泉市建立并形成了钠离子电池、无机耐火材料、陶瓷材料等具有国内外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这些产业与材料和化工等热门专业紧密相关。2022 年华阳新材料集团与中科海钠联合研制出全球首批量产 1 GWh 钠离子电池,并在阳泉市正式投运,这表明钠离子电池在通往实际应用的道路上又往前迈了一大步。钠离子电池避免了锂离子电池中 Li2CO3价格昂贵的以及资源不足的问题,并且钠离子电池较稳定,在电解质方面比锂离子电池具有更

9、宽的选择范围。而在耐火材料方面,我市加速推进了铝矾土、硫铁矿等资源的合理利用。利用先进的加工技术,形成以浮选烧结、电熔技术、还原氮化等技术为核心产业链的新工艺。为培养以上专业性人才,山西工程技术学院与省内多家企业公司正式签约并成立了校企合作的新材料现代产业学院,为阳泉企业培养急需的应用型人才。签约公司包括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平定莹玉陶瓷有限公司、山西盂县西小坪耐火材料有限公司、阳泉市中兴环能科技有限公司、阳泉市长青石油压裂支撑剂有限公司、山西明钢冶金机械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2 给予新材料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过程中的建议给予新材料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过程中的建议 阳泉和全省一样,面临着产业转型的

10、时代使命,现代产业学院的建立也将成为推进转型发展、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对现代产业学院的有关机制提出一些建议:(1)人才培养。新材料现代产业学院应建立在产业基础上,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为阳泉的新材料产业培养“用得上、留得住、服水土”的青年人才。(2)科技创新。发挥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在材料、化工、以及矿产资源等科学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优势,让科学布局紧密围绕创新需求。围绕产业链部署有关的创新链,进而围绕创新链提供所需的人才链。(3)科技活动。继续发挥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在国内外学术交流的优势,打造地方对接国内外创新资源的重要码头,共同举办各类会议、论坛、沙龙等创新活动。3 现

11、代产业学院建设思路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思路 自新材料现代产业学院揭牌至今,我们仍然在不断的摸索如何进一步建设现代产业学院,如何更好地服务于阳泉经济的收稿日期 2023-01-16 基金项目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教学改革创新项目(20210090025);山西工程技术学院教学改革创新项目(JX2022011)作者简介 许书源(1995-),男,山西临汾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新能源储能器件、高性能锂/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为通讯作者。广 东 化 工 2023 年 第 16 期 242 第 50 卷 总第 498 期 发展。接下来我们新材料产业学院建设的进行初步探索:3.1 依托高校的优势平台建立新

12、材料现代产业学院,服务阳泉企业发展 2014 年我院经教育部批准建立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并且成为山西省首批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院校之一,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产教融合创新项目培育院校。学院以服务国家能源发展战略为中心,对接相关的新兴产业群体,以新工科建设为引领,推动学科专业建设发展,突出应用型、地方性、行业性的核心定位。此外,学院服务山西高质量发展,聚焦“六新”突破,坚持产教融合培师、产学结合育人、校企合作保障,不断完善“产学研用创”五元联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与多家集团企业等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建校外实习基地 165个。3.2 明确新材料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之初的定位目标,完善人才

13、培养、课程体系的相关建设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面向企业的不断转型发展和阳泉经济社会的有关需求,依托山西工程技术学院材料系目前在先进耐火材料、陶瓷及陶瓷基复合材料、微纳米功能材料及先进金属材料等领域已形成的特色和优势,旨在提高学生应用和实践的能力,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各类人才的有关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等。在人才培养方式下,其中系部教师共承担省级相关项目 8 项,一般项目 8 项,科研经费高达 40 多万元,发表各类学术期刊论文 13 篇,授权专利 2 项,科技成果转化 2 项,解决了多项企业生产、产品研发等技术问题。教师团队在科研前沿的探索,也为新材料现代产业学院专业建设与学生培养提供

14、了有力的支撑。(2)提升专业建设质量:在专业课程建设方面,新材料现代产业学院材料系开设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三个专业建立了课程内容与当地行业需求相对接的课程建设。针对阳泉本地耐火材料、绿色建材、水泥等行业需求,开设了对应的选修课程,培养一批能在耐火陶瓷、工程建筑、矿山治理等材料领域,进行技术开发、材料制备、质量检测及具有一定经营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使学生所学为社会所需。其中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开设了无机耐火材料、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等课程,无机耐火材料课程让学生了解了无机耐火材料的定义、分类以及它的用途,具体有哪些物理化学性质及使用的条件。通过学习无机

15、化学教材中的物质结构(原子、分子结构)理论和化学平衡(酸碱平衡、沉淀平衡、氧化还原平衡和配位平衡)理论,化学速率学理论及热力学基础知识等内容,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无机非金属专业。而有机化学课程全书以现代价键理论和电子效应为主线,阐明了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的相关性。引导学生用理解的方法和分析的方法来学习、掌握有机反应,加深学生对无机、有机理论知识的掌握。课程的教师均具有企业工作背景,使学生在课程中不仅学知识,还要掌握行业规定的相关标准制度,了解职业道德,使学生提前了解企业,熟悉行业。(3)开发校企合作课程:立足阳泉社会特色经济发展需求,围绕地方耐火、陶瓷和新型建筑材料等,紧跟山西省 1

16、4+N 战略型新兴产业发展。引导相关的行业企业积极深入的参与教材编写和课程规划,设计专业课程的体系、优化课程结构,加快更新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针对阳泉本地的钠离子电池、无机耐火材料等相关产业开设相应的课程如材料学、物理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锂/钠离子电池等。依据所学专业的特点,使用企业生产线的真实环境开展浸润式实地、实景教学,让学生逐渐的适应企业的真实工作环境,并且提高学生们的实操水平,有效提升了学生对企业的认知程度和解决实际生产过程中遇到复杂问题的能力。3.3 多种措施一起实施吸引企业参与到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中 阳泉地处内陆,相对于许多城市,人才留不住,究其原因如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企

17、业吸引人才并且留住人才的问题,将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3.3.1 打造实习实训基地 新材料现代产业学院拥有虚拟仿真实验室、数字化多媒体教室、新材料创新成果展厅、增材制造创新实验室、材料制备与加工实验室、分析测试实验室等。统筹多种有关实践课程教学的资源,并且充分利用科技产业园区以及地方知名企业、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的紧密合作,进行合作办学育人,共同投入资金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立了一批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通过与校外基地共同建立学生实习实训管理模式、教学模式;完善校外基地的实习实训评价机制,将学生在校外基地的培训落到实处。目前产业学院与国家硅铝质耐火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合作,与当地

18、山西盂县西小坪耐火材料有限公司、阳泉金隅通达高温材料公司、平定莹玉陶瓷有限公司等高新技术企业共同建成 11 个校外产学研基地。其中,西小坪耐火材料有限公司已经拥有高铝砖、轻质隔热砖、干熄焦用莫来石砖等生产线;高强度、高致密浇注料,轻质浇注料,高温涂料,铁钩料,天然铝矾土,莫来石,焦宝石等其它不定性各类耐火材料年产 80 万吨,畅销国内各大型钢厂、焦化厂、碳素厂以及有色冶金厂,同时远销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3.3.2 不断参与相关联企业的技术研发工作 新材料现代产业学院针对合作企业中存在所需的高级职称、高学历人才欠缺的问题,在企业申报各类平台的过程中,为他们积极提供专业匹配的教师以及相关设备等

19、。目前材料系三个专业教研室负责人均具有企业工作经历,并定期安排各教研室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加强教师的专业职业资格和任职经历培养。在部分校外产学研基地设立了博士工作室,安排博士们深入企业一线进行办公,在帮助企业解决生产、技术难题的同时丰富实践工作经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新材料现代产业学院通过根据学校专业人才丰富的特点,积极参与到相关合作企业的专业技术研发中。为企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也增进双方之间的感情,企业参与办学积极性将会大幅度的提高。3.4 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不断提高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水平 要想持续性的吸引企业参与建设产业学院,首先必须加强学院自身能力的建设,全力打造一支符合专业发展可堪重

20、任的师资队伍。3.4.1 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 虽然学院师资队伍满足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但与一流高水平应用型的院校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比如说教师的年龄结构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现象,新入职的青年教师人数众多,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骨干教师占比较低;职称结构中教授级教师仅一人;“双师双能型”教师比例偏低,目前小于 1/3,距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对“双师双能型”教师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同时,这导致“双师双能型”教师指导实践教学的作用发挥不够充分。为此我们要依托新材料现代产业学院,加强教师自我能力的提升,共建立一批符合当下发展的教师在企业的相关实践岗位,定期开展师资交流、加强校企之间的研讨、以及教师的培训等业

21、务,打造高水平教学团队。3.4.2 搭建产学研服务平台 为鼓励企业和高校之间整合资源,建设联合研发中心,充分发挥学校人才与相关专业的综合性优势。现代产业学院依托材料系无机非金属材料阳泉市重点实验室、矿区生态修复与固废资源化省市共建重点实验室为校企教学科研平台,共同完成教学科研任务,共享研究成果,提升产业创新发展的竞争力。4 成果成效成果成效 建立新材料产业学院之初,我们必须要全面了解阳泉本地有关企业的需求以及相关产业的分布,采取一些政策吸引相关企业积极参与建设。我校新材料现代产业学院自建立之日起,以打造产学研用创于一体的平台培养人才。下一步,学校将深度凝练相关的学科专业特色,强化应用型高校的专

22、业体系建设,突出人才培养的应用性和实践性,着力提升教师的应用研究能力与工程实践能力,奋力打造区域教科研与社会服务发展共同体,助力建设高水平的应用型大学。但是现代产业学院在吸引企业积极参与人才培养方面还不尽如人意,后续还需进一步加强合作与探索。5 结语结语 建设国内一流应用型大学,培养应用型一流人才,必须加快产业学院建设,这不仅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目标,更是作为谋划“十四五”发展的一个重要路径。而作为新时代成长下的一名青年教师,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学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为推进产业学院进一步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随着社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加大,如何培养适合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是新材料现代产业学院当前

23、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对此我们仍需要进行不断的研究和探索。(下转第 240 页)广 东 化 工 2023 年 第 16 期 240 第 50 卷 总第 498 期 4Yang J,Yuan Y,Gu J,et alDrug synthesis and analysis of an acetylcholinesterase inhibitor:a comprehensive medicinal chemistry experience for undergraduatesJJ Chem Educ,2021,98:991-995 5武瑞君,魏巍,桑晓冬,等全球抗病毒药物研发进展与展望J中国生物工程杂

24、志,2022,42:125-132 6Taubenberger J K,Morens D M1918 Influenza:the mother of all pandemicsJEmerg Infect Dis,2006,12:15-22 7汪泽基于 MOE 软件的虚拟仿真实验多奈哌齐与乙酰胆碱酯酶的分子对接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43:107-111 8邓萍,蒋君好基于 Discovery Studio 软件的本科生创新实验项目设计卡托普利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分子对接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0,41:81-84 9谭相端,吕良基于 AutoDock Vina 软件的 药物设计学课

25、程教学案例设计 以虚拟筛选细菌 RNA 聚合酶抑制剂为例J广东化工,2022,49(11):222-223 10Zhao H,Jiang S,Ye Z,et alDiscovery of hydrazide-containing oseltamivir analogues as potent inhibitors of influenza A neuraminidaseJ Eur J Med Chem,2021,221:113567 11Hussain M,Galvin H D,Haw T Y,et alDrug resistance in influenza a virus:the epid

26、emiology and managementJInfect Drug Resist,2017,10:121-134 12Trott O,Olson A J AutoDock Vina:improving the speed and accuracy of docking with a new scoring function,efficient optimization,and multithreadingJJ Comput Chem,2010,31:455-461 13Eberhardt J,Santos M D,Tillack A F,et alAutoDock Vina 1.2.0:n

27、ew docking methods,expanded force field,and python bindingsJJ Chem Inf Model,2021,61:3891-3898 14Zhang S,Krumberger M,Morris,M A,et al Structure-based drug design of an inhibitor of the SARS-CoV-2(COVID-19)main protease using free software:a tutorial for students and scientistsJEur J Med Chem,2021,2

28、18,113390 15Shen C,Zhang X,Deng Y,et alBoosting protein-ligand binding pose prediction and virtual screening based on residue-atom distance likelihood potential and graph transformerJJ Med Chem,2022,65:10691-10706 16陈雯祺,王硕,游清徽LeDock 与 PyMOL 软件在天然产物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以中药防治新冠病毒肺炎(COVID-19)为例J 化学教育(中英文),2021,42

29、:97-100 17吴楠,崔丹丹,季宝成,等基于 GROMACS 软件的本科生酶工程创新实验项目设计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在水溶液中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化学教育(中英文),2021,42:102-107 18王战辉Gaussian 软件在动物医学专业药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21,49:277-279 19Pu H,Liu J,Wang Y,et alBioactive-pyrone derivatives from the endophytic fungus Diaporthe spCB10100 as 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 inhibito

30、rsJFront Chem,2021,9,679592 20Ye J,Lin L,Xu J,et alDesign,synthesis,biological evaluation and in silico studies of pyrazole-based NH2-Acyl oseltamivir analogues as potent neuraminidase inhibitorsJPharm Basel Switz,2021,14,371 (本文文献格式:李爱杰,姚祖福,刘建新,等 基于 AutoDock Vina 软件的药物化学虚拟仿真实验构建与应用J广东化工,2023,50(16)

31、:237-240)(上接第 222 页)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2教育部关于印发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 的通知EB/OL 教育部网站,http:/ 3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2020 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状况报告R2020 4尹夏楠,孙妍玲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2,44(S1):127-129 (本文文献格式:蔡庆,夏虹毅高职环境监测技术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研究J广东化工,2023,50(16):221-222)(上接第

32、233 页)6徐飞物理化学(第 2 版)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20 7(美)H斯科特福格勒李术元,朱建华,译化学反应工程(原著第 3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8高桂梅创造让学生享受的教育M沈阳:沈阳出版社,2018 9李绍芬反应工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0 10(美)EL柯斯乐王宇新,姜忠义,译扩散流体系统中的传质(第2 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11陈涛,张国亮化工传递过程基础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12白杨,张秀辉 物理化学教学中的师生多途径交流J 大学化学,2016,31(1):2832 13刘克哲,张承琚 物理学上(第 4 版)M 北

33、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14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编 王正烈,周亚平修订 物理化学 上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本文文献格式:白杨 物理化学教学以学生为教学核心的“课程边界”思维J广东化工,2023,50(16):232-233)(上接第 242 页)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姜朝晖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战略定位与发展路径基于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的解读J重庆高教研究,2018,(1):3-11 2朱为鸿,彭云飞新工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8,12(2):30-37 3陶祥兴,章迪平现代产业学院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浙江科技学

34、院大数据现代产业学院为例J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21,33(2):163-168 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Z国办发201795 号2017-12-19 5郑志霞,李文芳,黄白楠,等“三方协同、双院联动”培养工科应用型紧缺人才以莆田学院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7):149-150 6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EB/OL2015-10-21(2019-10-12)http:/ 7陈子坚,田金颖本科层次新能源类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探析J中国轻工教育,2020,(01):68-74 (本文文献格式:许书源,王栋,白利忠,等对新材料、化工领域应用型人才需求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思考以山西工程技术学院为例J 广东化工,2023,50(16):241-24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