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历时语言学就各种语言的历史事实用比较的方法去研究它的“亲属”关系和历史发展的,叫历时语言学。2、语言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进行思维的工具。就语言本身的结构来说,语言是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系统。3、符号符号是用来代表事物的一种形式,词这样的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相结合的统一体。任何符号都是由声音和意义两方面构成的。4、语言的二层性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其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这一层又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由语素构成的词,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5、社会现象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紧密的联系。所谓“社会”
2、,就是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共同体。语言对于社会全体成员来说是统一的、共同的;另一方面,语言在人们的使用中可以有不同的变异、不同的风格。二、填空1、结构主义语言学包括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三个学派。2、历史比较语言学是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它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3、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左半球控制语言活动,右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4、一个符号,如果没有意义,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如果没有声音,我们就无法感知,符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物质基础。5、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代表什么样的意义,完全是由使用这种
3、语言的社会成员约定俗成。6、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特点。7、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符号和符号的序列,可以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是句子。8、语言系统中的所有符号,既可以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符号之间的这两种关系是组合和聚合。9、组合是指符号与符号相互之间在功能上的联系,聚合是指符号在性质上的归类。三、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钩,错误的打叉)1、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2、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没有共同语言,这说明语言是有阶级性的。()3、在现代社会,文字比语言更加重要。()4、现代社会,沟通的方式很多,语言的重要性日渐削弱。()5、语言是思维的工
4、具,没有语言,人类就无法思维。()6、语言和思维互相依存,共同发展。()7、任何一种符号,都是由内容和意义两个方面构成的。()8、从本质上看,语言其实是一种符号系统。()9、人类选择语音而不是色彩、手势作为语言符号的形式,是因为语音比较好听。()10、语言符号的约定俗成是指语音形式和意义内容的结合是社会成员共同约定认同的。()四、问答题1、语言的作用是什么?同社会有什么样的联系? 语言是表达思想、进行交际的工具,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紧密的联系。 所谓“社会”,就是指生活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共同体,即一般所说的部落、部
5、旅和民族。每一个社会都必须有自己的语言,因为,语言是组成社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得靠语言来维持。有了语言,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才能共同生产、共同生活、共同斗争,协调在同自然力的斗争中,在生产物质资料的斗争中的共同行动。没有语言,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就会中断,社会就会解体。 语言对于社会全体成员来说是统一的,共同的,但在人们的使用中可以有不同的变异、不同的风格。2、怎样理解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语言有没有阶级性?为什么?答: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首先可以从语音与语义的结合关系以及世界语言的多样性来加以说明。 语言都是由语音和语义结合而成的,但相同的意义
6、,在不同的语言中就能用不同的声音来表达;在同一语言中也有用相同的声音来表达不同的意义的情形;可见,语音与语义怎样结合成特定的语言成分决定于一定社会集体的意志,决定于“约定俗成”的社会习惯。 其次,从语言与社会相互依存的关系中也可以说明语言是社会现象。一方面,语言依存于社会,语言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只有人类才有语言。另一方面,社会不能没有语言,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一个重要标志。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是全民的,没有阶级性。第一,从语言的创造者和语言的服务对象来看,语言是在许多时代中为全民所创造出来和丰富起来的。人类出现时语言就同时产生了,那时的人类社会不分阶级,语言只能是全民所创造并为
7、全民服务的。第二,从语言本身的情况来看,不同阶级可能创造并运用一些自己的专门的词和语,形成所谓阶级习惯语,但是阶级习惯语并不就是语言,它没有自己的语法结构和基本词汇。3、什么是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从哪些地方看出来语言具有任意性?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语言符号的音与义的结合是任意的,由社会约定俗成。 不同语言可以用不同的音来表示相同的事物(如汉语的“sh”和英语的“book”),也可以用相同的、类似的音来表示不同的事物(如:汉语的“哀”和英语的“I”)。这些都是符号任意性的表现。4、语言是自然现象还是社会现象?为什么?答:语言是社会现象,它不是自然现象,也不是个人现象。语言是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
8、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语言随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社会的分化统一而分化统一,可见,语言绝不是自然现象。从语言的音义关系可以看出语言不是自然现象,而是由一定的社会集团约定俗成的;如果语言是自然现象,是天生的,世界上的语言就应该是一样的,如果没有区别,而实际上世界上不但有各种各样的语言,还有众多的方言。5、什么是组合关系?什么是聚合关系?它们对于语言运用有什么样的意义?答:语言符号中每个符号都处在既可以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这样两种关系中。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的关系称为符号的组合关系。语言符号的组合方式处于一个前后相续的链条状,在链条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的符号具有某种
9、相同的作用,它的自然地聚集成群,它的彼此的关系叫做聚合关系。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本关系。不但语言符号(词、语素)处在这两种关系之中,而且构造符号的音位和意义也都处在这两种关系之中。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组成语言系统的一个纲,是我们观察、分析、归纳错综复杂的语言现象的一把总钥匙。6、语言符号的系统性体现在哪些方面?答:语言符号不是互不相干的一盘散沙,而是有组织、有条理的系统。语言符号的系统性体现在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这种装置靠组合和替换来运转。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这一层又分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由语素构成的词,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词
10、和句子都是符号的序列。语言这个分层装置的运转是组合和替换,即符号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语言学概论作业2参考答案语言学概论作业2第三章 语音一、名词解释1、音素:是人类语言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2、元音:发音时气流不受阻的音叫元音,如汉语拼音方案中的字母a、e、o、i、u、。3、辅音:发音时气流受阻的音叫辅音,汉语拼音方案字母中除a、e、o、i、u、之外的其它字母代表的音属于辅音。4、自由变体:音位的自由变体就是能出现在同样的语言环境之中而不能区别意义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5、发音部位:指发辅音时气流受阻的部位。二、填空1、语音的发音、传递、感知三个环节,分别对应于语音的生理、物理
11、、心理三个方面的属性。2、语音同其它声音一样,也具有音高、音重、音长和音质四个要素。3、人类的发音器官可分为动力(肺)、发音体(声带)、共鸣腔(口、鼻、咽腔)三大部分。4、在发音器官中,唇、舌头、软腭、小舌、声带等是能够活动的,叫做主动发音器官。5、根据发音特点,音素可以分为元音和辅音两类,例如汉语音节中的声母,主要就是由辅音充当的。6、每个元音的音质是由舌位的高低、前后、嘴唇的圆展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三、单项选择题解题说明: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括号内。1、从自然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C)。A、元音 B、辅音 C、音素 D、音位2、汉语拼音方案是以(C
12、)字母为基础制订的。A、英语 B、法语 C、拉丁 D、希腊3、汉语拼音中的、c、h,国际音标分别写作(B)。A、u c h B、y ts x C、u ch h D、x y k4、下列说法,(A)是正确的。A、音高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B、妇女的声带比男子要厚C、汉语中音长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D、汉语“天”、“空”两个音节的音高不同5、下列说法,只有(D)正确。A、振幅越大,声音就越弱 B、振幅越大,声音就越长C、频率越多,声音就越低 D、频率越多,声音就越高6、对发音器官功能的描述,(B)是正确的。A、声带在发音中的作用是次要的B、舌头的活动,起了调节共鸣器形状的作用C、口腔中最为灵活的部位是上腭D
13、、声带、舌头等是被动发音器官7、关于元音和辅音的区别的描述,(C)是正确的。A、元音发音时间短暂,辅音发音时间较长B、辅音发音响亮,元音发音不响亮C、发辅音气流受阻,发元音气流不受阻D、发元音和辅音发音器官的各个部位均衡紧张8、下列汉语拼音和国际音标对应正确的一组是(C)。A、e B、jy C、hx D、b9、下列发音方法完全相同的一组辅音是(D)。A、td B、p C、sz D、tk10、下列各组元音区别的描述,(A)是错误的。A、i和y的区别是舌位前后不同B、u和o的区别是舌位高低不同C、a和的区别是舌位前后不同D、i和a的区别是舌位高低不同11、下列各组辅音,区别特征为清浊对立的一组是(
14、D)。A、xh B、tk C、sf D、zs12、下列说法,(A)是正确的。A、音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B、音素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C、声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D、韵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13、我们在念“老虎”时,通常要把“老”念成阳平,这种变化叫做(B)。A、同化 B、异化 C、弱化 D、脱落四、分析题1、根据发音特点描述,在下图中用相应的国际音标标出来(6分,每小题1分)舌面后半低圆唇元音;舌面前半高不圆唇元音;舌面前低不圆唇元音;舌面后半高圆唇元音;舌面前高圆唇元音;舌面后半高不圆唇元音。2、分析下列辅音的发音特点k舌面后,清,不送气,塞音x舌面后,清擦音双唇,浊,塞音ts舌尖后,清,送气,
15、塞擦音3、说明下面各组音素的区别特征pp不送气送气sz清浊tctc不送气送气y圆唇不圆唇4、用严式国际音标给下面的汉字注音(声调不作要求)。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womentesehxuotsonmanjahkuh积极参加网上学习tGitGitsantGiawahsahGeGi六、问答题1、听别人说话,在没有看见人的情况下,为什么我们能听出是男子说话还是妇女说话?是大人说话还是小孩说话来呢?请结合语音知识加以说明。答:这是由于男子和妇女、大人和儿童的音高不同造成的。音高就是声音的高低,它取决于音波的频率。频率大声音就高,频率小声音就低。语音的高低和人的声带的长短、厚薄松紧有关。一般说来,妇女和儿童
16、的声带短而薄,所以说话时声音高一些,男子的声带长而厚,所以说话的声音低一些。这样,我们就根据声音的高低可以在没有看见人的情况下,听出是男子还是女子,是大人还是小孩说话了。2、音高在汉语中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请举例说明。答:汉语的声调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它是由音的高低变化表现出来的。同一个音节,声调不同,词或语素的语音形式就不同,因而意义也不同。例如:“妈、麻、马、骂”的音音、辅音和它的组合的顺序是一样的,都是/ma/,只是由于音高变化不同才使它们成为语音形式不同,意义迥异的四个语音单位。可见音高变化产生了调位的不同,有区别意义的作用。3、举例说明什么是对立?什么是互补?答:音素如果有区别
17、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在汉语中是对立的,人们会把它们认为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语音单位,叫音素的对立。例如:不送气的p和送气的p,在汉语里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比方“标”piau和piau“飘”在语音上的不同仅仅在于前者是不送气的p,后者是送气的p,但却构成了完全不同的两个语素。音素如果仅仅是在出现的位置和环境互相补充,彼此处于互补的关系,而不是对立的关系,即它们没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叫音素的互补。如汉语中“哀”、“安”、“啊”、“熬”、“昂”五个词的语音形式用汉语拼音方案写为:ai、an、a、ao、ang,如果仔细比较,“哀”、“安”中的a是前a,“啊”中的a是中a,“熬”、“昂”中的a是
18、后a,这三个音位的a由于没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只是在音节中的位置不同,构成音素的互补关系。4、汉语音节ban、da、guang中的a,是三个不同的音素,但却是一个音位,为什么?答:这是因为bau、da、guang中的三个a、A、a是处于互补关系中的相似音素,它们彼此不对立,即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我们可以把它们归并为一个音位。这种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各个音素被看成同一个音位在不同位置上的代表,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语音语音学上称为音位变体。这里的a、A、a三个音位变体的出现条件是前后有无无音、辅音这种语言环境的制约,叫做音位的条件变体。一、举例解释下列名词(每词4分,共20分)
19、 1.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任意性是语言符号的重要特点,指音和义的结合是任意的,没有必然的联系,由社会约定俗成。例如汉语用su表示“书”,英语用buk表示“书”。 2音位的自由变体-自由变体指处于同一位置中的几个音素相互可以自由替换,没有条件限制,这样的音素就是同一音位的自由变体。例如汉语南京、武汉等地的方言的“南”,nan和lan可以自由替换,n和l在这些方言中就是同一音位的两个自由变体。 3句法同义-指几种句子格式表示相同相近的结构意义。例如“我打破了杯子”、“我把杯子打破了”、“杯子被我打破了”这几个句子就具有相同的意义。 4意音文字-就是用表意和表音两种方法结合起来所造成的文字体系,一个
20、字中既有表意成分,又有表音成分。汉字就是意音文字,如“蚂”,左边表意,右边表音。5亲属语言-就是从同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几种独立的语言,彼此有同源关系。例如法语、意大利语共同来自拉丁语,就是亲属语言。二、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从一个横断面描写研究语言在某一个时期的状态的语言学就是共时语言学。 2“小猫钓鱼”这个句子中的“小猫”、“钓”、“鱼”分别可以用“小鸡”、“吃”、“虫”来替换,这三组词相互之间的关系是(聚合关系) 。 3“瑰”单念时是阴平调,但在“玫瑰”中声调变弱了,念轻声,这种变化是弱化 。4词的组合有多种类型,例如“看了一本书”是述宾结构。5. 的主要特点是缺乏词形变化,但是词
21、的次序很严格,例如汉语、壮语就是孤立语 。 6汉语基本词汇中的一些词,使用了数千年,如“人”、“水”、“火”等,达说明基本词汇具有稳固性特点。7词义的概括性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具有全民性,这说明词义是没有阶级性的。 8书面语是口语的加工形式,所以它的结构比较严谨。 9语言的各个构成成分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其中词汇发展最快。 10语言融合的过程大体上是先出现( 双语 )现象,最后导致一种语言代替另一种语言,完成语言的统一。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C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A结构语言学B社会语言学C历史比较语言学 D转换生成语言学 2下列语言单位,只有A 是“他去年春天拍摄的
22、那部影片我去年秋天就看了两遍”这句话中的词组。 A去年春天 B我去年秋天 C他去年春天拍摄D那部影片我去年秋天就看了 3单纯词就是由一个A 构成的词。 A词根 B词干 C词缀D词尾 4下列各种说法只有B 是正确的。 A词义的模糊性说明词义是具有社会性的 B多义词使用不当会产生歧义,如“门没有锁” C“glass”的本义是玻璃,派生义指玻璃杯,这是隐喻 D. 同义词在修辞上具有对比作用,可以利用来突出对立面 5下列说法只有C 是错误的。 A. 语法的规则可以类推,但也有例外,如“wife”的复数不是“wifes” B混合语又叫克里奥尔语,它可以被孩子们作为母语来学习 C混合语只限于某社会集团使用
23、,缺乏广泛性 D“墨水”原指黑墨水,现指各种颜色的墨水,这种变化是词义的扩大四、综合分析题(共20分)1比较下列各组音位的区别特征。(6分) uy 舌位前后不同,M是后元音,y是前元音。 pt 发音部位不同,p是双唇音,t是舌尖前音。 sz 发音方法不同,s是清擦音,z是浊擦音。 2用严式国际音标给下面的汉字注音(4分) 说明:每个音节只要求写出元音和辅音,声调符号不用写出来。 必须掌握科技知识 4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词语(画线部分)的形态变化所表示的语法范畴。(4分) He buys many books. buys中词尾s表示单数第三人称,现在时。 books中词尾s表示复数。五、问答题(共4
24、0分) 1. 为什么说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答: 所谓社会现象是指那些与人类共同体的产生、存在和发展等活动密切联系的现象,语言就是一种社会现象。 语言又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社会现象可分为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两大类,任何一种社会现象,或者属于上层建筑,或者属于经济基础,而语言既不属于上层建筑,也不属于经济基础,具有全民性,没有阶级性,一视同仁地为社会全体成员服务。所以语言是特殊的社会现象。 2. 语言符号是一种分层装置,这种分层的核心是什么?其上层由哪些要素构成?各要素在数量上有何特点? 答: 语言符号作为一种分层装置,其核心是以少驭多,即由较少的单位组合成较多的单位。 语言符号的上层是音
25、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由语素、词和句子三级构成。 语言装置上层的三级在数量上的特点是增量翻番,由下一级组成上一级单位后,数量成倍扩大,如几千个语素构成几万个词,几万个词又构成无穷的句子。 3. “眼睛大”和“大眼睛”的语法意义有什么不同,是通过什么样的语法手段体现的? 答:“眼睛大”这种结构是陈述对象和陈述内容的关系,“眼睛”具有“被说明的对象这样的语法意义。 “大眼睛”这种结构是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其中“限睛”具有“被修饰”这样的语法意义。 同样的语法单位组成的结构,反映了不同的语法意义,这是通过不同的词序来体现的。 4举例说明基本词汇的特点,并简要说明这些特点之间的相互影响。 答: 基
26、本词汇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全民常用性,如“人、看、手、水”这些词不分阶级和阶层,全民都使用;二是稳固性,很少变化,如“人、山、火”这些词;三是构词能力强,如“地”可以构成“地址、地道、地理、土地、山地”等词。 基本词汇义的三个特点互相影响,它的全民常用性要求它保持稳定,同时也被用来构成新词,构词能力强使基本词汇在使用上更为普遍,这又强化了全民常用性。 5. 什么是共同语?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是什么? 答:共同语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通用的语言。 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就是普通话,它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位语法规范。6什么是双语现象?双语现象
27、随着社会的发展会出现怎样的结果? 答:双语现象就是不同民族的杂居地区一个民族(或其中的多数人)能同时讲两种不同语言的现象。 双语现象的发展有两种结果:如果两个民族向融合的方向发展,相互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其中一个民族就会放弃自己的语言,完成语言的融合;如果两个民族向分离的方向发展,那么它们就继续各说自己的语言,语言各自独立。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谓之不宜”的提出者是( C )A老子 B孔子 C荀子 D庄子2声音的强弱决定于( B )A频率的大小 B
28、振幅的大小C发音体的松紧 D说话的速度3语音中声带振动的浊辅音是(C )A乐音 B噪音C乐音和噪音的混合体 D纯音4舌尖前不送气清塞音是( A )At BdCts Ds5汉语北京话中,有的人把“一般儿大”(同样大)说成“一边儿大”,这种现象在语音学上叫( D )A同化 B异化 C弱化 D增音6把词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所依据的是( B )A音节的数量 B语素的数量C词的用途 D词的地位7“背黑锅”、“走后门”、“碰钉子”都属于( A )A惯用语 B谚语 C成语 D简缩词语8外语学习中,学习者往往会建立一种不同于母语也不同于外语而只属于个人的语言系统,这就是( D )A交叉语 B双语 C混合语 D中
29、介语9外语学习中,学习者的母语会对其所学的外语产生影响,这种现象叫( B )A语言接触 B语言迁移C语言混同 D语言杂糅10机器翻译可以分为四个层级,其中最高的一级是( A )A语境平面的翻译 B语义平面的翻译C句法平面的翻译 D单词平面的翻译11汽车司机行驶到路口,看见红灯就会马上停车,这是一种( A )A感性思维 B逻辑思维C发散思维 D推理思维12人大脑的右半球掌管( B )A语言活动 B直观动作的思维活动C抽象思维 D判断和推理13一般认为人大脑语言功能的临界期最迟是(D )A2 至3 岁 B6 至8 岁C9 至10 岁 D12 至13 岁14从语言形式本身看,双词句标志着儿童产生了最
30、早的( C )A语音能力 B语义能力C语法能力 D构词能力15在儿童语言获得过程的某一阶段,儿童说出的话很像大人打电报时所用的表达方式,这个阶段他们的语言被称作“电报式语言”,这个阶段是( C )A咿呀学语阶段 B单词阶段C简单句阶段 D复杂句阶段16小脑的主要功能是( C )A连接大脑左右两半球 B负责内脏功能C控制人体运动的平衡 D负责掌管记忆功能17最小的音义结合的语言单位是( B )A音素 B语素 C义素 D义位18文字起源于( B )A结绳 B图画C结珠 D穿贝19语言间亲属关系最重要的标志是( A )A语音对应关系 B词汇对应关系C语法对应关系 D文字对应关系20要确定几种未定的“
31、话”是属于同一“语言”的不同“方言”,还是不同的“语言”,应当依据( C )A说话者相互理解程度 B语言结构本身差异的程度C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认同感 D说话者的民族21.下列关于“语言”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语言系统是由多个子系统组合而成的B.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C.语言符号具有离散特征和线性特征D.语言符号的音义关系可以任意改变22.在二十世纪,对哲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产生重大影响的语言学流派是(C )A.历史比较语言学 B.心理语言学C.结构主义语言学 D.社会语言学23.下列元音音素都是后元音的一组是( B )A.u, B., C. i e D.o, a24
32、.下列辅音音素都是塞音的一组是( B )A.d, 1 B.b, k C.p, n D.t, v25. 从语音的社会功能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 A )A.音位 B.音素 C.音节 D.音渡26.句子语调的高低升降变化表现最为明显的是( C )A.句首部分 B.句中部分 C.句终部分 D.句首和句终部分27.汉语普通话中的“我”和助词“的”单念时发音分别为uo和t 而在实际语流中,“我的”发音是uod,这是语流音变中的( C )A.顺同化现象 B.逆同化现象 C.弱化现象 D.异化现象28.语汇是词和语的集合,下列关于“语”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D )A.“语”是所有词组的集合 B.“语
33、”的意义是若干词的意义的加合C.“语”是可以拆分的语言片段 D.“语”包括“固定词组”和“熟语”29.下列关于汉语词双音节化倾向的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区别多义词的不同义项 B.减少同音词C.减少同义词 D.调整词的韵律节奏30.英语“students”中的“-s”是( C )A.虚词语素 B.词根语素C.构形语素 D.构词语素31.从词的构造方式看,下列各项中属于复合词的是( D )A.木头 B.念头 C.苦头 D.山头3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词法手段的是( A )A.虚词 B.重叠 C.轻重音 D.词形变化33.法语动词“是”的直陈式现在时有6 种变化,比如“je (我)
34、suis (是)”,“il (他) est (是)”,“nous (我们) sommes(是)”等,这反映了法语中什么样的谓词属性范畴?( D )A.时 B.体 C.态 D.人称34.划分词类的最本质的标准是( A )A.分布标准 B.意义标准 C.形态标准 D.逻辑标准35.下列词类从大类到小类的归类,不正确的是( C )A.实词谓词动词及物动词 B.实词体词名词处所名词C.实词谓词助词时态助词 D.实词体词量词名量词36.下面词组中,结构类型与其他各组不同的一组是( D )A.年轻漂亮/朴素大方 B.我们大家/首都北京C.铁路民航/工人农民 D.贯彻执行/讨论研究37.下列成对的词语中,属
35、于相对反义词的一组是( D )A.成功失败 B.合法非法C.本地外地 D.勤劳懒惰38.下列句子的语义结构属于简单述谓结构的一项是( A )A.老王昨天买了一台彩电 B.李辉去图书馆借了一本书C.他觉得不应该这样做 D.他没接住小李传过来的球39.造成“北京人多”一句歧义的主要原因是( D )A.一词多义 B.不同的句法结构关系C.不同的语义结构关系 D.不同的层次构造40.下列关于音符来源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D )A.音符是从笔画发展而来的 B.音符是从记号发展而来的C.音符是从声旁转化而来的 D.音符是从意符转化而来的41.目前已知的最古老的拼音文字是( A )A.古埃及文字 B.古
36、希腊文字C.腓尼基文字 D.中国的甲骨文42.下列关于语言起源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D )A.语言产生于人类对外界各种声音的摹仿B.语言产生于人们的相互约定C.语言是人类有意识地在短时间内创造出来的D.语言是人类在长期进化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43.有一类词,它们的词义和构词方式都来自外语,构词语素则是本民族语言的,这类词属于( B )A.借词 B.仿译词 C.意译词 D.音译兼意译词44.下列关于思维和语言的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感性思维不一定借助语言进行 B.抽象思维有时与语言有脱节C.发散思维完全不需要借助语言 D.抽象思维以语言为主要工具45.在儿童语言获得的过程中,标志
37、着儿童产生最早的语义能力的阶段是( A )A.单词句阶段 B.双词句阶段C.简单句阶段 D.复杂句阶段46.下列词典中,属于语言词典的是( B )A.永乐大典 B.汉语成语小词典C.小学生作文词典 D.北京地名词典48.关于语言与言语的关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用文字记录下来的就是语言,用声音说出来的就是言语B.语言具有内在的一致的规律,而言语则不同,很难找到一致的规律C.语言是言语活动中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共同使用的部分,是均质的D.言语具有个人特点,因此不同于社会约定俗成的“语言”49.最早的比较全面系统地阐述“语言”一般理论的著作通常认为是德国学者( C )的论人类语言
38、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A.黑格尔 B.康德C.洪堡特 D.歌德50.元音音质的差别主要是由下列( B )决定的。A.发音体 B.共鸣腔的不同形状C.发音源 D.发音部位51.下列各组辅音中都是双唇音的一组是( A )。A. B.C. D.52.语音的本质属性是( D )。A.物理属性 B.生理属性C.心理属性 D.社会属性53.北京人把“分配”fn55pei51说成fm55pei51,这种语音变化形象是( A )。A.同化 B.异化C.弱化 D.脱落54.下列四组合成词中,( D )含有不成词语素。A.火车 B.热爱C.心疼 D.端详55.一般说来,前缀在构词中通常( B )。A.只改变词的具体意义、不改变词的词类B.只改变词的抽象意义、不改变词的词类C.只改变词的词类、不改变词的具体意义D.只改变词的词类、不改变词的抽象意义56.“一张上海”这句话表面上看起来是词语搭配不当,其实是“买一张去上海的车票”这句话在特定场所(售票处)对话省略。这种现象说明了( A )。A.语境对语法的作用 B.修辞对语法的作用C.语汇对语法的作用 D.语音对语法的作用57.“学习外语”和“政治学习”中的“学习”是( B )。A.边缘类的词 B.兼类词C.同音词 D.词性完全相同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