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双碳”目标下我国碳普惠制的探索与实践.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18337 上传时间:2024-01-17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碳”目标下我国碳普惠制的探索与实践.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双碳”目标下我国碳普惠制的探索与实践.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双碳”目标下我国碳普惠制的探索与实践.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35中国环境管理2023 年第 5 期1 我国“双碳”战略目标与绿色低碳转型发展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与此同时化石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快速攀升,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矛盾凸显。2020 年 9 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指出,中国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1。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明确,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人类活动中的碳排放量主要来自多种能源消耗等生产端和居民日常生活等消费端,其中,消费端碳排放已占到碳排放总量的 53%,实现“双

2、碳”目标,消费端碳减排不容忽视。2022 年 1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2,明确到 2030 年,绿色消费方式成为公众自觉选择,绿色低碳产品成为市场主流,重点领域消费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基本形成,绿色消费制度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基本健全。消费端碳排放过于分散、涉及面广、难以定量,而且取决于公众的消费意愿和行为,有很多难题需要突破。碳普惠或将成为推动公众、社区、中小微企业等自愿开展绿色低碳、资源节约行动的激励机制。2022 年以来,国家和地方层面均发布了大量碳普惠支持性政策。目前,已有约 20 个省份发布了碳达峰实施方案3,其中超过 2/3 的省份明确提出,将碳普惠机制

3、作为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 年 1 月,山东省印发实施山东省碳普惠体系建设工作方案4,深圳、上海等地也推出了基于“双碳”目标的碳普惠机制建设工作方案。2023 年 2月,在第二届中国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上,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发布了我国首个中国碳普惠发展与实践案例研究报告5。该报告对 39 个碳普惠平台(或碳账户)案例进行了综合分析和总结,提出促进碳普惠发展的策略和建议。预计到 2023 年,我国将会有更多类似的碳普惠机制建设工作方案出台,共同推进碳普惠体系的建设完善。本文首先梳理总结了国内外碳普惠制的探索和实践,与碳排放权交易制度进行对比,阐述了碳普惠制的内涵。其次,通过对国内

4、碳达峰碳中和管理平台、碳普惠平台建设现状的梳理,提出碳普惠平台建设的业务框架设计,对后续生活服务行业的平台场景接入进行分析、讨论。最后,结合碳普惠发展相关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为国内碳普惠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借鉴。2 碳普惠制概述与国内外实践探索2.1 碳普惠的定义与内涵碳普惠面向个人、家庭和小微企业,集中在生活消费领域,通过建立低碳行为正向引导机制,激活公众节能减排的积极性,推动绿色低碳全民行动6。碳“双碳”目标下我国碳普惠制的探索与实践景司琳1,2,张波2*,臧元琨2,孙新宇1(1.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陕西西安 710049;2.生态环境部信息中心,北京 100029)【摘 要】基于

5、我国“双碳”战略目标和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本文介绍了碳普惠制的定义、内涵及其与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区别,对国内外碳普惠制的探索、实践进行梳理,通过对相关碳普惠平台的分析研究,提出碳普惠平台建设的业务框架设计,对生活服务业场景接入碳普惠平台进行分析和讨论。针对当前我国碳普惠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为国内碳普惠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关键词】“双碳”目标;碳普惠制;碳普惠平台;低碳行为【中图分类号】X321;F120.4;F13/17【文章编号】1674-6252(2023)05-0035-08【文献标识码】A【DOI】10.16868/ki.1674-6252.2023.05.035作者

6、简介:景司琳(1999),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双碳”领域相关政策研究等,E-mail:。*责任作者:张波(1972),男,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生态环境大数据、环境系统分析、空间数据挖掘与决策支持等,E-mail:。36中国环境管理2023 年第 5 期普惠制运用财政支持、商业激励等手段,量化绿色行为控制碳排放,利用普惠性质的奖励突破以往单靠公众环保意识增强而激励不足的瓶颈,调动社会公众的积极性,真正起到以消费端的绿色改革倒逼生产端低碳转型的作用7,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碳排放权交易是将二氧化碳的排放权作为商品进行买卖,即排放少的企业可以将自身富余的碳排放配额出售,超额排放的企业可以

7、购买配额,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调节碳排放,引导市场主体节能减排。碳交易与金融市场结合日益密切,依托碳排放权衍生出的碳金融工具和产品,诸如碳信托、碳基金、碳期货、碳保险等逐渐丰富。碳普惠制与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减排目标一致,都是力争在减少碳排放的基础上推动经济发展和促进社会福利提升。但是两者存在区别(表 1),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约束力较强,通过半强制性的减排措施要求控排企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政府约束机制更严格8,实施对象目前集中在工业和能源领域,可能对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带来一定的压力,但同时可以激励企业采取更完善的环保措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全国碳市场可在未来适时引入有偿分配,逐步提高有偿分

8、配的比例9,构建“免费+有偿”的配额分配模式10。相比之下,碳普惠制的实施方式更灵活,涉及的减排领域更广泛,涵盖多个领域,主要面向社会公众,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环保意识的形成与普及。2.2 国内外碳普惠机制发展现状目前,碳普惠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一方面,碳普惠实践日益增多,不断推动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形成;另一方面,国际社会越来越关注消费端及个人生活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评估报告指出,通过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到 2050 年可以使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40%70%,是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选择。中国碳普惠发展与实践案例研究报告5通过对39 个碳普惠平台案例进行总结

9、分析,将当前的碳普惠机制分为政府主导和企业主导两类,本文在此基础上新增一类银行主导的碳普惠机制,并选择国内外最具代表性的碳普惠实践案例按照政府、银行、企业三种不同类型的主导方分类进行阐述。2.2.1 碳普惠核证自愿减排平台2015 年 7 月,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印发广东省碳普惠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在全国率先启动碳普惠制试点11,完成了碳普惠系统平台的建设工作,完善了 20 余项低碳行为的核算方法,向全社会发出低碳出行、低碳消费、低碳生活的倡议,逐步成为广东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的“金字招牌”。核证自愿减排量,即 PHCER,将在“PHCER 登记簿系统”发放,并可以参与到碳市场交易过程中,具体实施框架

10、如图 1所示。2022 年 11 月,“普惠易站”正式上线,以广东省中山市为试点示范地区,服务于中山市生态环境部门。中山市政府与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第三方核证机构多方协作,简化规范 PHCER 申报流程,实现申报服务全流程线上办理,推动碳普惠核证自愿减排量大规模申报及推广,助力区域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该平台旨在为广大碳普惠项目业主提供便捷的 PHCER在线“一站式”申报服务,完成核证、备案、碳交易流程,获得“售碳”收益。图 1广东省碳普惠制框架示意表1碳普惠制与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主要区别类别碳普惠制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理论基础环境行为与激励理论科斯定理实施对象社会公众工业企业,尤其是重点排放企业实施

11、侧重点促进消费端低碳生活方式形成促进生产端绿色生产方式形成激励约束机制自愿激励强制自愿37“双碳”目标下我国碳普惠制的探索与实践中国环境管理2023 年第 5 期2.2.2 银行碳普惠平台2.2.2.1 衢州个人碳账户2018 年以来,作为全国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衢州率先推出银行“个人碳账户”(图 2)。该账户以 18种日常生活场景为基础,包括节约纸张、用电用水、交通碳排放等,用于衡量个人绿色行为所减少的碳排放量。截至 2022 年 4 月,衢州碳账户体系已覆盖全市 233 万户社会居民。通过全方位应用碳账户的持续推行,预计“十四五”期间衢州市碳排放强度有望下降 19%12。衢州个人碳账户在已

12、有银行账户的基础上,根据统一标准的减排量分配规则,汇总个人碳减排行为数据,设立个人碳银行账户,将低碳行为的减排量转化为一定额度的“碳信用”或是“碳积分”,从而实现环境效益和碳账户权益转换并用于制定政府公共事业激励、商业优惠以及公益项目等其他用途13。中国人民银行衢州中心支行牵头主导衢州的个人碳账户试点,通过个人银行账户或个人碳账户进行低碳行为数据采集、环境效益折算以及碳信用激励,将绿色理财产品及服务和个人碳账户紧密挂钩,碳普惠试点成本较低。2.2.2.2 韩国光州市碳银行制度2008年,韩国光州市着手推行“碳银行”制度(图 3),具体做法有以家庭为单位发放“碳绿卡”,持卡人及其家庭成员在过去的

13、 6 个月内,如果与之前的两年相比,用水、用电、用气平均减少 5%及以上,即可获得一定数量的“碳积分”。除此之外,购买指定环保产品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旅游,也可获得“碳积分”。这些积分可用来购买绿色环保的家居用品,也可在国家公园内的景点或特定区域内享受折扣优惠。韩国光州“碳银行”项目的顺利实施,使其在世界范围内的知名度不断攀升。在光州的实践经验中,光州市政府起到重要的主导作用,一方面需要授权光州银行试点的各类权限,另一方面协调本地电力、天然气及自来水公司及时、准确上报家庭和个人的能耗数据,作为碳积分发放的基础。用户在缴纳水电气费用时,可根据所获积分兑换银行提供的现金和折扣优惠。该项目自200

14、8 年实施以来,已有超过 50%的参与家庭减少了水电气等资源的使用量,温室气体排放量逐年下降。2.2.3 企业碳普惠平台2.2.3.1 蚂蚁森林随着新技术的应用,许多互联网企业开始借助自身业态的商业优势,探索新型碳普惠商业模式,构建企业碳普惠平台,引导居民形成绿色生活方式14,其中以阿里集团旗下运营的支付宝“蚂蚁森林”最为典型。该项目自 2016 年 8 月在支付宝公益板块正式上线以来,基于支付宝 APP 在国内庞大的客户群体,凭借其丰富的低碳场景、简便的操作流程、有趣的好友互动模式等优势,已成为目前国内影响力较大的碳普图 2衢州个人碳账户示意图 3韩国光州碳银行制度流程示意38中国环境管理2

15、023 年第 5 期惠制实践项目。蚂蚁森林的运行流程如图 4 所示,大致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是前端与企业和商家商议合作共同创设多种特定的绿色低碳场景;第二环节是中端促进平台用户参与绿色低碳场景并根据环保强度获得相应绿色能量;第三环节是后端与公益社团组织合作,咨询并委托相关部门在沙漠、保护区等地域开展线下种树,反馈客户。具体而言,一是为开通该业务的支付宝用户提供对应的碳账户,同步记录绿色出行、减碳出行、循环使用、减纸减塑、高效节能等 5 大板块共计 34 种低碳行为;二是计算各种低碳行为的碳减排量,并根据系数转换成绿色能量,在算法基础上折算低碳行为;三是与环保基金会、公益组织合作,委托相关部门

16、为用户栽植树苗,以提升用户的公益参与感及植树满意度,达到对用户的激励作用。2.2.3.2 Joro 碳足迹综合服务软件公司2022 年底,美国碳足迹综合服务软件公司 Joro宣布获得 1000 万美元 A 轮融资,其公司出品的 APP于 2020 年 4 月上架美国和加拿大 App Store 和 Google Play 开放免费下载注册,用户可以将 Joro APP 与信用卡或借记卡进行绑定,同步消费历史,借此查看消费产生的碳足迹,如水电费、外卖、假期航班等,Joro从用户的碳补偿购买中收取 17%的交易费。根据 Joro官网资讯,2021 年全年 Joro 通过对用户产生的碳排放进行收费的

17、机制,平均降低了 21%集体碳排放量。具体运营时,Joro APP 会自动关注绑定信用卡的刷卡交易记录,通过用户的刷卡消息读取个人的交易项目、类别和金额,并估算每笔消费所造成碳排放量。Joro 采取 Carbonizer 独有的碳排放算法,根据不同产品的碳排放强度来进行碳排放估算。具体估算时,Joro 采用来自美国环境保护局(EPA)的经济与温室气体排放模型所提供的“386 个行业部门的每美元碳排放量估算值”,将用户交易记录与各产业单位货币排放强度(tCO2/美元)结合,根据权重得出最终的碳排放估值。除了计算每笔交易碳排量,为了有效提高个人减碳成效,Joro 还会定时调查用户在刷卡交易之外的生

18、活状况,包含饮食偏好、交通方式和家庭成员状况等,并以此为用户制订合适的减碳计划。2.3 我国碳普惠平台建设进展综述我国的碳普惠实施模式可以分为两种,即政府主导型和企业主导型。政府主导型以广东省政府的碳普惠制为代表,政府负责平台建设、制度推行和规则设计,公众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低碳行为获得碳币,通过参与优惠、兑换商品交易碳币,形成碳币的流通闭环。碳普惠体系能够和参与过程的个人及企业对接,推动节能减排绿色低碳理念的普及。目前,这种新型多元碳普惠机制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地方或大型活动碳普惠平台,如北京 2022 冬季奥运会的“低碳冬奥”、泸州市的“绿芽积分”、北京市的“绿色生活季”以及山

19、西省的“三晋绿色生活”等。企业主导型以阿里集团在“支付宝”平台上推出的“蚂蚁森林”项目为代表,由公司代表用户开展植树活动,以“能量”游戏为载体,以用户“种下一棵属于自己的树”“合种栽树”“认养保护区”等为激励手段,更具有娱乐性和趣味性。与政府主导的模式相比,企业主导的模式不涉及实物奖励,也不与碳排放交易机制对接。碳普惠发展的痛点问题在于:一是场景服务不足。目前各地推出的碳普惠平台主要应用于绿色出行、在线办理和物品回收这三种低碳场景。然而,城市碳普惠平台的运营主体众多,大多数缺乏自有的场景,无法提供持续的服务抓手。二是商业模式不合理。城市碳普惠需要长期的投资和运营支持,但市场上缺乏具有标杆作用的

20、商业模式,在许多领域缺乏成熟的回报机制,企业和投资方运营收入难以覆盖成本。三是存在大量“僵尸”平台。由于各地的碳普惠平台实行“积分兑换”制度,项目建设单位直接决定是否以及如何推出平台,许多地区投入大量资源,但平台的活跃度不高。四是减碳量存在算法问题。市面上大多碳普惠平台之间制定的减排标准并不统一,减排量计算方法不够严谨,减排量换算成碳积分较为随意,缺乏科学验证,减碳计量难以被认可,缺乏公信力。3 碳普惠平台业务框架设计根据碳普惠制度国内外现状分析,我国碳普惠平台业务框架设计应遵循以下思路:一是筛选低碳行为,通过建立碳排放核算机制、评估碳减排潜力等方图 4“蚂蚁森林”运行示意39“双碳”目标下我

21、国碳普惠制的探索与实践中国环境管理2023 年第 5 期式,确定符合条件的低碳行为;二是建设碳普惠公共服务平台,汇集低碳行为数据,开设碳账户,为企业或个人进行碳汇交易以及碳币流通提供集中统一服务平台,同时方便政府及监管机构进行核算管理;三是建立碳币使用及激励机制,通过建立碳币的发行和交易机制,激励企业或社会公众采取低碳行为,促进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碳普惠平台建立及业务框架设计激励机制的过程中,需要从强化数据管理及公开、提高市场透明度和流动性以及推动与其他市场的整合等多个方面谨慎考虑。碳普惠平台业务框架设计应强化碳排放量的核算和数据管理,确保碳排放量的准确性和公正性,同时也需要保障数据的安全,

22、做好保密工作,避免数据泄露和滥用,促进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和创新,为碳减排目标的实现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手段和渠道15。3.1 筛选并明确低碳行为明确将个人和家庭作为初期纳入试点的碳普惠对象,主要从餐饮外卖、单车出行、商超购物等场景出发,探索用户的减碳行为。在此基础上,打造出基于“碳账本”的低碳生活个人生态圈。同时,鼓励更多的低碳场景接入,鼓励政府机构、企业、社会组织等一起参与到这场公益创新中,为“全民低碳”提供更多的机遇。3.2 建设碳普惠公共服务平台3.2.1 实现低碳行为数据的接入对接入数据的范围进行界定,确定需要接入的数据类别及数据的描述,包括数据接入范围、数据更新频率等,实现平台互联互通、资

23、源共享等对接工作。对不同的数据提供方规定数据接入的方式,保证接入方式的统一,完善碳币自动量化兑换,将绿色出行、社会公益、低碳生活等低碳行为数据接入碳普惠平台。数据共享的实时性、数据接入的准确性以及各类平台接口对接的可操作性成为碳普惠平台建设的重点问题。(1)绿色出行数据。数据通过支付信息同步记录或是关联方式接口录入实现。以上海市绿色出行一体化平台“随申行”为例,这是国内首个超大城市出行服务数据平台,也是首个获取绿色出行碳减排量的官方 APP。“随申行”提供地铁、公交、轮渡等公共出行服务,还承担全市公共交通数据运营,从而用于计算用户出行的碳减排量。(2)社会公益数据。公益活动数据由智慧城市APP

24、 直接记录或是接入合作慈善行业的第三方数据平台,并同步对应到个人账户,如建立专项捐款账户,按照相应折算比例转换碳币。通过获取科学的决策数据,从而更加针对性地制定公益策略,采取公益行动,实现更加高效的资源匹配。(3)低碳生活数据。缴费数据可由支付信息直接同步录入,就医、回收等需要在碳普惠平台记录对应到碳账户中。例如,打开赣服通搜索“江西低碳生活”进入应用,在用户授权保证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即可开通绿色低碳场景,践行绿色出行、绿色就医、环保回收、绿色消费、共享资源、线上办理等低碳行为。3.2.2 碳账户开立及管理设立碳账户功能,通过碳普惠平台对各类碳账户的功能进行统计、分析和管理。一是数据应用,经授

25、权引入用户在公共交通出行、线上政务办理等场景的碳减排行为数据。二是用户体验,打造个人低碳生活服务体系,提升用户在低碳场景中金融服务体验。三是风险防控,数据使用遵循最小必要原则获取授权,采用数据监测及隔离保障数据安全。3.3 建立碳币使用及激励机制碳币是一种虚拟货币,用来激励企业或个人践行低碳行为,同时也方便在碳普惠平台内的交易和流通。因此,碳普惠平台需要建立碳币使用及激励机制,确定碳币的交易规则。即时地将碳减排量展示给用户,并结合现有或设计积分体系,进行奖励正循环。平台提供绿色生活场景,并运用互联网运营思维来提升活动吸引力,如设置低碳步行、垃圾分类趣味挑战赛、低碳答题活动、低碳环保金点子征集等

26、。用户通过完成每类场景的任务,可获得积分奖励并进行礼品兑换,以此践行绿色低碳的行为习惯。公共资源激励方面,政府部门可明确公共交通使用和充值、景区影剧院门票兑换、图书馆借阅、商场停车等碳币使用政策,适时扩大碳币享受公共服务优惠范围,将现有公共服务政策与碳普惠相结合,出台碳币兑换公共服务的相关指南和规定。商业优惠激励方面,类似餐饮、百货、医疗、通信等与大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企业商户,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成熟技术,结成低碳联盟,为大众提供商品优惠、流量兑换等增值服务16。40中国环境管理2023 年第 5 期4 碳普惠生活服务业场景接入2022 年至今,我国绿色金融蓬勃发展,随着碳普惠场景

27、不断增加,居民绿色消费意识持续提升。深圳市推出全国首个居民低碳用电碳普惠应用,涵盖绿色出行和低碳用电等场景,均能计入减碳总值,打开界面即可查询,各种绿色行为数据也将实现互通互认。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应对气候变化处建议:“未来可以与绿色的消费信贷相连接,为居民提供绿色金融方面的产品和服务,引导公众形成绿色生活消费意识,从而推动全社会建立绿色生产生活方式。”除了试点的碳普惠平台,上海首部绿色金融法规17于 2022 年 7 月正式上线实施,其中明确提到:“未来将建立区域性个人碳账户,鼓励碳普惠减排量进入上海碳交易市场。”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金融市场研究处表示:“把个人的一些零散的绿色低碳行为汇总加总量化

28、起来,据此提供一些服务,对我们引导全社会形成绿色低碳发展意识和绿色生活方式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表 2 展示了国内部分碳达峰碳中和管理平台,表 3 则对国内部分碳普惠平台的应用场景展开描述,多元化的碳普惠机制在实际应用中得到广泛认可,相关政策文件也对此提出明确要求。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1)18于 2022 年 7 月发布,中央网信办明确提出积极探索多元参与、可持续的碳普惠机制。2022 年10 月,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 2022 年度报告19,肯定各地政府探索开展具有创新性的自愿减排机制,即碳普惠机制,并激励全社会积极参与碳减排,并对多家机构推动建立“碳普惠合作网络”

29、的做法表示赞许,支持建立多元社会参与机制,以促进碳普惠更充分地落地实施。随着相关制度的完善,个人减排逐步从公益走向交易,有助于终端消费者改变消费方式,进而倒逼生产端低碳减碳。未来还将不断补充植入低碳场景、完善普惠机制消费者 C 端搭建,合作探索碳资产开发,推进碳普惠机制的成熟。国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将陆续开展碳普惠宣传推广系列活动,让大众切实感受到低碳行为的绿色权益,将绿色低碳生活理念融入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关个人碳账户的建设呈现两大亮点:其一,实现多场景集合。平台根据“成熟一个场景、纳入一个场景”的原则,基于标准和算法,利用数字技术打通了出行、快递、外卖、消费等各个场景,成为“数字碳中和

30、”的创新实践。其二,实现碳普惠和绿色消费表2国内部分碳达峰碳中和管理平台类别地区名称上线时间点亮功能能源 大数据检测 平台甘肃省智慧观碳决策分析平台2021 年 1 月覆盖重点碳排行业,监管已纳入全国碳交易配额管理的排放单位上海浦东新区智慧能源双碳云平台2021 年5 月整合多方系统平台数据,为政府部门、能源企业、用能客户提供能源碳监测、碳评估以及碳预测等功能江苏 连云港“碳测”平台2021 年8 月采集、监测、核算和分析企业碳数据,打造全链条融合的碳普惠平台浙江杭州能源双碳数智平台2021 年9 月纳入2 200余家单位,统计分析区域、行业的总体能耗情况浙江嘉兴能源大数据2021 年11 月

31、为用能企业刻画“碳画像”三色图内蒙古 自治区“双碳”管控平台2021 年11 月接入重点企业排放数据,支撑能耗双控、能源计量审查、两高项目监管等工作全周期 碳管理数字 平台20江苏镇江碳排放核算与管理云平台2014 年提供碳排分析管理、项目碳评估、碳排企业监管等功能杭州余杭“碳眼”区域双碳治理平台2021 年1 月监测能耗、碳排指标,实时分析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碳排占比江苏江阴能碳双控智慧管理平台2021 年1 月打通企业、政府的用能和碳排数据,实现碳盘查、碳管理、碳服务江苏无锡方舟“双碳双控”平台2021 年9 月构建数字碳管理体系,对能耗、碳排统计预警多元 场景应用 平台浙江湖州“双碳”云管

32、理平台2021 年5 月接入“城市数智管理平台”,用于政府对碳排放的整体智治和企业依托碳账户、碳效码、碳画像的节能改造杭州萧山“双碳”大脑2021 年7 月连接规模以上企业和公共机构,开发碳排放“萧碳码”浙江省“双碳”智治平台2021 年9 月接入“浙政钉”平台,精准管控能耗和碳排放,丰富碳跟踪、碳试点、碳考核等应用场景广东深圳“双碳”大脑2021 年11 月对内采集全市用电数据,对外对接市政府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山东省“双碳”智慧服务平台2021 年12 月平台围绕碳排放监测核算、交易、履约清缴,以区块链、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为支撑,开展全方位的“碳服务”资料来源于 https:/ 年第 5 期

33、的融合发展。个人碳账本探索实施全国绿色消费积分制度,为政府发放绿色积分提供衡量依据,使得绿色积分能够精准和及时发放,以兑换品、折扣优惠等方式将用户带到新的绿色消费场景,在供给端和需求端形成双向拉动,加快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形成。5 我国碳普惠平台建设的相关建议第一,因地制宜,应用尽用。我国大部分城市已经拥有自己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小程序和 APP,可以将碳普惠服务附加到现有应用程序中,实现一键访问。除了参考国内已有成熟的碳普惠平台,还需切实考虑当地的特点,整合区域低碳工作成果和资源优势,将生产生活各方面相关的绿色低碳行为转化为具体的项目指标和应用23。第二,增设场景,优惠多样。碳普惠平台利用自身录

34、入数据和外部接入数据,量化社会公众低碳行为减碳量,通过“碳币”或“碳积分”进行激励。碳普惠应用程序可以从个人和家庭节电行为延伸到更广泛的低碳行为和应用场景,开设各种优惠券项目,例如蛋糕优惠券、火锅代金券、手机流量兑换、手机话费兑换等,吸引不同年龄和职业的人群参与。第三,数据安全,重中之重。数据的传输、存储和查询过程中,存在个人隐私保护和数据使用限制等数据安全问题。数据安全存在隐患将直接影响公众参与碳普惠的积极性和持续性24。未来,碳普惠制度可能逐步与碳交易市场相互融合。在数据共享与整合方面,碳普惠平台和碳交易平台可以共享数据,通过数据的整合和分析,实现更精准的碳减排和碳交易;市场互通方面,未来

35、更多国家和地区将建立碳交易市场,两个平台之间的市场互通,将有利于企业或个人更加便捷地进行碳减排和碳交易。总之,碳普惠制度和碳交易制度的发展将更加多元化和开放化,二者的融合和发展将会在碳减排和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也需要更加严格的规范和管理,以便为企业和社会公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和支持25。参考文献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坚定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专访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 EB/OL.(2020-09-25).http:/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印发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的通知 EB/OL.(2022

36、-01-18).https:/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展改革委 生态环境部关于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的 通 知 EB/OL.(2022-07-07).http:/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政策解读|山东省碳普惠体系建设工作方案EB/OL.(2023-01-04).http:/ 碳 排 放 交 易.中 国 碳 普 惠 发 展 与 实 践 案 例 研 究 报 告EB/OL.(2023-02-26).http:/ 刘航.碳普惠制:理论分析、经验借鉴与框架设计 J.中国特色表3国内部分碳普惠平台平台建设方上线时间应用场景蚂蚁森林蚂蚁集团2016 年8 月通过公共交通、

37、在线生活缴费等行为碳减排量兑换积分,用于植树造林抚州“绿宝”碳普惠平台21政府2017 年10 月通过绿色消费场景获取碳积分兑换商品四川“早点星球”环保积分平台四川环交所2019 年7 月全国首个环保积分平台,通过公共出行积累环保积分,并进行实物兑换北京交通绿色出行一体化服务平台(MaaS 平台)阿里巴巴集团2019 年11 月通过公共出行积累碳减排能量,通过高德、百度等 APP收集在北京碳市场进行交易,返还参与者交易所得广州城市碳普惠平台政府2019 年12 月超过 20 种生活场景减碳量核算方法得到认证,部分行为碳减排量核证后纳入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进行交易成都“碳惠天府”绿色公益平台政府2

38、021 年5 月个人利用场景消费获取碳积分进行商品或服务兑换;企业开发碳减排项目,参与相应的公益活动完成碳消纳国家电投碳普惠平台国电投北京绿交所2021 年6 月首家企业碳普惠平台,用碳积分量化员工的个人低碳行为,以员工福利、电子商城折扣券等激励方式奖励员工青岛“青碳行”APP政府工商银行2021 年6 月核算用户公共出行的碳减排量,兑换成数字人民币江西省级绿宝碳汇平台22政府2021 年8 月通过步行、地铁、零碳会议、志愿服务、充电桩充电、智能垃圾回收等方式积累“碳币”深圳“低碳星球”政府、腾讯2021 年12 月通过腾讯乘车码公共出行积累碳积分,联通低碳行为数据和与碳交易市场42中国环境管

39、理2023 年第 5 期Practical Exploration on Chinas Carbon Inclusiv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Carbon Peak and Carbon Neutralization”JING Silin1,2,ZHANG Bo2*,ZANG Yuankun2,SUN Xinyu1(1.School of Management,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 710049,China;2.Information Center of the Ministry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

40、nt,Beijing 100029,China)Abstract:Based on the current“carbon peak and carbon neutralization”strategic goal and green low-carbon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definition and connotation of carbon inclusive,summarize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arbon inclusive and carbon emissions

41、trading system,and made a review of its practical exploration at home and abroad.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research of relevant carbon inclusive platform,the business framework design of carbon inclusive platform construction was proposed.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domestic carbon inclusive platform,t

42、he paper analyzed the scenario access of subsequent life services.In view of the current problems in Chinas carbon inclusive development,the paper put forward targeted policy suggestion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latform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domestic research and implementation on carbon incl

43、usive.Keywords:carbon peak and carbon neutralization;carbon inclusive;carbon inclusive platform;low-carbon behavior社会主义研究,2018(5):86-94,112-112.7 刘国辉,陈芳.碳普惠制国内外实践与探索 J.金融纵横,2022(5):59-65.8 生态环境部.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R/OL.(2020-12-31).https:/ 张希良,张达,余润心.中国特色全国碳市场设计理论与实践 J.管理世界,2021,37(8):80-94.10 张敏思,张昕,苏畅.

44、试点碳市场配额有偿分配经验及对全国碳市场的借鉴意义分析 J.中国环境管理,2023,15(1):48-54.11 史丽颖.广东省碳普惠制核证减排机制的应用及协同效应分析 J.低碳世界,2021,11(7):27-28.12 衢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小小“碳账户”撬动大变革衢州探索全域低碳转型发展新路径(上篇)EB/OL.(2022-03-10).http:/ 应兆祥.区域绿色金融改革探索浙江衢州的实践 J.中国金融,2021(8):94-95.14 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政研中心发布互联网平台背景下公众低碳生活方式研究报告EB/OL.(2019-09-09).http:/www.p

45、rcee.org/yjcg/yjbg/201909/t20190909_733041.html.15 万深玮,张勇花,刘嘉,等.碳普惠背景下森林碳汇产品公众购买行为激励模式设计基于理性选择理论与期望理论的整合探讨 J.中国林业经济,2022(4):85-90.16 钟达.基于智慧城市 APP 的碳普惠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J.科技视界,2019(2):208-209.17 上 海 金 融.上 海 首 部 绿 金 法 规 落 地,将 引 导 金 融 机 构加快转型 EB/OL.(2022-06-27).http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互联网信 息 办 公 室 发 布数 字

46、 中 国 发 展 报 告(2021 年)EB/OL.(2022-08-02).http:/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 2022 年度报告EB/OL.(2022-10-27).https:/ 邱巨龙,陈仁坦,陈霞.江苏省碳普惠机制路径研究 J.低碳世界,2020,10(11):6-7,10-10.21 李强.引导绿色生活,生态积分成效有多大?基于抚州碳普惠公共服务(绿宝)平台的政策设计和实施效果分析 J.中国生态文明,2021(6):65-69.22 周吉,许自豪,刘熙,等.江西构建“数智控碳”平台体系的思考与建议 J.中国国情国力,2022(6):40-44.23 王浩强.甘肃平凉开建西北首个碳普惠城市 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2(5):94-95.24 彭军霞,聂兵.碳普惠绿色通证生态模型研究 J.环境科学与管理,2020,45(5):20-24.25 郑馨竺.“以人为本”推进碳中和的路径创新与政策协同 J.中国环境管理,2022,14(1):5-6.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