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教育知识体系建构.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18306 上传时间:2024-01-1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教育知识体系建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教育知识体系建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教育知识体系建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 0 2 3年第5期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V o l.2 2 N o.5第2 2卷(总第1 2 8期)J OUR NA L O F S HAN GQ I U P O L Y T E CHN I CO c t.2 0 2 3 收稿日期:2 0 2 3-0 5-2 3基金项目:2 0 2 0年度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双高计划 背景下高职院校发展路径多样化研究 以广东省为例”(G D 2 0 C J Y 4 6);2 0 2 0年度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双高计划 背景下广东省 非一流 高职院校发展路径研究”(2 0 2 0 G X J K 5 9 6)作者简介:陈霞(1

2、9 7 8),女,江西泰和人,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外语外贸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教育知识体系建构陈 霞(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外语外贸学院,广东 广州 5 1 1 4 5 0)摘 要:“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教育发展如火如荼,却隐含着对知识忽略这一核心缺陷。高等教育的发展本质上是知识的积累和体系的建构,对“高等性”的追求成为高职教育知识发展的深层次动力。以知识建构为核心打造高职教育体系,必须对高职教育领域中不同来源的知识形成聚集与整合、以知识建构推动高职教育迈向“高等性”、以知识为核心引导高职教育形成“独特性”。关键词:知识体系;高职教育;“双高计划”

3、中图分类号:G 7 1 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 6 7 1-8 1 2 7(2 0 2 3)0 5-0 0 4 9-0 6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o f H igh e r V o c a t i o n a l E d u c a t i o n K n o w l e dge Sys t e m u n d e r t h e B a c kgr o u n d o f D o u b l e H igh P l a nCHE N X i a(G u a n g d o n g W o m e n s P o l y t e c h n i c C

4、 o l l e g e,G u a n g z h o u 5 1 1 4 5 0,C h i n a)A b s t r a c t:U n d e r t h e b a c k g r o u n d o f t h e D o u b l e H i g h P l a n,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v o c a t i o n a l e d u c a t i o n i s i n f u l l s w i n g,b u t i t i m p l i e s t h e c o r e d e f e c t o f n e g l

5、 e c t i n g k n o w l e d g e.S t a r t i n g f r o m t h e c o n n o t a t i o n o f k n o w l e d g e i n h i g h e r v o c a t i o n a l e d u c a t i o n,i t i s r e c o g n i z e d t h a t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h i g h e r e d u c a t i o n i s e s s e n t i a l l y t h e a c c u m u

6、 l a t i o n o f k n o w l e d g e a n d 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o f a s y s t e m.T h e p u r s u i t o f h i g h e r e d u c a t i o n h a s b e c o m e a d e e p-s e a t e d d r i v i n g f o r c e f o r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k n o w l e d g e i n h i g h e r v o c a t i o n a l e

7、 d u c a t i o n.T o b u i l d a v o c a t i o n a l e d u c a t i o n s y s t e m w i t h k n o w l e d g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a s t h e c o r e,i t i s n e c e s s a r y t o g a t h e r a n d i n t e g r a t e k n o w l e d g e f r o m d i f f e r e n t s o u r c e s i n t h e f i e l d o f v

8、 o c a t i o n a l e d u c a t i o n,p r o m o t e v o c a t i o n a l e d u c a t i o n t o w a r d s h i g h e r e d u c a t i o n w i t h k n o w l e d g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a n d g u i d e v o c a t i o n a l e d u c a t i o n t o f o r m“u n i q u e n e s s”w i t h k n o w l e d g e a s t

9、 h e c o r e.K ey W o r d s:k n o w l e d g e s y s t e m;h i g h e r v o c a t i o n a l e d u c a t i o n;D o u b l e H i g h P l a n 经过约5 0年的迅猛发展,我国高职教育已然形成庞大的规模,不仅占据了高等教育一半以上份额,而且出现了一批发展程度较高、办学实力较强的高职院校。这些院校是当前“双高计划”建设校的基本来源。继国家“示范校”“骨干校”“优质校”以及之后“双高计划”的相继实施,高职教育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面临着新起点。但“高水平”院校和“高水平”专业

10、的建设,并非仅仅建构在规模与数量、实力与层级等硬件标准之上,更取决于结构、质量、水平、声誉等软件标准,以及在正确路径基础上94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 0 2 3年持续地累积。如以发展历史久远、制度逐渐成熟完善的普通高等教育为参照,高职教育尽管在较短的时间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但依然无法改变两个重要事实:一是这种改变的动因更多地来自行政的推动,而非教育自身的内在动因。以市场人才需求为主要动力的发展态势尚未形成。二是这种改变更多地表现在外在形态层面,并未深入到深层次的内在形态。比如,涉及核心要素的知识体系建构,就并未出现在“双高计划”评价指标之中。换句话说,即使如“双高计划”这种高层级的政府推动计划,

11、也改变不了其“项目”的本质。作为项目,其申报与验收,均建立在具有可操作性的成果与指标的堆积与比较上。即便如此,“双高计划”中“高水平”目标的提出,为深入探索高职教育知识体系的意义与价值提供了展示的空间。一、现行高职教育的核心缺陷:缺乏对知识应有的关注(一)知识并未受到应有的关注当前高职教育中,知识并未受到应有的关注,主要表现有三:一是从知识的来源看,构成教学内容主体的知识,其来源依然是学科体系。而产业链知识与高职教育之间,仍然缺乏必要的通道。这种封闭主要体现在高职院校与产业链的阻断、高职院校的行政体系与产业市场体系的隔离、高职教育与社会的分割。从表面上看,虽然当前高职教育校企之间合作呈现繁荣景

12、象,各种口号、案例不断涌现。但以公办为主的高职院校,其办学经费主要来自财政拨款,院校人员由政府人事掌控。高职教育实际上形成了自我循环系统,企业对高职院校发展的实质性影响不大。高职院校的封闭性衍生出行政化,院校形成封闭的稳定结构。这种状态下无法产生出新的知识,只能照搬或者复制旧的知识。二是从对知识的整理看,高职教育尚未形成有效的知识整理平台。知识碎片化,自我更新能力不足。高职教育基于其显著的职业性特征,构成高职教育的知识应主要来自产业链。这种来自一线的实践性知识,游离于现行学科体系之外,具有程序性、隐性、实践性特征,更多地体现在实践操作和经验层面,难以通过文本的形式加以保存与传播。这种知识脱离学

13、科体系、贴近经验体系,以至于给主要来自普通高等教育体系的高职院校师资,也带来了很强的疏离感。三是从 对 知 识 的 投 入 看,伴 随 着“中 国 制 造2 0 2 5”战略背景下政府对高职教育投入的增长,不少高职院校建立起规模庞大的实训基地、实训室,引入大量先进设备,硬实力得到显著增长。但在知识体系建构上的投入明显不足。首先,在理念上不重视对知识的研究。我国长期处于世界产业链低端的现实,导致高职教育定位低下,从而缺乏创新、经营知识的内在意愿。长期以来,为突出所谓实践特色,摒弃学科体系,矫枉过正,把对知识的整理视为普通本科院校的专利。其次,高职院校教师主体主要来自普通高等院校,缺乏企业经历,难

14、以将产业链知识融入教学。教研活动往往以传统的学科样式进行,从而大大降低了院校投入的意愿。最后,教研投入周期长、投入大、绩效难以评价,不如购买设备简单、高效。这些原因极大阻碍了高职院校在知识创新方面大规模、持续性地投入。(二)对知识的忽略造成的深层次负面影响对知识体系的忽略,对高职教育发展产生了三大重大影响:一是导致教学与课程内容陈旧、脱离实际,体系零碎、低效。我国高职教育是在中等职业教育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约5 0年的历史。最初的高职教育并无系统的知识体系,更多的是职业技术与技能的碎片化积累。在知识层面,与真正的“高等教育”相比,无论数量、质量、结构上均相距甚远。同时,因为缺乏必要的参照,在建立

15、初期,其体系基本上是按照普通高等教育样式建构起来的。高职教育建立以来,一直探索建立自身独立的体系。但由于受体制、理念以及发展程度的影响,直到今天,高职教育教学无论体系还是内容,本质上仍然摆脱不了普通高等教育模式的窠臼,依然带有浓厚的普通高等教育色彩。表现在知识理论化逻辑强大,脱离市场与职业逻辑,在这种知识基础上形成的教学与课程,大大影响了高职教育目标,并呈现出整体上的低效。05第5期陈霞:“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教育知识体系建构二是导致高职教育丧失了知识协同创新的可能。高职教育缺乏自主知识体系,无法与外部知识形成必要的交叉融合,从而丧失协同创新的可能性。伴随着社会发展的精细化趋势,协同创新成为教

16、育发展的基础性路径。在所有的协同中,校企协同构成最核心的要素。当前,校企合作的浅层化和空洞化,表面上是因企业对合作缺乏兴趣以及政府着力不够,但实质问题在于高职院校并未建立起协同的知识基础。校企合作本质上是知识的共享与交流。缺乏知识的基础,合作必然陷入空洞化。由于知识体系的缺失而带来的自主性缺失,使高职院校更倾向于按照行政部门发布的指令进行办学。这有助于保证高职院校的平稳发展,同时规避市场机制下改革带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但是,行政部门的指令,很大程度上是原则性的、宏观的,并非总是符合教育规律,难以满足市场机制下不同高职院校具体的、多样化的发展需求,更难以满足瞬息万变的产业需求,从而使高职院校无法

17、从教育规律和市场需求的视 角对本校 发展做出 合 理 的 规 划 与治理。三是导致高职教育在竞争中逐渐失去了话语权。知识体系承担着认识、说明、解释、分析自我的使命,具有重大的话语权功能。目前,对高职教育的研究,对高职教育传统和现实经验的解释权,基本上掌控在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科话语体系中。高职教育缺乏一个可以自我言说的知识体系,从而无法对自身的优秀实践做出必要的自我认识、说明、解释、分析。这必然极大地制约着高职教育的影响力和内驱力。因为缺乏独立的知识体系,高职院校管理者、研究者、师资,均无法对高职教育发展中的现象进行清晰、准确、有效、独立的判定与解析;对高职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海量、复杂问题束

18、手无策;对高职教育发展趋势认识不清,缺乏前瞻性,从而在战略制定和路径选择等重大问题上趋于保守。二、高职教育的“知识”意蕴大专、本科、研究生等作为层级概念,反映的是高等教育的外壳。高等教育本质上是一个以课程为标志的知识体系。高等教育的高等性,集中体现在其所蕴含知识的水准以及知识的体系化程度。(一)高等教育的发展本质上是知识的积累和体系的建构人类很早就认识到,教育与知识密不可分。在教育体系中,知识起着基础性作用,是教育生产过程的原材料。所谓教育,就是对知识的传授与创新。知识构成是区分教育类型本质差异的核心要素1。早期人类社会知识总量少,缺少分化。因此,当时的教育,就是传授所有的能够见诸书本或者口耳

19、相传的知识。教育的科目较少。近代以来,伴随着知识总量的爆炸式增长,知识逐渐走向专门化,教育也随之分类。任何一种教育类型无必要也不可能传授所有的知识。因此,对知识做出选择并按照符合学生认知特征规律的逻辑进行有效编排,成为教育的基础性工作。知识专业化的优势有二:一是有利于培养出专业化人才,适应社会发展日益多元化、精细化的需求;二是形成教育类型的进入门槛和技术标准,形成垄断性优势。因此,在教育“传道、授业、解惑”的表面下,其本质上就是通过对知识的加工、整合、创新,最大限度开发出知识的价值,并转化为优质的人力资源,使之成为高附加值产品。任何一种教育发展到成熟阶段,皆体现出对知识进行精细化加工的内涵式发

20、展特征。这种对知识进行的精耕细作,最终形成品牌,是教育发展到高级、成熟阶段的重要特征。高等教育作为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门化的教育类型,其发展与演化的过程,反映出知识从混沌不断走向精细化、专门化以及体系趋向完善的过程。从最早的中世纪大学算起,这个过程持续了漫长的岁月。当时的大学只有教学功能,基本科目是文、法、神、医,主要培养贵族和官吏。知识主要为上层服务,是大学与社会发展脱节的真实写照。大学成为远离社会中心的象牙塔。第一次工业革命基本上与大学无关。“工业革命的黑烟终未能渲染大学围墙”2。1 9世纪四五十年代,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程,知识急剧拓展。大学敏锐地把握住了这一时代的脉搏,科研成为

21、与教学并行的高等教育两大职能。基于此,大学继而在结构上发生了革命性变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学科得15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 0 2 3年以急剧扩展。大学开始从象牙塔迈向社会中心。1 9世纪上半叶,大学在美国实现了知识从古典性向实用性方向的重大延伸,出现了农学、工程、商学、法学、医学等实用性学科,直接为社会服务成为教学、科研的第三个功能3。可以说,大学的发展和演化过程,本质上就是知识总量不断增长、知识结构不断优化、专业化程度不断提升,进而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高职教育也会经历同样的历程。(二)对“高等性”的追求成为高职教育知识发展的深层次动力高职教育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属于另一类型的高等教育,迄今

22、仍存在激烈争议。对该问题的探讨,对高职教育具有重大意义,决定着高职教育未来发展的顶层设计。从国内外对比的角度看,所谓高职教育并无国际性 标 准。比 如,独 立 于 普 通 高 等 教 育 之 外 的是(多科)技术学院(欧洲)或者社区学院(北美)。这类学院具有本科(多见于欧洲、日本、台湾地区)和专科(多见于北美)类型。这些院校主要为企业或者社区服务,一般被称为技术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说,高职教育未必要发展成为“高等”教育。现行的大专也有成功范例。但在我国,情况有很大的不同。一方面,高职教育由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所推动这个过程较为缓慢;另一方面,高职教育上升到国家发展的战略层面而被各级政府不遗余力

23、地推动。这正是高职教育在较短的时间内发展迅猛的重要原因。在这个双重推进的过程中,高职教育发展成为高等教育的趋势不可逆转。原因有二:一是不少高职院校在艰难的探索中,取得了重要的办学绩效,例如,在就业率、教育质量等重要办学指标上均超越了不少具有本科层次的普通高等院校。这促使高职院校在逐渐形成自身独特性的同时萌生了独立性,对高职教育自我意识的形成产生巨大影响。二是入学人数的逐渐减少和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对高等教育形成了整体性压力。更高的办学层次意味着更多的拨款、更好的社会声誉、更优质的生源以及更强的师资吸引力。这种竞争既体现在现行高职院校之间,也体现在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大学之间。可以说,高职教育寻求

24、跻身高等教育的意义,已经上升到攸关生存与市场淘汰的层面。这样,高职教育发展成为真正的高等教育,就具有了深厚的内在与外在动因,并成为推动高职教育关注知识、建构独立高效知识体系的深层次的内在动力。三、以知识建构为核心打造高职教育体系(一)对高职教育领域中不同来源的知识形成聚集与整合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持续完善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的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的知识形态及其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和革命性的深刻变化,正在从高深知识、学术知识和经验知识等传统理论形态向普惠知识、技术知识和实践知识等现代科学形态过渡与转变4。高职教育领域与产业领域高度融合。研究表明,产业链具有生产、创新知识的功能。大量的实践性知识

25、来源于产业链。这些知识大量存在,却因为类型与形态的差距而未能进入现行学术体系。这就为高职教育的科研与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高职教育领域充满着大量的实践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是一种未经现行学科体系整理的知识,具有隐性、程序性的特征。这种知识的基础理论部分可能来自现有的学科体系,但主体来自产业链一线毋庸置疑。同时,高职教育并非与传统的学术体系毫无关联。作为一种体系,构成高职教育底层金字塔底端的,必然是基础知识和技术。这个部分由传统学术体系去填补。从这个底层出发,在与产业链的交叉融合中,传统的学术性知识经过产业链的洗礼,其功能与性质发生了变化,学术性逐渐消退,应用性、实践性进一步增强。一种有别于传统学术

26、逻辑的新的知识逐渐形成。(二)以知识建构推动高职教育迈向“高等性”既然高职教育已经或者即将成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就应按高等教育的普遍规律和内在逻辑建构新的教育体系。首先,形成高深学问意识。传统的观念认为职业教育面向低端产业,无须寻求学问,甚至认为要尽可能防止学问意识对职业能力的25第5期陈霞:“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教育知识体系建构阻碍。这是对“学问”一词的偏见。学问可以是知识,也可以是技术、技能。所谓高深学问,是指那种具有很强的专业门槛、具备一定复杂性、能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关键性问题做出解释和解决,从而产生很高的市场价值的学问。缺乏这种高深学问的积淀,高职教育就很难被称为真正意义上的高等教

27、育。其次,形成知识(技术、技能)的创新能力。在信息化推动下,知识(技术、技能)发展迅猛,更新和老化速度加快。没有持续不断的创新,所谓的高深学问将很快落伍。知识创新建立在对知识进行整理的基础上。普通高等教育通过学科和学术活动实现了知识的更新。高职教育在这一点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最后,进行全面教育。摒弃传统地专注于职业技能训练、完全排除素质教育的弊端,高职教育亟须认识到人文素质与专业素质之间巨大的相互促进功能,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不能满足于简单的技术能手或者专业人士,更要在此基础上锻造出合格、优秀的社会公民。要达到以上三个标准,必须充分地认识到高职教育属于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同时

28、也不可能超越高等教育的共通性。高等教育教学、科研、为社会服务的功能,是经过漫长的演化而来,受到历史的检验,具有深刻的内在逻辑,反映了高等教育的内在规律。这点在强调高职教育独特性的当前特别重要。(三)以知识为核心引导高职教育形成“独特性”高职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其对独特性的寻求。这点在高等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当前越显清晰。因此,打造出一种具有同等层次但类型独特的高等教育,就成为现行高职教育的战略选择。毫无疑问,知识体系构成了这个宏大战略的核心命题。围绕什么样的“知识”建构体系?从这个逻辑起点出发,可以从两个角度建构高职教育的知识体系。一是实用性方向,二是市场化方向。二者分别衍生出不同的子系统。所谓实用

29、性方向,就是区别于传统高等教育知识按照学科体系加以建构、最终与现行学科体系融为一体的内在逻辑,按照知识的实用性逻辑建构知识体系。实用性逻辑特点是摒弃传统的学科体系,按照有用性逻辑对知识进行重新编排和整合,从而形成新的知识体系。这种知识可以跨越不同学科,形成交叉融合;可以有各种不同的类型与形态,形成多样化的组合。这样,同样的知识基础衍生出不同的发展方向,从而形成不同类型知识的聚集。所谓市场化方向,就是按照产业需求的逻辑建构知识体系。在现有体系完整的学科体系以及大量存在的零碎的实践性知识聚集基础上,打乱原有的配置,按照职业的内在逻辑,建构知识框架,采集各种知识,按照职业的路径建构起完整的职业知识体

30、系。这里的知识可能来自现行学科体系,也可能来自产业链。按照有利于职业需求的逻辑重新建构体系。这种逻辑指导下的知识体系建构思路,体现出三个重要意义:一是充分表明知识体系并非先天存在,知识更多地体现为用以建构“教育产品”的“原材料”;知识并非目的,而是手段,可以通过重新整合建立起具有更高适应性的体系。二是市场方式贯穿知识生产销售的全过程。如为知识的生产提供方向。当前,当代社会存在海量知识,但并非任何知识都是有用的,知识的掌控需要成本。此时市场可以作为一种调节的手段,遴选出对高职教育有效的知识,从而实现高职教育的最高性价比。如为知识生产过程提供路径。可以通过市场方式为高职 教 育 知 识 生 产 集

31、 聚 资 源,包 括 优 质 的 师资(生产者)和优秀的生源(服务对象),为知识使用与销售提供场所。此时的知识,更多地体现为一种商品,其通过市场规律进行运行,在流动中实现知识的最大增值。四、结语“双高计划”提出的“高水平院校”和“高水平专业”目标,体现了知识体系建构的重要意义与价值。教育最核心的要素即为知识,教育因知识的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类型。高职教育因知识的高等性和独特性而构成其高等教育大厦的根基。同时,知识只有体系化才能焕发出最大的效能,知识只有在不断创新中才能保持生动的活力。这正是“双高计划”所应真正关注的要素。没有以对知识的关注作为起点,所谓的高水平必然缺乏坚固的根基,面临随风而坍塌的

32、风险。35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 0 2 3年注 释:根据教育部最新的2 0 2 1年教育统计数据,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和高职院校数分别为1 2 3 8所和1 5 1 8 所,在校生人数分别为1 8 9 3 1 0 4 4人和1 6 0 3 0 2 6 3人。2 0 2 1年1月份,教育部相继颁布 教育部印发 (试行)(教职成厅2 0 2 11号)、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试行)(教发2 0 2 11号),对本科高职的标准进行了初步设定。所谓高职教育,实际上是指高职教育课程。课程是对知识的编排。凡是实施高职教育课程的就是高职教育。这样就可以解释为何普通高等院校也可以实施高职教育;高职院校也可以实

33、施普通教育。根据联合国的教育分类规范,职业教育一般分为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两种。前者类似我国的高职教育,后者类似我国的中职教育。如同所有的个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一样,企业也会在自己的运行过程中,即日常实践中,有意和无意地产生出大量的实践性知识(包括经验性知识),前者如管理性知识,包括管理的规章制度等;后者如人际关系知识等,这类知识构成所谓“缄默知识”的主要部分。见:刘凤元:高等职业教育知识生产初论,载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 0 1 4年第5期。参考文献:1 刘彦文.教育的抽象本质与具体本质J.教育学术月刊,2 0 0 9,2 6(1):4 2-4 6.2 潘懋元,王伟廉.高等教育新论M.福州:福建

34、教育出版社,1 9 9 5:3.3 丁学良.什么是一流大学J.中国大学教学,2 0 0 2,2 4(4):3 6-4 1.4 刘凤元.高等职业教育知识生产初论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 0 1 4,3 0(5):2 3-2 6.责任编辑 微 雨(上接第4 8页)参考文献:1 刘沛林.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留住乡愁”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地理研究,2 0 2 0,3 4(7):1 2 0 5-1 2 1 2.2 彭冲,陈乐一,韩峰.新型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的时空演变及关系J.地理研究,2 0 1 9,3 3(1 1):2 0 0 5-2 0 2 0.3 王新越,宋飏,宋斐红,等.山东省新型城镇化的测

35、度与空间分异研究J.地理科学,2 0 1 8,3 4(9):1 0 6 9-1 0 7 6.4 姚士谋,张平宇,余成,等.中国新型城镇化理论与实践问题J.地理科学,2 0 2 1,3 4(6):6 4 1-6 4 7.5 宋连胜,金月华.论新型城镇化的本质内涵J.山东社会科学,2 0 1 6,3 0(4):4 7-5 1.6 曹文明,刘赢时,杨会全.湖南新型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 0 1 8,3 1(2):1 5 5-1 5 9.7 卓德雄,曾献君.福建省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及测度:基于T o p s i s改进的因子分析模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 0 1 8,3 9(2

36、):2 2 1-2 2 9.8 刘静玉,刘玉振,邵宁宁,等.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的空间格局演变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 0 1 2,3 1(5):1 4 3-1 4 7.9 赫金鸣.东北地区新型城镇化对策研究J.黑龙江社会科学,2 0 1 4,2 5(1):7 7-8 0.1 0 张改素,丁志伟,胥亚男,等.河南省城镇体系等级层次结构研究:基于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战略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 0 1 4,3 3(1):4 6-5 1.1 1 杨洋,王晨,章立玲,等.基于国家规划的新型城镇化状态定量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以山东半岛城市群为例J.经济地理,2 0 1 5,3 5(7):5 1-5 8

37、.1 2 王际宇,易丹辉,郭丽环.中国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 0 1 5,3 4(6):6 4-6 6.1 3 刘轩,岳德鹏,马梦超.基于变异系数法的北京市山区小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J.西北林学院学报,2 0 1 6,3 1(2):6 6-7 1,2 9 4.1 4 厉彦玲,朱宝林,王亮,等.基于综合指数法的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测绘科学,2 0 0 5,3 0(1):8 9-9 1,1 1 1-1 1 2.1 5 陈红娟,孙桂平,石晓丽.基于G I S的京津冀地区新型城镇化水平时空格局演化J.生态经济,2 0 1 6,3 2(8):7 3-7 7.责任编辑 亦 文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