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山东省新人教版历史高三单元测试3
必修1第3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英国《权利法案》是对《大宪章》的继承与创新。其“创新”主要表现在( )
A.限制国王的权力 B.确立君主立宪制
C.形成了两党制度 D.确立责任内阁制
2. 在香港回归时,英国王储查尔斯代表英国参加了香港政府权力交接仪式。这说明( )
A.英国王室仍然行使外交权力 B.英国王室的政治地位有所提高
C.英国王室可以替代内阁和首相 D.英国王在对外交往中代表英国
3. 在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过程中,1701年颁布的嗣位法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法规定,国王所作的任何决定必须由同意该决定的大臣签署方能生效。这一规定的目的在于( )
A.防止国王独断专行 B.扩大议会的权力
C.加强国王对内阁的控制 D.扩大国王的行政权
4. 有学者认为“如果估计到当时世界上包括欧洲在内正在盛行君主制度的话,……不能不说美国联邦宪法是一个伟大的创举”。这一“伟大创举”是( )
A.实行政党政治 B.实行联邦制
C.实行民主共和制 D.创立内阁制
5.君主立宪制下的英国国王和美国总统都可以进行的政治活动是( )
A.否决议会(国会)制定的法律 B.处理国家重大事务和日常事务
C.代表国家参与外交活动 D.当与议会发生矛盾时有权解散议会
6.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最终击败共和党对手麦凯恩,成功当选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非洲裔总统。下列关于美国总统选举说法正确的是( )
A.每七年选举一次 B.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C.1787年举行了第一次总统选举 D.1860年以后民主党和共和党左右总统选举
7.下列宪法中,首次规定司法权与行政权、立法权分离的是( )
A.英国《权利法案》 B.德意志帝国宪法
C.美国1787年宪法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8.一学者这样评价某国政治制度演进:“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俱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
温和中包含着刚健,渐进中累积着大步。”他评价的是( )
A.英国君主立宪制 B.德国君主立宪制
C.美国总统共和制 D.法国共和制
9. 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下列违宪的一项是( )
A.总统是国家权力的重心 B.行政机关官员兼任国会议员
C.总统统率陆海空三军 D.联邦法院的法官除非渎职任职终身
10.“没有中世纪的废墟挡路。……一开始有历史的时候已经有了17世纪形成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因素。”反映以上历史发展特点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11. 1877年3月,《社会和宗教卫报》透露了君主派的杀机:“香榭丽舍宫从来没有把1875年宪法放在眼里。……麦克马洪元帅正在等待宣布结束(共和制)试验的时机……以后,他再也不许(共和派)越雷池一步了。”其中的“宪法”是
A.《德意志帝国宪法》 B.《美国1787年宪法》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宪法》
12. “德国虽设议院,但贤明皇帝在上,议院之权薄弱”,这句话说明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 )
A.浓厚的封建色彩 B.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C.民主性 D.浓厚的军国主义
13. 以下内容摘自某书目录:“《权利法案》的诞生”“美国总统的选举”“议会的作用及其在现代的变化”“西方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迥异于东方的司法制度”。据此判断该著作的书名是( )
A.《东西方政治制度比较》 B.《近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
C.《西方国家政治制度》 D.《西方国家政治经济制度》
14. 19世纪70年代,德、法两国相继颁布了新宪法,两部宪法内容的共同之处是( )
A.国家元首独掌行政大权 B.国家元首对议会负责
C.国家元首任命内阁成员 D.议会完全行使立法权
15.英法美德四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的共同点不包括( )
A.都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基础 B.都有利于本国近代化的发展
C.确立的途径都相同 D.议会都拥有立法权
16.英国女王伊利莎白二世是英国国家的象征,但议会掌握国家的实际权力。这一政治体制确立的依据是 ( )
A.《权利法案》 B.《1875年宪法》 C.《1787年宪法》 D.《民法大全》
17.美国制定了《1787年宪法》的主要目的是 ( )
A.加强中央政治权力 B.协调当时各种社会矛盾
C.确立三权分立的立法原则 D.确保国家摆脱殖民统治
18.英国历史上曾是世界性的大帝国,不少史学家认为,英国在走向大国的过程中,制度的创新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英国创立的制度 ( )
A.创立君主立宪政体 B.开创自由贸易制度
C.建立现代工厂制度 D.开创国家干预经济模式
19.著名学者钱乘旦先生认为:“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证社会有宽松、和平的环境,让人们追求个人的目标,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能力。”就此理解18世纪英国领先世界的最大优势在于 ( )
A.海外贸易 B.和平环境 C.地理位置 D.宪政制度
20.大卫是英国下议院议员,关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他津津乐道。你认为他的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 )
A.“《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君主立宪制基本确立”
B.“国家元首可以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外行使一定的权力”
C.“它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
D.“我国君主立宪制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责任内阁制”
21.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17 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 ( )
A.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航海条例》加强了海外贸易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
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海上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22.右图为近代某国国家结构及运作示意图,其所示政体的理论依据是 ( )
A.天赋人权学说
B.三权分立学说
C.人民主权说
D.社会契约论
23.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确立了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是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学说第一次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较好的贯彻。这种机制不包括
( )
A.各州和联邦政府之间的分权制衡 B.联邦政府的立法、行政、司法三部门间分权制衡
C.国会参众两院对立法权的分权制衡 D.白人、黑人在国家权力分配中的分权制衡
24.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对进出口货物征收任何进口税或关税”;“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或战舰。不得与他州或外国缔结协定或盟约”。这些规定体现的原则是( )
A.共和制 B.联邦制 C.分权制 D.“权力制衡”
25.美国总统要在国会发表学说解释庞大的军费开支,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 ( )
A.总统对议会负责 B.议会掌握立法权
C.军费数量太大,引起整个世界的不满 D.议会掌握联邦财政
二、非选择题(50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冲突中的融合是社会发展的一种模式。在这种模式中,相互制约的历史传统通过冲突而达到融合,在融合中超越传统,从而完成变革,产生新的政治制度。“光荣革命” 就是这种模式的极好的先例,……“光荣革命”既是传统的沿袭,又是变革的手段……
——《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材料二 乔治三世(英国君主,1760—1820年在位)个人统治的确立表明……王权复兴,内阁名存实亡,政党被视为大逆不道,“爱国君主”论在很大程度上已成现实。此时,“国王的政治优势已牢固地建立起来,他的意志就是对大臣的法律,而大臣在议会两院中都拥有压倒多数……人民与议会的争端消失了,这是一个政治上的冷漠时期。权力平衡的重心,在沃波尔内阁时,是由上院滑下下院,现在却是从议会滑向君主”。
——《美国政治史》
材料三 “不过在从资产阶级革命,1688年政变以后,一直到十九世纪初叶,这一百多年间,英国的政治制度、议会制度还远没有资产阶级民主可言,议会的地位上升了,但是议会的成份并没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改变,议会还一直把持在土地贵族、王权的手里,贵族们独霸议会的这个局面是从中世纪一直沿袭下来的。1688年的妥协,并没有改变这种政治力量的对比。……”
——程西梅
材料四 1832年6月,英国通过议会改革法。其重要内容之一,是调整选区和重新分配议员名额,有143个衰败选区或被取消,或减少了议员名额,在新兴的地区和工业城市新设了40多个选区,使工业资产阶级能够向议会选派代表。另一个重要内容是放宽选举权的财产资格限制,增加城乡选民人数,全国选民约增加30万,由1831年的51万增加到81万,约占全国成年人口8%,工商业资产阶级的代表进入了议会,从土地贵族手里争到了部分政治统治权。
1832年以后,英国议会还在不断地进行改革。1846年《谷物法》被废除,英国走上了完全经济自由的道路。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议会先后通过、颁布了《秘密投票法》、《取缔选举舞弊法》,并实行单议席选区制。十九世纪末,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的普选权。到二十世纪初,妇女也获得了选举权。
——《世界近代史》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既是传统的沿袭,又是变革的手段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概括乔治三世统治时期英国政治的特点。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特
点形成的原因。
(3)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的原因及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英国政治变革的认识。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本宪法所授予之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之合众国国会……众议院以各州人民每二年所选举之议员组成之……行政权属于美利坚合众国大总统。大总统之任期为四年,同任副总统之任期亦然,大总统与副总统,应依照下列手续选举之……”
材料二 宪法规定立法权归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总统任期7年,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议会采取两院制,参议院通过间接选举产生,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律。
材料三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材料四 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第18条:(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
请回答:
(1)上述四段材料分别出自欧美国家的什么政治文献?
(2)以上材料反映了资本主义国家代议制的哪两种基本类型
(3)对君主和议会的关系,材料3和材料4的规定有什么不同?
(4)根据上述材料归纳,就大多数国家而言,资产阶级代议制具有哪些特征?
18.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确立总是通过某种机制的运转来实现的。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没有均衡,制度就会因缺乏必要的张力而松弛,如同长短不一的桌子难以支撑起平展的桌面一样。因此,“有衡”对于政治制度文明来说,犹如大坝之于河水。没有均衡,就没有制度,一项新的制度的建立,实际上就是形成一种新的权力或利益的均衡。制度因有均衡而存在,也会因打破均衡而消亡。
——虞崇胜《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
材料二 总的来说,美国的民主之所以能够做到“原则民主”与“程序民主”并重,主要就是因为它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这种综合并不容易:它是人们通过许许多多的“妥协”来完成的,而任何成功的妥协,都既需要足够的气度,也需要高超的技巧。
——摘编自《世界文明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美、法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建立的近代政体实行这种“均衡”的具体体现。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美国民主“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这一论断的理解,结合美国1787年宪法内容说明美国的民主政治是妥协的产物。
第三单元答案
1. 解析:《大宪章》的签署目的是限制王权,保障贵族特权和保护部分骑士与市民的利益。A项是《权利法案》对《大宪章》的继承,可排除。C项形成于19世纪中期,D项确立于18世纪初期,皆不属于《权利法案》内容。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与题意相符,为正确答案。
答案:B
2. 解析:在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的体制中,国王尽管“统而不治”,但他仍然是国家名义上的最高领袖,甚至可以说是英国的象征。
答案:D
3. 解析:君主立宪制的意思是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利,约束国王的作为。只有A项符合嗣位法的目的所在。
答案:A
4. 解析:美国的开国领袖们在没有先例的情况下,创造性的在一个大国确立了共和制度,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伟大的创举。
答案:C
5. 解析:英国国王无权否决议会制定的法律,美国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排除A。英国的国王是国家元首,可以代表国家参与外交活动,但仅扮演仪式性的角色, 没有行政权,而美国总统是国家的最高行政长官,统管所有地区和指挥一切军事事务,排除B 。两者都没解散议会的权力。
答案:C
6. 解析:美国总统每届任期四年,四年选举一次,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1789年,美国举行了第一次总统选举。1860年共和党开始执政,两党交替执政的局面一直持续至今。
答案:D
7.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熟悉核心知识就可以判断。
答案:C
8. 解析:注意该国政治制度是在“渐进”中发展的,渐进的制度创新说的是英国的君主立宪。
答案:A
9. 解析:美国1787年宪法实行的是三权分立: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相互独立。行政机关官员兼任国会议员不符合三权分立的原则。
答案:B
10. 解析:没有经历过中世纪的封建社会直接只有美国。
答案:D
11. 解析:材料反映了法国共和制度确立的艰难。注意时间,1877年3月,这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
答案:C
12. 答案:B
13. 解析:从材料判断书中没有涉及东方,排除A;又根据议会“在现代的变化”排除B;显然“政府对
经济的宏观调控”,主要强调的是政府的管理经济的具体措施,不代表西方国家的经济制度,D项不对,
故答案选C更准确。
答案:C
14. 解析:德国是君主立宪制,是不成熟的代议制,君主权力大,A符合德国;法国是民主共和制,总统要对议会负责,但德国皇帝主宰议会,故B符合法国,D符合德国。
答案:C
15. 解析:英法美是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的途径,方式是自下而上,而德国是通过王朝战争,方式是自上而下确立的资产阶级代议制,所以应该选择C项。
答案:C
16.A 解释:《权利法案》法案规定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BCD均不是英国的法律性文件。
17.A 解释:美国建国初,曾经实行过松散的邦联制,但带来了许多无法解决的问题,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强而有力中央集权政府,在这一背景下制定了《1787年宪法》。
18.D 解释:A是政治制度的创新,B C是英国在工业革命时经济上创新,D是美国罗斯福新政的开创的经济发展的模式。
19.D 解释:从题目中的“政治制度”这个关键词可以得出答案。
20.B 解释:主要考察英国近代的政治制度。 根据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作为国家元首的英王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权力。
21.C 解释:解答本题关键注意时间。“抢占了先机”是在17世纪,英国最早确立君主立宪制,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19世纪上半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所以说是“傲视全球”。
22.B 解释:示意图表现的是美国的国家结构及相互关系,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基本思想。
23.D 解释:黑人在美国1787年宪法中并没有享有权力,而受到种族歧视。
24.B 解释:美国建国初,曾经实行过松散的邦联制,但带来了许多无法解决的问题,后来1787年宪法确立了联邦制。另外,从材料中显示,联邦政府负责全国的事务,地方的行为不得和联邦政府的法律相冲突。
25.D 解释:根据美国宪法,国会掌握决定国家发展命脉的财政拨款和征税权,即财政大权归国会;同时,总统要对宪法负责,但受到国会的制约。
26. 解析:本题考查英国政治制度的演变历程。第(1)问根据所学不难判断传统应指君主和议会;变革指新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法治制度。第(2)问中政治特点材料信息明显,较易归纳,注意要点的全面性即可。原因注意要从多方面归结:经济发展状况、资产阶级力量大小、守旧势力、思想观念等。第(3)问改革原因应主要从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自由主义思想的形成等方面分析。影响据材料和教材知识不难归结,第(4)问认识主要从民主政治实现的手段、发展道路等角度去分析。
答案:(1)沿袭传统是指英国保留了君主制和议会传统;变革的含义是光荣革命为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形成奠定基础,逐渐实现民主(议会权力凌驾于君主权力)法治。
(2)特点:君主权力增强(君主成为国家权力重心);内阁名存实亡;政党活动遭到压制.
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够充分;议会中专制保守势力占绝对优势(资产阶级力量相对较弱,资
产阶级革命不彻底);英国对外殖民扩张、镇压北美独立战争以及对法国战争需要强有力国家权力;王权(专制)思想依然存在(影响深远);
(3)原因: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为维护自身利益,强烈
要求参与国家管理;光荣革命后,议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议会体制日益腐朽;自由主义思想形成发展
影响:工业资产阶级获更多议席,加强了在议会中作用,为工业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议会改革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
(4)改革是实现政治变革的一种手段(途径);政治民主化是政治变革的必然趋势;民主政治的实
现是曲折的历史过程高/考*资+源-网。
27. 答案:(1)1787年宪法、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英国《权利法案》、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4分)
(2)基本类型: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2分)
(3)不同点:英国国王是虚君(或虚位元首),王权受到议会限制;德意志帝国皇帝权力巨大,议会受皇帝控制。(4分)
(4)选举制和议会立法。(2分)
28. 答案:(1)英国:议会和内阁的制衡,内阁首相对议会负责,如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但首相也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2分)
美国: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的制衡,三者分掌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者独立平等,但相互制约,充分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2分)
法国:总统和议会的制衡,总统掌管行政大权,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
众议院;立法权属于议会,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2分)
(2)理解:美国的民主继承了英国民主的议会制传统;美国民主实践了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2
分)
妥协:联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但各州在行政上保持一定的独立性,缓和了中央和地方的矛盾;
参议员每州两名,众议员根据各州人口比例选出,缓和了大州和小州的矛盾;宪法间接地承认了奴隶制的合法性,缓和了南方州和北方州的矛盾。(4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 7 -
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