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实验探究题分类赏析
结论型(知识运用型)
1、(云南昆明2003)氢氧化钠溶液中哪一种粒子(H2O、Na+、OH-)能使指示剂变色。
实验步骤:
(1) 在第一支试管中加入约2mL蒸馏水,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现象。
(2) 在第二支试管中加入约2mLNaCl(pH=7)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现象。
(3) 在第三支试管中加入约2mLNaOH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现象。
通过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下述现象是指无色酚酞试液是否变红):
实验(1)看到的现象是 ,你得出的结论是
实验(2)看到的现象是 ,说明Na+离子
实验(3)看到的现象是 ,你得出的结论是
[答案]: 不变红,H2O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不变红,Cl-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变红,OH-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2、(湖北宜昌2003年)“旺旺雪饼”袋内有一个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
(1)生石灰(CaO)可作干燥剂的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我对它作了一系列探究,获得较多收益,其实验方案如下:
问题与猜想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问题1:小纸袋中的物质
能否继续作干燥剂?
取足量小纸袋中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水,触摸杯壁。
不能作
干燥剂
问题2:我猜想变质后的物质可能是__ __
(可图示)
(3)我对它还有一个要再探究的新问题: 。
[答案]:(1) CaO+H2O = Ca(OH)2
不发热
CaCO3
(或碳酸钙)
取小纸袋中少量固体于试管中,注明稀HCl(或可用图示表示)
有气泡产生
固体中有碳酸钙
或33 CaCO3
(或碳酸钙)
或34取小纸袋中少量固体于试管中,注明稀HCl,并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或可用图示表示)
或35加稀HCl时有气泡产生;石灰水变浑浊
或36固体中有碳酸钙。
或33 Ca(OH)2
(或氢氧化钙)
或34取小纸袋中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于水,充分溶解后取上层清液,向清液中加无色酚酞。
或35酚酞试液由无色变红色
或36固体中有氢氧化钙
(说明:以上各空其它合理答案均可)
(3)变质后的物质中有多少碳酸钙生成?(或完全变质需多长时间?或此时的固体是否全部变成碳酸钙?……)(说明:其它合理答案也可;提的问题必须与本题有关)
评价型
←通入CO2
干燥的试管
变红色
不变色
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
注入水
1、(辽宁省2003年)实验室常用石蕊试纸检验物质的酸碱性。酸性物质使蓝色的石蕊试纸变红,碱性物质使红色的石蕊试纸变蓝。某学生欲探究碳酸具有酸性,而二氧化碳不具有酸性,按下图进行实验。
(Ⅰ) (Ⅱ) (Ⅲ)
请回答:(1)该学生通过上述实验能否得出满意的结论? 。
(2)若能,说明理由。若不能,请你设计还需要进行的实验,以得到满意的结论。(用语言叙述或图示均可)
[答案]:(1)不能。 (2)还需要进行下列实验:向一支洁净、干燥的试管中放入一条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然后向试管中通入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不变色。
2.现有含杂质的氧化铁样品(杂质不参加反 应),为了测定该样品氧化铁的质量分数,某同学称取该样品10g,并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得到如下两组数据。
反应前
反应后
A组
玻璃管与氧化铁的质量43.7克
玻璃管与固体物质的质量43.7克
B组
烧杯和澄清石灰水的质量80克
烧杯和烧杯中物质的质量186.2克
⑴你认为,应当选择_______组的实验数据来计算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计算的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这位同学所用实验装置的不足之处是: __________ ____。
2.石蕊是一种色素,遇酸变成红色。为了验证二氧化碳不仅能溶于水,而且能与水发生反应,甲、乙两个同学分别设计了两组实验:
甲:将二氧化碳通入到紫色石蕊试液里,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乙: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小花按下图进行实验:
现请你对这甲、乙两个同学的方案进行评价。
①哪个更好?为什么?
答:
②你还有其它方案吗?,请写出你的实验方案(操作、现象和结论)。
答:
[答案]:①乙同学的设计方案更好。该生进行了多个对比实验。通过这组实验可以说明:紫色石蕊变红不是水作用的结果,也不是二氧化碳作用的结果,而是酸作用的结果,二氧化碳溶于水一定生成了一种酸。(3分)
②只要是合理方案均应给分。(3分)
分析型
1、(辽宁大连2003年) 某学习小组为了探究金属的性质,将一根铝条放入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反应时间/min
1
2
3
4
5
6
实 验 现 象
少量
气泡
较多
气泡
大量
气泡
反应
剧烈
少量
气泡
反应停止
铝条剩余
试解释上述实验过程中产生一系列现象的原因:
[答案]:铝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在铝条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将铝条放入稀盐酸中,稀盐酸与铝条表面的氧化铝反应所以气泡较少,随着氧化铝的减少,铝与盐酸接触面积增大,气泡逐渐增加,并达到反应最快,后来盐酸的质量分数越来越小,反应速率减慢,直至停止反应。
2、(江苏泰州2003年)为了探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原理,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图实验装置。在相同的条件下,你预测数天后植物生长最茂盛的是 1 (填序号)。谈谈你进行这种预测的理由 2 。
雪碧饮料
氢氧化钠
浓硫酸
水
A B C D
[答案]:1、A 2、光合作用需要H2O和CO2,在A中雪碧饮料中能产生大量的CO2,同时能确保充足的水份。B中CO2最少,C中H2O最少。D中虽然有充足的水份,但是CO2的含量相对于A中的少些。
设计型
1、(辽宁大连2003年)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催化剂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请你列举生活中的实例,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其他可能的因素再作出两种猜想,并设计验证方法或操作以证明你的猜想。(将有关内容填在下表中)
序号
生活事例
猜想
验证方法或操作
(1)
(2)
[答案]:
序号
生活事例
猜想
验证方法或操作
(1)
空气中水蒸气含量高,铁易生锈
反应物含量高反应速率快
将相同的锌粒分别与溶质质量分数不同的稀硫酸反应。
(2)
煤炉温度高时,煤燃烧速率快
温度越高反应速率快
取两根相同的木条;一根单独燃烧;一根在酒精灯火焰上燃烧。
2、设计实验,探究氯酸钾中含有氯元素和氧元素。
请将简单的实验步骤、发生的现象和相应的结论填入下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①
②
[答案]:
①取少量固体KClO3在试管中加热后有气体溢出,将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内
木条复燃
有O2产生,可确定
KClO3中含有氧元素
②待试管冷却后,加入适量蒸馏水, 使残留物溶解,滴人用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沉淀为AgCl,可确定
KClO3中含有氯元素
3.从事科学实验的重要环节是进行科学实验的设计。科学实验的正确步骤应为:①明确实验目的②收集有关资料③设计合理方案④进行科学实验。请你按照以上四步,完成以下实验设计,根据装置图回答(1)~(2)题问题:(所用装置图用序号表示)
(1).双氧水(H2O2)是一种无色液体,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能迅速分解出氧气,实验室常用这种方法制取氧气。
①明确实验目的: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
②收集有关资料:双氧水是一种无色___________,二氧化锰是一种___________;反应条件___________;氧气的密度___________于空气的密度且___________水。双氧水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③设计合理方案:发生装置选用___________,收集装置选用___________。
④进行科学实验。
(2).在实验室中,常用加热固体NH4Cl和Ca(OH)2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Cl+Ca(OH)2==CaCl2+2H2O+2NH3。已知在标准状况下,氨气的密度为0.77l g/L,空气的密度为l.293 g/L,且在常温常压下,l体积水能溶解700体积的氨气。
①明确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收集有关资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设计合理方案:发生装置选用___________,收集装置选用___________。
④进行科学实验。
[答案]: (1)、②液体;黑色粉末(或固体);不需加热;大;不易;
③B;C或E(化学方程式2分,其它每空1分,21题相同)
(2)、①实验室制取氨气
②反应物NH4Cl和Ca(OH)2都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生成的NH3是一种密度大于空气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
③A;D
综合型
1、(湖北宜昌2003年) 小林同学发现铜制眼镜框表面出现了绿色物质,通过化学学习知道该物质为铜锈,俗称铜绿,主要成分是Cu2(OH)2CO3。
[提出问题] 铜是在什么条件下锈蚀的?小林对此进行了探究。
[猜想] 根据铜锈的化学式,猜想铜生锈可能是铜与水、 1 、 2 共同作用的结果。
[设计与实验] 借鉴“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小林设计了“铜片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如右图所示:
(1)实验较长时间后,发现 3 试管中的光亮铜片最先生锈(填字母编号)。
(2)从优化实验的角度考虑,A实验是多余的,他只考虑了水这个单一条件。C试管中除光亮铜片、蒸馏水外,还有的另外一种物质为 4 。
(3)D试管中除光亮铜片外,还有的另外两种物质为 5 ;从D试管的实验中,获得的结论是 6 。
[评价与改进] 我认为小林设计的“铜片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不够完善,要得出正确结论,还要补充的一个实验是(可图示) 7 。
[反思与小结] 通过铜片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我获得的启示是: 8 。
[答案]:1 O2、CO2(或名称,下同) 2 B 3 CO2(或O2) 4 CO2和O2 5 水是铜生锈的必要条件之一(或缺少水这个条件,铜不能生锈。) 6 取一支试管,放入一块光亮铜片,加入少量蒸水浸没部分铜片,充入O2(或CO2)后,塞紧橡皮塞,放置对比观察。(或用右图示表示)。(说明:此实验中充入的气体必须与 7相反,否则此空不得分)
8 从实验可知,铜生锈比较困难(或铜生锈是铜、水、氧气和二氧化碳相互作用的结果;或猜想要有一定的依据,不能凭空想象;或实验探究,可采用多组对比实验的方法;或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或要有善于猜想、勤于思考、大胆设计和勇于创新的精神……)。(说明:只要从三维目标来回答,言之有理,均得分)
2、(江苏南京 2003年)牙膏有关问题的探究要用到许多化学知识。
(1)表列出了三种牙膏中的摩擦剂。请在表中填写三种摩擦剂所属物质的类别(物质类别是指单质、酸、碱、盐、氧化物等)。
牙膏种类
两面针儿童牙膏
珍珠王防臭牙膏
中华透明牙膏
摩擦剂
氢氧化铝
碳酸钙
二氧化硅
摩擦剂的物质类别
1
2
3
(2)根据你的推测,牙膏摩擦剂的溶解性是 (填“易溶”、“难溶”等)
(3)牙膏中的摩擦剂碳酸钙可以用石灰石来制备。某学生设计了一种制备碳酸钙的实验方案,其流程图如下:
石灰石
生石灰
石灰水
碳酸钙
①高温
②加水
③加碳酸钠溶液
请写出上述方案中有关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1 ② 2 ③ 3
(4) 请你仍用石灰石为原料(其他试剂自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