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生物必修三期末测试(人教版).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177169 上传时间:2024-11-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必修三期末测试(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生物必修三期末测试(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隆德三中高二生物期末测试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加强 D.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则尿量增加 2.下列关于抗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抗体的化学本质主要是蛋白质,少部分是RNA B.抗体既能作用于细胞外的抗原,又能作用于细胞内的抗原 C.产生抗体的细胞是T细胞 D.人体的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在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也有 3.下列与水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细胞有氧呼吸过程的第三阶段,既有水的生成,又有水的分解 B.人体由于花粉过敏,会使毛细血管壁通透性降低,水分大量积累在细胞间隙,导致组织水肿 C.人体内水分的动态平衡是靠水分的摄入和排出来实现的,其感受器位于下丘脑 D.苹果树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的主要限制因素是水 4.如右图,若茎的a侧生长素浓度在B点以下的浓度范围内,下列对b侧生长素浓度范围的描述较为准确的一项是( ) A..在OA范围内 B在BD范围内 C.在BC范围内 D.在BA范围内 5.在小麦地里施用一定浓度的2,4-D能除掉双子叶杂草,而对小麦无影响,对此现象的错误解释是( ) A.双子叶杂草对2,4—D的敏感性强 B.小麦对2,4—D的敏感性差 C.同一浓度的2,4—D对小麦和杂草的作用不同 D. 2,4—D对小麦的生长无作用 6.下图中A、B为两插条扦插一段时间后的生长情况示意,其主要原因是( ) A.芽能发育成枝条 B.芽能进行光合作用 C 芽能产生生长素促进生长 D..芽能产生生长素促进生根 7.梨树上一颗没有成熟的梨被虫蛀了,结果这颗梨长不大。分析该梨被蛀的部位最可能是正在形成的( ) A.果皮 B.果柄 C.种子 D果肉 . 8.右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 B.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主动运输 C.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膜外为负电位② D.处的液体为组织液,传递兴奋时含有能被③特异性识别的物质 9.若某种病毒已侵入人体细胞,机体免疫系统对该靶细胞发挥的免疫作用属于( ) A.细胞免疫 B. 体液免疫   C.自身免疫 D.非特导性免疫 10.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寒冷环境中的体温调节是神经调节,高温环境中的体温调节是神经—体液调节 B.寒冷环境中的体温调节是神经—体液调节,高温环境中的体温调节是神经调节 C. 寒冷环境和高温环境中的体温调节都只是神经调节 D.寒冷环境和高温环境中的体温调节都是神经—体液调节 11.某些麻醉剂是一种神经递质的阻断剂,当人体使用这些麻醉剂后,痛觉消失了,而其他大部分神经的传递功能正常,这一事实说明( ) A不同的神经元之间的递质可能不同. B.不同的神经纤维是以不同的递质传递 C.所有的神经元之间的递质可能相同 D.麻醉剂作用于大脑皮层,使痛觉中枢失去功能 12.下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当①处受刺激时,该处的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B.由ABCD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C.②处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D.若从①处剪断神经纤维,刺激③处,效应器仍能产生反应 13.根据生态学原理,要使能量流经食物链的总耗量最少,人们应采取下列哪一种食物结构( ) A.以禽类、蛋类为主 B.以淡水养殖的鱼虾为主 C.以猪肉等家畜肉类为主 D.以谷类和植物蛋白为主 14.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上有许多方面的应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提高农产品的产量 B.提高畜产品的产量 C.可以提高农业害虫的繁殖能力 D.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二、非选择题 1.右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D为大气,请据图回答问题 (1)此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 )_________固定太阳能开始的。 (2)碳元素在大气与A、B、C之间的流动是以_________形式进行的,在生态系统的各成分中,A为__________,B为__________。 (3)图中D→C过程是通过_________作用实现的,C→D过程是通过_________作用实现的,B→D过程是通过_________作用实现的。 (4)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碳返回大气中,而另一部分则以_________形式储存在地层中,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_________的形式循环。 (5)碳循环的同时一定伴随着__________。 2.右图是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表腺体名称,A、B 代表激素名称,请回答: (1)甲和乙所代表的腺体名称分别是 、 ,激素 B 的名称是 。 (2)图中①②③④四个过程,具有抑制作用的是   。 (3)甲状腺激素几乎作用于体内所有细胞,提高细胞代谢的速率。激素调节的作用途径是通过 运输。 3.在农业生产中,单子叶作物的农田中常会生长一些双子叶杂草,它们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使粮食减产。在实际生产中,农户常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除去与单子叶农作物混生的双子叶杂草。下图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影响,请据图分析回答: (1)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的原理是: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__________,即(填“高”或“低”)__________浓度促进生长,__________浓度抑制生长。 (2)图中代表单子叶农作物的曲线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3)所用的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最好在图中_____________左右(用字母表示)。 (4)当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在B-C段时,其对曲线①所代表的植物的作用是________。 班级: 姓名: 学号: 装 订 线 选择题答题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选项 填空题答题: 1. 2. 3.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C 3.D 4.A 5.C 6.C 7.D 8.B 9.B 10.C 11.B 12.B 13.C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能量流动的特点。根据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原理,食物链越长,营养级越多,能量总消耗越多。以谷物和植物蛋白为食,则人是直接以生产者为食,人属于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能量总消耗最少。 14.D 解析: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有两方面:一是提高农产品和畜产品的产量,二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二、非选择题 1.(1)C 生产者 (2)二氧化碳 消费者 分解者 (3)光合 呼吸 分解(呼吸) (4)化石燃料 二氧化碳 (5)能量流动 解析:在生态系统中,碳元素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始终伴随着能量流动,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开始的,并进入生物群落随食物链而流动。生物群落中的碳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返回到大气中,但其中一部分碳则以化石燃料的形式储存于地层中。 2.(1)下丘脑、垂体、促甲状腺激素 (2)③④ (3)体液 3.(1)两重性、低、高 (2)② (3)D (4)促进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生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