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双碳”背景下企业发展路径的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17645 上传时间:2024-01-17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2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碳”背景下企业发展路径的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双碳”背景下企业发展路径的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双碳”背景下企业发展路径的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2 首席财务官HIEF FINANCIAL OFFICERC“双碳”背景下企业发展路径的研究朱清(英洛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金华322118)摘要: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一次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大转型,而且是关乎技术模式创新、消费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转变的一项复杂的重大工程。创新低碳科技是必要手段、推动低碳消费文明发展是关键环节、实现低碳生活方式是全然保障。唯有实现对诸方面的协调掌握、系统探索,才有可能促进中国低碳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我国能源结构短期内无法改变,企业短期内在能源结构调整的大环境下,面临绿色环保成本上升的问题,发展机遇蕴藏在变化中。当低碳发展趋势逐渐影响大量的行业发展时,企业能做的就

2、是利用低碳经济带来的机会,持续提升自身的能力,把握更多绿色发展机遇。关键词:“双碳”背景;企业发展;路径研究中图分类号:F426.21文献标识码:ADOI:10.12317/j.issn.1673-3169.2023.15.008 0引言低碳经济是在生产和居民消费环节中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为特点的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的理论实质是通过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减少整个生产与生活过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目的在于有效控制环境的变化,以促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低碳开发是一个关乎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创新方式、生活价值观念以及生活方式变化的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1SWOT分析第一,内部优势分析。企业拥有丰

3、富的减排管理经验和节能技术研发经验,一方面,企业在IS0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过程中,逐步构建起能源使用的管理网络,辅助“双碳”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企业长期致力于节能减排新技术的研发,以稳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有利于在碳达峰目标中进行技术的迭代升级。第二,内部劣势分析。在组织认知方面,企业管理人员对企业碳排放情况和减排潜力认识不清晰,对碳排放权交易、用能权交易等机制运用不合理。在基础能力方面,存在节能降碳技术应用难度高、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不成熟等技术问题;缺乏专业人才、缺少低碳技术研发资金等问题。第三,外部机遇分析。低碳经济政策背景下,行业中同类企业成本均会增加,高效减排的企业可以有效降低

4、和规避环境违约成本,更有利于产品获得市场竞争优势;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并应用于自身生产经营中,可获得结余收益,或将研发技术出租转让获得收益,创造新的行业盈利模式。第四,外部挑战分析。高碳企业若转型速度太快,可能会引起资产风险等,若太慢可能面临被淘汰的风险。企业若缺乏技术累积和研发经验,则会面临较高的技术投资风险;购买国外技术会阻碍创新进程同时增加企业治理成本。目前,碳交易制度仍处于初建阶段,政策不稳定等因素还会带来额外的政策风险1。2需求分析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根据市场变化、能源政策、行业发展战略调整等,企业要明确自身绿色低碳转型发展需求,企业要将绿色、低碳、生态理念融入发展规划全过程,推进清洁

5、能源替代,加大节能减碳技术攻关,创新碳排放管理制度,探索高端化绿色低碳发展新模式。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企业低碳经济需要以目标为导向,通过“能够做的”和“可能做的”分阶段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1)企业为什么要减碳。碳排放多与经济活动相关,即便居民生活消费排放,也往往由企业提供服务,特别是一些制造业企业不仅是能源的下游,也是耗能大户、排碳大户。因此,为了实现“双碳”目标,企业从能耗规模控制和社会责任上都义不容辞。企业需对现有的经济生产活动进行全方位摸底盘查,清楚认识自身能源消费情况和碳排放控制目标,掌握能源消费总量、余量和预测,碳排放总量、余量和预测,已购买绿电和碳汇等情况,

6、了解自身能效水平、碳效水平。(2)企业该如何减碳。企业需结合自身发展需要,制定中长期减碳规划和战略目标,加大减碳基础设施的投入,制定分解生产计划,包括企业自身在制造、生产、销售等全流程通过设备升级、管理创新等,形成减少碳排放的全新运营模式。同时,要及时优化调整,充分运用银行绿色贷款、财政补贴等服务,满足精准减碳的资金需求;充分运用节能减碳技术服务,满足精准减碳的节能技改需求等。(3)企业减碳能获得什么。企业需建立以碳排放统计核算为核心的碳排放台账机制,持续监测碳排放状况,准确评价减碳的成效和收益。积极参与碳交易市场建设,将节约出来的排放配额转化成碳资产。而后,企业需以减碳成效为导向,加强反馈调

7、节,形成减碳闭环。23理论视野ILUN SHIYEL同时,低碳产品可以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市场占有率、更高的附加值和更强劲的品牌竞争力,也可以有效抵御国外“碳关税”对企业的冲击2。3“双碳”背景下企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3.1产学研协同创新不足,整体性的产业创新系统尚未建立在当今世界,由于产品技术创新的日趋复杂和社会分工的日趋精细,单靠企业本身的封闭式体系、技术创新显得力不从心,开放性的体系、技术创新也成为企业提高产品技术创新质量,提升产品创新能力的主要方法。官产学研相结合本身就是企业集成资源,协同技术创新的最有力途径。但随着中国低碳工业起步迟滞,相关技术创新和体系创新的基础设施比较薄弱,企业产品技

8、术创新主体平台的产品技术创新体系还并未建立健全。同时,也因为受到发展目标不同、激励机制不合理、收益分配不均等多个因素的共同影响,企业技术创新与产品转化“两张皮”的情况还非常严峻。这也导致了中国低碳行业的协同能力严重不足,在低碳方面潜在的技术能力并不能真正转化为行业实力和竞争力3。3.2产业核心技术掌握不够,龙头式的创新链整合企业尚显欠缺低碳科技一直是低碳产业发展的核心。但目前,中国的低碳产业尽管成长快速,发展前景良好,但与发达国家在低碳科技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科技基础规模过小,尤其是技术的发展已形成中国低碳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而当前我国大多数低碳领域的核心技术创新,仍然以模仿的技术平台衍生创

9、新为主,或在引入外国先进技术平台的基础上开展延伸创新,而在前沿技术与平台等技术领域的创新基础研究也严重不足。这也导致了中国低碳中小企业由于对技术领域的了解不足,而无法打破传统跨国公司所形成的技术封锁和战略隔绝体系,也就不能高效利用产业链的其他创新资源,在整个创新链条上开展突破性的技术创新。3.3创新资金投入渠道不多,全面化的产业投融资机制尚不健全低碳工业的发展应该是技术创新和资金创新的共同发展。如果缺乏多元化的大量资本支撑,低碳领域的创新和产业化发展将会是“无源之水”。在当前情况下,国家支持低碳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方式还比较单一,主要以国家财政对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低碳技术创新项目的直接投资为主,

10、全面、多渠道、大范围的投融资体系还没有形成。当地科学技术研究成果产业化后,由于国家财政投资的比例逐步下降,而市场化的投融资体系还未形成,势必造成低碳科技产业化后存在资金不足问题,同时也由于没有外部资金的支持而不能拓展生产范围,因而无法实现低技术创新长期稳定的产业化,从而影响了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转化效益。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中国企业应把绿色、低碳、环境的理念纳入中国企业建设全过程,积极探索高端化的绿色低碳发展新模式4。推进清洁燃料替代,提高洁净能源的比例,积极推进氢能、生态能源、城市垃圾衍生能源等替代资源在高耗能行业中的使用,并广泛推进煤改电、油改电,尤其要加强在钢铁企业发展电炉炼钢、在建筑

11、行业发展电窑场、在轻工行业中推广蓄热电锅炉的工作。利用可再生能源,促进企业的低碳微电网发展,并推进建筑光电、扩散式风能、复合储能、高效率热泵技术,减少生产过程中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加大节能减碳技术攻关。4我国发展低碳产业的意义4.1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是我国低碳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低碳经济运行的基本含义是指利用科技、机制创新、工业发展、新能源开发利用等形式与手段,尽可能减少对燃煤燃气等高碳燃料的消耗,以大大降低排放量,进而达到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资源发展环境“共赢”的新型经济增长形势。所以,创新在中国低碳经济社会与低碳工业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成为中国低碳工业快速壮大的关键

12、。首先,应注重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使企业成为中国低碳工业技术创新的重点动力源,进而达到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和市场需求之间的高效互动;其次,要将推进自主创新摆在关键地位,积极引导各类技术创新力量围绕低碳原始新技术开展研究,通过掌握技术提升中国低碳领域的全球竞争力;最后,要切实加强以龙头企业为基础的技术协同和体系发展制度,形成市场机制运作下的低碳领域技术创新体系5。4.2深化校企合作能力,是我国低碳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高校和科研单位是中国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基础,企业是中国低碳技术创新的主要平台。通过产学研相结合,进行无缝衔接,能够促进产业、高校和科研单位在相互配合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种资源优势,

13、逐步建立强有力的集科学研究、生产、制造为一体的先进技术体系。这对于提高企业科技创新,提升生产水平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积极搭建产学研创新平台,进一步加强有关高校与企业在低碳创新领域的合作协同,对当前中国低碳工业的健康发展,有着关键的保障意义:一方面,要完善有关高校与科研院所的基础建设,积极促进校企合作,进一步推动产学研的大力互24 首席财务官HIEF FINANCIAL OFFICERC动、有机结合,建立资源共享、科技共进、效益共赢、风险共担的良性局面;另一方面,要发挥中介机构对低碳创新领域的联系纽带功能,以企业为主体,积极采取科技转化、技术收购、股权换技术等手段,进一步增强企业科技的扩散功能,

14、进一步完善创新体系。5“双碳”背景下企业发展路径的研究5.1加快产业创新系统建设,积极打造产学研合作平台相关部门需要重视低碳领军团队的培养,调整人才队伍结构和人才培育体系,加快转变为以绿色低碳为核心的创新人才培育体系,突出骨干人才队伍建设,打造高精尖的行业技术带头人队伍,推进生产技术和节能降耗技术的迭代升级。同时,要建立专业人才队伍梯次培养和成长机制,保持队伍的延续性。低碳经济指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和以低碳科技为重点的新兴产业。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唯有进行技术创新要素的系统集成,才可以提高协同技术创新的水平,提升技术创新质量。所以,构建有效而又成熟的低碳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对低碳企业的创造与成长

15、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低碳领域创新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应全面统筹各类创新主体间的利益关系,建立以大型企业为创新基础,中小企业为创新核心,政府部门、高等院校及研究机构、中介组织和银行之间相互作用和协同的技术创新系统。同时,要借助技术创新活动,把各技术创新主体连接起来,从而促进技术创新成果的实际运用和产业化,从而推动技术创新体系的完善与发展。推进低碳工业技术创新体系构建,推动低碳产业链和科技创新链条的交叉融合,特别要重视产学研协同技术创新平台的建设6。要促进以制造业为基础的新型产学研协同,支持大企业和高等院校之间形成长期长效的科技合作联盟关系,在进一步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强大技术创新能力,在进行共性技术

16、和关键工艺突破性创新时,积极促进创新成果的工业化。5.2培育核心龙头企业,实施创新链整合战略核心中小企业不仅是整条生产线的主要生产参与者和资源整合者,在整个创新链条的创新组织与资源整合方面,也要发挥领导与协同发展的关键作用。面对中国低碳工业目前技术掌控力量薄弱、技术创新链和生产线分割、技术创新资金分流、集成创新缺失等现象,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掌握技术的龙头企业和品牌制造商的人才培养。要借助核心龙头企业在产能规模、技术创新和投入资本等方面的比较优势,采取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低碳产业链整合策略,在提升核心企业自主创新和综合创新能力的同时,建立起以龙头企业为技术创新中心的技术创新资源整合体系和创新链条整

17、合机制,最大限度地聚集创新资源,发挥各种创新资源的功能。要利用低碳产业链的上下游相互作用,促进创新链条各个环节之间的知识与信息流通,建立若干具备核心竞争力的民族企业群,提升中国低碳行业的综合创新能力和全球竞争力,逐步形成主动创新型的中国低碳产业成长格局。5.3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构建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增强企业自主创新,提高技术成果转化水平,推动中国低碳产业的良性成长,光靠政府投资是远远不够的。所以,需要同步开展中国低碳企业创新与中国金融市场创新,形成符合低碳企业发展内在需求基本特征的中国低碳产业化投融资结构。要针对中国低碳企业迅速发展的融资需要,在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政

18、府政策的投资导向功能,形成多样化的低碳企业投融资途径,推动社会资本向具备比较优势的创新型低碳公司集聚,促进创新能力较好、综合竞争力强的公司的多元化发展。同时,可参考高新技术公司,尤其是软件与互联网公司的投融资模式,把风险投资纳入低碳行业的投融资结构中,并通过鼓励创投发展、促进公司改制挂牌、鼓励股份私募、支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合信托和企业债券等多渠道增加直接投资比例,建立能够促进各个层次低碳产业成长的投融资结构。6结语政府部门要通过其引领功能,帮助中小企业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牵线搭桥”,构建起低碳创新体系,全方位促进低碳领域的协同创新和制度创新。同时,要积极利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带动功能,进一步

19、增强人们的低碳意识和环保意识,形成以低碳为引领的新型消费习惯和生产模式,以形成低碳型的新消费群体,促进低碳科技与创新能力的提升,保障低碳工业的蓬勃发展。参考文献1 梁中.低碳产业创新系统的构建及运行机制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0(7):141-145.2 蔡翔.创新、创新族群、创新链及其启示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2(6):35-39.3 梁中.低碳产业创新系统运行的动态仿真分析:以安徽高技术产业为例J.华东经济管理.2012(9):40-44.4 朱瑞博.“十二五”时期上海高技术产业发展: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战略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0(7):94-103.5 贾良根.中国“高技术不高”悖论的成因与政策建议J.当代经济研究.2009(5):78-82.6 方成.双碳战略目标下电力工程企业的新能源业务市场分析J.首席财务官,2021,17(24):81-8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