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本章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合计40分)
1.下列地理现象和形成原因,按其内在联系正确的连线是( )
A.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仍然明亮──大气的折射和反射作用
B.早春和晚秋多云的夜晚不会有霜冻──大气逆辐射作用
C.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不会太热──大气的散射作用
D.城市上空的雾比郊区多──空气中的水汽多
2.关于气象灾害叙述正确的是( )
A.寒潮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是冬季
B.我国大暴雨和特大暴雨主要发生在西部和北方地区
C.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是西太平洋
D.干热风主要发生在秦岭--淮河以南广大地区
3.关于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低气压带均盛行上升气流
B.高气压带均由冷空气冷却下沉而成
C.北半球的盛行西风是西北风
D.赤道低气压带南邻东北信风带
4.在风速大致相同,而气温垂直分布不同的ABCD四种情况中,最有利于某工厂68米高的烟囱烟尘扩散的是( )
5.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
6.下列表示冷锋天气的示意图是( )
7.1998年造成我国直接经济损失人民币达2千多亿元的气象灾害是( )
A.台风 B.寒潮 C.洪涝 D.干旱
8.于低压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低压系统只指低压槽
B.高空槽前吹偏南风,气流下沉,水汽充沛也不可能形成降水
C.低压系统气流辐合上升是产生大范围降水,大风等天气现象的主要天气系统
D.高压槽后,多吹偏北风,气流下沉,降水丰富
9.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是因为( )
A.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 B.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C.云层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D.云层对地面的逆辐射作用
10.下列表示暖锋过境气压变化曲线是( )
11.有关气候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稳定少变的资源
B.是一种可再生资源
C.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D.开发利用气候资源时要因地制宜
12.能给我国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恶劣天气的是( )
A.寒潮 B.台风 C.旱灾 D.涝灾
13.人造烟幕防霜冻的原理是( )
A.烟幕中尘埃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
B.烟幕通过热辐射直接使地面增温
C.烟幕通过热辐射直接使大气增温
D.烟幕中的二氧化碳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读"某四个地区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下图),回答14-16题。
14.四是区中农业复种指数最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5.关于①②③④四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和②地均分布在大陆的东岸
B.②地和④地的降水均主要受到西风的影响
C.③地所属的气候类型分布最广处在南美洲
D.①地和③地纬度相仿,1月份气温低于③的原因是沿岸受寒流的影响
16.四地区中自然带相同的是(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下图为北半球一锋面气旋。读图回答17-18。
17.上多锋面气旋的地带是( )
A.赤道低压带 B.副热带高压带
C.副极地低压带 D.极地高压带
18.于甲、乙两个锋面的正确叙述是 ( )
A.甲为暖锋,乙为冷锋 B.甲锋面向偏南方向移动
C.乙锋面南北两侧风向相同 D.甲锋面的降水范围更大
根据下表及图像,回答19—20题。
一月
均温
七月
均温
X
6℃
30℃
y
15℃
26℃
Z
6
18℃
19.x、y、z与图中A、B、C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
A.x——A y——B z——C B.x——B y——C z——A
C.x——C y——A z——B D.x——A y——C z——B
20.A城与C城在气温上有明显的差异,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
A.距海洋远近不同 B.纬度上略有差异
C.天然植被的影响 D.地势高低的不同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有3小题,合计60分)
21.读图回答:
(1)简答: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的原因?(9分)
(2)这种热力环流称城市风。 上空风到 __下沉的距离称为城市风下沉距离。若在郊区甲地建设卫星城或建设有大量排出大气污染物工厂,是否合理?为什么?(5分)
(3)广州市近年来在郊区封山育林,来解决市区因地价高,绿化面积少,大气质量差状况,这种做法可行吗?应着重考虑什么条件?(4分)
22.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0分)
(1)根据锋面两侧冷暖气团的移动方向,该锋面属于 锋。当该锋面地处我国南岭一带时,在其控制下将会出现 天气。
(2)月初,上述暖气团移至长江中下游地区与北方南下的冷气团交汇,该地区将在 锋控制下,会出现 天气。
(3)而7、8月间,长江中下游地区将受 高压控制,会出现
天气现象。
23.读上图,“亚洲1月、7月季风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A表示 月,B表示 月。(2分)
(2)A图中的风是由 高压吹向 低压和赤道低压。(2分)
(3)从B图中可以看出西南季风是南半球的 风向北越过赤道,在 力影响下向右偏转形成的。(2分)
(4)季风的形成的原因是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6分)
参考答案:
1.B 2.C 3.A 4.C 5.D 6.B 7.C 8.C 9.B 10.D 11. A 12.A 13.D 14.C 15.B 16.A 17.C 18.B 19.D 20.A
21.(1)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居民生活、工业生产;交通工具大量消耗矿物燃料,释放大量的人为热量;城市建筑层数高而密不易通风散热。(9分)
(2)城市郊区不合理 因为工厂排出大气污染物及卫星城排出污物会从近
地面流向城市,加剧城市污染和相互污染。(5分)
(3)可行,但应着重研究城市风的下沉距离,造林应在城市风的下沉距离之内(4分)
22.(1)暖、阴雨
(2)准静止、梅雨
3)副热带、伏旱
23.(1)1、7
(2)亚洲、阿留申
(3)东南信风 地转偏向力
(4)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