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乘加、乘减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1~32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乘加、乘减的含义,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为后面推导相邻的乘法口诀打下基础。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在具体情境中理解乘加、乘减的含义,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教学挂图、口算卡片、口诀卡片。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看卡片,想口诀,说得数。
3×2 4×3 1×2 1×1 2×4 3×4
4×1 4×4 3×3 2×2 2×3 1×4
4×2 2×1 3×1 1×3
2.看口诀,说两道乘法算式。
教师随机抽取1~4的乘法口诀,让学生说出两个乘法算式。
3.口答。
3个4是多少?(2×4=8)
2乘3得多少?(3×4=12)
一个乘数是3,另一个乘数是1,积是多少?
两个乘数都是4,积是多少?
二、在具体情境中学习乘加、乘减
出示:主题图的前半部分
(三个鱼缸,每一个鱼缸里有4条金鱼)
谈话:生物组的同学养了一些金鱼,这里一共有几条鱼?
提问:要求一共有几条鱼,怎样列式计算机算?
用加法:4+4+4=12
用乘法:4×3=12出示:第四个鱼缸图片(其中只有2条金鱼)。
提问:一共有几条金鱼,怎样计算呢?你能想出几种方法?
学生思考并交流:
第一种方法:把每个鱼缸里金鱼的条数加起来。
4+4+4+2=14
第二种方法:先求前3个鱼缸一共有多少条,再加上第4个鱼缸里的2条。
4×3+2=14
第三种方法:先求出4个4是多少,再减去2条。
4×4-2=14
三、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提问:4×3+2和4×4-2,这两个算式有几个运算符号?
追问:有两个符号就要分两步计算,我们刚才是怎样算的呢?
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回答。
教师边总结边板书:
4×3+2 = 14 4×4-2 = 14
12 16
小结:乘加、乘减的式题,应该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和减法.
独立完成“试一试”
四、在活动与变式训练中掌握方法
1.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4-2= 3×2+1= 1×3+4= 4×4-7=
算一算:说出上面四题的得数。
提问:做两步计算题,你觉得要注意什么?
(要记住第一步的得数,再做第二步)
介绍书写方法:在第一步的下面画 一条横线,写上得数,再继续算第二步。
2.算一算——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要求学生按介绍的方法计算。
3.比一比,沟通联系
完成第3、5题
让学生一组一组算,写出得数
仔细看一看、想一想,和同桌讨论一下,为什么每组算式得数相同?
你发现了什么?
4.看图列式计算——完成想想做做第1、4题。
先让学生独立读图填空,再交流。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列式计算。
五、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2.阅读第32页“你知道吗”。
备注(反思、备忘、好题、随笔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