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语文园地三教案及反思 语文园地三教案及反思 一、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 (1)培育学生的观看力量、自主探究和发觉的力量。 (2)搜集相对的词语引导学生在积存和运用中学习语言。 (3)以“秋天“为主题绽开语文实践活动,培育学生的口语交际力量。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相互沟通金秋季节所做的事情,让人受到感染,感受其中的欢乐。 (2)通过习作练习,加强学生平常积存词句的实践运用。 (3)学习描写颜色的词语,增加词汇量。 (4)通过学习对子,加强学习语言的积存,承袭中华民族文化精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秋天的宠爱。 (2)从习作中体会写作的欢乐,感受胜利的喜悦。 二
2、、教学重点: 1、给所选择的图画配上内容。 2、练习对对子。 三、教学难点: 练习表达秋天所做的事。 四、教学课时: 四课时 五、课前预备 1、把自己在秋天里所做的事拍成照片或画成图画。 2、词语卡片。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1、创设情境。 a、语言引述:同学们,这一段时间我们观赏了五彩缤纷的秋色,倾听了奇妙的秋天的声音,感受到秋雨带给我们的欢快,也体验到在秋阳中放飞风筝的乐趣。在这漂亮的秋天里,你们欢乐吗?让我们进展一次欢乐的展现会,把全部的欢乐与大家共享,好吗? b、师生共同制订欢乐展现会的规章: 把事情过程说清晰。 讲的时候要有感情,把心中的欢乐表现出来,使听的人受到感染。
3、2.欢乐展现。 a、展现自己在秋天里所拍的照片或亲自所画的图画,可以张贴在教室四周墙上,全班学生一起观看、观赏。 b、分组介绍: 按不同的兴趣,同学自由组合成小组,轮番叙述最欢乐的事情,与大家共享。 根据展现规章评比出代表参与课堂展现。 c、课堂展现: 各小组代表参加课堂展现,可用实物投影的方式展现照片或图画,有感情地讲解。 评比最正确展现员。 其次课时 习作 1、嬉戏导入,激发兴趣。 a、语言引述:我们学了秋天的课文,读了秋天的小诗,还沟通了在秋天中感受到的欢乐,下面我们要做一个嬉戏,看谁了解的秋天最多。 b、比一比谁搜集的描写秋天的词句最多。引导学生沟通,帮忙学生回忆积存的词句。 c、比一
4、比谁搜集或画的秋天 的图画最美。展现图画,为学生习作做预备。 2、由说到写,完成习作。 a、说一说你搜集或画的秋天的图画美在哪里。 b、同学们对秋天这么喜爱,那么就用自己的笔写下对秋天的喜爱吧! c、学生习作,可以用上课文中学到的词语、句子。 3、朗读观赏,修改习作。 a、完成习作后,同桌间相互朗读自己的习作,观赏同伴的习作并提出修改意见。 b、各人修改自己的习作。 4、课后活动。 进行一次歌颂秋天的习作展或画展。 第三课时 一、我的发觉 1、教师引趣:汉语的构词方式特别奇异。这堂课我们来了解一下有关颜色的词语,看看从中能发觉什么。 2、教师可先将“黄色“和“绿色“这两组词语卡贴在黑板上,并把
5、学生分成男女两组,各读一组词语,看谁先有所发觉。 3、学生沟通发觉:“黄色“一组词语是由“事物+颜色“这种构词方式组成;“绿色“一组词语是在“绿“字前加上表示颜色深浅的词。再让学生按这两个特点分别组词,丰富词汇。 4、让学生读“红色“与“蓝色“两组词语,说说这两组词语在构词上分别有什么特点。 5、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说“黄、红、绿、蓝“颜色的词,看哪一组说的词最多。 二、读读背背 1、教师引述:我国的语言文字特别丰富,有时候人们经常把那些意思相近或相反的词成对的用在诗文中,用来表达肯定的思想感情。我们先来看看语文园地里的对子歌。 2、采纳多种方式朗读这两段文字,激发学生兴趣。 3、引导学生发觉哪些
6、词语是相对的。 4、让学生再读这两段文字,并说说读后产生怎样的感受。 5、试着背诵对子歌。 第四课时 一、我会填 1、口头填空“匆忙地( )“愉快地( )“.通过沟通,激发兴趣,开启思路。 2、各人在书上填写。 3、读读各人填写的词语,适当组织评议。 二、趣味语文 1、绕口令竞赛。 a、教师引言:下面我们开展一次绕口令竞赛,竞赛的要求是看谁的口令绕得最准、最快。 b、给学生肯定的自读时间,让学生读准、读熟并背出。 c、在小组里先进展比试,选出一至二名最正确选手。 d、各组推出的选手上台开展绕口令竞赛。 e、评比后授奖。 2、拓展活动。 鼓舞学生课余搜集绕口令,并熟读成诵,在下一次绕口令竞赛中再
7、一显身手。 语文园地三教学反思 这次的语文园地内容好玩,第一项发觉表示颜色的词,并发觉每种颜色的分类,这一点我结合了学生的衣服等让学生看了解了一些颜色的不同,学生也扩展出了许多颜色的词。读读背背是让学生积存有关相对的词,这个在一年级到现在学生都已有了根底,学生很简单就记会了只是课堂上只顾了让学生竞赛读,用时稍长了竟忘了让学生自已编一编对子,这一点失误真是大,看来我还是没有放开手让学生多练一练,失去这么一个让学生动手的好时机,真是圆满,填词那道题学生读一遍就说出了规律和要点,所以让学生自已做相互沟通,只用了很短的时间,最终一个趣味语文学生兴趣很浓,读时特别带劲,由于比的是读准且快,学生非常乐于参赛,边读还边打节奏,课尾时都能快速精确地说绕口令了,看来学生对这种形式的语文非常宠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