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党性引领下“1 3”立体化提升高校学生创新能力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16282 上传时间:2024-01-1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2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党性引领下“1 3”立体化提升高校学生创新能力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党性引领下“1 3”立体化提升高校学生创新能力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党性引领下“1 3”立体化提升高校学生创新能力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各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发展战略能否实现,对国家创新体系的形成起到重要支撑作用。但是,我国现有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就提升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通过分析现状,总结问题,结合既有工作,以党性引领作为制高点,全面夯实专业基础,从高度、广度和深度立体化提升高校学生群体创新能力。关关键键词词 高校学生 创新能力 立体化 基基金金项项目目 2 0 2 1年成都市鼓励校地校企合作培养产业发展人才项目“太阳能产业高素质应用型复合人才校企联合培养”(成财制【2 0 2 1】2号);四川省产教融合示范项目“四川省光伏产业产教融合综

2、合示范基地(川财教【2 0 2 2】1 0 6号)”资助,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2 0 2 0年面上课题“以目标为导向的研究生创新能动性提升路径研究 以S高校为例”(2 0 2 0 M S A 4 1 7),四川省2 0 2 1-2 0 2 3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一般项目“基于O B E理念的材料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动性提升模式探索和实践”(J G 2 0 2 1-6 0 6),西南石油大学2 0 2 2年基层党建工作书记项目“1+3 三维立体化建设创新创业型学生党支部实践 以新材院材控学生党支部为例”(D J S J-2 0 2 2 0 5),西南石油大学创新创业研究基金资助“双

3、碳 背景下大学生绿色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研究 以新材院为例(2 0 2 3 RW 0 4 1)”。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创新能力不仅是衡量高校学生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也是高校学生教育首要的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青年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1提升高校学生创新能力是新时代国家发展刚性需求,更关乎高等教育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质量,这更是高校亟待解决的工作难题。一、高校学生创新能力现状从国家层面讲,深化高校创新教育体系改革是适应当前国家大势的必行之策,这也是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在科技创新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

4、任务的创新之举,更是提升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从学校层面讲,高校学生管理制度、人才培养方案、科研条件、课程教学等都是其极为重要的影响因素,高校也在不断完善和优化高校学生创新能力的体系平台;从教师层面讲,高校教师的评聘机制逐渐完善,各高校从原来的“五唯”层面逐渐向工作实绩方面倾斜,教师的评和聘在创新方面有较大权重,教师科技创新指导水平和思想道德层面的建设稳步推进。从学生层面讲,大部分学生已经接触学术前沿,在创新方面具有较好的先天条件,但经过多年的高校学生教育工作,部分学生在创新道路上缺少独立的创新思维、创新理想目标模糊,缺乏明确的人生规划。二、高校学生创新能力提升存在的困难高校学生作为培

5、养国家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后备力量,其创新能力的培养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科学技术创新能力的水平2。目前,从整体效果来看尚存以下困难。一是专业基础断层化。高校学生招生考试还是以考试科目成绩为主要录取标准,忽视了对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的综合考察。这样难免会限制他们获取全面的创新创业知识,没有广泛知识面的支撑,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架构,导致高校学生创501田合超 曾文星/党性引领下“1+3”立体化提升高校学生创新能力研究新专业基础断层化、割裂化。二是信念目标模糊化。很多学生忽视了创新创业的精神层面需求,创新的初心和目标并未与党和国家需求紧密结合,创新的信念目标与创新使命感模糊,创新过程缺乏强劲原动力,忽略了个

6、体在创新创业中的社会责任和时代赋予新青年的使命。三是实践孵化表面化。创新创业的能力来源于实践,创新创业意识更是根植于实践3。目前,学生在科研创新过程中很难俯身躬耕实践,实践环节投入严重不足,实践动手能力较差,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成果转换率低、孵化指导流于表面等突出问题。三、高校学生创新能力提升“1+3”三维立体运行体系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将理想信念教育、专业基础教育和科技创新教育有机融合在一起,以党性引领作为创新能力提升的思想制高点,夯实专业学习基础这1个基准点,强化3个创新能力维度,不断提升党性引领和朋辈引导创新的高度、拓展创新视域和资源引进的广度、挖掘创新躬耕实践和成果孵化

7、的深度,“1+3”三维立体化提升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如图1)。图1 高校学生创新能力提升运行体系示意图(一)夯实创新基准点 专业思想和专业基础1.专业融入党史学习教育。开展“学党史、爱专业”和“我爱专业、我爱我党”高校学生微党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功能,不断拓宽党外辐射面,引领全体高校学生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不断夯实专业基础,为创新实践打下坚实基础。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把专业建设融入思政元素,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主阵地”。2.构建教师评聘新模式。持续推进硕导评聘“破五唯”工作力度,在高校学生教师聘任方面要充分考察教师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尤其是创新指导能力,进一步对现有教师评聘运行体系

8、和考评机制进行优化,为高校学生创新学习提供好的基准点。3.增强专业吸引力和感染力。以学术领域组建学习56人的学术兴趣小组,开展学术主题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浓厚的专业学习兴趣和加深专业内涵理解。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竞赛,推动第二课堂与各类竞赛活动深入链接。(二)提升创新高度 党性引领和朋辈引导1.党性引领的主题教育。占据新时代新媒体平台。搭建并利用教育部易班轻应用平台,线上线下持续开展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四史”等主题活动,从党建中汲取营养,以党建引领科技创新,为高校学生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原动力。2.爱党爱国的品牌专项活动。深入学习创新方面的爱党爱国典型人物或事迹,挖掘题材中的创新方面的客观需求

9、,组织开展好“党性引领创新灵魂”等主题活动,引领学生意识到创新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感,以高度负责的主人翁态度积极主动地投身到科技创新中。3.朋辈引导的树优立典活动。试用K P I创新指标量化考核(表1)作为“创新型优秀高校学生”评选的基础指标,树立学生创新典型,增强创新引导辐射面,不断加强朋辈引导高校学生群体提升创新能力的影响力和感染力。601田合超 曾文星/党性引领下“1+3”立体化提升高校学生创新能力研究表1 高校学生创新成果K P I定量示意表论文 S C I(A.B C级)一区 二区+3 5+2 5 三区 四区+1 5+1 0论文类别E ID 级+7其他C S C D 普通期刊+2

10、+1作者是指:学生为第一作者或者教师第一作者学生为第二作者(其他作者个人依次排序占比为a=i/(1+2+3+.+n),(i=n,n-1,n-2,3,2,1,n为团队总人数),要求文章必须见刊,有文章D O I号并提供在线网址;扩展在正刊基础上降一级加分,增刊提供检索证明加相应的分数。S C I,E l收录不含会议论文。专利 国际专利 +2 5 类别(A B、C级)国家发明专利 +1 8 实用新型专利 +7 作者是指:学生为第一作者或者教师第一学生第二作者(其他作者个人依次排序占比为a=i/(1+2+3+.+n),(i=n,n-1 n-2 3 2 1 n为团队总人数)要求专利已授权(仅申报未授权

11、不予认定)。竞赛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国家(际)级+4 0+3 0+2 0省部级+1 6+1 2+8市级+5+4+3校级 院级+3 +2+2 +1+1 +0.5竞赛级别指国际、国家(中央和国家部委所属机构)、省或部(省委及省政府或部委所属机构)、行业(协会、学会)、市厅、学校及学院组织的科技、学科、创新创业与挑战杯等大赛(以教务处文件认定的学科竞赛为准,社会团体或机构组织的非学科类竞赛此项不予认定)表中分值为个人加分项。如果是团队获竞赛奖,则个人依次排序占比为a=i/(1+2+3+.+n)(i=n,n-1,n-2,.3,2,1,n为团队总人数)国家级和省部级的竞赛分为四个等级:A+,A,B,C;根

12、据等级设置相应的系数,由高到低系数分别为1,0.8,0.6,0.5如获“特等奖”者加分在“一等奖”基础上按相应人员与 获奖档次上浮分值的5 0%,优秀奖和优胜奖等奖项给予三等奖的1/3分值考虑加分。项目 国家级+5 0省部级+4 0厅局级+3 0校级 院级+2 0+1 0教师第一,学生第二可认定为第一作者;其他排序情况,依据实际排序,表中分值项目为个人加分项。如果是团队获奖,则个人依次排序占比为a=i/(1+2+3+.+n),(i=n,n-1,n-2,.3,2,1,n为团队总人数)成果获奖转化一等奖(公司扩大)二等奖(公司存活1年)三等奖(公司创立)国家层面+6 0+5 0+4 0省部层面+4

13、 0+3 0+2 0市层面+2 0+1 0+5校(区)+1 0+5+2表中分值为个人加分项。如果是团队获奖,则个人依次排序占比为a=i/(1+2+3+.+n),(i=n,n-1,n-2,.3,2,1,n为团队总人数)暂取公司盈利1 0万作为1分加分,不超上限,无盈利则取校(区)级别加分。如获“特等奖”者加分在“一等奖”基础上按相应人员与获奖档次上浮分值的5 0%,优秀奖视同三等奖对待701田合超 曾文星/党性引领下“1+3”立体化提升高校学生创新能力研究 (三)拓展创新广度 视域拓宽和资源引进1.搭建创新精品平台。以学院作为基本点,借用校内科创平台,引入高平台创新资源,构建“国家省市学校学院”

14、的四级创新工作运行机制,立足学院,放眼全国和国际性竞争平台,投入精干力量和充足资金,把创新工作做细,把创新品牌做精,把创新活动做活。2.引进校外创新教师。优化校内外创新教师聘任工作,选拔真正具有学术水平和创新指导能力的优秀教师。在教学模式与教学结构完善中,建立研讨小组组成课题组,开创新的教学板块,将传统教学模式和新型教学结构相结合,让教学方式多元化。3.引入创新成功项目。通过党建活动、团支部活动和班建活动等形式,邀请全国互联网+、学科竞赛金奖(一等奖)和高新技术企业主要负责人走进学生群体,对创新项目进行成果宣介和历程分享,深挖创新过程中的闪光点,借鉴优质项目的成长经验,启迪创新创业思维。(四)

15、挖掘创新深度 躬耕实践和孵化成果1.创新与时政相结合。创新需要立足现实需求,着眼当前困境,深刻理解创新目标与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是同根并蒂、互荣共促的共同体关系。围绕华为芯片、碳中和、碳达峰等热点开展研讨会,分析现实卡脖子问题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制约,让广大高校学生躬耕创新实践关乎国家命脉。2.创新与实践相统一。不断完善和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创新实践活动制度化、规范化、品牌化,创新与国家需求、民情相结合,制定“创新实践躬耕计划”,鼓励高校学生同学不局限于校内,在实践中结合专业找准创新点、突破点和发力点,力求将创新成果更好地孵化为社会生产力。3.创新与孵化相融合。创新过程中不断明晰思

16、路(如图2),加强创新成果孵化的导向作用,提升创新成果的孵化率和成功率,提高创新成果的现实价值。利用S MA R T原则制定创新成果孵化目标,以成果孵化为导向,使创新成果的孵化明确、可衡量、能实现、有关联。图2 高校学生创新思路示意图四、高校学生创新能力提升效能评测机制通过以上党性引领下的创新能力提升运行体系的实施、运转,为更加有效地全面掌握运行体系的能动效果,需要制定科学易行的效能评价体系。本文使用K P I关键创新指标精准定量评价,利用模糊数学对提升效果进行定性评价,达成创新能力提升的运行体系和评价机制循环共促,持续提高高校学生创新能力提升“1+3”体系的运行效能。(一)定性评价在高校学生

17、创新能力提升体系运行的前、中、后三个阶段采用3次问卷调查的方式,及时监测和优化体系各变量(高度、广度和深度的6个层面)运行效能,采用具体评价结论对体系运行的6个方面进行持续不断优化。面向一定范围的高校学生群体进行问卷搜集,建立评价体系时,一些指标往往很难用精确的数值来描述4,我们借鉴引用模糊数学的方法构建高校学生创新能力提升效果定性评价模型。从“很好”到“很差”由大到小设置4、3、2、1、0的分801田合超 曾文星/党性引领下“1+3”立体化提升高校学生创新能力研究值,假设回收试卷n份。表2 高校学生创新能力提升效果定性示意表 效果评价观测变量 0分(很差)1分(差)2分(一般)3分(好)4分

18、(很好)高度党性引领工作朋辈引导工作广度视域拓宽工作资源引进工作深度躬耕实践工作孵化成果工作 1.整体变量定性评价。所有问卷总分/(n6)=平均分(对应定性很差、差、一般、好、很好),如果评定结论为好或很好,可得知高校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运行体系运行效果良好,可持续循环并加大投入。如果评价结果为一般、差或很差,那就需要进一步探究6个单项变量的评价结果,需要及时全面调整策略和增删变量,达成更加有效的运行体系。2.单项变量定性评价。针对6个变量因素运行效能的定性评价,如想得知所有问卷中“党性引领工作”运行效果如何,可将此栏所有问卷得分的加和/n=平均分(对应定性很差、差、一般、好、很好),如果评价结

19、果为好或者很好,说明党性引领工作开展得切实有效;如果评价结果为一般、差或很差,那就须考虑此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和优化此项工作开展的模式和载体,或加大投入或增删项目,以达成期望中的党性引领的最大效能。(二)定量评价创新能力提升必须要有具体的指标作为参考基础,对此的定量评价采用K P I绩效表(表1)总分加和完成。针对某一高校学生群体,如2 0 2 1年的研一、研二和研三群体分别对应2 0 2 0年的研一、研二和研三群体创新成果绩效总分进行比对,以一年作为一个运行周期,量化创新成果产出,得出提升幅度,与既定目标进行比对,作为某一高校学生群体创新能力提升效果定量评价结果。结语发展驱动在于创新

20、,人才引领也在于创新。本文以党性引领下的夯实专业基准点,强化创新高度、创新广度、创新深度构建“1+3”三维立体化高校学生创新能力提升范式,不仅促进了高校学生利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攻克科研问题的能力,逐步实现了高校学生科研化、自主化和人才化的创新培养。通过突出导向“用”才,构建高校学生“创新高地”,采用三维立体化运行体系创新培养模式,帮助他们巩固和提升专业知识结构,形成问题求解的思维方式,不断激发对于本专业认同感和对国际前沿技术的追求,辐射引领高校学生将自我创新创业行动和爱党报国为民理想有机融合,“在亿万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进行的伟大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5。【参 考 文 献】1 习近平.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N.人民日报,2 0 1 3-1 1-0 9(0 0 1).2 韦玮.产学研结合模式下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南京:南京工业大学,2 0 1 5.3 姚大伟.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育研究D.南昌:东华理工大学,2 0 1 7.4 刘雷.我国高校学术型高校学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 0 1 8.5 习近平.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J.共产党员(辽宁),2 0 1 7(1 7).901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