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故事思维The Story Factor内心读后感故事思维The Story Factor内心读后感昨天大约花了半天多的时间,看完了这本书。嗯,认真讲,还是有种新瓶装旧水的感觉,对本书的评级大约在C+左右吧。然后文章的主体内容,依然是入睡前的胡思乱想。故事思维讲的是什么?用讲故事的方式进行沟通,不明说,欲语还休,要听者自己感悟。(用这种方法的,最出名的一本书应该是柏拉图的理想国吧。)(但在我内心里,从历史与文学中可以看出,很多时候用这种欲语还休的隐秘的方式表达,通常就是灾难的开始。)那为什么要讲故事呢?讲故事有什么特别的效果呢?讲故事,听故事是人类传承的一大秘术啊。抛开各种神话传说不谈,其他的
2、社会历史、科学自然、到人物传记,家国往事等,都会借着故事的形式进行记录。从小到大,从生至死,听着别人的故事长大,作为别人的故事存在,带着故事离开,离开后还依然存在着故事。故事贯穿着人的一生,社会的方方面面。故事是比任何的诗歌小说、歌曲舞蹈能够吸引人,让人接纳。讲故事是比说教更容易让人聆听的行为啊。听故事就是像吃喝拉撒一样的成为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你身边总是不缺乏八卦的人,八卦的不就是各路故事么。(八卦真是太有意思了,八卦成功的就是流量了。)故事思维这是一种含蓄的,曲折的沟通方式。这种方式的效果是不能确认的,也不是固定的。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都快成常识了。讲故事的人不知道这个故事到
3、底有多大威力,听故事的人也有不同反应。故事是一个引子,有些故事像是一根火柴,有些像是一根火把,而听的人可能是一瓶汽油,也可能是一杯冰水。这样看起来讲故事的成功率好像不是很高,但为什么大家在听到故事后,都会有比较类似的反应。尤其是很明显正能量故事的时候,都很激动。难道大家都有一样的经历么?其实这就是“该配合你演出的时候我卖力配合”。社会是有价值观取向的,公司也有,人群也是。虽然我们内心都不一样,但为了合群,为了不突兀,为了省事,为了其他各种理由。在“正确反应”面前,内心毫无波动的我喜极而泣,为你鼓掌,希望你看在我卖力配合表演的份上也给我一口饭吃。听故事也会听累的,何况,故事也要讲究个新鲜感。故事
4、嘛,都说是在你的心里种下颗种子,然后等待它成长,终会结出果实。听的故事多了,谁的内心还不是片树林啊。现在谁来讲个故事,要重新来塑造一下、改变一下别人的价值观,行么?谁的故事是一把斧头么?直接砍断了以前的大树。还得是把电锯吧,要不然效果不行。所以对于成年人来说,心里不是片草原就是片森林,讲故事的效果远不及于小朋友。但成年人也依然爱听故事呐,尤其是财富的故事。故事思维的第一章第一个故事,就是一个“相信我”,认识我的故事。一个富三代,即将要作为领导管理公司,但股东们表示怀疑,这个富三代就讲了他曾经犯错的事情,表示他已经学会听取意见,得到成长了,赢取了股东的认可。哈?一定要表示自己犯错了、降低姿态了,
5、才能获得别人的认可,这样的套路也太奇怪了吧。犯错一定是成长路上的必须么?一定有失败的经历才能获得认可么?真的不是因为自己曾经失败,就通过别人的失败而将别人划为自己阵营么?不说那些智多近妖的天才,就说很多普通人都会从书本从他人处获得经验,举一反三。怎么就失败、错误成为了一个标签,没这个标签就不能被认可了?现在各种不同层级的、不同形式的、不同渠道的教育,不就是告诉大家,学习成功,避免失败么。“失败错误”是交朋友、获得成功的通行证了么?6月初刚裁员后不久,随大流投了一些简历。有一家金融支付工具的HR就问我啊,你能举一些例子么?表明你处理过相关case,有某种经验。我就大概说了一下,遇到客人怎样怎样,
6、可以怎样怎样处理,情绪要怎么应对。HR她说还不够具体,要更具体的,要给她一种形象感。我一开始都没有明白,还不够具体?要怎么具体啊。我就想啊,虽然你们是金融支付,我是旅游业,但我们都是服务商家和客人两端的,具体的内容不一样,但本质还是类似的,怎么就没有形象了?我说的这些,金融支付的客人也会有相关情绪啊。我作为一线人员,你作为HR,都有相关的总结归纳经验,在这块经验来说,我们应该是一类人的,怎么就想象不出来了?不够具体了?然后我就问了她,是怎么不够具体呢?要我把详细流程都说出来么?她说是,还需要具体的人物形象,要我自己的处理方案,不是公司的。听完之后,我内心就是天呐,原来我们是有代沟的。我就给她描
7、述了一次早期的,面对一个台湾老太太和她先生,傍晚时分在黄山上无法入住的凄凉情境,面对通讯不畅,加入了跨地区的跨年龄的暴躁脾气紧张沟通,顺便也加了点和她们类似的fraud check流程。我真的是在说段子吧?是吧。反正我觉得我就是在说段子,讲故事。这个故事中还要体现出我对流程的运用,对情绪的把握,对客人的安抚,对事件的解决,最终还要表现出我的收获与成长。经济学有个“理性人”和“感性人”的概念,我原先是偏“理性人”的,情感有些淡薄嘛,处理case偏理性,有一说一,做好规划,给客人安排的明明白白的;但是遇到脾气暴躁的女士,这样沟通显然是不够的,必定要加入一些“感性”的内容,将处理流程先放下。这本来是
8、长期的学习过程,从自己的处理经验里,从同事的处理方式里学习到。现在,在HR的要求下,我得把这个过程,编进去一个故事里,从循序渐进,要变成醍醐灌顶。在沟通的时候,那个HR知道我那段时间在看MOOC,就问我在公共事务伦理遇到不明白的怎么办?就是想问我遇到困难要怎么克服嘛。但是为什么要扯到哲学上呢。我回答说:不能怎么办,只能先放在一边。也许时间到了,生活经历多了自然就懂了。伦理属于哲学的分支,每个人的理解都可能会不一样,何况是理解再去应用它。听HR后来语气哈,她好像不是很满意,其实也能明白,这样的说法其实是属于不够“积极”的,听起来就少了些“不怕困难,努力克服”的精神。(为了真实性原则,我不愿误导或欺骗别人。)以上,用故事来引出内容,再用故事作为结尾,这就很故事思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