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小学数学本小学四年级乘法.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162717 上传时间:2024-11-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本小学四年级乘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数学本小学四年级乘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经历探索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规律,能用字母表示规律。 2、理解乘法分配律,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成立条件,能初步应用乘法分配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学会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体验运算律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灵活选用计算方法的意识和能力。 4、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乘法运算定律,并会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含义。 教法与学法:  本课主要采用情境创设法和启发式谈话法,并辅以练习法等,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习新知,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同学们,我们学习了加法的哪些运算定律?下列等式应用了什么定律? 80+A=A+80 (48+36)+52=(48+52)+36 321+28+79+172=(321+79)+(28+172) 2、口算抢答比赛 12×5    25×4    35×2   125×8   45×4    25×8      师:同学们看一看这些积有什么特点?(引导发现:当两个数相乘等于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时会使计算更加简便。) 师:再看这道题。     57×12+43×12 你还能快速算出结果吗? 要想快速算出结果需要用一样数学法宝,那就是“乘法运算定律”。  板书课题:乘法运算定律    今天我们就借助于植树活动探究乘法运算定律。 【分析:一组口算看似简单,其用意则不凡。前几题学生能很快说出得数,正在学生兴奋之时,出示57×12+43×12,学生都迟迟说不出或说不准,这样由“很快”突然到“很慢”,使学生产生了急于想知道得数的心理需要,就在这时,教师又故作玄虚地说:“需要用一样数学法宝……”短短几句,又一次把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起来。】  二、探索新知   师:观察植树活动的主题图,说说你从图中都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学生可以复述图中的两段说明文字,也可用自己的话进行叙述。) 师:根据图中带给我们的信息,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例1、例2、例3。)  1、学习例1。  1)思考:要解答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相关的信息? 预设: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4人负责挖坑、种树。 2)可以怎样列式?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4×25     25×4 3)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  两个算式结果是多少?(100人)那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等号)          板书:4×25=25×4  4)你能再举出几个像这样的例子吗?根据学生的举例板书。  5)归纳总结。 同学们观察一下每组等号左右两边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1:左边和右边的算式都是两个相同的数相乘,乘的结果都相等。 预设2:左边算式和右边算式的两个因数位置不一样,都交换了。 师:这就是乘法交换律。  (课件出示: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6)你能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吗?  板书:a×b=b×a 请同学说说这里的a、b可以是哪些数? 7)其实,乘法交换律早就是我们的朋友了,还记得乘法口诀吗?生说一句乘法口诀,并根据这句口诀写出两道乘法算式。这里应用了什么? 2、学习例2. 接下来我们解决第二个问题:一共有25组,每组要植树5棵,每棵树要浇水2桶。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1)师:请同学们认真读题,说说你的想法,你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预设1:我先求一共种了多少棵树,再求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预设2:我先求每组浇多少桶水,再求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师:同学们想好以后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列出综合算式并计算。 (教师巡视,请两种不同算法的同学板演)  2)师:你们计算的结果是多少?(250桶。)  师:这两种列式的结果一样,所以我们可以写作:                   (25×5)×2=25×(5×2)       你还能写出类似的算式吗?(学生举例)  3)师:从上面这些式子,你发现了什么?能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 预设: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师:是的,这就是乘法结合律。(板书,课件出示内容)  师:你能用字母表示出来吗?  预设:(a×b)×c=a×(b×c) 4)思考:比较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交换律是两数相加、相乘的规律;结合律是三数相加、相乘的规律,既可以从左往右一次计算,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加(乘),和(积)不变。 3、学习例3   现在我们解决第三个问题:(课件出示) 一共有25组,每组里4个人挖坑种树,2个人抬水浇树。一共有多少 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1)师:请同学们认真读题,说说你的想法,你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预设1:我先求每组的人数,再求总人数。 预设2:我先求挖坑种树的人数,再求抬水浇树的人数,最后加起来。 师:好,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想法列出综合算式并计算。 (教师巡视,请两种不同算法的同学板演) 师:同学们,你们的结果是多少?(150人。) 师:这两种列式的结果一样,所以我们可以写作:                   (4+2)×25 = 4×25+2×25       师:等号两边的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2)探究、验证。 出示:((出示一组算式)猜一猜:它们的结果会怎样?            (3+2)×4   ○  3×4+2×4           (5+10)×2  ○ 5×2+10×2 师:中间可以用“=”来连接吗?(通过计算验证) 师:这两道算式相等是一种巧合还是有规律呢?请同学们从左到右观察,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 3)小组讨论,全班总结。 预设: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 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师:是的,这就是乘法分配律。(板书,课件出示内容) 师:你能用字母表示出来吗? 预设:(a+b)×c= a×c+ b×c或a×(b+c)=a×b+a×c 三、巩固联系,提升认识。     同学们,乘法的三个定律你觉得学得怎样?老师这儿有些练习题,你敢接受挑战吗? 1. 根据乘法运算定律,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15×16=16×  (25×7)×4=(       ×        )×7  3×4×8×5=(3×4)×(       ×        )  117×13+117×7=117×(        +      )  167×2+167×3+167×5=167×(        +        ) 2、下面哪些算式是正确的?正确的画“√”,错误的 画“×”。说一说你的判断理由。 56×(19+28)=56×19+28     (  ) 32×(8×2)=32×8+32×2     (  ) 87×87+13×87=(87+13)×87 (  ) 1+2×3=1+3×2               (  )      3、李阿姨购进了60套这种运动服,花了多少钱?   四、总结延伸。 同学们,你有什么收获对自己说?对同学有什么温馨提示?还有什么困惑?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