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初二下期数学压轴题训练(二)
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综合题
1. 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函数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相交于A,B两点,其中A点的横坐标与B点的纵坐标均为2。
①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②求三角形△AOB的面积;
③在y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OAP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P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 如图,直线y=kx+2k (k≠0)与x轴交于点B,与双曲线y=(m+5)x2m+1交于点A、C,其中点A在第一象限,点C在第三象限.
(1) 求双曲线的解析式;
(2)求B点的坐标;
(3)若S△AOB=2,求A点的坐标;
(4)在(3)的条件下,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AOP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写出P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 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A,B两点,与轴交于点C,过A作AD⊥x轴于D,
若OA=,AD=OD,点B的横坐标为
(1) 求A点的坐标及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 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及△AOB的面积
(3) 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是否存在点P使△OAP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写出P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x
A
y
O
D
C
B
4. 如图,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相交于、两点,过作轴,垂足为,且△的面积等于4.
(1)求的值;
(2)求、两点的坐标;
(3)在轴的正半轴上是否存在一点,使得△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D
5. 如图,已知一次函数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D、C两点和反比例函数交于A、B两点,且点A的坐标是(1,3)点B的坐标是(3,m)
(1)求a,k,m的值;
(2)求C、D两点的坐标,并求△AOB的面积;
(3)利用图像直接写出,当x在什么取值范围时,y1>y2?
6. 已知直线y= -x+7与反比例函数y= (k>0, x>0)交于A、B两点,与坐标轴交于C、D两点,
若S△△BOC=,且∠AOD=∠BOC.
(1) 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 (2)求证:OA=OB;
(3) (3)y= (k>0, x>0)的图象上是否存在点P,使 S△AOP=S△BOP,若存在,求P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_
D
_
C
_
B
_
A
_
O
_
x
_
y
7. 已知直线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与双曲线交于点C,CD⊥x轴于D;,
求:(1)双曲线的解析式。
(2)在双曲线上有一点E,使得EOC为以O为顶角的顶点的等腰三角形直接写出E点的坐标.
8. 如图所示,已知双曲线y=与直线y=x相交于A,B两点.第一象限上的点M(m,n)(在A点左侧)是双曲线y=上的动点.过点B作BD∥y轴交x轴于点D.过N(0,-n)作NC∥x轴交双曲线y=于点E,交BD于点C.
(1) 若点D的坐标是(-8,0),求A,B两点的坐标及k的值;
(2)若B是CD的中点,四边形OBCE的面积为4,求直线CM的解析式;
9.已知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y=2x-1,其中一次函数图像经过(a,b),(a+1,b+k)两点.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如图,已知点A在第一象限,且同时在上述两个函数的图像上,求A点坐标;
(3)利用(2)的结果,请问: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ΔAOP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把符合条件的P点坐标都求出来;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x﹣2与y轴相交于点A,与反比例函数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相交于点B(m,2).
(1)求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
(2)将直线y=x﹣2向上平移后与反比例函数图象在第一象限内交于点C,且△ABC的面积为18,求平移后的直线的函数关系式.
10.已知:如图,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
(1)试确定上述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根据图象回答,在第一象限内,当取何值时,反比例函数的值大于正比例函数的值?
(3)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一动点,其中过点作直线轴,交轴于点;过点作直线轴交轴于点,交直线于点.当四边形的面积为6时,请判断线段与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y
x
Oo
A
D
M
C
B
6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