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大豆愈伤组织诱导及再分化的影响因素探索.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15735 上传时间:2024-01-16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1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豆愈伤组织诱导及再分化的影响因素探索.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大豆愈伤组织诱导及再分化的影响因素探索.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大豆愈伤组织诱导及再分化的影响因素探索.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大豆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对于大豆种质资源保存和遗传操作以及突变体筛选等工作意义较大。本文针对大豆组培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探讨了影响大豆愈伤组织诱导以及再分化等过程的系列因素,包括基因型、外植体、培养基以及培养条件等,旨在为进一步完善大豆组织培养体系,提高大豆再生频率提供积极对策,同时为配合实际育种工作进一步挖掘大豆生产潜力奠定基础。关键词:大豆;愈伤组织诱导;再分化;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S 5 6 5.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 0 0 8-2 2 3 9(2 0 2 3)0 3-0 0 9 5-0 3大豆体细胞胚胎发生和器官发生再生系统于2 0世纪8 0年代初期成功建立,目前虽趋于完善

2、,但相对于其他作物,大豆组织培养体系中仍然存在再生频率较低,重复性差,基因型依赖性强等问题。在大豆组织培养的整个过程中,从外植体到愈伤组织,再到不定芽分化以及植株再生过程中,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第一因素是内部因素,主要包括材料本身基因型的影响,同时合适的外植体选取同样也是大豆愈伤组织能否诱导成功的关键;其二是外部因素,即培养基的种类和激素的组合配比以及光照、温度等培养条件。培养基成分以及激素种类配比选取不同,大豆愈伤组织的诱导以及再生也会相应呈现不同的效果。培养条件对大豆组织培养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因此,深入探索大豆组培过程中愈伤组织诱导和不定根芽再分化的影响因素,并积极寻找对策是大豆组织培养

3、体系得以完善的关键。1 内 因1.1 材料本身基因型的影响材料的基因型对愈伤组织的器官分化有决定性的影响,不同植物之间有明显差异,比如烟草、胡萝卜和矮牵牛等植物容易诱导器官的形成。而禾谷类、豆类、棉花等就比较困难。同一种植物不同品种,由于基因型差异,其诱导难易程度以及诱导频率也不同。程林梅等1以8种不同基因型的大豆为试验材料,研究激素浓度对大豆植株再生体系的影响发现,所有的基因型在合适的培养条件下都可以诱导愈伤组织的生成,但不同的基因型由愈伤组织诱导植株再生频率有显著差异。李换丽等2探究了品种对大豆再生体系的影响,选取1 0个大豆品种在子叶与胚尖两种不同的再生体系培养,结果同样表明,不同品种的

4、大豆在同一再生体系有不同的诱导效果,即同一品种在不同的再生体系表现也不同。1.2 外植体的影响除了受基因型影响外,同一品种的不同外植体,其诱导的发生率也有差异,因此选择适合的外植体也是组培成功的关键因素。外植体对再生体系的影响,主要包括外植体本身的种类、外植体的成熟度、大小以及选取季节等方面。通常,不同种类的植物甚至同一植物的不同外植体对诱导条件反应不同,即有的部位诱导分化的成功率高,有的部位极难脱分化或再分化率很低。雷海英等3以晋豆1 9号为材料,选取子叶节、下胚轴、上胚轴、子叶、真叶等5个部位,旨在探究不同外植体的诱导效果,结果显示,下胚轴诱导效果最好,其次依次是上胚轴,子叶节、子叶和真叶

5、,愈伤组织诱导效果依次递减,说明胚轴是比较适合的外植体。再者,外植体幼嫩程度的不同会影响外植体的灭菌率、诱导率和褐化率以及后期愈伤组织的生理状况等。年龄较幼或幼嫩的外植体,污染程度较低,细胞活力好,易59耕作与栽培,2 0 2 3,4 3(3):9 5-9 7.h t t p:/g z z p.g z n y z y x y.c n T i l l a g ea n dC u l t i v a t i o n V o l.4 3 N o.0 3 J u n.2 0 2 3于诱导形成愈伤组织,而且也容易诱导分化成植株4。另外,取材季节、外植体的大小与灭菌效果及存活率存在一定关联,在合适时间如生

6、长旺季取样,试验材料的消毒效果、成活率、诱导率及增殖率往往比在生长末期取样有显著提高。过小的外植体存活率很低,而过大的则容易污染,两者均不利于诱导的成功。2 外 因2.1 培养基的影响2.1.1 培养基营养组分的影响培养基是外植体赖以生存的基质。培养基的种类、营养组分以及培养基的状态等也关系着组织培养效果的好坏。用于植物细胞组培的培养基种类较多,其中M S培养基是植物组织培养中最常用的培养基,B 5培养基是基于大豆根尖细胞培养而设计的培养基。这两种培养基在大豆组织培养过程中较常用。离体培养和正常植株生长过程同样需要齐全的营养,培养基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铁盐和有机物等四大类物质会给外植体提供

7、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如果缺乏某种元素,同样会出现缺素症状或培养效果差。培养基的状态也对培养效果产生一定影响。通常,植物细胞培养和原生质体培养常用液体培养基,而器官的培养绝大部分常用固体培养基。琼脂作为固体培养基常用的固化剂,其用量对培养效果也有一定影响,用量大则培养基透性较差,养分和激素的扩散速度慢,外植体无法及时获取养分和生理活性物质而受到抑制,同时代谢产生的废物不能很好地扩散。若琼脂用量过低,培养基凝固性差,不利于无菌操作的进行,同时也会增加培养瓶内的湿度而容易产生“玻璃化苗”而导致培养效果不佳5。此外,培养过程中对培养基的酸碱度和渗透压也有较为严格的要求5。2.1.2 培养基中激素组合与

8、配比的影响培养基的组成成分供给植物细胞生长所需的营养,而植物生长调节剂(激素)则决定着细胞发育的方向。接种的外植体在激素的诱导下形成愈伤组织,是大豆组织培养的第一步,愈伤组织诱导的质量对于大豆植株再生起着关键作用。不同种类的激素组合和配比对大豆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有显著差异。对大豆子叶形成愈伤组织的研究结果表明,所加激素均能诱导形成愈伤组织,但不同激素种类诱导愈伤有差异,以M S添加2m g/L2,4-D+1m g/L K T效果最好6。因此,通常情况下,几乎所有的大豆基因型材料都能诱导出愈伤组织,但是愈伤组织的进一步分化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在愈伤组织再分化及植株再生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依然是生

9、长素类激素和细胞分裂素类激素的种类组合及浓度配比。愈伤组织分化根和芽与培养基中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相对浓度有关,当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比值高时,促进根的分化;比值低时则促进芽的分化;而当两者平衡时则会一直处于愈伤组织状态。因此,探索最适的激素配比是组织培养成功的关键。为此,大量研究人员针对大豆子叶节7-1 0、叶柄1 1以 及 胚 尖1 2-1 3再 生 体 系 进 行 了 探 讨。其 中,刘思言等9以吉农2 8、吉农2 7、吉农1 7三个基因型大豆子叶节作为外植体进行植株再生的研究,结果表明,适合大豆子叶节不定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是M S+3m g/L6-B A。适合大豆子叶节不定芽增殖的最佳

10、增殖培养基是M S+1m g/L6-B A+0.1m g/LNAA+3 1m g/LGA。郭阳鑫等1 1建立了大豆叶柄外植体的离体再生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叶柄愈伤组织形成的适宜培养基为改良M S+2m g/LNAA,不定芽分化的适宜培养基为改良M S+2m g/L6-B A+0.2m g/LNAA,不定根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1/2改良M S+0.8m g/LI B A。胡润芳1 2对菜用大豆胚尖转化再生体系进行了优化研究;闫帆等1 3对大豆胚尖再生体系建立的结果表明,6-B A对不定芽再生作用显著,单独使用或配合I B A使用均可获得较高的再生率。2.2 培养条件2.2.1 光的影响在植物组织培

11、养的愈伤组织诱导阶段,一般因植物种类不同通常采用全暗、周期性光照、散射性光照3种做法,大豆愈伤组织诱导采用散射性光照比较好;而在器官发生阶段,则一般给予周期性光照比较好。多数植物最常用的光周期是光照1 6h,黑暗8h。除此之外,光照强度影响外植体细胞的增殖,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因此不同植物对光照强度也有不同要求。大豆在体细胞胚胎发生诱导过程中对光照的要求不太严格,可以是黑暗,也可以采用1 22 4h光照,光照强度的变化范围也较宽,在5 060 0 0 l x之间1 4。2.2.2 温度的影响植物离体材料培养的最适温度为(2 52),而且对于多数植物的离体培养通常均采用恒温培养即可较好地完成不定芽

12、和植株再生等过程,大豆离体材料培养的温度控制在2 5左右即可。但也有资料表明,温度高低对器官发生的数量和质量仍有影响。如对禾本科、兰科等的喜温性植物的培养温度可上调12,控制在2 62 8比较适宜。而对于十字花科、菊科等喜凉性植物的培养温度可向下微调,控制在2 5以下,2 0以上较为适宜。69何 莉 等:大豆愈伤组织诱导及再分化的影响因素探索 耕作与栽培 第4 3卷 第3期(上接第9 4页)穗位高1 1 7.8 c m,穗长2 0.2c m,穗粗5.2c m,穗行数1 6.6行,秃尖0.3 c m,单穗粒重2 2 5.8 g,百粒重3 5.8 g,出籽率8 2.4%。裕单1 9 1的秃尖0.3

13、 c m,比新中玉8 0 1(c k)秃尖1.1 c m短0.8 c m,出籽率裕单1 9 1为8 2.4%,比新中玉8 0 1(c k)的8 0.4%高2.0%。裕单1 9 1品种表现青秆黄熟,综合抗性较好,籽粒成熟后适时收获。5 试验讨论玉米新品种裕单1 9 1在6个不同生态区域的大田种植条件和不同区域的栽培管理水平差异下,为了掌握该品种性状在各生态区域的充分表现,按照当地农户的种植习惯开展田间管理,平均5 5 6.2 2k g/6 6 7m2,比新中玉8 0 1平均5 0 5.6 7k g/6 6 7m2增产5 0.5 5k g,增幅1 0%,达极显著水平;全生育期1 2 0.3d适宜于

14、在贵州省海拔4 5 012 5 0m之间的玉米种植区域推广;平均株高2 7 9.2 c m,穗位高1 1 7.8 c m,株高及穗位高较适中,适宜净作与间套作;穗长(2 0.2c m),秃尖短(0.3c m),出籽率高(8 2.4%),属于农户喜爱的类型;在抗性上表现为青秆黄熟,综合抗性较好。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技术服务到位率的提升,玉米绿色增产增效种植技术集成应用的推广使用,裕单1 9 1的综合性状将会表现更充分,增产潜力将得到充分表现。综上所述玉米新品种裕单1 9 1在在贵州省海拔4 5 012 5 0m之间的玉米种植区域,有着较好的生产潜力,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和种

15、植效益。2.2.3 其他条件的影响除光照、温度外,湿度、气体以及培养基的p H值和渗透压对培养效果也有影响。一般情况下,培养瓶内相对湿度应在1 0 0%,培养室内环境的相对湿度在7 0%8 0%之间。培养瓶中的相对湿度主要受到培养基含水量和封口膜透性的影响。氧气是愈伤组织生长及再分化所必需的,培养基内氧气是否充足与培养基的种类、培养方式及封口材料有关。相对于固体培养,液体振荡培养,通气性更好些。封口材料中通气最好的是棉塞,但会使瓶内湿度下降,且夏季易引起污染。培养基的p H值在5.66.2范围内,一般为5.8为宜。若p H6.2,则培养基会变硬,不利于外植体的接种以及养分的吸收,从而导致生长迟

16、缓;p H5.6,培养基则不易凝固,也不适合培养材料的固定。此外,培养基的渗透势不合适也不利于离体材料的生长,较高会影响材料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同样阻碍外植体的生长。3 结 语大豆组培技术自初建以来,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在应用技术上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随着国内外学者经多年研究其再生体系和遗传转化体系得以日趋完善,以及大豆功能基因组学的快速发展和转基因大豆新品种培育等重大专项的实施,在大豆基因功能验证、品种改良、基因工程育种、种质资源保存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对农业和医学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参考文献:1 程林梅,孙毅,刘少翔.基因型和激素浓度对大豆植物再生的影响J.植物学通报,2 0 0 1

17、,1 8(3):3 6 7-3 7 0.2 李换丽,王丹,张树伟,等.山西不同大豆品种再生体系的筛选J.山西农业科学,2 0 2 0,4 8(2):1 6 1-1 6 6.3 雷海英,武擘,贾彦琼,等.大豆体细胞胚胎发生再生体系的建立与优化J.华北农学报,2 0 1 2,2 7(3):2 9-3 4.4 曹璐瑶,李晶,宋来庆,等.外植体差异对植物组培苗无性快繁的影响J.烟台果树,2 0 2 1(3):1-5.5 杨斌,郭海燕.植物组织培养的影响因素J.科技信息,2 0 0 6(增刊2):1 9 1.6 武佩佩,向刚,王露,等.不同激素配比对大豆子叶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 0 1

18、 1,3 9(7):3 8 4 6-3 8 4 7.7 袁鹰,刘德璞,郑培和,等.大豆组织培养再生植株研究J.大豆科学,2 0 0 1(1):9-1 3.8 黄丽燕,顾安乐,周玉丽.宁镇1号大豆子叶节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J.安徽农学通报,2 0 2 0,2 6(1 5):2 1-2 2,1 1 2.9 刘思言,高玮,夏海丰,等.大豆子叶节再生体系的建立J.作物杂志,2 0 1 3(6):4 2-4 5,1 5 7.1 0 刘银,史秀岚,王静磊,等.大豆子叶节再生体系的建立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 0 1 3,3 4(1):6 8-7 2.1 1 郭阳鑫,卫志明,佘跃辉,等.大豆叶

19、柄离体再生体系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 0 1 8,4 1(1):1 9 0-1 9 4.1 2 胡润芳,张玉梅,张广庆,等.菜用大豆胚尖转化再生体系优化研究J.福建农业学报,2 0 1 3,2 8(1):5 1-5 4.1 3 闫帆,孙昕,翟莹,等.大豆品种吉林3 5胚尖再生体系的建立及对农杆菌的敏感性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 0 1 2,3 4(1):9 2-9 5.1 4 王萍.大豆组织培养体系优化与双价抗虫基因遗传转化的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 0 0 2.79耕作与栽培,2 0 2 3,4 3(3):9 5-9 7.h t t p:/g z z p.g z n y z y x y.c n T i l l a g ea n dC u l t i v a t i o n V o l.4 3 N o.0 3 J u n.2 0 2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