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教学策略宣汉县东林乡中心校 李晓彬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生活德育观认为:生活资源与学生之间距离越近,越容易产生亲切感,运用生活资源恰当地进行教育,更容易内化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规范。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只有通过生活,教育才能产生真正的作用,并成为真正的教育。目前,初中思想品德课作为对中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养成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效益不高,最终归结为“知”“行”的严重脱节。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然而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现行德育的“理想化”,过分注重“未来”,而忽视了“现在”(即现
2、实生活),从而使思想品德课脱离了生活实际,进入困境。现行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材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将学生课堂学习间接经验与现实生活直接经验结合起来,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构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课堂。那么,怎样才能构建生活化的思想品德课堂,让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呢?一、实施“生活教学生活”教学环节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影音、图片、文字等方式再现真实生活,其素材可以来自网络的图片、视频,也可以是日常生活片段,还可以是用文字形式描述生活事例。教学时可以这样操作:课前准备,明确课程学习主要内容、要达成目标重、难点,明确学习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有什么联系点,引导学生回忆或
3、组织参与现实生活;课堂教学,以学生直接生活经验导入知识的学习,唤起学生直接经验的感受与体验,注重知识(技能)迁移、知识(技能)学习的内化,体验知识(技能)学习过程,引发运用知识(技能)的欲望。课后拓展,反思课堂学习体验,引导运用知识(技能)参与实践、提高认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在讲授“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可以设计让学生表演了一个小品:家境不错的中学生小王看到同学们都流行穿名牌,觉得自己如果不穿的话很没面子。于是他向父母提出了买名牌服饰的要求。父亲对其进行勤俭教育,但他很不以为然,认为父亲思想陈旧,跟不上时代潮流。表演结束后,笔者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由于小品中的情境与中学生的日常生活有
4、关,学生的讨论非常激烈。通过讨论学生最后认识到:我们提倡节俭,并不是要过苦日子,也不是不要消费,而是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二、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畅谈生活中的体验和困以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现代教学的主流。素质教育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作为课堂的主体,学生只有得到人格的尊重和必要的信任,才能唤起学习的激情,才能主动进入角色,参与知识形成、发展、应用的过程,才能激发求知欲望,张显课堂教学的生命力。因此,要使思品课生活化,必须树立学生主体理念,以生为本,营造良好的生活氛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关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为课堂创设适宜的学习情
5、境。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优化师生关系,要把学生看作人,看作活生生的大写的人,看作有生命价值和人格尊严的人,充分尊重学生人格,理解学生需要,相信学生潜能,爱护学生身心,使课堂气氛民主化、师生关系朋友化。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声音,给学生更多的民主,要平等的与学生交流,鼓励学生的创新,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公平参与的机会,提供一个交互式的对话学习平台,让思想品德课成为生活的大课堂。例如:在学习“未成年人保护”中“家庭保护和学校保护”这部分知识时,笔者邀请了部分学生家长和任课教师与学生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拉家常式的交流。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心理话,表达自己对家长、对老师的意见和看法,提出自己的合理要求。由于笔者
6、给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平等对话的机会,不仅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还无形中拉近了老师与学生,孩子与家长之间的距离。事后,不少家长感慨自己对子女的沟通了解太少,纷纷表示以后要加强与孩子的交流。一些科任老师也深有感触。三、让学生体验学习经历体验性学习是现代学习方法的突出特征,也是生活化教学策略成功实施的关键。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体验学习经历呢?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六大解放”是对它的最好诠释。即:解放学生的眼睛使他们从书本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去看社会、看自然、看生活;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闲置的双手动起来,去操作、去实验、去做事情;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从“只听不思”中解放出来,开动
7、脑筋,积极思维,学会思维;解放学生的嘴给他们说的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解放学生的空间除了课堂学习,还引导他们走向生活、接触社会、接触自然,给他们广阔的天地;解放学生的时间不将功课把他们的业余时间填满,给他们活动的自由,把课余时间还给他们。具体到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应注重让学生课前收集信息,课上展示、交流信息,课后注重实践和同学间的评价,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讨论,并结合游戏、故事、小品、情景表演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学生的课堂活动真正成为教和学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学生的活动,而非单纯地讲教科书;学生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我在“交往的艺术”一课中,练习“微笑
8、”交往、“礼貌”交往、不同场合的坐姿训练,学说生活中如何答谢感激的语言训练等,使“学、说、做”有机统一,让学生在动与练的过程中去感悟,去体验尊重是交往的前提,礼貌是交往的名片,也是取得成功的名片。通过在课堂上“学、说、做”的练习、表演、比赛、评价,学生获得成功感,课堂氛围活跃,学生乐学。在此基础上,我又布置了“问卷小调查”,让学生在采访调查中去践行文明交往行为,在真实的生活中去“学、说、做”,在实践中去发展能力,学会创新,去获得文明交往的成功体验。四、布置生活作业,引领学生实践提升学生在课堂上学的东西,只有与丰富的社会实践相联系,才能生成出鲜活的东西,只有经过自己的亲身实践,知识才变得丰富和深
9、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知识,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提升自己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把知识应用于生活,更好地服务于生活。作为教师,我们要联系生活实际,布置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作业,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感受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学会生存,促进个性发展。例如,在教学教科版九年级“可持续发展战略”后,可以布置了一个调查作业,调查的主题是国家出台“限塑令”后塑料袋的使用情况。学生经过调查发现,虽然国家出台了“限塑令”,但效果并不理想。对此,学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以全校师生的名义向市民发起一份“拒绝使用超薄塑料袋”的倡议;利用节假日向市民作保护环境、
10、节约资源的义务宣传活动;向政府机关建议,加大监管力度等。这样的作业,使思品课教学与生活紧密结合,使学生的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既培养了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更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使学生能真正地关注生活。社会是一个大课堂,社会活动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思想品德课鼓励学生投身于社会,去调查,去体会,在社会中感悟人生,在实践中领略生命的真谛。教育即生活,思想品德课离不开“生活”这一“源头活水”。把课堂跟至于生活的土壤中,是新课程提倡的一个突出特点,我们要善于运用生活中丰富的教学资源,构建生活化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引导学生敞开胸襟,把生活拥入自己的怀抱,去想象、去体验,从而使思想品德课教学更生动、更有效。4